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56份,诱导率为4.28%。试验结果表明,浓度0.2%的药液,处理2天即可;处理时期以5月和10月效果较优,经处理后的幼苗,一个半月后,苗株生长出现四个形态类型:(1)生长点分裂,出现顶端两枝同步生长。(2)叶片仍绉缩变型。(3)茎粗、节密或侧枝早发。(4)枝叶正形生长。从四个形态类型中选择叶肉厚、手感粗糙、生长势强的单株。经培育后抽样镜检,于处理当代选株中获得四倍体株达68—85%。其中出现于第一类型占33.73%,第二类型占41.07%,第三类型占1.79%,第四类型占23.21%,我们重视从四个类型中选择,对提高诱导率是有实用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选择5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平均体质量约40 kg,分到12个栏中,每栏4~5头猪,12个栏随机分为3组(处理).采用甘氨酸亚铁、羟基蛋氨酸铜、羟基蛋氨酸锌和羟基蛋氨酸锰作为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参照NRC猪营养需要(1998)中生长猪微量元素需要标准设计微量元素预混料日粮,以2倍NRC全无机的日粮为对照组;以1倍NRC全有机组和1.5倍NRC有机和无机各半的复合微量元素配成的日粮为试验组,试验期3个月(分为前期和后期).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微量元素对生长肥育猪前期有一定促生长作用:用1倍NRC有机组替代2倍NRC无机组,平均日增质量提高5.7%(由991.3 g提高到1047.8 g),料重比降低3.61%(由2.77降到2.67),皮毛评分由3.65增加到3.95.添加1.5倍NRC的有机和无机微量元素的试验组结果介于二者间.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对生长肥育猪后期的平均日增质量、料重比和毛色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45头60日龄、体重20kg左右的生长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试验组1和2分别添加0.07%的国产喹乙醇和0.07%西德产品喹乙醇(倍育诺)以及对照组,探讨两种喹乙醇对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国产喹乙醇和倍育诺饲喂育肥猪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喹乙醇组的全期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类型(小麦-大麦型或副产物型)和油脂的不同添加形式(直接添加或喷雾)对育肥猪生长、屠宰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试验部分,试验1选择180头平均体重为(50.45±3.52)kg的三元肥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用于评估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能量和磷的消化率。日粮类型分为两种,即小麦-大麦型和副产物型(玉米蛋白粉、锯末、菜粕),油脂的添加形式也分为两种,即直接添加4%大豆油和1%大豆油+3%喷雾大豆油。试验2选择600头体重一致的三元肥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用于评估日粮类型和油脂添加形式对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日粮组成同试验1,试验由14周龄开展到24周龄。结果 :小麦-大麦型或副产物日粮添加大豆油(4%大豆油或1%大豆油+3%喷雾大豆油)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了磷的排泄量(P 0.05)。小麦-大麦型日粮添加大豆油显著降低了氮的排泄量(P 0.05)。与添加4%大豆油相比,副产物型日粮添加1%大豆油+3%喷雾大豆油显著提高了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 0.05)。小麦-大麦型日粮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的日增重、末重、屠体重和消化能摄入量(P 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 0.05)。结论 :小麦-大麦型较副产物型日粮提高了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两种类型日粮添加大豆油均可改善育肥猪的料重比,油脂添加形式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通过45 d的饲养试验,评价4种复合生物制剂对鲫鱼的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继而通过15 d的CCl4攻毒试验,观察4种复合生物制剂对鲫鱼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复合生物制剂Ⅳ组效果最佳,鲫鱼45 d增重率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5%、16.3%和24.1%;饵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了6.9%(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也较对照组降低(P≥0.05);粪便中异养菌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7倍,其粪便中芽孢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1.4倍;CCl4攻毒14 d后,四种复合生物制剂对肝脏有明显保护作用。综上,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酶制剂和植物提取物复合而成的生物制剂可改善鲫鱼的生长性能和机体抗病能力,是抗生素替代品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鸡FABP2基因多态性对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影响,以东北农业大学F2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鸡FABP2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c.601AT,c.1018CT和c.3267GA)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利用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信息构建单倍型并分析单倍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性。结果:FABP2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构建的单倍型对鸡2~12周龄体重、龙骨长和4周龄跖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对8和10周龄跖骨长、跖骨围、胸宽、腹脂率、胫骨长有一定的影响(P0.2)。