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省农委和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从2014年4月3日起,组织中心技术人员与各乡(镇、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全区养殖的山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全面排查,4月13日,在云场坪镇排查时发现枫木坪村马仙溪组和上河组两个养羊户分别从外省调入种羊67只,一周后羊群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口鼻有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状况和国内流行现状,从加大疫情排查和监测力度、切实加强检疫监管、做好宣传普及工作3个方面提出了防控疫情的对策,以期为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崇左市发生输入性的小反刍兽疫情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通过强化免疫对区域内应免羊实行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措施;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全面开展小反刍兽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检疫监管,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强化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查证验物;严格跨省动物调运监管等各项措施联合落实, 2015年崇左市没有发生过小反刍兽疫疫情,近年来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小反刍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常常突然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新疆伊犁州、阿克苏、哈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多个地区先后发生了羊PPR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PPR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1]。本文通过对一例PPR疫情诊断及处置情况的介绍,为其他地区动物防疫人员开展PPR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和掌握所辖区域内各县(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及病毒抗原流行情况,科学评估疫情风险与防控效果,更好地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笔者等于2019年在所辖12县(市)133个场(户)组织开展了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毒抗原检测工作,结果显示,全州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5.97%,未检测到病原学阳性样本,结果表明,黔南州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较好,大面积发生疫情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本刊在查阅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特别咨询了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现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7.
因贵州省独山县某养殖场发生一起引入型小反刍兽疫疫情,根据农业部办公厅文件,农办医[2014]6号《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及省、州对该病的相关防控要求,采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以此来评价独山县羊只的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掌握被免疫动物群体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免疫密度,评价动物群体保护效果,为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自7月山东省逐步恢复活羊跨省调运以来,各地活羊交易及长远距离调运日益频繁,小反刍兽疫防控压力不断加大。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日前,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的通知》(鲁牧防发〔2014〕42号),提出全面免疫、强化监管等新要求,要求各地结合辖区内前期防控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一、积极开展免疫注射。山东省原则上除青岛市以外,其他地区活羊全部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经过风险评估,确定疫  相似文献   

9.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最易感,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世界动物卫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16年5月9日,龙里县醒狮镇晴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发生后,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龙里县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  相似文献   

10.
张兵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276-277
根据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和小反刍兽疫防控应急预案,依法处置一例小反刍兽疫疫情,包括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疫情处置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各地处置相关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反刍兽疫是疾行病毒传染疫病的一种,因其发病率高,且治愈难度较大,在养殖业中造成很大危害,是一类动物疫病之一。文章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的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小反刍兽疫的疫情现状,探讨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业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危害严重。2014年我国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农业部发布了一级响应,要求做好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防控工作。主要简单介绍小反刍兽疫的病原、流行、症状及诊断与处置。  相似文献   

13.
刘冬梅 《河南农业》2014,(13):54-54
<正>小反刍兽疫(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绵羊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不传播人,不是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2007年7月,该病首次传入我国,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给养殖场(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做好河南省对该疫病的防控工作,避免小反刍兽疫给河南省养羊业造成  相似文献   

14.
陈代华  蒲大章  刘巍申 《农技服务》2014,(5):129-129,13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小反刍兽疫列为法定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我国首次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该病,2013年底又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保障养羊业生产健康发展,农业部高度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积极开展防控。笔者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诊断与防控进行了探索,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扎实做好南通市羊小反刍兽疫监测工作,科学评估小反刍兽疫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按照《关于印发2019年南通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南通市7个县(市)区的435份血清样品和125份拭子样品用阻断ELISA和荧光RT-PCR试验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羊小反刍兽疫抗体阳性率为98.16%,所有县(市)区的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阳性率均高于95%,且平均阻断率也达到89.32%,未检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样品,说明南通市的羊小反刍兽疫在动物疫病防控系统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逐步消灭羊小反刍兽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为切实做好小反刍兽疫消灭工作,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日前,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全面启动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国消灭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该病是OIE法定报告动物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我国首次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该病,2013年底又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保障养羊业生产健康发展,农业部高度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积极开展防控。笔者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检疫与综合防控等进行了论述,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反刍兽疫是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介绍了宁夏首例小反刍兽疫发生的基本情况,针对疫病发生特点采取了隔离封锁、排查监测、消毒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控成效。  相似文献   

19.
小反刍兽疫从2017年在我国西藏首次发现,之后我国多个省市出现PPR疫情.本文就近几年我国小反刍兽疫流行特点及防控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反刍兽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动物疫病,中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山羊、绵羊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近年来,我国周边多个国家的小反刍兽疫呈地方流行态势,自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连续发生多起小反刍兽疫疫情,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有15个省73个市124个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给养羊业生产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运城市临猗、河津、垣曲均出现疫情,扑杀羊只近千只,给养羊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做好小反刍兽疫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防止疫情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