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卞秀芬 《河北农业》2023,(10):60-61
在农业生产中,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各种气象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领域的研究与分析,明晰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并立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升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本文对一些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和分析了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预防的对策,希望能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增加作物产量,保证农业的生产和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灾害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对农业作物的产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农业气象灾害不同类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提出缓解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可行措施,以促进我国实现农业连年增产增收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运用云南省124个气象观测站气温、降水和日照等资料,分析了2009年秋粮作物生长季内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导致秋粮增产的主要气象事件。有助于提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气候特点对粮食产量影响规律的科学认识,也对后续的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服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西安地区1951—2017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西安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秋粮作物的影响,并提出了防御措施,以期增强秋粮作物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云南省近年来气象灾害最频繁的一年,初春降雪,出现强“倒春寒”;初夏高温重旱,雨季偏晚;汛期内单点暴雨、大暴雨突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雨量偏少。对小春作物和大春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十分不利,严重影响了2005年云南省的夏粮、秋粮产量,导致小春粮食大面积减产。下面就2005年云南省的气象灾害、气候特点、农业气象条件等作些统计分析,以利于各地根据2006年的气候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防御气象灾害,争取全年粮食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省2021年秋粮的生长季气象条件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等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云南省2021年秋收作物为近年来中等略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7.
谷子是华池县的主要秋粮作物,常年播种面积0.20万hm 2,占秋粮作物的20%,平均产量为1 500~2 250 kg/hm 2.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产量,华池县1995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新品种晋谷21号,经过1 a的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平均产量可达4 320 kg/hm 2,比目前推广种植品种陇谷3号增产15.2%,适口性好,深受广大农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正>据农业部消息,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和危害情况,今年秋粮作物病虫害防控要坚决打赢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三大攻坚战",即东北、华北以粘虫、稻瘟病防控为重点的攻坚战,西北以防控马铃薯晚疫病为重点的攻坚战,南方以防控"两迁"害虫为重点的攻坚战,最大限度减少产量损失,确保秋粮丰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今年小春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影响分析 (1)不利影响.小春作物播种至今,云南省大部地区降水偏少至特少,是最近20年来的第3个少雨年,导致今春干旱范围广,旱情严重.尤其突出的是小春作物产量形成期全省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影响小麦、蚕豆的灌浆及籽粒饱满.冬春季气温持续偏高至特高,不利于蹲苗,作物徒长旺长,生育期普遍提前10~15天,作物生长不壮,影响产量.作物病虫害尤以小麦锈病、斑潜蝇、蚜虫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0.
850试验区气象因子对作物产量的限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50试验区进行了降水、积湿的限制因子分析,得出降水是作物产量主要限制因子,且该实验区旱涝频繁交替发生。利用建立的作物预测模型,得出小麦、玉米、大豆优化理论产量的气象因子数值。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关中秋季气候变化对秋粮生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陕西关中40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分析了陕西粮食主产区关中秋季气候资源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秋粮生长季节平均气温大部分为上升趋势,东北和北部为下降趋势;平均最高气温是增加的趋势,气温增高有利于加速秋粮的生育进程。秋粮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日照在关中地区都是减少的趋势;北部减少的幅度最小,西南部减少的幅度最大。关中秋季气候变化总体上有利于秋粮生产的发展,应适当扩大秋粮种植面积,增加秋粮产量。  相似文献   

12.
8~9月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病虫防控关键时期。2014年7月29日,农业部在山东召开全国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提出2014年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力争水稻、玉米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马铃薯晚疫病一般发生区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重发区控制在8%以内,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27%以上,比2013年提高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树庆  王琪 《吉林农业科学》2010,35(1):49-52,56
2009年吉林省农业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异常,农业气象灾害频发,作物生长季相继发生了罕见的春旱、低温冷害、伏旱、秋吊和霜冻等灾害,给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造成严重危害。尽管抗旱投入较大,但气象灾害仍然导致粮食作物单产锐减,同时对本省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是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倒春寒天气对云南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云南省1970-1996年12个站点的小麦产量和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倒春寒的变化规律,倒春寒与小麦气象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倒春寒是造成云南小麦大面积减产的重要灾害,小麦气象产量和倒春寒过程的日平均气温和低气温关系密切,干旱年倒春寒天气对小麦生产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5.
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影响早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长沙地区(2012~2014年)为例,结合田间试验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探讨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段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春季返青拔节时的阴雨寡照天气;夏季抽穗—成熟阶段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受返青拔节期阴雨寡照影响,早稻植株密度和叶面积指数都降低。抽穗—成熟期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减缓了作物灌浆速度,降低了千粒重,但这些气象灾害对植株高度没有显著影响。长沙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营养阶段的阴雨寡照和生殖阶段的高温热害,尤其是前者对最终产量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陇南市武都区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主要防控措施,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时节,是三代粘虫等重大病虫的暴发危害期,也是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监测和各地反映,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重于常年和上年,尤其是玉米粘虫将在东北、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集中暴发危害,水稻"两迁"害虫在南方大部稻区将偏重至大发生,东北稻区稻穗颈瘟、华北西北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流行风险增加,对秋粮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洪涝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卫星遥感信息资料和我国气象系统协作网的资料,对我国1998年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主要秋粮作物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先前研制的农作物气象产量预报模式;对上述五省受到1998年洪涝灾害影响的水稻,玉米及全国秋粮总产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19.
周亚青 《河南农业》2018,(34):56-56
玉米是三门峡市湖滨区主要的秋粮作物,占全区秋粮总播种面积的60%,单产稍高于小麦,居秋粮作物之首.按播种季节,玉米分为春玉米、夏玉米.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玉米价格的走高,再加上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及种子包衣、麦垄套种、分次施肥等技术的推广普及,湖滨区玉米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晚秋作物播种的重要时节,但西南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农业抗旱任务依然十分艰巨。2011年9月,农业部进一步部署西南地区抗旱保丰收和秋冬种工作,强调要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