由此推断:影响鸡体重和骨骼性状的QTL可能位于此单倍型区域内,ACG单倍型为提高体重和骨骼性状的有利单倍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和比较几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mg/kg赐美健、0.2%的枯草芽孢杆菌、0.2%金倍素和0.2%嗜酸乳杆菌,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2.78%、11.11%、9.72%,其中4(0.2%金倍素)组和5(0.2%嗜酸乳杆菌)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2~5组均有提高总蛋白、白蛋白含量,降低尿素氮含量和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趋势,其中4(0.2%金倍素)组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且以添加0.2%金倍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最适用于金桔幼果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在金桔第二批花期后幼果膨大期,分别用4种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和芸苔素(BR)对金桔果树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果实的横径增加2.47%-12.21%,纵径增加6.33%-16.3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7-1.87倍,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1.21-5.16倍,有9个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增加,7个处理的还原糖含量提高,9个处理的果形指数增大,各处理对幼果果柄长度无显著增大。对处理后的8个相关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7(60 mg/L 6-BA)处理更有利于金桔幼果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试验探讨了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维生素E对育肥猪胴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日龄一致、体重约(57±2)kg的长民(长白×东北民猪)健康母猪1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常规玉米-豆粕-麦麸型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10%的亚麻籽重新调制而成,饲粮营养水平设计参照中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2004);试验Ⅱ组在试验Ⅰ组饲粮基础上添加200 mg/kg维生素E。饲养56 d后全部屠宰。结果表明:各组猪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猪背最长肌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02倍和1.98倍(P<0.05),背膘中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9倍和3.45倍(P<0.05)。  相似文献   

10.
<正> 早在1955年由Barber等发现,对生长肥育猪添加高于生理需要量数10倍的铜(125至250PPM),可改进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1976年Braude总结自1965至1975年的119次试验,平均提高生长速度9.1%,饲料效率7.4%。然而,也有一些不一致的报告(1975年Ho等;1977年Lillie等)。1979年我所对生长肥育猪,用不同类型的日粮作了试验。发现精料型和精、青型日粮,尽管日粮的营养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却有着相似的添加效应(详见湖北农业科学80年1期)。但是,此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添加高剂量铜存在着明显相互作用的报导(1966年Combs)是不一致的。为此,并带着其他的问题,又作了三个试验。  相似文献   

11.
禽用喹乙醇的药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喹乙醇(Olaquindox)又称喹酰胺醇,商品名为倍育诺(Bayonox)、快育灵,化学名为2—[N—(2—羟基—乙基)—氨基甲酰]—3—甲基—喹恶啉—1,4—二氧化物,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及广谱抗菌的作用。国外合成后的最初主要用作猪、犊牛的生长促进剂。国内于1981年由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研制成功,近年来推广用作家禽生长促进剂。《中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植酸酶对鲤鱼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8.6 g的鲤鱼250尾,随机分为5个组,即0(对照)、1、2、3、4组,每组50尾,分别在各组饲料中添加质量比为0%、0.10%、0.20%、0.30%、0.40%的植酸酶,进行为期117 d的饲喂试验,比较各组的生长速度、成活率与饵料系数。结果:(1)各试验组的平均群体增重为3.28倍,比对照组(2.83倍)增加0.45倍,提高15.90%,差异显著(P0.05)。(2)各试验组的平均成活率为93.80%,比对照组(92.00%)高1.80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3组饵料系数最低为1.51,比对照组(1.98)低0.47,差异显著(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40%植酸酶能显著促进鲤鱼生长,其中以添加0.30%植酸酶的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金果’猕猴桃为材料,研究自然生长果与CPPU处理果生长动态规律及不同采收期软果品质(盛花后162d、172d、182d、192d、202d和212d采摘,分别记为Ⅰ、Ⅱ、Ⅲ、Ⅳ、Ⅴ、Ⅵ)。结果表明:2019年和2020年膨大剂(CPPU)处理使金果猕猴桃单果重平均提高1.40倍,膨果组单果重平均为102.98 g。膨大剂可提高糖酸比,口感由酸甜味转为甜味;可使采收期提前;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降低总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金果’猕猴桃攀西引种栽培生长期可分为快速膨大期(盛花后60d内)、缓慢增长期(盛花后60~123d)和生长停滞期(盛花后123~193d)。建议自然生长组盛花后192 d(Ⅳ期)左右采摘,膨果组盛花后182~192 d(Ⅲ~Ⅳ期)采摘。‘金果’猕猴桃采摘时可结合可溶性固形物(9~10%)和果肉颜色(黄色)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1):34-35
