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采用一些小技巧,能改善棚室内蔬菜生长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10个小技巧效果十分显著。 1 消毒园土。每平方米床土用3~5g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可杀灭土中病原物,防止土传病害发生。 2 双层保温。在大棚内加盖地膜,能提高2℃地温;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小拱棚内温度可保持在15℃以上。 3 改进架膜方式。用铁丝代替竹杆、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杆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提高光合效率。 4 改进灌水方式。采用滴灌或地膜下灌水代替传统的浇灌方式,可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温度降低10%以上,使病害减轻。 5 选用无滴棚膜。此种棚膜上不会凝聚水滴,透光率可达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每日坚持清扫,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强光照。 6 撒施草木灰。在大棚内经常撒施于  相似文献   

2.
建造合理的双层拱棚双层拱棚由内外两层大小拱棚组成。外拱棚跨度5.7~6.0米,拱顶高1.8米,长度视地块而定。拱架用长4-5米,粗2—3厘米的竹竿两根,尖端对接扎牢后,弯曲成半圆形拱架,两端插入地下40厘米。拱架间距50~60厘米,各拱架顶部和两侧腰部,分别用同样竹竿或8号铁丝相连以加固棚体。若遇雨雪天气,每隔4米设1立柱。棚体骨架建成后,用幅宽8米的聚乙烯耐老化膜或紫色转光膜覆盖,再用压膜线固定薄膜。也可用GRC架代替竹竿骨架。内棚是两个顶高80厘米,宽1.8之.0米的小拱棚。两小拱棚间留宽40-50厘米的人行道,小拱棚外侧与外棚边缘各留70-80厘米的空,用于放置草苫。  相似文献   

3.
1 设施构造与保温方式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 ,筛选出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风保温、管理方便的拱圆形塑料棚。棚高1 .7~ 2m ,跨度 5m ,长 30~ 1 0 0m ,东西走向。建棚时 ,先在棚一边每隔 1m埋 1条长 7~ 8m ,直径 3~ 4cm的竹竿 ,然后把竹竿弯曲成拱形架 ,用农膜三幅二缝覆盖棚面 ,缝相交 2 0cm ,用压膜线压紧 ,大棚最好于定植前 2 0天建成。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 ,小拱棚里覆地膜 ,小拱棚外面覆盖草苫。据测定 ,这种保温方式在郑州地区 2月份 (最低气温 - 1 5℃左右 )棚内最高气温可达 2 9℃ ,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4.
一、小拱棚加地膜覆盖的类型和铺设方法1.主要类型(1)简易地膜加覆盖。地膜和小棚膜面均用0.015毫米~0.03毫米厚的地膜覆盖 ,拱架材料可用窄竹片、细竹竿等。地面覆盖的幅宽和小拱棚跨度均为50厘米左右 ,棚高30厘米~40厘米。这种覆盖在天气稍暖后要及时撤棚 ,以免影响瓜蔓管理。(2)普通双覆盖。即用0.08毫米厚的棚膜和0.015毫米的薄膜 ,地膜盖幅和小拱棚的跨度均为80厘米~100厘米 ,棚高50厘米~70厘米 ,棚的长度为20米~40米。夜间可在拱棚上加盖草帘或纸被保温 ,天气稍暖后撤去。此方式可…  相似文献   

5.
红枣行间间作小拱棚西瓜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小拱棚生产特点 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盖拱棚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和天膜双重作用,增温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早熟效应明显,可比地膜常规覆盖栽培提前20 d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再覆盖拱棚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增温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早熟效应明显,可比地膜常规覆盖栽培提前20天以上。一、小拱棚制作  相似文献   

7.
——马铃—— 马铃薯春季早熟栽培的方式有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厚膜小拱棚覆盖和地膜平铺三种方式。利用这些方式栽培的马铃薯,可比常规露地栽培的马铃薯提早10~20天上市。无论采用何种覆盖方式,都要选用良种,最好选用由东北调入的东农303或克新四号原种,不能用自留种。667平方米用种量约150千克。  相似文献   

8.
一、多膜覆盖过去蔬菜大棚一般是单层薄膜覆盖,这样虽吸光快,但保温性能差.所以只能在春季使用,蔬菜的定植期也只能提前到 3月底,收获期提前到"五一"前后.如果采用双层或多层膜覆盖,则可使定植期和收获期提前半个月或 1个月.双层覆盖即上面用无滴膜盖棚,地面用地膜盖秧苗.多层膜覆盖则包括大棚内设小拱棚,拱棚上盖草苫、纸被等,还有的在棚内挂二道幕,可使棚温提高 2~ 3℃.  相似文献   

9.
大棚内设双层天幕。加设小拱棚。2月下旬扣大棚,3月中旬用薄膜拉天幕,同时在畦面覆盖地膜.提高地温。3月末定植时揭起地膜再用8号线架小拱棚,4月中旬气温升高时撤去小拱棚,5月下旬再撤掉天幕。  相似文献   

