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精河县绿化树种银新杨的灌水量,进一步合理指导灌溉,试验设置4个不同水分处理,对银新杨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360 m3/(666.7m2·a)和480 m3/(666.7m2·a)水分处理下,银新杨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处于正常灌溉水平,可以满足银新杨的正常生长,灌水量低于360 m3/(666.7m2·a),不能满足银新杨的正常生长,所以360 m3/(666.7m2·a)灌水量是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克拉玛依防护林树种为试材,探讨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置2种水分处理(沟灌):处理一(50 m3/(667 m2·次))和处理二(100 m3/(667 m2·次)),采用露点水势仪测定防护林树种的叶水势、茎水势和土水势的日变化.[结果]叶水势日变化中,处理一在08:00时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分别为-2.03和- 3.23 MPa,在20:00时叶水势分别为-3.32和- 11.65 MPa,沙枣树叶水势下降明显;处理二08:00 ~20:00俄罗斯杨和沙枣树的叶水势下降均不明显.二种处理树种茎水势日变化与叶水势变化相似;土水势随着土壤深度(30~90 cm)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沙枣树下降),树种根系吸收水分能力随着土壤深度(30 ~90 cm)的增加而下降(沙枣树吸收水分增强).[结论]从叶、茎及土水势变化来看,树种抗旱程度为沙枣树>胡杨>白榆>俄罗斯杨,主要原因与树种自身因素(如叶面积,根系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华北落叶松蓄积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分每木调查研究了林龄、立地条件、初植密度、林分保留密度、整地方式等因素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蓄积量的影响,分析了河北省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并对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5个省(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蓄积量随林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39年生林分蓄积量最大为193.5 m3/hm2。2)曼甸、阴坡厚土、阳坡薄土3种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林分蓄积量为:曼甸(98.55~288.90 m3/hm2)阴坡厚土(59.10~263.10 m3/hm2)阳坡薄土(45.60~176.10 m3/hm2)。3)初植密度为4 995株/hm2的林分蓄积量(53.94 m3/hm2)显著高于初植密度3 330株/hm2(24.89 m3/hm2)。4)不同林分保留密度下,林分蓄积量随着林分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975株/hm2林分(98.68 m3/hm2)1 500株/hm2林分(122.37 m3/hm2)1 950株/hm2林分(128.51 m3/hm2)2 475株/hm2林分(137.57 m3/hm2)3 150株/hm2林分(138.02 m3/hm2)。5)机械、人工2种不同整地方式下林分蓄积量差异不显著(P0.01),机械整地的林分蓄积量为150.70 m3/hm2,略高于人工整地林分(150.68 m3/hm2)。6)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分生产力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26~30年生林分的生产力最大,为5.72 m3/(hm2·a),11~15年生林分生产力最小,为3.22 m3/(hm2·a),45年以上林分为3.92 m3/(hm2·a)。7)不同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分生产力为:山西6.78~16.57 m3/(hm2·a)、河北6.13~9.74 m3/(hm2·a)、内蒙古5.20~9.90 m3/(hm2·a),3个地区显著大于陕西的2.41~4.59 m3/(hm2·a)及宁夏的1.83~3.92 m3/(hm2·a)。该研究明确了林分蓄积量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展现了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概况以及不同省(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差异,为华北落叶松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压砂地西瓜适宜补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压砂地条件下研究不同补灌量对西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补灌量的增加,西瓜生育期延长,叶面积指数增加,补水量为20 m3/666.7 m2时叶面积指数最大,为2.17,水分利用效率(WUE)在10 m3/666.7 m2~20 m3/666.7 m2较高,光合速率增加,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下降,西瓜产量增加,当补灌量增加到15 m3/666.7 m2~20 m3/666.7 m2时,产量和产值达到最大.考虑到砂田补充水分的能力有限,初步得出砂田西瓜的适宜补水量为15 m3/666.7 m2~20 m3/666.7 m2.  相似文献   

5.
