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酸酶生产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酶能降解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盐类,释放出无机磷酸,对于提高单胃动物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促进饲料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减轻高磷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作用。植酸酶也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促进人体对食品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植酸的降解产物IP3在医药领域也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为了体现植酸酶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微生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生产植酸酶的概况,提出了植酸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植酸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酸是植物中磷的储存库。许多植物饲料,尤其是谷物和豆类中,大部分磷元素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从而抑制营养因子的吸收。植酸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催化降解植酸,形成无机的磷酸盐。单胃动物自身植酸酶含量很低,不能有效的利用以植酸形式储存的磷。无机磷的添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动物磷营养的问题,但是大量无机磷的添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和矿物营养的吸收,并且降低磷的排放。该文主要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用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既可以达到提高磷利用率的目的,又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磷污染。真正具有开发价值的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植酸酶。直接以宇佐美曲霉菌株2418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植酸酶基因phyA的成熟肽(分子长度为1 347 bp)进行了PCR扩增,再将PCR产物克隆入pBS-T载体,经DNA测序鉴定,与已发表的植酸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9%以上,这为进一步获得大量、高活性植酸酶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猪对磷的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猪的粪便中含磷量很高,被用作肥料所带来的磷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降低猪粪中磷所带来的污染,众多研究人员都试图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减少猪粪便中磷的排出量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方法。本文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3个方面论述提高磷的利用率,即通过添加经分子生物学改造植酸酶来提高饲料磷的消化率;通过遗传方法改进大豆、玉米磷的水平来减少猪粪磷的含量;以及通过基因编码植酸酶来提高动物的代谢潜能(转植酸酶基因猪)。  相似文献   

5.
刘国信 《科学种养》2011,(11):42-42
植酸酶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它具有环保、经济、实用等特点。在饲料中合理添加植酸酶,不仅可显著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减少畜禽粪便磷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选择40周龄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1200只,随机分为3组,设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2个试验组饲喂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300、600U/kg植酸酶的日粮,其营养标准相对对照组分别降低了0.1%、0.2%的有效磷,研究产蛋鸡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来替代部分磷酸氢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厚度、鸡蛋品质和饲料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蛋鸡饲料中添加300U/kg植酸酶替代0.1%有效磷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提高了1.8%,蛋重、蛋壳厚度、鸡蛋品质(哈氏单位) 、采食量统计上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600U/kg植酸酶替代0.2%有效磷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提高了1.7%,但蛋壳厚度降低了2.8%,蛋重、采食量、鸡蛋品质(哈氏单位)统计上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2009,(1):60-60
中国农科院开发出了一种转基因玉米,它能帮助改善牲畜饲料的营养价值,并减少污染。这种转基因玉米生产的种子富含植酸酶,它能帮助牲畜消化磷。饲料舍有大量的磷成分,但是像猪等单胃牲畜在其消化道中缺乏足量的植酸酶来吸收足够的磷。这意味着大量的磷通过牲畜粪便被排放到环境中。中国农科院从曲霉属的一种真菌中分离出了能产生植酸酶的基因,并把它插入玉米中。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包被植酸酶在21日龄肉鸡体外模拟消化系统中,对氨基酸消化率、微量元素消化率和磷的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消化系统中添加包被植酸酶,氨基酸消化率、微量元素消化率和磷的消化率分别较添加未包被植酸酶的提高13.6%、32.6%、12.0%,较未添加植酸酶的分别提高30.6%、66.8%和26.4%。  相似文献   

9.
能以植酸为唯一磷源生长的转基因甘蓝型油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难溶性矿物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大量存在,土壤总磷虽高,但多数土壤缺乏有效磷,这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土壤中有机磷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植酸,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供给,利用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通过两步再生方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BINPR-phyI中含有的带胞外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转入油菜品种中双6号中,并获得转基因油菜56株,转化效率0.16%~9.20%。分子检测和酶活性检验表明,植酸酶基因已导入中双6号,转基因植株能有效表达植酸酶基因并向根外分泌植酸酶,转基因植株能以植酸为唯一磷源正常生长,非转基因植株则不能。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根系分泌大量高活性植酸酶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磷释放出有效磷供植物利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土壤闭蓄态有机磷利用效率的前景是可期待的。  相似文献   