为了评价地道通风猪舍、自然通风类型猪舍和机械通风类型猪舍对冬季育肥猪舍环境和育肥猪生长的情况,选取36头40 kg生长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试验期为24 d。结果表明:地道组猪舍内温度都较自然组和机械组高,而且,地道组日增重分别比自然组和机械组多93.91 g和56.5 g(P0.001)。结果提示地道通风类型的猪舍提高了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有利于猪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DLX3基因的多态性与绵羊羊毛品质及生长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5个品系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开展了DLX3基因3′UTR区4个SNPs的多态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了4个SNPs在各品系绵羊中的等位基因频率,采用连锁不平衡分析构建了这4个SNPs的单倍型,最后将单位点和单倍型分别与绵羊羊毛品质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个SNPs在5个品系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超细毛绵羊品系与其他4个品系间的基因型分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个多胎品系与其他3个品系间的基因型分布同样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这4个SNPs及其单倍型均对羊毛卷曲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羊毛性状及生长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DLX3基因3′UTR区的多态性与绵羊毛发卷曲度性状显著相关,可以尝试使用这些SNPs开展高品质细毛羊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DLX3基因的多态性与绵羊羊毛品质及生长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5个品系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开展了DLX3基因3'UTR区4个SNPs的多态性检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了4个SNPs在各品系绵羊中的等位基因频率,采用连锁不平衡分析构建了这4个SNPs的单倍型,最后将单位点和单倍型分别与绵羊羊毛品质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个SNPs在5个品系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超细毛绵羊品系与其他4个品系间的基因型分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个多胎品系与其他3个品系间的基因型分布同样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这4个SNPs及其单倍型均对羊毛卷曲度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羊毛性状及生长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DLX3基因3'UTR区的多态性与绵羊毛发卷曲度性状显著相关,可以尝试使用这些SNPs开展高品质细毛羊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奶牛的安全性,本试验选择24头健康奶牛并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1倍剂量组、3倍剂量组、5倍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6头奶牛。试验组颈部肌内注射给药,对照组不用药,连续观察,分析其对奶牛体征、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临床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指标虽然在试验初期试验组的个别指标与对照组出现差异,但在7d后均恢复正常。说明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在奶牛临床上按推荐剂量(2.2mg/kg体重)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靶动物(鸡)多次口服给予桉薄溶液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设计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桉薄溶液有效剂量的1倍、3倍和5倍。将7日龄的AA肉食鸡分别按各组剂量给药,采用口腔灌服的方式,0. 5 mL/只,每天1次,连续5 d,考察鸡的临床症状、生长水平、血生化指标,结果:(1)鸡连续5 d灌服有效剂量3倍以内的桉薄溶液,对其临床表现、生长水平和血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影响;(2)鸡连续5 d灌服有效剂量5倍的桉薄溶液,对其临床表现和生长水平均无明显影响;(3)鸡连续5 d灌服有效剂量5倍的桉薄溶液,对其血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停止给药后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刘桂霞  苗玉华  李记开 《草业科学》2011,28(9):1649-1652
地木耳(Nostoc commune)是一种固氮蓝藻,其固氮活性是可逆的,在天然草地氮素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模拟了年际间降水量变化和放牧强度对地木耳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和管理天然草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度放牧促进了地木耳的生长,其早期和后期生长速度分别是不放牧时的3倍和4倍,不放牧时生长最慢。降水量对地木耳后期生长速度与早期生长速度的影响呈相反的趋势,高降水量显著提高了早期生长速度,是最低降水量时的14倍;平均降水量显著提高了后期生长速度。适度放牧、高降水量时早期生长速度最快,适度放牧、平均降水量时后期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0.
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峥  张昆  唐海洋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5,23(5):951-956
为明确施肥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析了5种营养浓度(0.1,0.2,0.3,0.4和0.5倍Hoagland营养液)水平对紫花苜蓿(品种:标杆、WL-525HQ、超音速和WL-903)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和0.2倍Hoagland营养液处理的平均根长、根尖数、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大于0.4和0.5倍营养液浓度处理;但是平均根直径、根干重,及株高和茎叶干重均随营养液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P<0.05);根冠比受营养水平差异的影响较小。分析结果说明,高营养水平虽不利于紫花苜蓿苗期侧根的发生和生长,但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小苗地上部的生长,并增加了根系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