李月  孙政国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3):219-226
蒙古高原草地是欧亚大陆草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核算和格局分析对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摸清蒙古高原草地生产力分布特征,在建立蒙古高原草地生长季节日光诱导的叶绿素荧光(SIF)与总初级生产力(GPP)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17年4—10月轨道碳卫星(OCO-2)SIF数据结合同时期MOD17 A2产品,对蒙古高原草地GPP空间格局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高原草地生长季OCO-2 SIF与GPP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且估算的GPP精度较高(r2=0.82).高原草地GPP空间格局呈现出由蒙古高原草地北部及东北部向西南方向减少的趋势,总量为272.73 g/(m2·年),平均值为52.89 g/(m2·月).GPP月际变化在5.83~104.59 g/(m2·月)之间,5—8月是高原草地主要生长时期,GPP平均值为78.86 g/(m2·月),7月是蒙古高原草地GPP最高的月份,GPP平均值为104.59 g/m2.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蒙古高原草地生产力分布特征,对维持蒙古高原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畜牧业的稳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0—2010年莎车县气象站逐月风速、风向数据序列和1980—2010年风向数据,通过一元线性趋势线分析等方法分析莎车县风速年、季气候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莎车县年均风速为1.59 m/s,风速呈逐渐减少趋势,风速年际变化较大;四季平均风速逐年变化有差异,春季为-0.256 m/(s·10年)、夏季为-0.281 m/(s·10年)、秋季-0.210 m/(s·10年)、冬季为-0.100 m/(s·10年)。风速月变化也有差异,6月风速最大,为2.16 m/s,5月次之,为2.12 m/s;12月最小,为0.92 m/s,其次是1月,风速为1.03 m/s。1980—2010年莎车县NW风向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的热特性,为合理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能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新疆等6省(自治区)97个县(市)252个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5种秸秆样品,采用瞬态热线法测定秸秆的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统计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秸秆热特性的差异性,采用GIS技术分析西北各省(区)秸秆热传导率的区域分布规律。【结果】西北6省(区)小麦秸秆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的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8 W/(m·K)、0.213~0.223mm2/s、0.473~0.526 MJ/(m3·K);6省区玉米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5~0.116 W/(m·K)、0.203~0.232 mm2/s、0.479~0.553MJ/(m3·K);陕西、宁夏和新疆水稻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7 W/(m·K)、0.206~0.214mm2/s、0.483~0.572 MJ/(m3·K);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油菜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8~0.116W/(m·K)、0.202~0.219mm2/s、0.495~0.575 MJ/(m3·K);陕西、甘肃和新疆棉花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29~0.132 W/(m·K)、0.182~0.190 mm2/s、0.677~0.710 MJ/(m3·K)。【结论】棉花秸秆热特性与小麦、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之间有显著差异;小麦、玉米、油菜秸秆热特性地域差异性显著;热传导率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从新疆到陕西由西向东逐渐减小;农作物的种类、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秸秆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5个葡萄品种光合能力,为其合理选(引)种和科学田间管理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瑞森、新郁、火焰无核、巨玫瑰和蓝宝石为试材,测定‘V’形架栽培模式下5个葡萄品种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及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结果】5个葡萄品种Pn日变化中,克瑞森、新郁、巨玫瑰均有单峰,均呈上午高下午低的逐渐下降趋势,火焰无核和蓝宝石均有双峰,均呈因中午的高温和强光(气孔因素)而导致的“午休现象”,5个葡萄品种Pn日平均值分别为克瑞森(8.395±3.541)μmol/(m2·s)、新郁(9.303±2.643)μmol/(m2·s)、新郁(9.303±2.643)μmol/(m2·s)、火焰无核(8.796±3.588)μmol/(m2·s)、火焰无核(8.796±3.588)μmol/(m2·s)、巨玫瑰(8.043±2.614)μmol/(m2·s)、巨玫瑰(8.043±2.614)μmol/(m2·s)、蓝宝石(8.002±4.157)μmol/(m2·s)、蓝宝石(8.002±4.157)μmol/(m2·s)。5个葡萄品种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光补偿点(LCP)在(51.0~78.0)μmol/(m2·s)。5个葡萄品种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光补偿点(LCP)在(51.0~78.0)μmol/(m2·s)范围内,其中新郁和蓝宝石的LCP均较高,其它3个品种的LCP均低于60.0μmol/(m2·s)范围内,其中新郁和蓝宝石的LCP均较高,其它3个品种的LCP均低于60.0μmol/(m2·s)以下;蓝宝石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1 582.2μmol/(m2·s)以下;蓝宝石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1 582.2μmol/(m2·s),其次为新郁,克瑞森的LSP最低,为1 151.9μmol/(m2·s),其次为新郁,克瑞森的LSP最低,为1 151.9μmol/(m2·s)。【结论】5个葡萄品种在于田县的光合适应性均比较好,其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克瑞森>火焰无核>蓝宝石>新郁>巨玫瑰。  相似文献   

9.