10.
能以植酸磷为唯一磷源生长的转基因甘蓝型油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难溶性矿物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大量存在,土壤总磷虽高,但多数土壤缺乏有效磷,这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土壤中有机磷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植酸,为了提高土壤有效磷供给,利用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通过两步再生方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BINPR-phyI中含有的带胞外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基因转入油菜品种中双6号中,并获得转基因油菜56株,转化效率0.16%~9.20%。分子检测和酶活性检验表明,植酸酶基因已导入中双6号,转基因植株能有效表达植酸酶基因并向根外分泌植酸酶,转基因植株能以植酸为唯一磷源正常生长,非转基因植株则不能。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根系分泌大量高活性植酸酶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磷释放出有效磷供植物利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土壤闭蓄态有机磷利用效率的前景是可期待的。  相似文献   

11.
磷肥对紫花苜蓿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苜蓿的种植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磷肥的有效利用是影响苜蓿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系统概述了苜蓿缺磷的主要症状,不同地区施磷量和方法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施磷提升苜蓿生产力的途径,苜蓿的磷素吸收机制以及磷素与其他养分及水分互作对苜蓿生产的影响。建议今后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有效磷含量,测土施肥,综合不同地区的结果建立气候-土壤-施肥模型,并进一步开展磷素促进苜蓿生长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以期为苜蓿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禽粪便磷的农田消纳量及承载负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农业种养结合与控制畜禽粪便污染提供科学依据,计算中国不同省(市或区)主要畜禽类型粪便产生总磷(TP)、单位面积畜禽粪便TP的容纳量以及单位面积畜禽粪便TP的承载负荷。结果表明:全国畜禽粪便TP 产生量是63.89 万t,其中生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粪便TP 分别占34.8%、13.4%、6.5%、2.5%和42.7%。总量分布山东最高,占到17.3%,其次河南,占13.2%,河北第三,占9.1%。单位面积的畜禽粪便TP容纳量北京最高,耕地面积达到29.4 kg/hm2,播种面积达到24.1 kg/hm2,低于耕地面积的承载量35 kg/hm2的安全消纳的临界点。基于欧盟标准,绝大多数省的TP 承载负荷均小于0.5,北京最高,耕地面积下的承载负荷是0.84。由此可见,中国农田消纳畜禽粪便的潜力较大,通过畜禽粪便还田利用能够有效解决粪便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滤食性动物放流对西五里湖的生态修复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物操纵原理,以TP、TN、NO3--N、NO2--N、NH4+-N、CODMn、Chla、SD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研究了滤食性生物螺(C. cathayensis)、蚌(Hyriopsis cumin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ys nobilis)放流对西五里湖湖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放流后,西五里湖水体透明度有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提高了26.8%,其中最大值达60cm,比放流前提高了91.7%;TP含量呈下降趋势,8次监测中有6次的测定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要求,占总监测次数的75%;虽然8次监测中的TN含量均属劣Ⅴ类,但其含量与放流前相比有降低趋势;同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也从放流前西五里湖高于东五里湖,转变成放流后东五里湖高于西五里湖。说明向富营养化湖泊放流滤食性生物对提高水体透明度、降氮、除磷具有良好效果,能够使水质富营养化程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14.
研究陕西省畜禽粪尿养分资源情况及其环境污染风险。基于统计年鉴及相关文献,估算畜禽粪尿随时间变化、区域分布和耕地负荷,系统分析畜禽粪尿环境污染现状。2009—2017年间,陕西省畜禽粪尿资源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2014年畜禽粪尿资源量和养分量分别是7118.36×104、86.76×104 t,为历年最大值。畜禽具有地域性特点,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以羊、牛、猪养殖为主,全省畜禽粪尿负荷为22.36 t/hm2,氮、磷、钾养分负荷分别为111.59、58.56、104.22 kg/hm2,畜禽粪尿养分总量约为农用化肥施用量的35.63%。陕西省畜禽粪尿总体在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杨凌示范区、安康市、汉中市、咸阳市和宝鸡市存在环境污染风险。榆林市、杨凌示范区、安康市、商洛市和汉中市畜禽粪尿养分资源替代化肥潜力大,合理利用能有效推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嘉兴市南湖区稻田土壤的养分现状,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对该区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从1983年至2008年的25年间南湖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7.0%、4.1%、394%和11.3%;土壤有效磷的成倍增加与区内农户大量施用磷肥和畜禽粪肥以及磷在土壤中不易移动、容易积累的特性有关。从1983年至2004年的20年中,南湖区稻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和钼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3.6%、222%、26%、202%和81.8%,但土壤有效硼的变化不大。针对区内土壤磷素过量积累、化肥施用量高和养分利用率低的情况,提出了科学培肥、控制施用氮磷肥施用和针对性地施用微肥等养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s on the features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phosphorus is carried out with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in a new artificial lake. In addition,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ediment phosphoru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and light, are exa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organic phosphorus is the most component in total phosphorus, while active phosphorus is between 12.0% and 15.1%. The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e phosphorus in descending order is as follows: slow flow area, lake outlet, lake centre, lake entrance, stagnation zone. Also, organic phosphorus in total phosphorus is in the range of 3.4% to 8.5% and its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descending order is listed as follows: lake outlet, lake centre, stagnation zone, slow flow area, lake entrance. At the same time, sediment phosphorus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firstly released, followed by adsorption;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hosphorus; at lower dissolved oxygen,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hosphorus is largely improved; and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in the absence of ligh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light.  相似文献   

