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昆虫病原线虫(Oscheius myriophila)华农种群HN体内分离得到1株共生细菌B1。该菌株在N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圆形,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隆起,边缘整齐;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单鞭毛,有荧光。Biolog检测结果显示B1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用引物27F/1492R进行PCR扩增,得到B1的16S rDNA扩增产物大小为1 445 bp。Blast搜寻和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16S rDNA序列与所选的17个嗜线虫沙雷氏菌(S.nematodiphila)的相似度达97%~100%,并以高置信度(99)与这17个嗜线虫沙雷氏菌种群及4个粘质沙雷氏菌(S.marcescens)种群聚于1个单支系中。综合形态和16S r DNA序列特征以及Biolog检测结果,将共生细菌B1鉴定为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相似文献   

2.
李霞  张小平  李欣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41-4844
从生姜连作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对生姜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os solanacarum Smith)有强拮抗作用的沙雷氏菌株R11,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系统鉴定,发现R11为革兰氏阴性菌,端生一根鞭毛.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1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R11与沙雷氏菌(Serratia sp.)十分接近,序列相似性值达99%.  相似文献   

3.
热稳定性过氧化氢酶高产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锡惠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一株过氧化氢酶产量较高的菌株SYBC-01,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初步试验表明,该菌产过氧化氢酶酶活达293.88 U/mg细胞,所产过氧化氢酶的最适反应pH 7,最适反应温度70℃,在pH6~10范围内较稳定,60℃以下热温度性较好,表观Km值为23.71 mmol.L-1,Vmax为34 672 U.mg-1蛋白。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从沤麻水中分离到的8株草本纤维提取用菌株的16S rDNA以及ITS序列,鉴定并构建其聚类图,明确草本纤维提取用菌株的遗传关系.通过BLAST比对16S r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16~23S的ITS保守序列,对参试菌株的16S rDNA及ITS酶切片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株菌株分别属于地表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多粘类芽孢杆菌:基于16S rDNA序列与ITS-RFLP所获得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菌株1251与菌株1172-1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但种内聚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不同类型的序列进化程度有关,8株菌株的16SrDNA序列的相似性为78.66%;Alu Ⅰ、Hinf Ⅰ、Sau3A Ⅰ、Taq Ⅰ 4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参试的8株草本纤维提取用产芽孢菌株的ITS进行酶切,各获得0~4条100~440bp的酶切产物.  相似文献   

5.
从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内采集原始森林深层腐殖土壤等样品147份,采用平板活性筛选法分离得到3500多株能降解结晶纤维素的细菌,并从中筛选到一株能在pH5.0、28℃条件下可高效降解结晶纤维素的细菌菌株N9-1-1.N9-1-1产纤维素酶水解微晶纤维素和纸浆的最适pH、最适温度分别为:4.0、40 ℃和4.5、35 ℃,但对羧甲基纤维素无水解活性.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比较符合纤维素同步糖化共发酵工艺生产乙醇的要求.以菌株N9-1-1的总DNA为模板,对其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9-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同源性最高,为99%.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菌株N9-1-1具有粘质沙雷氏菌的鉴别性特征.因此,将N9-1-1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处理法从海南省尖峰岭热带雨林土壤中分离出164株芽胞杆菌,运用16S rDNA PCR-RFLP与序列分析技术对所得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的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性为100%的水平上,分离到的164株芽胞杆菌分属于23个酶切类型,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主要分布于Bacillus(52%)、Paenibacillus(36%)、Lysinibacillus(4%)、Brevibacillus(4%)和Psychrobacillus(4%)5个属,其中优势属为Bacillus;有6株芽胞杆菌的16S rDNA序列与数据库中相应模式菌株的最大相似性为98.3%~99.0%,可能为潜在的芽胞杆菌新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hiC)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ATCC14041)中克隆出几丁质酶基因(ChiC),将回收纯化的PCR产物与载体pMD18-T连接,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MD-Ch i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E.coliDH5α中进行克隆,经BamHI和NheI双酶切验证、核酸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pMD-Ch iC含有几丁质酶C基因(ChiC)。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推测该粘质沙雷氏菌Chi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480个氨基酸组成。预测该蛋白的等电点为5.63,分子量约为52kD。针对粘质沙雷氏菌中的几个几丁质酶基因做了进化树,进而验证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ChiC)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中的分类;同时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ChiC)蛋白的高级结构作出了预测,得到其编码的属于18家族的蛋白质高级结构图谱。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探究其对杂草的腐解和青枯菌的抑菌作用,为作物青枯病防治和杂草防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点滴法从162株叶际细菌中筛选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测定其对作物青枯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的拮抗作用及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辣蓼草(Polygonum hydropiper)的腐解作用。进一步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从162株叶际细菌中筛选出15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占比9.26%,其中H16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强,水解圈半径为3 mm,且该菌株的菌体和代谢产物都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在NA培养基平板上,H16菌株菌落为圆形、红色;菌体短杆状,端圆,侧生鞭毛4~8根。H16菌株可利用海藻糖、麦芽糖、蔗糖、山梨醇和甘露醇等;硝酸钾还原反应、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反应、氧化酶反应等为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16菌株与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聚为一支,将其鉴定为嗜线虫...  相似文献   

