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低剂量苏云杆菌(Bacillusthuringensisvar.kurstaki)饲喂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三龄幼虫,定期测定幼虫的部分生理指标,结果发现:幼虫肠液,体液pH值,血细胞数量,血液蛋白含量,虫体脂肪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辣椒果实蝇危害茄子1987年6月,笔者在厦门市鼓浪屿引种园种植的泰国紫茄子Solanumsp.果实上发现大量实蝇幼虫危害蛀食,采回室内饲养出的成虫经鉴定为辣椒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该虫...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杆菌与化学杀虫剂混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er)三龄幼虫为试虫,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var.kurstaki)与12种化学杀虫剂分别混合后毒力的变化并优选4种组合进行大田试验,其中2种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化学杀虫剂不同程度地影响B.t.活性及芽孢存活率,应现配现用,而不宜加工成混剂。  相似文献   

4.
南海局在菲律宾芒果中检出菲律宾实蝇1997年12月25日~1998年1月6日,南海动植物检疫局平洲办事处的检疫人员在菲律宾进口的8批芒果中均检出实蝇幼虫。经恒温箱饲养后对羽化成虫鉴定,均为菲律宾实蝇Bactrocera(B.)philippinens...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研究澳洲大蠊(PeriplanetaaustralasiaeFab.)三个发育阶段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并分别测定了发育三阶段和成虫头、胸、腹、脚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酯酶同工酶酶谱各有特征。从卵到二龄幼虫发育过程中表现最大活性的同工酶的酶带位置各不相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卵、一龄、二龄幼虫中以一龄幼虫活性最高,成虫中以头部活性最高、腹部活性最小  相似文献   

6.
利用染色体和同工酶技术鉴定寡鬃实蝇幼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染色体组型分析和酯酶同工酶电泳等技术,对桔小寡鬃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芒果寡鬃实蝇Bactroceraoccipitalis(Bezzi)、番石榴寡鬃实蝇Bactroceracorrecta(Bezzi)、南亚寡鬃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tau(Walked)以及瓜寡鬃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cucurbilae(Coq.)5种寡鬃实蝇幼虫,可成功地加以鉴定和鉴别。  相似文献   

7.
合欢吉丁虫(Agrilussp.)是合欢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引起树干流胶导致合欢树整株死亡。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上、中旬,幼虫一直为害至10月份开始越冬,合欢吉丁虫幼虫期有3种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生命表及飞行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ranch.田间自然种群中,幼虫期的死亡率最高,1、2、3龄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8.14%、50.86%、78.97%,幼虫期被寄生蜂寄生的概率随龄期的增大而增高,从1龄的1.44%上升到3龄的60.88%。应用微型昆虫飞行磨(Flishtmill)计算机联机装置对不同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雌虫飞行能力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强,3日龄最大连续飞行的时间为8.83分钟,距离为272.93m。雄虫以2日龄成虫飞行能力最强,最长的一次连续飞行时间可达25.00分钟,距离为882.88m。  相似文献   

9.
菜豆象的生物学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晓品  李生贵 《植物检疫》1994,8(3):135-141
菜豆象Acanthoscelidesobtectus(Say)在碗町室内自然条件下每年发生7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粒内越冬。幼虫4龄,初孵幼虫的蛀入率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成虫产卵对寄主豆粒有明显的选择性。寄主范围较广。室内危害深度可达1m以上,为害造成的损失严重。经高温55℃处理60分钟、60℃处理20分钟、低温-15C处理180分钟各虫态100%死亡。于河沙和草木灰压盖能有效阻止成虫钻入产卵和幼虫钻入危害。草木灰拌种能有效杀死初孵幼虫。花生油、菜油和香茅油滴浸卵死亡率分别是50.7%44.7%和100%;3种植物油拌种防虫的效果显著,其中以花生油的防效最佳,拌种500天后再接虫幼虫,仍未能蛀入,且对豆类的发芽率无影响。磷化氢熏蒸,温度26℃~27℃、48小时,卵、幼虫和蛹100%死亡的浓度分别是0.7721mg/L、0.7615mg/L和1.3340mg/L;温度15℃~20℃、72小时,卵、幼虫和蛹100%死亡的浓度分别是0.4984mg/L、0.3860mg/L和0.7680mg/L。  相似文献   

