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滑菇种植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培养料的制作、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全过程栽培技术.以期促进林区滑菇生产尽快发展.使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滑菇夏季出菇基地.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1,(5)
介绍定西市主栽香菇品种特性,反季节袋料栽培香菇的生产季节、菇棚搭建、菌种选择、培养料要求及配制、制袋、接种、培育、出菇、采收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1 草菇高产稳产的条件1.1 选择优菌良种 优良草菇菌种抗逆性强,出菇品质好,生产周期短。肉眼观察,菌丝呈灰白或淡黄色,均匀分布全瓶(袋),菌丝粗壮,有少量粉红色厚垣孢子,含水量约60%~65%。菌种菌龄栽培种15天以内(指两头接种的菌种),如一头接种的菌种则选菌龄20天以内的为好。母种和原种菌龄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1]。1.2 培养料合理搭配 不同菌种所适宜培养料种类不同,目前多以混和料为培养料,这样有利于保温,保湿和透气。辅料中麦鼓要足(以5%为宜),以增强出菇后劲。为保持培养料pH值偏碱性,浸料…  相似文献   

4.
杨淑云 《北方园艺》2017,(7):150-152
结合西北地区的原料资源、设施条件和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从栽培菌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等环节介绍了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青藏高原自然气候和原料资源特点的杏鲍菇反季节种植技术,包括菌种选择、培养料的制作、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及采收全过程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平菇是我国第三大食用菌,近年来栽培规模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存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不完善、菌袋生产条件参差不齐、缺乏栽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问题,导致菌种质量差、菌袋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和品质不高。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平菇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模式的集约化制袋、标准化出菇技术,介绍各环节要点,包括菌袋集约化生产流水线布局,出菇场地选择,品种选择,固体、液体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栽培常用配方及培养料处理,培养料装袋、灭菌与接种,菌袋发菌管理与挑杂,出菇管理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7.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猴头菇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菌种选择、栽培季节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菌袋接种、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栽培实践,介绍了金针菇集装箱冷库栽培过程中菌种制备、培养料配方、装袋和灭菌、接种和培养及出菇情况,讨论了集装箱式冷库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为金针菇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虎奶菇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经研究发现,虎奶菇菌种宜采用麦粒培养基,接种量以1.6%为宜,菌种菌龄以30d为宜;培养料以棉籽壳为宜(生物学效率42.90%),培养料装量以每袋225g为宜,培养料最佳C/N为25-30:1;而最佳栽培模式为袋栽。  相似文献   

10.
陈颖 《食用菌》2023,(2):45-46
为探索平菇菌种的快速制种技术,试验以纯棉籽壳为培养基,高压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家用高压锅灭菌后,接入平菇组织培养出首代母种,然后扩繁出生产种(菌种1)、菌种2、菌种3;之后再将三类扩繁种接种出菇包进行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母种培养基灭菌30 min后接入平菇组织,萌发后菌丝生长浓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菌种1的出菇包发菌最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林金泉  雷赛英  龚翔 《食用菌》2003,25(5):32-33
笔者调查了十多个乡镇 6 0座杏鲍菇菇棚 ,大部分菇棚产量不高或增产不增收。现将其低产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 :1 低产原因分析1.1 栽培期不当 有的菇农不根据当地海拔与气候条件及品种特性等 ,都在同一时间生产 ,导致出菇期紊乱 ,出菇量无法控制 ,最终造成许多浪费。1.2 菌种质量差 有的菌种带有杂菌 ,严重的培养料粘、酸、臭 ,以致料变腐败而不长菇 ;有的原种、生产种苗龄严重不足 ,接种后未达生理成熟的菌丝因外界条件变化而萎缩死亡 ;有的因菌龄太长 ,菌种老化生活力下降 ,易受病虫害侵染 ,致使培养料腐烂不长菇 ;有的母种转管培养次…  相似文献   

12.
梅再胜  陈惠  张蜜  王清 《长江蔬菜》2015,(19):47-49
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除了杂菌感染和害虫为害之外,还存在菌种不萌发、菌种萌发后不吃料、菌丝消失、死菇等12种常见问题,现将其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菌种不萌发 1.1 症状 菌种块接种到培养料上,未见菌种萌发. 1.2 原因 ①播种时连续2~3天温度高于33℃,使菌种菌丝灼伤;②培养料内氨气浓度过大,导致菌种菌丝中毒;③菌种老化;④有螨虫为害.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食用菌工厂化技术的发展,多种食用菌可用液体菌种接种料袋。液体菌种缩短了菌种和出菇袋的生产周期,且具有菌龄一致性好,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针对香菇液体菌种应用存在的问题,如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周期长,发酵过程较难控制,接种液体菌种料袋易爆发性出菇等,进行梳理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香菇液体菌种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代料香菇的转色与出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料香菇 (包括花菇、保鲜菇、覆土地栽菇 )的经济效益决定于制袋接种成品率 ,产品质量和产量及市场销路和价格 ,但许多菇农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而影响经济效益 ,不能如愿以偿 ,甚至劳而无功 ,即使成品率较高的也未必有高效益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培菌转色和出菇管理技术。1 培菌转色香菇菌种接入菌袋后 ,其菌丝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经恢复萌发定植后 ,逐渐向四周培养料蔓延伸长。其生长的速度 ,取决于香菇品种特性 ,温度高低 ,培养料营养优劣、装料的松紧度和培养料的含水量等因素 ,其中温度是影响菌丝生长速度最关键因素 ,香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5.
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品质好,营养丰富,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培养料来源丰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地袋式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香菇袋栽大致可分为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采菇管理等4个步骤,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秀珍菇液化菌种生产自动接种技术,其工艺流程为专用固体菌种(菌丝块)→菌种液化(原始液制备)→二级液化工艺→流水线自动接种→菌袋菌丝培养→开袋出菇→采收。总结液化菌种袋与固体菌种袋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液化种菌袋比固体种菌袋的菌丝粗壮,结实;栽培袋成品率液化种为98.8%,固体种为93.5%;液化种的秀珍菇总产量比固体种提高4.7%。比较指出两种接种方式的接种效率、菌种成本和产量质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3人工栽培技术虎奶菇的栽培工艺,主要由菌种制作、培养料配制、装料、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覆土出菇管理的环节组成。3.1茬口安排虎奶菇属典型的高温性恒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范围20~30℃,最适温度为22~26℃,菌丝抗杂性强;子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21,(3)
为了筛选适宜贵州省草菇菌种的最适培养料,以传统棉籽壳为对照,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为供试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并比较其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培养草菇菌种的菌丝生长差异较大,以棉籽壳(对照)培养的菌丝平均长速最快,其次为稻草、甘蔗渣、麦粒,玉米芯最慢。以稻草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接种栽培料获得的产量最高,为3.79 kg/m~2,其次是玉米芯,为3.67 kg/m~2,以甘蔗渣为培养料培养的菌种产量较低,仅为2.37 kg,以麦粒培养料培养的菌种不出菇。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当前杏鲍菇规模化生产遇到的技术性难题,进一步促进杏鲍菇产业健康迅速发展,自2013年初以来,我们联合灌南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组建技术研究团队,围绕杏鲍菇品种引进、菌种制作、培养料预处理、配方优化、灭菌、接种、养菌、育菇到采收包装等生产环节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工艺优化。目前,已系统总结出了杏鲍菇规模化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对杏鲍菇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场地要求、栽培季节、培养料处理、装瓶(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等方面,总结出利用稻草栽培猴头菇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