9.
杨梅根瘤Frankia菌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分离自杨梅根瘤的10株Frankia菌分离株进行表型特性研究,并用特异引物扩增其16S rDNA,对扩增产物用2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和HaeⅢ进行酶切后,分析酶切图谱.结果表明:这10株Frankia菌分离株不仅表型存在差异,而且其酶切图谱差异较大,说明其基因型也有差异.即使从同一株荸荠种杨梅根瘤中,不同时间分离获得的Frankia菌分离株,表型和基因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属于不同的基因种群.无论是从菌株表型分析,还是PCR产物的RFLP分析,都表明从杨梅根瘤中分离获得的Frankia菌分离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对威海近海海水和海泥中的产色素细菌进行筛选,从样品中分离出1株高产红色素的细菌S15,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其色素性质进行了初步试验.利用16S rDNA通过引物对S15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测序得到其部分16S rDNA序列,经Blast调出与菌株16S rDNA同源的序列,用软件MEGA(4.0) 按照Neighbor-Joining 方法构建16S rDNA系统发育树,判断该菌为沙雷氏菌属的一个种.提取色素后,对该红色素理化性质的试验发现,其光、热等稳定性强,而H2O2、Ca2+、Fe3+对其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应用表型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 分析方法,对分离自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沙冬青根瘤菌进行表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获得44株供试根瘤菌,选取37株未知菌和11株参比菌株进行唯一碳氮源利用、抗生素和染料抗性、耐盐性、初始pH生长、生长温度范围和脲酶共94项生理生化性状测定,以及16S rDNA 基因扩增和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表明,沙冬青根瘤菌在碳源利用、抗生素敏感性和染料抗性方面存在差异;对15项所选氨基酸氮源均能利用,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强的耐盐碱和耐高温能力.经过数值分类和16S rDNA PCR-RFLP比较分析,测试菌株具有丰富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测试菌株和参比菌株在80%的相似水平上产生2个表观群,表观群I和表观群II在鉴别特征上存在差异.数值分类中聚群的根瘤菌菌株在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也聚群,2种分析方法有基本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从罹病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刻槽中分离的菌株BH-1的16S rDNA系统发育及该菌株杀虫特性。[方法]常规细菌鉴定,将BH-1接种健康天牛后观察杀虫效果并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其16S rDNA序列,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用1010cfu/ml BH-1菌液接种2龄天牛幼虫8 d后致死率达72.7%。BH-1与GenBank收录的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5%,同时结合细菌的部分常规鉴定结果,鉴定出BH-1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marcescens)。[结论]BH-1的发现为天牛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酒酒球菌不同菌株的16S rDNA PCR-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保存23株酒酒球菌为供试材料,运用基于16S rDNA序列的特异引物,建立了特异引物的扩增体系,从而确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定酒酒球菌的实验室方法。并对扩增的16S rDNA特异条带进行了酶切分析。结果表明,在确立的PCR体系上,均能扩增出一条长约995 bp的特异条带。酶切结果显示,HindⅢ和MseⅠ酶切图谱未显示出菌株间的差别,表明菌株间紧密的亲缘关系。AluⅠ的酶切图谱通过NT-SYSPC2.1软件生成UPGMA聚类图,在0.63水平上可以把23株菌区分为2个大类。  相似文献   

