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湖白鲑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白鲑(Coregonusclupeaformis)属鲑科鱼类,原产于北美,分布在美国的中北部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该鱼全身银白,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2002年3月,哈尔滨市水产研究院从加拿大首次引进湖白鲑发眼卵600万粒,应用从加拿大引进的现代化孵化设备,经过30天左右的低温孵化,成功地孵化出鱼苗316万尾,现长势良好。本所留30万尾进行发塘,并将捕出的夏花进行室内苗种培育试验,现介绍如下:一、受精卵孵化技术1.材料与方法(1)受精卵来源湖白鲑受精卵来源于加拿大一鱼苗孵化场…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饲养的2、3冬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进行4批次的人工催产和孵化试验。催产雌亲鱼5960尾,平均体重120.6~148.2g,雄亲鱼350尾,平均体重278.6~310.5g。催产药物为LHRH-A2、DOM和HCG合剂。亲鱼注射后放入水泥池暂养,到达效应时间时实施人工采卵、采精液和人工授精,受精卵脱黏后用孵化桶孵化。雌雄亲鱼为20∶1。共收获受精卵4389.6万粒,孵出水花鱼苗3774.2万尾。平均催产率和受精率达到94.6%和84.1%,每尾雌亲鱼平均产受精卵约0.74万粒,孵化出鱼苗约0.63万尾。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亲鱼产卵率、受精卵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高,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可大大提高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2003年秋季在新疆赛里木湖对贝加尔凹目白鲑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期间共采集贝加尔凹目白鲑亲鱼4343kg。用于采卵的雌性个体282尾,雄性个体1258尾。共采集受精卵789.7万粒;4.5~8.2℃水温条件下受精卵25d开始出现眼点,受精卵的发眼率为26.5%,发眼卵的出苗率为28.5%。在2.3~8.2℃孵化水温条件下,100d后出苗,孵化积温为499.8℃·日,共繁殖鱼苗59.7万尾。还对贝加尔凹目白鲑人工繁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新江村渔场进行了黄颡鱼规模化繁殖试验,共催产黄颡鱼亲鱼2736组,获得受精卵724.5万粒,孵化鱼苗489.3万尾,平均催产率87.3%、受精率85.1%、孵化率80.6%。  相似文献   

5.
方正银鲫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2龄种鱼作为实验对象来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催产剂为马来酸地欧酮(DO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的混合物。采用背部肌肉一次注射和胸腔注射的方法。在23℃的水温下,受精卵在方形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中铺设人工鱼巢。通过对亲鱼的检查统计催产率,受精卵抽样观察计算受精率,由出苗的数量计算孵化率。试验结果:催产率达到92.5%,受精率为79%,孵化率为74.15%,共孵化出鱼苗178万尾。  相似文献   

6.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黑尾近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29 ℃的条件下,给亲鱼一次性注射不同组合的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5~16 h,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47%、85.08%和86.64%;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在36~39 h;试验共获得鱼苗116.82万尾,经40~50 d的培育,育成全长5 cm左右的夏花鱼种35.6万尾,成活率30.47%.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了蒙古红鲌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等系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2~3龄的蒙古红鲌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其雌性的成熟系数为15.5%~26.2%,绝对怀卵量为23万~42万粒,相对怀卵量160~243.5粒/g。人工催产时水温在25.0~27.0℃,亲鱼经一次性注射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10h,平均催产率为81.2%,共产卵663万粒,平均受精率83.0%。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22~35h,孵化积温600~900℃·h,平均孵化率为75.0%,共得鱼苗361.2万尾,平均出苗率为86.0%。采用“豆浆法”培育鱼苗,经30~40d培育,共得全长达3.6~3.8cm的夏花鱼种80.4万尾,平均成活率69.0%。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苗种不足这一发展瓶颈,2009年文县水产部门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后,开展了网箱繁育金鳟试验。2009-2011年共网箱培养产卵亲鱼2000尾,人工催产受精卵182万粒,孵化发眼卵154.7万粒,发眼率85%,孵化出稚鱼苗123.76万尾,孵化率80%,培育20克以上大规格苗种65.6万尾,培育大规格苗种成活率53%。一、培育孵化设施设置  相似文献   

