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传染病。该病不仅可导致患病猪发生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等临床症状,还可以通过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来进一步制约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5个方面对猪副嗜血杆菌病进行综述,以期为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猪发生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能够引起猪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临床症状。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无鞭毛、不运动、无芽孢、多形态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通常具有荚膜。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副猪嗜血杆菌病已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威胁。抗生素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该病难以控制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副猪嗜血杆菌严重耐药造成的。Hps的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同时对开发新型抗生素也提出了挑战。通过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机制可以为Hps的耐药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suis)是猪感染细菌后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esuis,HPS)是该病的病原。患病猪在临床中主要表现出咳嗽、发烧、四肢不协调、跛行、共济失调、消瘦及被毛粗乱等症状。在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可以发现患病猪出现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症状。严重时可以引起患病猪出现败血症,公猪表现为跛行,母猪出现流产现象。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巨大。本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该病的发生率,促进养猪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各年龄段的猪群,病死率较高。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全面地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结合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检验、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临床上病猪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都已分离出副猪嗜血杆菌,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常发生于断奶前后和保育舍阶段的猪,最常感染5~8周龄的猪,发病率通常可达50%。2013年4月某猪场发生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观察,并结  相似文献   

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泽氏病),是由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以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脑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后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部膨大、跛行和共济失调等症状,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单独或混合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的新发典型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是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猪只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5~8周龄的猪最易发病,特别是近几年来养猪业明显规模化、集约化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猪群中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持续性感染,猪体免疫力普遍下降,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副猪嗜血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现将2008年一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拟就临床上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浅谈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目前,猪副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3.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也被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猪革拉瑟氏病、"运输病",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危害较为严重。该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因素引起的仔猪散发性疾病。该病的病原体为猪副嗜血杆菌。本文阐述猪福嗜血杆菌病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而实验室诊断法可以确诊本病。本病主要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1病原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菌为嗜血杆菌属中的  相似文献   

14.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副嗜血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近年来,这种传染病普通流行,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养猪业的发展。本病由原来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演变,表现临床症状为多种类型,笔者总结几年来对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临床观察和诊治  相似文献   

1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各年龄段的猪群,病死率较高。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全面地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结合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检验、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做以下综述。1发病情况从2013年5月份起,笔者陆续发现一种以断奶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重要传染病,以广泛性浆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为主要病理特征,又称为革拉泽氏病。该病主要危害保育阶段的仔猪,其他年龄的猪亦能感染,但发病率相对较低。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呼吸障碍和关节肿大等症状,由于本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导致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构成很大威胁。近年来,广西各地市养猪场均有该病的发生,现就笔者诊断的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例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病,5-8周龄的猪最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呼吸困难、跛行、关节肿胀、共济失调神经症状等,常给养猪业  相似文献   

18.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可引起猪的格氏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生长和健康。目前,猪副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也给本地区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条件性致病菌,常引起断奶前后仔猪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等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条件性致病菌,常引起断奶前后仔猪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等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