10.
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指在早春利用地膜加小拱棚进行双层覆盖实现提早种植、提早成熟上市的栽培方法,是目前西瓜早熟栽培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种植方式,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管理简单等特点,并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省苏中地区,充分利用早春的温光资源,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栽培,或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方式,使丝瓜的上市期比露地栽培能提早30~45天.一般在4月上旬即可上市。“三膜”栽培丝瓜一般每亩需薄膜55公斤、地膜6公斤,  相似文献   

12.
选择以早熟、高产、优质,适宜山区和平原春秋两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东农303、克新4号当年种为主。春季早熟栽培马铃薯的方式有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覆盖地膜,并搭拱棚(高1.2m)覆盖保温。盖膜要掌握“严、紧、平、宽”的要领,经常检查覆膜,被风揭开要及时用土压住。出苗期及时抠膜。遇晴天高温时应通风换气,3月下旬揭膜炼苗。揭膜后喷施叶面肥,促进块茎发育。及时收获,回收残膜。  相似文献   

13.
近地表小拱棚覆盖技术是介于小棚和地膜之间的一种栽培模式,根据不同作物对垄距的要求和覆垄的多少,选择不同长度的拱架,上覆合适的地膜,适期播种。依气温变化适时破膜通风和撤膜。近地表小拱棚覆盖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早种早收,抢占市场,并延长生长期,增加产量,获得较高的效益。与普通地膜覆盖比较,每667㎡增效益1000元以上,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生物降解膜覆盖对春季绿芦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设生物降解膜、可降解麻地膜及小拱棚覆盖3种处理,实时监测不同覆膜方式下土温变化的趋势,考查不同处理芦笋的出笋时间、嫩茎产量、品质和降解膜的降解情况等。结果表明,生物膜覆盖处理比对照小拱棚提早2d出笋;生物膜覆盖前期增产效果显著,较小拱棚高66%;生物膜处理1级笋率、笋头紧密度、单支笋重均优于小拱棚,生物膜降解情况明显优于可降解麻地膜。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技术所用生姜专用膜为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专利产品,其透光率70%~80%,透射光谱绿光比率较普通棚膜增加5%~15%。本技术可采用大、中、小拱棚覆盖生姜专用膜,跨度2~12米、高度1.2~2.8米。若采用大、中拱棚,可在播种前5~7天覆盖专用膜,以提高棚内温度;若采用小拱棚,可在播种完毕覆盖地膜后,立即覆盖专用膜。生姜适宜播种期,应选择连续5天棚内平均温度达10℃以上时进行。一般华北地区大中棚  相似文献   

16.
用普通透明地膜,黑膜,银膜,3#药膜,4#药膜,8#药膜覆盖地面,及用普通与带孔聚乙烯塑料薄膜作小拱棚栽培草莓。结果表明,小拱棚栽培草莓,果实成熟期比地膜与露地栽培早8-17d,且产量高。在小拱棚中,带孔棚对温温调节能力较强,可以节省劳力。种类地膜处理均能提高并保持地温,减少果实污染,除黑膜外产量均有提高。其中以8#药膜和银膜效果最好,普通地膜在草莓生长期内膜下杂草较多。各类药膜对草莓叶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7.
1.多层覆盖据观测,在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地温提高1—2℃;在大棚中采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层幕,于夜间覆盖,可使棚内气温、地温平均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亦可使棚温提高1—2℃。2.覆盖地膜覆盖地膜一般可使10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气温提高1℃左右。同  相似文献   

18.
小南瓜可以在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也可以在露地栽培。 小拱棚栽培定植前施肥整地,做宽3~6m的畦,沟深20cm。3月中旬在小拱棚内开穴直播,穴深5—7cm,播后盖3cm厚细土,覆盖地膜,上搭小拱棚。窄畦单行种植,宽畦双行对种,施肥同大棚栽培。出苗后苗顶地膜前破膜放苗,以后爬地生长。双蔓或三蔓整枝,通过昆虫传粉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19.
满红 《农技服务》2006,(11):15-15
多膜覆盖西瓜是我国北方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西瓜早熟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每亩可产西瓜6500公斤左右.收入0.7~0.9万元。1、多层覆盖 采用大棚、小拱棚和地膜三层覆盖方式,即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地膜。寒冷季节,再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在大棚外围上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棚西瓜春季特早熟栽培技术,采取嫁接育苗,增强西瓜的耐低温能力,并通过用大棚膜、小拱棚膜、地膜(简称三膜)覆盖升温,夜间在小拱棚上再覆盖一层草苫保温的多层覆盖保温措施,提早育苗,提早定植,上市时间可提早到4月底5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