彭阳县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平衡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00-101,103
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建立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确定了模型的可靠性,马铃薯施磷肥与钾肥、不施氮肥减产减收,连作时施纯氮12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8.25 kg/666.7 m2、氧化钾7.32 kg/666.7 m2为最优经济施肥量,施纯氮12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8.69 kg/666.7 m2、氧化钾8.02 kg/666.7 m2为最高施肥量,施五氧化二磷3~6 kg/666.7 m2、氧化钾0~3 kg/666.7 m2范围内产量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作物的需水量由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两部分构成。试验分别研究了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的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同时也研究了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与日光温室内的光、温、湿以及水面蒸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番茄植株蒸腾量在秋冬茬随生育进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在开花结果期为457.92ml/(d·plant)H2O,到成熟采摘时最少,为78.95ml/(d·plant)H2O;冬春茬则相反,随番茄的生长发育进程植株的蒸腾逐渐增加,在营养期最低为135.78ml/(d·plant)H2O,在果实膨大期最大为524.24ml/(d·plant)H2O。棵间蒸发在两个栽培茬口的趋势与植株蒸腾相似。经计算得到秋冬茬番茄的需水量为2098.95m3/hm2,冬春茬番茄的需水量为2789.25m3/hm2。冬春茬对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温度和湿度;而在秋冬茬对植株蒸腾与棵间蒸发影响最大均为光强。  相似文献   

11.
伍中兴 《农技服务》2011,28(1):58-61
采用二次回归设计("3414"设计),以马铃薯坝薯10号为材料,于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施秉地区最大土种的大土泥土进行了肥效试验,经过3年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了优化施肥方案:高肥力土壤N 9.0~10.0 kg/666.7m2、P2O5 6.0~6.6kg/666.7m2、K2O 10.0~12.6 kg/666.7m2,肥料效益高达1 069.58元/666.7 m2,产投比高达8.08;中肥力土壤N 9.0~9.5 kg/666.7 m2、P2O55.0~5.4 kg/666.7 m2、K2O 7.5~9.6 kg/666.7 m2,肥料效益高达837.61元/666.7 m2,产投比高达7.27;低肥力土壤N 8.0~8.5kg/666.7 m2、P2O5 4.0~4.5 kg/666.7 m2、K2O 7.0~9.0 kg/666.7 m2,肥料效益高达726.52元/666.7 m2,产投比高达8.14。  相似文献   

12.
分析在4个密度下[D1(0.7 m×0.8 m,17800株/hm2)、D2(1.0 m×1.0 m,10000株/hm2)、D3(1.0 m×1.5 m,6660株/hm2)、D4(2.0 m×3.0 m,1650株/hm2)]柠檬桉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柠檬桉光饱和点为1636.56~1963.81μmol/(m2·s),密度D3的光饱和点最高,D1的光饱和点最低;光补偿点为43.32~66.25μmol/(m2·s),密度D3的光补偿点最高,D1的光补偿点最低;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3~0.0689,不同密度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6.88~24.82μmol/(m2·s),密度D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D1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暗呼吸速率为1.63~2.56μmol/(m2·s),密度D3的暗呼吸速率最高,D1的暗呼吸速率最低.密度D3最大净光合速率高,适应强光能力高,利用弱光能力低,表观量子效率高,暗呼吸速率高.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生态资料缺乏的河流可用水文学法计算其生态环境需水量,然而有关水文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总量的计算上,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配计算不够深入且计算中都没有考虑河流的环境管理级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流量历时曲线转移法(FDCSM)对辽河干流铁岭站处不同环境管理级别下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年内分配计算,并用Tennant法对FDCSM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FDCSM法计算得到辽河干流铁岭站处六个不同环境管理级别(A、B、C、D、E、F)下河流的逐月生态环境流量,合计得到生态环境需水量,需水量由大到小分别为17.08×108m3·a-1、10.54×108m3·a-1、6.87×108m3·a-1(适宜)、4.50×108m3·a-1(最小)、2.89×108m3·a-1、1.83×108m3·a-1。Tennant法评价结果表明:FDCSM法与Tennant法对铁岭站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一致,证明该法可用于北方季节性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相似文献   

14.
