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5日龄羔羊发病为多。羔羊生后数日,B型魏氏梭菌可通  相似文献   

2.
羔羊痢疾是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5日龄的发病最多,10日龄以上者很少发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死亡率很高,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羔羊痢疾是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大批羔羊迅速死亡为其特征。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1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本病呈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8日龄的羔羊,尤其产后2~3日龄的羔羊,抵抗能力较差,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4.
羔羊痢疾是魏氏梭菌β型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此病主要危害7日龄内的羔羊,可造成大批死亡,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1内服土霉素治疗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由魏氏梭菌B型引起的一种初生羔羊急性毒血症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内的羔羊,可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影响羔羊成活率。在治疗羔羊痢疾时内服土  相似文献   

6.
羔羊痢疾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沙门氏菌。该病一般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4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本地区羔羊痢疾普遍存在,个别地区致死率高达38%。  相似文献   

7.
羔羊痢疾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痢疾是魏氏梭菌β型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此病主要危害7日龄内的羔羊,可造成大批死亡,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8.
羔羊痢疾是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  相似文献   

9.
羔羊痢疾是由魏氏梭菌B型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此病主要危害7日龄内的羔羊,可造成大批死亡,是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一种常见疾病。2010年2—6月份,笔者采用白头翁汤和痢菌净注射液、庆大  相似文献   

10.
羔羊痢疾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所致的新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小肠(特别是回肠)溃疡为特征。常导致羔羊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甚大。近两年先后对甘肃省武威、张掖、临夏等地区部分养殖户进行调查发现,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率最高,7日龄以上羔羊发病很少。由于不同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病因及流行病学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产后2~7日龄的羔羊,尤以新出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1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由魏氏梭菌B型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1.1流行特点呈季节性流行,主要侵害2~8日龄的羔羊,尤以新生3天的羔羊最易发病。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羔羊在出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如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哺乳不当、饥饱不匀,抵抗力减弱时,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  相似文献   

13.
羔羊痢疾主要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5日龄的发病最多,10日龄以上者很少患病。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死亡率高,给畜牧业带来重大损失。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发生的地区与发生的时间不同,引起发病的主要病原因也不同,但都是急性肠炎的症状和病变。  相似文献   

14.
羔羊痢疾主要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5日龄的发病最多,10日龄以上者很少患病.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死亡率高,给畜牧业带来重大损失.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饲养管理和清洁卫生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发生的地区与发生的时间不同,引起发病的主要病原因也不同,但都是急性肠炎的症状和病变.  相似文献   

15.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有时C、D型魏氏梭菌也参与致病.  相似文献   

16.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该病容易导致羔羊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所以要加强防范。1病原及流行病学该病的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也可能通过脐带或创伤传染。羔羊在出生数日内,魏氏梭菌能够通过羔羊吃母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进入羔羊的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下,羔羊的抵抗力减弱,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该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羔羊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羔羊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7.
1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胖的绵羊,羔羊梭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较多。羊梭菌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秋冬和初春气候聚变、阴雨连绵之际易引发。病羊治愈率不高,可试用强心剂、肠道消炎药、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羔羊痢疾可用羔羊痢疾高免血清治疗。  相似文献   

18.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常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3日龄发病最多,母体怀孕期营养不良、气候变化大、羔羊体况差、寒冷袭击、哺乳不当、饥饿不均是该病发生的直接诱因。传染途径主要以消化道为主,也可通过脐带及创伤感染。该病一旦发生,若诊断防治措施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羔羊大量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从2007年开始,我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养羊项目,养羊规模逐渐壮大,羊存栏逐年增加,但是在山羊养殖过程中仍然有部分羔羊发生该病。为了有效防治该病,现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以剧烈腹泻和肠溃疡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是由B型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初生羔羊的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 该病多发生于生后1周龄的羔羊,可使羔羊大批死亡。2~3日龄的发病率较高,4~5日龄的较少,7日龄以上的罕见。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能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