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红富士苹果套袋的背景,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起源于日本,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推广.当时我国的苹果生产以乔化密植为主,果园群体和个体郁闭现象都比较严重,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给红富士苹果创造一个局部的庇护空间,就积极引导推广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红富士苹果全套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残留、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果品商品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增加用工、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果实内在品质,以及果袋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木材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等弊端.  相似文献   

2.
1999~ 2 0 0 2年 ,我们在红富士苹果盛花后 2 0天先套上膜袋 ,6月再在膜袋外面套上纸袋 ,进行苹果双套袋试验 ,结果如下。(1)试验方法 该试验设双套袋、单套纸袋、单套膜袋、不套袋 (对照 ) 4个处理 ,每个处理套 30个苹果 ,重复 5次 ,随机排列。所用的纸袋为森全牌 ,膜袋为孟海牌。供试品种为红富士 ,5月 2 1日套膜袋 ,6月 11日套纸袋 ,10月 5日解纸袋 ,10月 2 1日带膜袋采收。(2 )试验结果 双套袋的红富士苹果为鲜红色 ,果面果粉厚 ,十分艳丽 ;单套纸袋苹果色泽没有双套袋苹果艳丽 ,果粉不明显 ;单套膜袋的苹果为暗红色 ,色泽不及单套纸…  相似文献   

3.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始于日本,已有上百年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加坡果商俞大中先生首先在我国烟台龙口对红星和红富士套双层专用纸袋,生产出高档无公害苹果,打入东南亚市场,为我国套袋出口苹果起了示范和导向作用[1]。“十五”期间我国将苹果套袋栽培技术纳入果园日常管理[2]。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套袋的正、负面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套袋苹果质量的具体措施。1材料与方法1.1套袋效益2004年对陕西省洛川县6个乡镇,每个乡镇选3种类型苹果园进行调查。3种类型果园分别是:管理水平好,树势健壮;管理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4.
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县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大量发生,2003年许多果园发病率达70%以上,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增产不增收。为此,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甲基托布津防治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的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乾县阳峪镇田家坳村田新海、田生海、罗振生果园进行。果园为等高梯田,海拔850m,土壤为黄土,水肥充足。试验面积0.6hm 2,品种为长富2号,树龄10年,株行距3m×4m,树形为改良纺锤形。试验设4个处理,均在花后1周、套袋前连续喷药3次。其一,只喷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其二,第1次喷大生M-45800倍液,后2次…  相似文献   

5.
套袋苹果脱袋后若遇到降雨天气,果面最容易出现红色斑点,发生红点病,很多果农不清楚红点病到底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对此,我们用不同药剂进行了一些探索性试验,通过调查药剂的防治效果,结合查阅有关资料,证明该病为侵染性病害。试验园设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均宜村,试验面积0.2hm2,园地平坦,土壤肥力基本一致,品种为乔化红富士,1994年栽植,树龄10年,株行距4m×3m,果园立地条件与周边果园基本一致,属于水灌区。随机设置小区,每小区5株树,重复3次。进行了两个试验,一是不套袋果采收前30天补钙与不补钙红点病发生情况试验;二是套袋果除…  相似文献   

6.
套袋红富士苹果果皮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使用国内红富士苹果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公认效果较好的小林袋和辽宁绥中地区红富士苹果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前卫袋作为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种纸袋内红富士苹果果皮发育进程。结果表明,套袋后果实发育前期,各处理角质层均平滑一致,角质层厚度无显著差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规则,表皮细胞大小、机械组织厚度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发育中后期,套前卫袋果实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小林袋处理与对照,且套袋果实角质层不规则,套小林袋果实出现较浅"V"型凹陷,套前卫袋果实出现的"V"型凹陷极深,而对照果实角质层均匀一致,只出现极少较浅"V"型凹陷,表皮细胞排列疏松,出现大量空隙;表皮细胞大小也显著低于套袋处理;机械组织厚度则显著高于套袋处理,其他方面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套袋苹果果皮色素含量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苹果果皮中的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其中花青素形成苹果果皮的红色 ,类胡萝卜素形成黄色 ,叶绿素形成绿色〔1~ 3〕,苹果果皮中这三种主要色素的含量和比例决定着苹果的色泽。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 1 999年进行 ,供试苹果品种红富士、新红星、玫瑰红、乔纳金、印度、藤牧 1号 ,其中红富士苹果采自山东省莒南县东郊果园 ,套袋红富士及对照果采自栖霞市西城镇小庄果园、新红星和玫瑰红苹果采自山东省巨野县舒王庄果园 ,乔纳金苹果采自文登市 ,印度苹果采自山东省昌乐县朱汉镇果园 ,藤牧 1号苹果采自泰安市郊区。套袋红富…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笔者先后在山东烟台、临沂,甘肃静宁、天水,陕西西安,山西吉县,北京、济南进行市场调研(图1),所见所闻对什么苹果好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认识,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1好吃的苹果好卖(味道)消费升级,好吃第一。产自云南昭通、四川大凉山、新疆阿克苏的红富士苹果糖度普遍较高,苹果口味很好,尽管外表不怎么漂亮,但是销售看好,价格升高,比如曾曾果园的苹果。在阿克苏产区,不套袋比套袋的苹果收购价还要高。因为向阳面的苹果不套袋,套袋果多  相似文献   