9.
2005年青海省渔业环境检测站在青海省黑泉水库利用库底深层流水进行了温棚高白鲑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经过90d孵化、培育,孵化率达到95%以上,培育率70%,达到了试验的要求,孵化出鱼苗480万尾,培育出鱼苗330万尾。2006年在东大滩水库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在往年的鲤鱼人工繁殖生产中,我们通常采用池塘孵化鲤鱼卵。生产实践表明,此种孵化方法存在着孵化率高低差异较大、不便于防病管理和鱼苗放养量不准等问题。去年我们采用网箱孵化鲤鱼卵,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网箱中共放鲤受精卵205万粒,孵出鱼苗160万尾,孵化率达78%。一、孵化方法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材料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所用鱼苗,系由将天然亲鱼及人繁后代池塘培育成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池塘为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0.4~3.5亩,水深0.8~1.2米,分新开挖塘和老鱼塘。试验塘在放养太湖花鱼苗前均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消毒清塘。3.鱼苗放养: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放养均在每年的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每批试验即在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第4~5天放养,放养密度在2.8万~22.2万尾/亩。二、培育方法1.鱼苗下塘:培育试验采用“半…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经过简单改造的养虾土池进行点带石斑鱼的人工育苗试验。先在池中建立起稳定的生态系统,然后进行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培育。400万粒受精卵的孵化率为66.3%,培育出全长在2.5cm以上的稚鱼9.63万尾,育苗成活率为3.63%。结果表明:利用室外土池进行点带石斑鱼的生态育苗是可行的,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石斑鱼育苗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于2011年3月对松江鲈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通过自然受精获受精卵680906粒,受精率70.5%;孵化鱼苗355390尾,孵化率52.2%。详叙如下:一、孵化1.孵化方式松江鲈鱼受精卵孵化时间较长,需25天左右,以受精卵胚胎发育出现眼点为界,分为孵化前期和孵化后期两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文章对昆明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过程中的亲鱼催产效应、受精卵孵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相结合的人工授精,共获得受精卵27.10万粒,受精率53,98%。采用孵化槽孵化,经过170小时~180小时,共孵化鱼苗11,32万尾。催产期间,水温平均16,5℃,效应时间为46小时。孵化水温13℃~18℃,溶氧6,5mg/L时,平均孵化时间176小时,最早174小时。  相似文献   

15.
使用从黑龙江引进六须鲶成鱼42尾,经池塘越冬强化培育达性腺发育成熟。采用人工催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DOM、LHRH-A2、HCG单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8-2010年,先后进行了9批34组的人工繁育试验。收集受精卵205.5万粒,在水温17.5~28.7℃条件下,利用圆形产卵池和育苗池孵化出鱼苗149.6万尾,平均孵化率为72.8%。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似刺鳊鮈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采用混合使用地欧酮和促黄体素释放素的方法,对在池塘驯养了1年的野生似刺鳊鮈亲本进行催产,收集鱼卵5.63万粒,获得受精卵1.89万粒,孵化鱼苗7 220尾。同时比较了充气法和微流水法对似刺鳊鮈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微流水孵化模式,其孵化率高于普通的流水充气法,并且孵化时间略有缩短。  相似文献   

17.
我市鱼苗生产单位,在采用孵化缸孵化鱼苗的工艺过程中,普遍反映,当鱼苗出现鳔(俗称腰点)时,特别在黎明前,常发生全缸鱼苗死亡的事故。去年,泰兴县水产养殖场在孵化鱼苗中发生这种情况时,对进出缸水质进行了化验,发现水中溶氧量极低,分别是2.4毫克/升和1.2毫克/升,随即用氧气瓶充氧,结果缸内鱼苗全部恢复正常。通过进一步试验,发现鱼苗从受精卵孵出后的60-70小时内(即鳔出现时),卵黄耗尽,游泳能力增强,其耗氧量急剧增加,进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产》2013,(7):47-47
5月,由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人员人工催产繁育的秦岭细鳞鲑受精卵,经过20天的精心孵化和细心照料,5万尾鱼苗破膜而出,出膜鱼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经过简单改造的养虾土池进行点带石斑鱼的人工育苗试验。先在池中建立起稳定的生态系统,然后进行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培育。400万粒受精卵的孵化率为66.3%,培育出全长在2.5cm以上的稚鱼9.63万尾,育苗成活率为3.63%。结果表明:利用室外土池进行点带石斑鱼的生态育苗是可行的,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石斑鱼育苗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乌鳢繁殖习性观察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池塘试验表明,乌鳢可以在四周有浅滩并生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发育成熟并产卵,在无浅滩和水草的池塘中则不能产卵。乌鳢受精卵漂浮于水面,能在静水中孵化出鱼苗。21~26℃时,从受精卵发育至开口摄食的鱼苗需4昼夜的时间,孵化率92.8%。刚孵出幼苗的开口饵料同样为轮虫和枝角类等,因此可以象“四大家鱼”一样进行池塘发花培育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