14.
利用16S rDNA PCR-RFLP和16-23S IGS PCR-RFLP技术对分离自四川攀枝花的43株葛藤根瘤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供试菌株的16S rDNA用HaeⅢ、MspⅠ、HinfⅠ和TaqⅠ酶切后具有16种遗传图谱类型。16S-23S rDNA IGS 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在53%的相似性水平上,供试菌株与参比菌株分为两个分支,在81%的相似水平上所有菌株分为13个群。  相似文献   

15.
四川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IAR、RAPDs和16S-23S PCR-RFLP 3种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省4个不同地点的22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供试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测定表明,22个菌株中存在7个抗药性类群。来自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天然抗药性存在着差异。IAR的结果证明了四川花生根瘤菌表型性状的多样性。4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有明显的多态性。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内部存在不同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全部菌株在58%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6群,采集地相同的菌株聚为一类,表明环境对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用PHR和P23S R01这一对引物对供试菌株16S-23S rDNA基因间隔区进行了扩增,得到2.0kb和2.1kb两种大小不同的片段。用3种内切酶酶切后的图谱分为6种类型。根据各菌株带型相似性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16S-23S rDNA PCR-RFLP相似性很高,说明16S-23S rDNA基因保守,在进化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比其它基因组序列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了解黏质沙雷氏菌的抑菌机理及温度对其产生色素的影响。[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红色素细菌,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同时对该菌产生的红色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该菌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在28℃条件下培养红色素产量最高,37℃下仍能产生色素,说明该菌株是耐高温红色素产生菌。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和薄板层析结果表明,其红色色素有可能是灵菌红素。[结论]该菌对霉状杆菌和镰刀菌等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1株产几丁质酶的越橘内生拮抗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笃斯越橘的根部获得1株对12种受试病原真菌都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DUT菌株,该菌株对菜豆炭疽病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抑菌率达70.5%,对2种越橘叶斑病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和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的抑制率分别达68.6%和57.7%.通过对其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细菌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对DUT菌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培养8 h可达对数生长期;最适生长pH值为7.5;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 ℃.利用双抗生素标记的DUT菌株回接越橘,该菌株可在越橘体内定殖.DUT菌能够产生几丁质酶,发酵36 h后粗酶液的酶活力可达20.11 U·mL-1.  相似文献   

18.
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可产生多种几丁质酶,为比较黏质沙雷氏菌Txch-1中几丁质酶系在结构上的差别,利用3对特异性引物从Txch-1中扩增获得了3种几丁质酶SeChiA、SeChiC、SeChi4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SeChiA基因全长2196bp,含有1个1 ...  相似文献   

19.
采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对从我国云南省楚雄市一平浪盐矿样品中所分离的39株极端嗜盐古菌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提取39株嗜盐古菌染色体DNA,将其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再用Hinf Ⅰ 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电泳的条带和数目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云南地区嗜盐古菌资源丰富,且有较显著的遗传多样性.根据39株菌株所形成条带的相对位置和数目,初步将它们分为11个类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江西红壤α-淀粉酶分离株的多态性。[方法]以江西红壤中分离的产α-淀粉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研究产α-淀粉酶菌株的多态性。[结果]从江西红壤中共分离到33个产α-淀粉酶的菌株,用HhaI酶对这些菌株的16S rDNA进行酶切,共得7种酶切类型。这些菌株存在表型差异,而且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菌株间遗传背景有很大相似性,但个别谱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结论]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产α-淀粉酶的菌株在红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