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为筛选出适宜于策勒县栽培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品种,特进行本次品种区域试验,确定各参试品种在棉花生产中的价值和利用范围,为策勒县今后的棉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10个:新陆中15号、新陆早26号、中棉41号、新陆早13号、中棉35号、新陆早10号、新陆中7号、辽棉19号、博勒83-1号、中棉43号(CK)。2.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棉花品种间纤维结构与纤维强度的差异机理,研究新疆北疆棉区棉花纤维强力形成的内在因素,探索提高棉纤维强度的有效途径。【方法】以新疆3个陆地棉品种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16号为研究对象,于花后30 d开始分阶段收取棉铃样品,手工分离棉铃的纤维和棉籽,混匀纤维,直至吐絮,统一测定纤维品质和晶区取向参数(分散角α、螺旋角φ、分布角ψ)。【结果】三个陆地棉品种取向分散角α随纤维发育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前期逐渐优化、后期不断宽化的趋势,不利于高强纤维的形成。不同品种间最终取向分散角α表现为新陆早16号=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所有供试棉花品种螺旋角φ在纤维发育过程中均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在纤维发育初期φ角均为最高,随纤维发育逐渐优化,纤维发育后期略有宽化,最终φ角表现为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16号,不同品种间螺旋角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纤维加厚发育过程中一直保持了这种差异。不同品种间取向分布角ψ变化差异较大,新陆早13号变化趋势与螺旋角相似,随纤维发育逐渐变小,不断优化,在发育后期略有上升。新陆早16号和新陆早10号ψ角则随纤维发育先变大,随后逐渐减小不断优化,至发育后期开始不断宽化,最后ψ角表现与φ角相同,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新陆早16号。【结论】纤维发育过程中,螺旋角φ与分布角ψ是影响比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在新疆塔里木棉区的养分积累量及产量特性。【方法】设置3种基肥用量,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比较6个棉花品种在3种基肥设置下养分积累差异及产量影响。【结果】6个棉花品种中新陆中55号品种的氮素利用率最高(36.11%),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能力。新陆中22号、新陆中55号、锦棉Z1112品种的磷积累量显著高于新陆中82号、新陆早74号、新陆早77号品种,磷肥利用效率表现为新陆早77号>新陆中22号>新陆中82号>新陆中55号>锦棉Z1112>新陆早74号。新陆中22号、新陆中55号、新陆中82号、锦棉Z1112、新陆早77号品种的钾含量显著高于新陆早74号品种,钾肥利用效率表现为新陆中55号和新陆中82号较高,新陆中22号品种最低,新陆中55号和新陆中82号品种具有较高的钾素吸收能力;锦棉Z1112、新陆早77号品种的单株铃数显著高于新陆中22号、新陆中55号品种,新陆中22号品种的单铃重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新陆中22号、锦棉Z1112品种的衣分要显著高于新陆中55号、新陆中82号、新陆早77号品种,新陆早74号品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结论】不施基肥处理棉花株养分吸收积累量少、产量偏低。基肥全施处理下产量最高,基肥半施处理下,基肥施用量减少50%,棉花平均产量减少9%,其中新陆中22号品种和新陆中55号品种的减产最少,为5%和1%。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芳草湖4场7连酒花1号地,土质中壤,肥力中上,前作棉花,茬灌秋耕地。膜下滴灌,小3膜,行距配置为(10+66)厘米。2.试验设计参试品种共8个,分别为新陆早48号、新陆早48号优系、新陆早46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51  相似文献   

5.
