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一、螺类生活简史腹足纲动物习称为螺类,螺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3个阶段。螺年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螺和幼螺形态越冬。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28℃左右时,活动最为频繁,生长最快,夏季水温高达34℃也能正常生长;但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8~10℃便可安全越冬。福寿螺怕强光、白天活动较小,夜晚多在水面摄食,其感觉较灵敏,遇有敌害,便下沉水底。越冬后的成螺于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越冬后的幼  相似文献   

2.
引进18只亲螺,室内越冬全部成活,放养在50m^2池塘中,通过采取搭配投喂粗、精饵料、人工采集卵块放在孵化器内孵化和分隔饲养幼、成螺等技术措施,饲养148天,共收获商品螺374.55kg,获纯利2293.34元,对福寿螺的生态报道了一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1、加强越冬后产卵前的强化培育 秋季交配的雌鳖,经漫长的冬眠阶段,营养消耗较大,体重一般下降17—22%。春季经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不经交配即可产卵。受精率一般不受怀卵期长的影响。其他亲鳖在温度适宜时(水温24℃以上)亦即陆续开始交配,交配后15—20天开始产卵。  相似文献   

4.
苹果螺实验种群的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 《内陆水产》2003,28(2):34-35
对苹果螺实验种群的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份,每个卵块合卵粒150—500粒,平均380粒之间;平均卵块重2.48克;长径平均3.76厘米,粒径平均1.26厘米。卵块重与卵块长径呈正相关关系。初生仔螺增重0.34克,壳高2.66毫米,仔螺体重与壳高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脉红螺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魏利平 《水产学报》1999,23(2):150-155
本文研究了脉红螺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孵化,幼虫发育及变态和稚,幼螺发育过程,阐明了脉红螺在山东沿海每年只有一个繁殖期。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平均每年雌螺产卵2.1次,产卵袋655.9个,每个卵袋平均含有受精卵1149粒,个体繁殖力75.4万粒。  相似文献   

6.
文秋生 《内陆水产》2002,27(8):11-12
南美螺繁殖力强,但在自然环境下,因受温度、光照及生物敌害影响,自然孵化率仅8%~20%;而采取人工繁殖方法,幼螺孵化率和成活率可达50%~70%。现将南美螺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种螺培育与管理种螺是繁殖螺苗的物质基础,选择良好的栖息环境、做好强化培育和管理工作,可促进南美螺早产卵、多产卵、产优质卵。1.1选地建池在水源良好、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水沟、稻田、池塘均可)设产卵池、孵化池和育苗池,新建的水泥池不宜作繁殖场用。产卵池面积视种螺数量而定,一般500只种螺需池面积10米2,…  相似文献   

7.
乌龟的生命活动一年中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生殖摄食活动阶段,第二为冬眠期阶段。所以第一阶段特别重要。乌龟一般5龄以上开始性成熟.雌龟的卵巢在成熟过程中由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期.生长卵母细胞期,成熟卵母细胞期。当卵巢成熟时.成串的龟卵次第成长.分批产出。经过多年观察,雌龟的发情期是每年的4~5月和9~10月之间,而产卵高峰期则在6~8月。近几年记录的产卵始末期如下。当气温20C以上时,雌雄龟交配频繁,常见几只雄龟追逐一只雌龟的现象,雄龟用前肢爪抓住雌龟背部两侧,嘴咬住雌龟颈皮。有时,一只雌龟轮流被几只…  相似文献   

8.
2000年桃江县发展农户养殖南美螺6.67公顷,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 场地选择养殖南美螺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进水、排水方便,不受洪涝影响。稻田面积600~700米2为宜。2 场地建设在稻田四周挖30厘米深、1米宽的沟,面积大的稻田在中间适当增加几条横沟,田垅高50厘米,保证稻田水深15~20厘米,在放幼螺前10天,用生石灰40千克/667米2消毒,并换水两次,田两侧设进、排水口。3 幼螺投放种螺一般在4月初开始产卵孵化,孵化的幼螺要集中培育,当长至8~10克再分批投放,每667米2投放6万~8万个为宜,适当疏养有益…  相似文献   

9.
青鱼在催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下列一些问题:①催产率和产卵量都不如草、鲢、鳙鱼;②在催产过程中,很难见到雌雄彼此互相追逐、交配;③雌鱼未完成成熟、排卵之前,雄鱼早已排遗精液。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雌雄鱼交配在时间上的不协调。因而,青鱼人工繁殖的技术关键是引导、控制雌雄鱼交配时间协调一致。具体措施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培育好青亲鱼:青鱼主要摄食螺蛳、河蚌及其他软体动物。必须坚持常年投喂螺、蚌等天然饵料,在产后越冬之前。辅以精料,使性腺发育达到充分成熟,为催产提供合格的亲鱼。②注  相似文献   

10.
缅越螺系从国外引进,该螺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适于作为鸭、乌龟、甲鱼、河蟹、虾、黄鳝、水貂等的饵料。   1.繁殖快:该螺的繁殖能力很强,每交配一次,母螺可连续产卵多次,每次间隔 3~ 4天, 1只母螺 1个月可产卵 1000~ 2000粒,如果温度控制得当,保持 15~ 30℃的水温,可持续产卵。每只螺年可产 6000粒卵以上。   2.生长快:幼螺在水温 5~ 30℃时,饲料充足,饲料营养搭配合理,经 45天的饲养,即可达 35~ 50克 /个左右,经 90天的饲养,平均可达 150克左右。   3.食性杂:…  相似文献   