9.
目前,乔化苹果园较多,为了探求一种良好的促花促产方法,我们散了本试验。 一、试材与方法 试验设在本镇富山村果园,供试对象是1989年定植的乔化红富士苹果。1991年对主干进行改良绞缢和环剥等技术处理。 改良绞缢法:即于苹果树萌芽后到开花期用麻袋线(地毯线、封口绳、破布条等),在试株主干光滑处扎紧,缠扎宽度在1~2厘米之间。 环剥法:即在试株主干光滑处,按直径1/10的宽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苹果采用日本进品或国产双层、单层着色纸袋进行生长期套袋,显著提高了果实色泽、品质、深爱消费者欢迎。但由于该袋成本高,大面积推广受到限制。我们从1992—1996年连续三年对红富士、新红星苹果采用廉价的聚乙烯微膜袋进行套袋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在全县进行了两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果农的欢迎。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品种与地点试验选择11年生的新红星、红富士苹果,分别在管县陵阳镇西山河丘岭地果园、刘官庄镇沙滩地果园、阎庄镇平原地果园进行试验,这些果园管理水平好,树势健壮。(二)供试袋1.聚…  相似文献   

11.
2007年,胶东地区套袋红富士苹果痘斑病发生严重,几乎所有果园都有轻重不一的发病。经调查统计,套袋红富士苹果痘斑病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8.2%,严重果园为70%~80%,特别严重果园发病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提高洛川苹质产量及果实品质,实现洛川苹果提质增效,推进洛川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们引进了一种新型苹果营养元素液体肥料"苹果硕",并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材与方法1.1试验地点及材料试验地点设在洛川县旧县镇张延民果园、永乡镇东安宫村韩会民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栖霞市多年来红富士苹果套袋管理实践,总结出套袋栽培综合技术,对套袋前的果园管理,纸袋选择,套袋操作技术,摘袋后果园管理等主要环节技术要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近2~3年来,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锈对果实的商品率影响很大,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红富士苹果本身是不易感果锈的,但近年来我省渭北高塬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尤其是在一些套袋栽培的果园里,果锈发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上推行的矮化密植(应用矮化中间砧或短枝型品种)和乔化密植两种建园模式,随着树龄增长,不少果园出现了郁闭现象,严重影响果园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认真调研,分析了郁闭果园形成原因,并根据当地的生产实践,提出苹果郁闭果园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苹果产业发达国家矮化苹果栽培比例均在95%以上。陕西白水县苹果总面积3.2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0.8%,苹果园基本采用乔化栽植,严重制约苹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加之果园逐步老龄衰退,产业面临持续发展新问题。近年来,群众在栽植新园时,多数仍盲目购买乔化苗木和不规范建园。2007年春,笔者对白水县新建的133.3hm^2矮化苹果示范样板园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旨在为今后大面积发展矮化苹果园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套袋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冰温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变化和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对照商业生产(0~1℃)相比,冰温贮藏保鲜技术可以明显地抑制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的释放速率,减轻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底物的消耗,降低果实代谢程度,从而有利于果实固有的风味与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8.
旱塬果区苹果育果纸袋和膜袋应用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套袋在减少果实中农药残留量,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陕西苹果年套袋量已达108亿只,其中纸袋58亿只、膜袋50亿只,而且每年套袋推广量还在成倍增加,套袋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果农所接受。为了引导生产者正确选择果袋,促进苹果套袋技术迅速推广,2002年笔者对双层纸袋、单层纸袋、膜袋作了比较试验,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试验地点在陕西洛川县果树所试验  相似文献   

19.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中南部 ,南濒黄海 ,是以苹果为代表的北方落叶果树主栽区。全市红富士苹果结果园面积 670 0 hm2 ,套袋栽培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 98%以上 ,年产苹果 2 0万 t,优质果率 75 %~ 85 %。由于前几年在生产当中所实施的以套袋为中心的相关栽培技术不规范、不配套 ,从而导致苹果外观质量较差 ,优质果率较低 ,经济效益不高。为提高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外观质量 ,我们自 1995年开始开展了这一试验研究 ,总结提出了完整的套袋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模式 ,现报道如下。1 施肥对红富士苹果果面光洁度及着色的影响1.1 提高果面光亮度和洁净度…  相似文献   

20.
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的辨识、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富士苹果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质量、预防果实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但是,套袋红富士苹果的黑点病发生比较严重。2003年行唐安太庄果园红富士黑点病轻者病果率15%~10%,重者达50%以上,个别园片病果率达到7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针对套袋红富士苹果的黑点病,在安太庄苹果产区我们进行了两年多实践和调查,基本摸清了黑点病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探索出了预防苹果黑点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