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为研究常绿木本植物对高温的抵御能力,以金叶女贞、金边黄杨、南天竹、海桐、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处理,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得到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测定细胞质膜透性(EC)、叶绿素含量(chl)、脯氨酸(Pro)含量生理生化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表明:1)5种常绿灌木的高温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金边黄杨(62.62℃)、海桐(62.43℃)、金叶女贞(61.10℃)、红叶石楠(58.20℃)、南天竹(58.09℃)。2)5种常绿灌木的耐热性综合排序为:海桐>金边黄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南天竹。总体而言,这5种常绿灌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均可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屋顶绿化的潜在植物资源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对杭州道路常见灌木滞尘能力进行测定,浙大路4种灌木滞尘顺序为: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无刺枸骨;教工路5种灌木滞尘的顺序为:无刺枸骨>金边黄杨>紫薇>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丰潭路5种绿化灌木的滞尘顺序为:无刺枸骨>紫薇>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汽车西站4种绿化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红花继木>紫薇>无刺枸骨>金边黄杨;天目山路5种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所选5种绿化灌木,秋季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5条道路中,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均在汽车西站滞尘能力最强,紫薇、无刺枸骨在天目山路滞尘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肖旭 《农家致富》2014,(8):32-32
红叶石楠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日本已被广泛应用.被誉为“红叶绿篱之王”.其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金森女贞系日本女贞系列彩叶新品.叶片的色彩属于明度较高的金黄色.被业界誉为“红叶石楠的黄金搭档”;金边黄杨为常绿灌木.耐阴、耐干旱、耐寒,该品种在园林色块中一年四季呈黄色.对园林色块中黄色植物品种的多样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翼飞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137-140
选择镇江37种绿化树木对其单叶滞尘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珊瑚树尧桂花、八角金盘、枇杷单叶滞尘量较高,归为第1类;金叶女贞、红花檵木、悬铃木尧香樟和夹竹桃归为第2类;毛白杨尧银白杨、广玉兰尧紫荆、构树、构骨冬青、白蜡、臭椿、杨树、大叶女贞、樱花、凤尾兰小叶女贞、枫香、紫叶李、海桐、紫丁香、三角枫尧刺槐、桃树尧银杏、大叶黄杨、枫杨、红叶石楠、椤木石楠、鸡爪槭、国槐和小叶黄杨单叶滞尘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新乡绿化树木的单叶滞尘量,选择20种绿化树木并对其单叶滞尘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白杨、银白杨、悬铃木、国槐、银杏、臭椿、大叶女贞、枇杷、紫叶李、紫丁香、红叶石楠、椤木石楠、白蜡、构树、紫荆、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小叶女贞和海桐单叶滞尘量分别为6.555、5.813、11.874、0.142、0.520、3.336、3.487、42.660、0.639、0.524、0.318、0.377、3.774、5.994、6.634、0.738、0.157、1.694、1.268、0.855 mg.枇杷单叶滞尘量较高,归为第1类;毛白杨、银白杨、悬铃木、构树、紫荆归为第2类;国槐、银杏、臭椿、大叶女贞、紫叶李、紫丁香、红叶石楠、椤木石楠、白蜡、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小叶女贞和海桐单叶滞尘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6.
今春以来,我国地被植物销售全线飘红,显得异常火爆。据夏溪花木市场董事长邓文忠介绍,今年该市场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小灌木为主的地被植物销量最大,主要品种有金边黄杨、杜鹃、红叶石楠、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红叶小蘖等,也包括宿根植物鸢尾、石蒜、美人蕉  相似文献   

7.
李辛 《农家致富》2014,(11):56-57
"今年市场上的红叶石楠和金森女贞这两款工程苗,从年前价格就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红叶石楠由原先的0.9元/株涨到了1.1元/株,而南天竹、大叶黄杨、金边黄杨、栀子等小苗价格也均有上涨,真是购销两旺的喜人局面。"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市场部  相似文献   

8.
朱述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146-146,148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绿化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应的,苗木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介绍了萧县当地园林绿化上用量最大的3种苗木,即扦插繁殖的红叶石楠、金边黄杨以及播种繁殖的海桐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八种常绿阔叶树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关中地区8种常绿阔叶树种女贞、广玉兰、棕桐、石楠、桂花、枇杷、海桐、南天竹的当年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冷冻处理法,对其叶片在不同低温处理后的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树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棕榈、海桐、石楠、枇杷上升的比南天竹、女贞、桂花慢;各树种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各树种发生变化的温度不同.根据各指标的测定结果对8种树种的抗寒性强弱进行比较,结果为:枇杷、石楠>广玉兰、棕榈、海桐>女贞、桂花>南天竹.  相似文献   

10.
以长沙市13种常用灌木树种为对象,对灌木树种蒸腾作用速率进行测定,研究灌木树种降温增湿效应。结果表明:同种灌木树种降温增湿量表现出6月较大的有7种,表现出8月较大的有5种,表现出10月较大的仅1种。不同灌木树种在同一月份的降温增湿量,4月以小叶女贞最强,6月、8月和10月均以紫荆最强。灌木树种单位叶面积年平均降温增湿效应表现为紫荆>红叶石楠>小叶女贞>海桐>木槿>火棘>红继木>石榴>杜鹃>腊梅>山茶>大叶黄杨>四季桂。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得出灌木树种降温增湿效应最好的是红叶石楠、小叶女贞、紫荆,其次是海桐、木槿、火棘、红继木、石榴,再次是大叶黄杨、山茶、四季桂、腊梅、杜鹃。  相似文献   