11.
黄斌 《淡水渔业》2003,33(6):31-33
黄缘闭壳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行为主要表现为发情求偶、交配和产卵。发情交配时间为每年 4~ 5月份和 9~ 10月份 ,交配过程中雌雄龟有短暂的连锁现象 ,产卵时间为 6~ 7月份 ,产卵常在傍晚和夜间进行 ,一般每只雌龟每年产卵 1窝 ,每窝 2~ 6枚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盐度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交配和产卵前后对血淋巴中5种激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设置了0、2、4、6的交配盐度和3、6、9、12、15、18、21的产卵盐度,分析了不同交配和产卵盐度条件下,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双羟基孕酮(DHP)、促性腺激素(GTH)、前列腺素(PG)、雌二醇(E2)和睾酮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淡水中,雌蟹无交配行为发生,当盐度<6时,雌蟹只交配不产卵。雌蟹在盐度为2~6中交配后,血淋巴中GTH、PG、E2和睾酮与交配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且交配后各盐度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雌蟹产卵前,血淋巴中DHP、PG、E2和睾酮的含量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产卵后血淋巴中DHP、PG、E2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当盐度为18时,雌蟹产卵后,血淋巴中DHP、GTH、PG、E2和睾酮含量均降到最低,且与产卵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当盐度为6时,雌蟹产卵前血淋巴中DHP、PG、E2和...  相似文献   

13.
管角螺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潘英  庞有萍  罗福广 《水产学报》2008,32(2):217-222
研究了管角螺(Hemifusus tuba Gmelin)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孵化及稚、幼螺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管角螺在广西沿海每年只有一个繁殖期(4-5月,水温24~28℃).管角螺的整个胚胎发育阶段都在卵囊内进行,属直接发生型,出膜后即为稚螺,其繁育过程没有自由生活的浮游幼虫阶段.繁殖期内亲螺有多次交尾现象,平均每个雌螺产卵2.1次,产卵囊20.4个,每个卵囊平均含有卵子2 115粒,个体繁殖力4.3万粒.水温24~29℃时稚螺孵出时间为29~30 d,孵化率98%.90 d后发育为5.0 cm的幼螺.  相似文献   

14.
缅越螺系从国外引进,该螺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繁殖力强,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适于作为鸭、乌龟、甲鱼、河蟹、虾、黄鳝、水貂等的饵料。一、特征1.繁殖快。该螺的繁殖能力很强,每交配一次,母螺可连续产卵多次,每次间隔3~4天,1只母螺1个月可产卵1000~2000粒,如果温度控制得当,保持15℃~30℃的水温,可持续产卵。每只螺年可产6000粒卵以上。2.生长快。幼螺在水温5℃~30℃时,饲料充足,饲料营养搭配合理,经45天的饲料,即可达35~35克/个左右,经90天的饲养,平均可达150克左右。3.食性杂。它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细角螺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惠安进行细角螺(Hemifusus ternatanus)人工育苗实验研究,共培育出壳高2 cm以上的健康苗种57630个。实验结果表明:细角螺属体内受精、多次产卵,前3次产出的受精卵质量较好;每个雌螺平均产出163.2个卵囊、产出6732.0个稚螺。稚螺饵料前期以单胞藻为主、后期以活体双壳类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开春后,当水温上升到2O℃左右时,亲鳖便开始发情交配。雌鳖经交配后半月左右开始产卵,卵产于池边人工设置的产卵场内,经采集后进行人工孵化。  相似文献   

17.
大瓶螺网箱多级轮养放养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瓶螺生长繁殖迅速,利用湖荡,水库、河沟进行网箱多级轮养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本试验依据多级轮养工艺流程,以60天为一饲养周期,分螺苗,仔螺,幼螺和成螺四级饲养;通过反复比较,得出各级网箱饲养的适宜放养密度;螺苗级30-50克(6000-7000只)/m^2;仔螺级2000-2500只/m^2;幼螺级500-700只/m^2;成螺缘150-250只/m^2。为便于推广应用,作者对养螺网箱的规格,网目大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鳌虾为1年多次产卵类型,与其他淡水虾相比怀卵量较小,且不稳定.通常1~2龄性成熟虾抱卵量在100~500粒,平均200粒左右,2龄以上的雌虾抱卵量500~1000粒.在自然水域中克氏原鳌虾的交配产卵是由季节决定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有2个高峰期,产卵过程一般都是在洞穴中进行.抱卵虾孵化后,有护幼习性,幼虾脱壳3次后,才离开母虾营独立生活.因此,目前在生产上,克氏原螯虾苗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土池进行育苗,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种苗实行自繁自养,降低种苗费用   南方地区有三冬龄、体重 500克以上、体质健壮、无病害的雌甲鱼可选作亲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选购无伤无病、体重达 400克以上的野生雄甲鱼作为亲本进行交配,按雄雌比例 1∶ 4配比,经一段时间强化培育后,自然会进入产卵场内产卵。每只雌甲鱼每年产卵数在 20枚以上,受精卵经 45~ 60天的人工孵化管理,便可破膜出苗。通过自繁自养,一方面可降低生产成本,每只 3~ 5克种苗约需 2~ 2.5元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带病菌的种苗带入场内,为防治病害打下基础。同时可避免近亲交配,有利于甲鱼后代优…  相似文献   

20.
2019—2020年,利用当地边远、高海拔山区的抛荒农田开展稻螺共生模式试验。投放中华圆田螺养殖种螺750~900 kg/hm~2或野生种螺1 500~1 800 kg/hm~2,用基肥+饲料的方式饲养,获得产成螺2 280~2 580 kg/hm~2、稻谷7 050~7 140 kg/hm~2,利润19.41万~20.04万元/hm~2的好效果,为当地稻田养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