殷慧玲 《农村科技》2013,(10):16-17
通过棉花新品种(系)的集中展示,了解供试品种在阿瓦提县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早熟性及综合表现,为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展示品种新陆中47号、0825、德6号、新陆中28号、5-565、新陆中29号(杂交棉)、中79、中棉49号、新陆中37号、中棉44号,共10个品种。2.展示地点阿瓦提县多浪乡3村1组。全年大于10℃有效积温可达4 048℃,年平均日照时数2 570~2 780小时,干旱少雨,无霜期210天左右。土壤质地为壤土,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选择株型紧凑、果枝短、油条少、结铃集中、吐絮集中、不落絮品种。北疆较适合机采品种有:新陆早22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45号、新陆早48号等。二、株行距配置及产量结构依据目前几种主要机型要求:1膜6行播种机行距(10+66+10+66+10)厘米;2膜12行播种机单膜行距(10+66+10+66+10)厘米;5膜20行播种机单膜行距(10+66+10)厘米。机采棉种植行距必须是(66+10)厘米配置,接行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对9个在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新审定的棉花新品种进行生产示范比较,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棉花品种中,新陆中67号、新陆中39号、J206-5和新陆中42号可以作为棉花生产中的示范品种进行推广,新陆中76号、新陆中64号、新陆中59号、新陆中55号适合在管理水平较高、病害较轻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超高产棉花品种新陆中36号和高产品种新陆中49号为研究对象,分析铃期新陆中36号与新陆中49号的生物学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新陆中36号的果枝数和果枝始节均低于高产品种新陆中49号,但差异不显著,而铃数则显著高于新陆中49号。新陆中36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和蒸腾速率(Tr)值大小依次为倒3叶倒5叶倒8叶,水分利用率(WUE)大小依次为:倒8叶倒5叶倒3叶;新陆中36号和新陆中49号的倒3叶、倒5叶与倒8叶的胞间CO2浓度(Ci)、叶室CO2浓度(SCO2)以及叶片气孔限制值(Ls)差异不显著;新陆中36号的Pn和WUE均高于新陆中49号,Tr值和Cs值则低于新陆中49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下不同播期各早熟品种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为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石河子地区143团、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大学4个不同生态小气候条件下,研究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3个品种不同播种时期棉纤维可溶性糖和纤维素的含量差异。【结果】在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条件下,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花后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纤维素含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143团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在花后14d最高,分别为40.0%、40.0%、41.0%和39.0%、38.0%、37.5%,莫索湾和炮台镇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均在花后21d最高,分别为38.0%、41.0%、40.0%和40.5%、42.0%、42.5%;143团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的棉纤维纤维素含量均在花后56d和63d最高,均为90.0%、93.0%和89.0%,莫索湾、炮台镇和石河子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均在花后70d最高,分别为80.0%、74.0%、73.0%,80.0%、75.0%、76.0%,84.0%、80.0%、79.0%;石河子地区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含量与≥10℃有效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石河子地区4个生态小气候试验点新陆早45号、新陆早64号和新陆早74号花后棉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随花后时间延长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纤维素含量则呈持续上升趋势;棉纤维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相对湿度和≥10℃有效积温相关性极显著,纤维素含量与≥10℃有效积温和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北疆棉区推广棉种新陆早 10号与新陆早 12号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和光合特性的差异 ,得出高密度植棉理论密度 2 2 5 0 0 0株 /hm2 是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研究结果显示 ,群体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理想群体冠层和获得高产。 2品种相比 ,新陆早 10号较新陆早 12号对高密度反应敏感 ,高密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因此在高密条件下选择新陆早 10号 ,中高密条件下选择新陆早 12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叶面积指数升高 ,叶片平均倾斜角度减小 ,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降低 ,对光能的截获率增加 ,由此得出了不同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反应表现及理想群体冠层结构的合理指标 ,为增加棉花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吕新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3):425-430