11.
选取西北地区7种常见灌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对象,用人工水池法进行水淹胁迫,通过观察植物在水淹胁迫期间的表现,测定叶片的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灌木耐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7种灌木外部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十大功劳胁迫前后形态变化最大,1/2以上叶片干枯脱落,耐淹性最弱;大叶黄杨和金森女贞形态变化很小,耐淹性较强。7种灌木在水淹30 d后均存活,恢复30 d后生长良好。综合评价7种灌木耐淹性强弱为: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卫矛>大叶黄杨>金森女贞>小叶女贞>十大功劳。  相似文献   

12.
六种野生广义菊属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广义菊属内的优良抗旱种质,本研究对中国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内蒙古、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和福建省等地进行调查,收集了16种广义菊属资源。根据其生境及适应情况,以太行菊、线叶菊、灌木亚菊、野菊、蒙菊、甘菊等6个广义菊属野生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30%~35%)前后叶片的光合指标以及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菊属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广义菊属中的优质抗旱种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6个野生种的叶片光合指标与生理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太行菊、线叶菊、灌木亚菊、野菊、蒙菊、甘菊。  相似文献   

13.
3种园林灌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北方城市干旱缺水、园林绿地植物难以保证及时灌溉的现象,选择2年生灌木金叶女贞Ligustrum vieary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过程中影响各树种抗旱性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园林植物幼苗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金叶女贞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连翘先降低后升高.紫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金叶女贞和连翘在不同胁迫时期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金叶女贞在遭受干旱胁迫后叶肉组织相对电导率呈升高—降低—升高,连翘先降低后升高,紫薇则是逐渐升高的趋势,紫薇和连翘在不同胁迫时期,相对电导率均达显著差异水平;金叶女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紫薇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连翘呈升高—降低—升高趋势,3个树种均达到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连翘达差异显著水平;脯氨酸质量分数金叶女贞呈降低—升高—降低,连翘和紫薇则是一直升高的趋势.紫薇在不同时期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抗旱性强弱为:金叶女贞>连翘>紫薇。图5表1参17  相似文献   

14.
5种常绿阔叶树幼苗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节水型园林及为干旱地区绿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大叶桂樱Prunus zippeliana.石栎Lithocarpus gla6er.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红叶石楠红罗宾Photinia glabra×P.fraseri‘Red Robin’5种常绿阔叶树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幼苗地上部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比较5种树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5种树幼苗的影响有差异,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5种树幼苗地上部形态均发生相应改变,叶片相对水分亏缺增大,失水率减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上升,且变化幅度因树种和胁迫时间而异。综合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为:樟树〈木荷〈石栎〈红叶石楠红罗宾〈大叶桂樱。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干旱区交通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的绿化树种,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域绿化树种进行调查,采集路域16种常见绿化树种的不同器官及对应的根际土壤,测定其重金属Pb、Zn、Cd、Cr、Cu和Ni的含量,计算各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系数。通过聚类分析与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各树种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探讨各树种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6种绿化植物对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BCF)与转运系数(BTF)整体表现分别为Zn>Cu>Ni>Pb>Cd>Cr,Zn>Cu>Pb>Ni>Cr>Cd,平均BCF为地下部分大于地上部分。综合评价得出,红皮云杉、复叶槭、圆冠榆、樟子松、火炬树对各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较强,对复合型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的修复价值,可考虑作为干旱重金属污染区域修复的首选树种;北美海棠、金叶榆、紫叶矮樱、水蜡、白榆、暴马丁香对各类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适中,这类树种可优先考虑为交通路域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预防树种;大叶白蜡、新疆杨、榆叶梅、垂柳对各类重金属的富集转运能力相对较弱,这类树种属于低积累绿化树种,且在干旱区域具有良好的适生性,可以考虑用于轻度污染区域园林观赏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交通路域污染治理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以红瑞木(Cornus alba)、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麦李(Prunus glandulosa)、辽东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杞柳(Salix integra)、忍冬(Lonicera maackii)6种绿化灌木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水分胁迫对6树种叶绿素相对含量值(DSPA)、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摩尔质量浓度、游离态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6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6树种的抗旱能力均较强,只是适应干旱的方式不同,其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彩叶杞柳>辽东水蜡>红瑞木>红王子锦带>麦李>金银忍冬。  相似文献   

17.
以南蛇藤、苦皮藤、臭檀吴茱萸、爬山虎和火棘5种陕西宝鸡渭北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胁迫末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5种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叶片含水量、苗高、地径增长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叶绿素a/b值都表现为减少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先降后升,并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出现了叶绿素“浓缩”现象,干旱胁迫末期不同树种间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乡土树种抗旱性96.577%的原始数据信息量,通过计算5种乡土树种的综合评价值(D),对抗旱性进行了评价。5种乡土树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爬山虎>火棘>苦皮藤>臭檀吴茱萸>南蛇藤,研究结果为宝鸡市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郭树江    王飞    张卫星  王方琳    韩福贵    张裕年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41-46
对民勤4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测定,研究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并探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梭梭外,其他3种植物δ13C值生长初期(5月)>生长中后期(6-10月)。4 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种间差异在5-10月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沙拐枣>梭梭>柠条锦鸡儿>白刺。2)4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受到物种、月份、物种×月份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受物种的影响最大。3)4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因其物种而异;影响梭梭、沙拐枣、白刺、柠条锦鸡儿叶片/同化枝δ13C值的主要气象因子分别是平均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  相似文献   

19.
以1年生杨树新无性系06-57×川1、07-69×青1、06-69×卜1、07-西大寨×卜1以及2个对照品种陕林4号、中绥12杨扦插苗为材料,通过人工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6个杨树无性系(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6个杨树无性系(种)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呈升-降的变化趋势,但是水分胁迫下的酶活性始终高于正常水分。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个杨树无性系(种)的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07-69×青1>陕林4号>06-57×川1>06-69×卜1>中绥12>07-西大寨×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