10.
沙田柚害虫桔实雷瘿蚊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田柚害虫桔实雷瘿蚊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状况刘南欣,谢嵩明,王炳珠,杨平(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梅县农业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桔实雷瘿蚊(ResseliellacitrifrugisJiang)是广东沙田柚的重要害虫,成虫产卵于果蒂附近皮内,幼虫孵化后蛀...  相似文献   

11.
草间小黑蛛对亚洲玉米螟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Sundeval)〕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二、三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其寻找效应。其功能反应属Holing-Ⅱ型,相应模型为Na=1.1463N/(1+0.02205N)。草间小黑蛛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可用Hassel&Varley(1969)模型E=0.3989P-0.6343和Beddington(1975)模型E=0.3579/〔1+0.3125(P-1)〕进行模拟。寻找效应与草间小黑蛛自身密度和玉米螟幼虫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Beddington(1975)模型E=0.3579/(0.6875+0.006886N+0.3125P)进行描述,表明寻找效应(E)随草间小黑蛛密度(P)和玉米螟幼虫密度(N)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辐射对亚洲玉米螟体内几种水解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不同虫成3-4龄幼虫、1-2d龄蛹,当天羽化成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P)和碱性磷酸酯酶(AlP)的活力在不同^60Coγ辐照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不同虫态的CarE活力顺序为:幼虫  相似文献   

13.
从进境船舶食品舱内多次检获果实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4~11月间,汕头局植检处检疫人员多次在进境货轮的果蔬食品舱内检获实蝇幼虫。幼虫经室内饲养和鉴定为辣椒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  相似文献   

14.
玉米象的发生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象的发生及防治研究初报张晶东,张文解,郗满义(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兰州730000)(甘肃省平凉地区植保站)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是我省重要贮粮害虫之一。幼虫只在禾谷类种子内蛀食,成虫还可为害荞麦、豆类、干...  相似文献   

15.
五种伞形科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淡色库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伞形科植物蛇床、防风、当归、紫花前胡和白芷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的生物活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样品乙醇提取物对蚊幼虫的杀伤作用,采用三角瓶法测定了样品乙醇提取物对蚊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5种伞形科中草药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和成虫的杀伤效应不同:蛇床子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最佳(24h的LC90为49.886mg/L),白芷的乙醇粗提物对淡色库蚊成虫的熏蒸效果最佳(KT90为23.271min)。  相似文献   

16.
南海局从进境香蕉中截获桔小实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局从进境香蕉中截获桔小实蝇南海动植物检疫局平州办事处检疫人员于1998年2月5日和9日,分别2次从泰国进境的香蕉中发现实蝇类幼虫,饲养羽化为成虫后,经鉴定2批均为桔小实蝇Bactrocrceradorsalis(Hendel)。这是南海动植物检疫...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4月 30日 ,凭祥局检疫人员在浦寨边贸点对自越南边贸入境的 1车芒果抽样剖果检查时 ,截获隐喙象甲成虫、蛹和蛆形幼虫 ,其中有 1只芒果在果肉中发现有 5头蛆形幼虫 ,经室内饲养羽化出成虫 ,鉴定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B .)dorsalis(Hendel)。  相似文献   

18.
苹果蠹蛾及其近似种末龄幼虫彩色图解式检索表苹果蠹蛾(Laspeyresiapomonella)是世界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以幼虫蛀果为害苹果、梨、桃、核桃等多种水果。该虫主要以幼虫随果实及包装物作远距离传播。对该虫进行检疫鉴定主要为幼虫和成虫。因此...  相似文献   

19.
陈玉托 《植物保护》1996,22(5):27-29
稻瘿蚊发生相关因素分析①陈玉托(广东省植保总站广州510500)稻瘿蚊PachydiplosisoryzaeWood-Ma-son在广东1a发生7~8代,该省南部地区为9~11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李氏禾、野生稻、再生稻和落谷苗上越冬。春末夏初成虫羽...  相似文献   

20.
二双斑唇瓢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焦懿 《昆虫天敌》1997,19(2):59-61
本文首次报道二双斑唇瓢虫Chilocorusbijugus危害白蜡虫Ericeruspela雄幼虫和蛹,并观察了该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昆明地区女贞林内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