经济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枣树、核桃、山楂、山杏、山桃、樱桃为试验树种,采用盆栽称质量法测定经济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山楂、山桃、枣树的耗水量多于樱桃、山杏、核桃,耗水量分别为(0.090 3±0.002 0)、(0.075 5±0.001 7)、(0.069 6±0.001 8)、(0.046 3±0.001 3)、(0.041 9±0.000 8)、(0.030 8±0.000 5)g/(cm2·d),山楂是核桃的2.93倍。白天耗水量明显高于夜间耗水量,占全天耗水量的比例为78%~89%。枣树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其他树种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15:00左右)。各树种清晨水分利用率(WUE)最高。7月各树种Pn最高。Tr表现为山楂[(3.34±0.92)mmol/(m2·s)]山桃[(3.22±0.94)mmol/(m2·s)]枣树[(2.94±1.14)mmol/(m2·s)]樱桃[(2.33±0.84)mmol/(m2·s)]山杏[(2.32±0.77)mmol/(m2·s)]核桃[(2.27±0.76)mmol/(m2·s)]。Tr与气孔导度(Gs)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罗平县油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县油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有效养分为中氮、中磷、中钾及肥力中上等的地力条件下种植云油杂一号油菜,以施纯氮20.7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6.4 kg/666.7 m2、氧化钾9.0 kg/666.7 m2产量最高,为199.013 kg/666.7 m2。应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求出最佳产量为176.457 8 kg/666.7 m2,最佳参考施肥量为施纯氮9.942 7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0.036 1 kg/666.7 m2、氧化钾10.074 3 kg/666.7 m2。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 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 T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1、T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 T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658.1 mol/(m2·s), T2、T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 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 CO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 T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448.5 kg/hm2、162865.6 Yuan/hm2,T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338.5 kg/hm2、124888.5 Yuan/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具体方法,以芍药、牡丹为试验材料进行组间杂交。试验发现有7个正常果实,干燥后发现裂果处有小种子,显示败育;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5个5年生大田芍药品种开花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5个芍药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呈双曲线型,海棠红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大,为7.00μmol/(m2·s),朱砂判最小,为5.17μmol/(m2·s);5个芍药品种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明显。芍药品种紫芙蓉的光饱合点为1 466.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9.81μmol/(m2·s),表观量子速率为0.047 5;海棠红的光饱合点为2 355.7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9.24μmol/(m2·s),表观量子速率为0.038 3,这2个品种均为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统计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杂交晚稻甬优17各生育期需水量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浙江省杂交晚稻甬优17各生长阶段需水量为22.40~82.79 mm,以成熟收获期水稻需水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以拔节孕穗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杂交晚稻甬优17各生育期需水量的C0/(C0+C)值在0.20~0.50。其中分蘖期需水量的C0/(C0+C)值最少,为0.2,播种育苗期需水量的C0/(C0+C)值最大,为0.5。各生育期需水量的变程在84 600~2 229 900 m之间,以拔节孕穗期需水量的变程最小,以播种育苗期需水量的变程最大。浙江省杂交晚稻甬优17大田生长期水稻需水量大于323.50mm的高值区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中部和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1.29%,大部分地区的水稻需水量为270.83~323.49 mm,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6.43%。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施用硫酸铜后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5.81%;增加每穗粒数6.47粒,增加4.81%;提高水稻产量68.21kg/666.7m2,提高11.95%。当土壤含Cu水平与试验地接近时,水稻施用96%硫酸铜(Cu SO4·5H2O)1kg/666.7m2,折纯Cu 0.25 kg/666.7m2。  相似文献   

20.
野生宜昌橙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野生宜昌橙的光合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与枳壳、酸柚子、土柑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利用野生宜昌橙提供理论依据,对野生宜昌橙的光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宜昌橙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3.99μmolCO2/(m2·s)左右,光饱和点为400μmolCO2/(m2·s)左右.2)晴天野生宜昌橙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第一个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为全天最高峰.峰值为3.93μmolCO2/(m2·s);次高峰出现在16:00左右.峰值为1.55μmolCO2/(m2·s),出现明显"午休"现象.3)对野生宜昌橙与枳壳、酸柚子、土柑的水分利用率进行分析,潮湿环境更有利于野生宜昌橙生长,其节水能力较弱,不利于抵御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