[目的]测定北疆棉区推广棉花品种新陆早10号与新陆早12号在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CI-110作物冠层机器识别映像仪,在田间将安装有鱼眼探测头的观测棒定点在行间中央,调好水平,并从计算机显示屏上观察无人影等其它外界影响时开始拍照.[结果]氮肥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理想群体冠层.两品种相比,新陆早10号较新陆早12号对较高氮肥用量反应敏感.[结论]在中等氮肥用量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0号、中高氮肥用量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2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氮肥用量650~950 kg/hm2是较为理想的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立滤纸卷法,对56份棉花品种(系)在PEG-6000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根冠比等10个萌发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对56份棉花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排序,从中挑选出抗旱性较强的2个品种——新陆早27号和新陆早9号、抗旱性较差的2个品种——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10号及抗旱性适中的2个品种——新陆早5号和新陆早19号,并进行苗期和蕾期干旱处理,分析其干旱存活率及干旱胁迫下干物质积累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和蕾期抗旱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巴州当地生产和棉花市场需求,本试验比较了12个棉花品种在巴州种植的生育期、产量、纤维品质、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病性等因素的综合表现。经过1年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优质、高产和抗病性强的中早熟棉花品种6个,分别为新陆中46号、新陆中49号、新陆中55号、新陆中71号、新陆中74号、新陆中81号。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棉花新品种与我县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栽培并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我县棉花品种更新提供储备。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6村6组。土壤质地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棉花。2.供试品种供试棉花品种7个:新陆中66号、新陆早27号、新陆中32号、新陆早21号、新陆中22号、新陆中68号、新陆中37号。其中,以新陆中37号作为对照。3.试验设计本试验参试品种7个,顺序排列,共7个小区,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特引进新陆中80号、新陆中54号、国审9-9、DJ09520、J206-5、新陆中66号、新陆中76号、新陆中73号和新陆中75号共9个品种(系),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J206-5、新陆中75号和国审9-9这3个品种(系)纤维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熟期适宜、抗病性强,可作为今后优选推广、扩大示范的品种(系),其他品种(系)应继续参加试验。本次试验旨在为阿克苏地区棉花品种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棉花是阿克苏地区的主栽作物,在农民经济收入中占主要地位,为加快棉花新品种推广步伐,拓宽品种推广渠道,推进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的优化,2015年,我站选择7个棉花新品种进行示范品比,为新品种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棉花参试品种7个,分别为:新陆中63号、新陆中64号、新陆中68号、新陆中65号、新陆中62号、  相似文献   

17.
李艳军  张小均  孙磊  孙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24-8125
[目的]比较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方法]以新疆不同年代的4个棉花主栽品种(kk-1543、新陆早1号、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13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各棉花品种在盛花期、盛铃期和始絮期的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早期品种kk-1543在盛花期具有明显光合优势,而现在品种新陆早13号在盛铃期和始絮期具有明显的光合优势。3个时期中,新陆早13号的单叶日平均光合速率较高,新陆早1号较低。从苗期至初花期4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度为:kk-1543>新陆早13号>新陆早8号>新陆早1号。各品种的经济系数次序为:新陆早13号>新陆早8号>kk-1543>新陆早1号。[结论]近期品种和现在品种在盛铃期和始絮期光合速率较高,是其早熟不早衰及皮棉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北疆棉花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7号光合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疆棉花品种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7号单叶光合速率(Pn)的高值期在盛花期,新陆早7号的单叶Pn明显高于新陆早6号。新陆早6号与新陆早7号群体光合速率(CAP)对密度的反应具有不一致性,栽培密度对于CAP的影响至关重要。盛花期~吐絮期,冠层中的上、中、下叶层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吐絮期冠层上层作为棉株C的主要来源,冠层郁蔽过早,直接降低中,下层对棉株C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陆早4号与新陆早7号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疆棉区推广面积较大的新陆早4号和新陆早7号两个高产棉种为试材,对其部分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光强下,新陆早7号光合速率比新陆早4号高38.1%,蒸腾速率也略高,叶片水分利用率比新陆早4号高20.8%。新陆早7号叶片光合速率高与其叶片较厚,密度大、叶绿素含量高及同化效率大有关;(2)新陆早4号单叶光补偿点低于新陆早7号,耐阴能力强,暗呼吸速率也低;(3)新陆早7号单株叶面积小,群体通风透光性好,基部成铃率高。新陆早4号叶片大,尤其上部叶片大,群体易荫蔽,某部成铃率低于新陆早7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早熟陆地棉大田种植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耐低温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新陆早61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10号为材料,对材料蕾期给予3个低温梯度:轻度低温T1(20/15℃,昼/夜)、中度低温T2(15/10℃)、重度低温T3(10/5℃)和对照CK(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