17.
植酸是谷物种子磷的主要贮存形式,降低玉米籽粒中植酸磷含量对减少粪磷污染有重要意义。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2个玉米品种生长期间不同部位磷含量与籽粒植酸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以提高2个玉米品种籽粒中总磷和植酸磷的含量以及积累量;金海5号的植酸磷含量与积累量均高于浚单20;植酸磷占全磷的比例在50%-62%之间,高植酸品种金海5号略高于低植酸品种浚单20;随着施磷肥水平的增加,降低了2个品种根、雄穗、穗轴等部位的磷转移率,但各部位转移到籽粒中的总磷的比例受施磷影响较小;玉米乳熟期穗位叶、苞叶、完熟期籽粒磷含量及磷积累量与植酸磷积累量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田磷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原位研究了广东省典型稻田地表径流氮磷输出的动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降雨量与产流量之量极显著正相关,但对P素流失量无明显影响;与未施肥对照(F0)相比,常规施肥(F)对P素流失没有显著影响(p > 0.05),P素流失形态以颗粒态磷(pp)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的磷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复杂,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形态占全磷含量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级方法对提高磷的作物利用效率、探寻提高磷有效性的途径、减少磷损失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系统阐述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磷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磷素分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2类,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是无机磷中的水溶态磷,其他形态的磷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使得磷在土壤中的利用效率很低。导致磷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钙、铁、铝等离子、其他有机质、pH、温度、水分等,研究清楚各因素影响的机制加以改进,能有效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同时,国内外学者不断对磷素分级方法进行完善改进,对磷有效形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准确,目前,Bowman-Cole的有机磷分级法和Hedley的磷分级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2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施蔬菜土壤积累态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设施菜田磷、钾养分过量积累的现状,采用温室盆栽连续种植吸收的试验方法对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磷、钾含量的土壤上不施任何肥料难以保证产量水平;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可以促进土壤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产量,但不能获得高产;试验条件下,在保证氮肥适量供应的基础上,降低1/3正常磷、钾肥施用量,可以获得较高的白菜生物产量,说明合理调节氮、磷、钾肥,可以促进土壤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减少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