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PCR-RFL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奶牛品种207头个体的TLR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奶牛群体的扩增片段为448bp,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Ⅴ酶切后均表现出中度多态,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PIC为最高,且3个奶牛品种在该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值表明:该酶切多态位点对3个奶牛品种SCS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BB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低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说明BB基因型为抗乳房炎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RFL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奶牛品种207头个体的TLR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奶牛群体的扩增片段为448 bp,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V酶切后均表现出中度多态,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PIC为最高,且3个奶牛品种在该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值表明:该酶切多态位点对3个奶牛品种SCS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BB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低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说明BB基因型为抗乳房炎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奶牛TLR2基因遗传变异与乳房炎体细胞评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共207头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和创造酶切位点RFLP(CRS-RFLP)技术对其TLR2基因进行多态性研究,发现TLR2基因第2外显子上T/G,G/A和G/A 3个突变,分别是EcoRⅤ,HaeⅢ和Hh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多态位点,其中T/G突变引起蛋白质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变化。对3个酶切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在3个酶切多态位点都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中国西门塔尔牛在3个酶切多态位点PIC为最高。运用SAS9.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3个酶切多态位点与中国荷斯坦奶牛、三河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体细胞评分(SCS)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3个酶切多态位点中,只有EcoRⅤ酶切多态位点BB基因型个体的SCS显著低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P〈0.05),说明BB基因型可能为抵御乳房炎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TLR2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分析Toll-样受体2在奶牛隐性乳房炎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同一牛场内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和新疆褐牛为研究对象,选取奶牛体细胞数小于20万和大于100万的个体各15头,对TLR2基因进行测序,然后对发现的多态位点进行PCR-RFLP检测,分析这些位点与体细胞评分(SCS)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了TLR2基因E+189、E+631和E+2260 3个SNP位点,其中E+631和E+2260位点为本试验首次发现。E+189、E+631和E+2260 3个SNP位点在2个品种内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个位点在2个品种间的基因型分布差异都极显著(P<0.01)。分析每个SNP位点与SCS的相关性,显示TLR2E+189位点AA比BB和AB基因型个体的SCS高(P<0.05),AB与BB基因型个体的SCS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BB基因型个体的乳房炎发病率低。而TLR2E+631的SCS和TLR2E+189位点表现相似,但各个基因型个体间的SCS差异不显著(P>0.05)。E+2260位点AA基因型个体比AB的SCS低(P>0.05)。新疆褐牛的SCS低于荷斯坦牛(P<0.01),...  相似文献   

5.
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PCR—RFLP技术对易感乳房炎的奶牛血样24份,不易感染乳房炎的2个黄牛品种南阳牛、秦川牛血样66份共计90个个体进行牛BoL 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252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表现多态,且奶牛AA型个体显著高于黄牛品种,提示BoLA等位基因A作为母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候选标记具有潜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AA白鸡、广西鸡、E1矮小鸡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鸡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EX-FABP)的2个片段进行PCR扩增,分析了EX-FABP基因在3个鸡品系的多态性。结果表明:EX-FABP基因在2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扩增片段,3个鸡品系均检测到BB基因型,AA基因型只出现在AA白鸡中;而且B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鸡品系中均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对于引物2扩增片段,3个鸡品系均检测到HH和Hh基因型,hh基因型只出现在E1矮小鸡中;H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品系中均明显高于h等位基因频率。引物1和引物2的多态性片段测序分析表明,EX-FABP基因第641位点和645位点分别发生了单碱基的转换(G-A和T-C),第3264位点发生了转换(T-C)。  相似文献   

7.
抑制性消减杂交构建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经产荷斯坦奶牛外周血白细胞为材料,分离Poly(A)^ RNA,反转录合成单链及双链cDNA,经酶切成平均大小为400~600 bp的片段,将患乳房炎奶牛cDNA分成2组,分别与2种不同的接头连接,再与健康奶牛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和2次抑制性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进行文库扩增,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610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选克隆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250~750bp之间。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与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奶牛乳房炎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乳房炎的综合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INHA基因的启动子区2个基因座位在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在P1引物所扩增的目的片段发现遗传多态,有2种等位基因A和B,有3种基因型AA型、AB型、BB型;在P2引物所扩增的目的片段未发现遗传多态.对多态片段的测序分析表明:AA型与BB型相比在DNA序列的第506 bp处插入了一个碱基G,在第446 bp处碱基C→T.AB、BB基因型个体的平均产羔数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AB、BB基因型的个体各胎次产奶量均比AA型高,其中在第2、3胎产奶量和前4胎平均产奶量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AB基因型的前4胎平均产奶量和AA型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INHA基因对奶山羊产羔数和产奶量都有显著影响,因此认为INHA基因的P1位点可作为奶山羊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SSCP方法测定96头布莱凯特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对含有多态序列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物1、3的扩增序列不存在多态性,引物2、4的扩增序列存在多态性;引物2在内含子第323位点处存在G→A突变,在群体中产生了AA、A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8、0.146、0.40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5,属于中度多态(0.25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引物4在内含子2第872位点处存在C→G的突变,产生了HH、Hh、hh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4、0.417、0.47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7,为中度多态(0.25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CXCR2基因进行了多态性筛查,结果发现存在+612A→G、+684G→A、+777G→C、+855G→A、+858C→A和+861G→A等6个突变位点,其中+855为新发现的SNP。6个位点都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684与+861位点之间和+777与+858之间的相关程度高(r2分别为0.635和0.541)。基因效应模型分析表明:+855和+861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612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A基因型个体的体细胞评分最低为4.19,乳房炎抗性最强。+777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体细胞评分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GG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最低为4.17,对乳房炎的抗性较强,说明该基因+612和+777SNPs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1,CXCR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炎间的相关性,找到对乳腺炎性状有显著影响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奶牛乳腺炎问题提供参考。采用巢氏PCR、DNA测序和CRS-PCR-RFLP方法,对中国荷斯坦牛的CXCR1外显子2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分别利用SHEsis软件和PHASE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找到了4个新SNPs,分别为291(C/T)、333(C/T)、337(A/G)和365(C/T)。各SNPs与中国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SCS)和产奶量的关联分析表明:337(A/G)和365(C/T)位点的等位基因G、C均为低SCS、高产奶量的优秀等位基因;另外,H3 H7(CCCTGGCC)单倍型杂合个体为低SCS、高产奶量的优秀单倍型组合。CXCR1基因的单倍型H3 H7(CCCTGGCC)在SCS和产奶量方面是优良的单倍型,可作为选择抗乳腺炎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检测水貂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T138A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水貂毛色表型的相关性。提取5种被毛色型430只水貂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对TYR基因T138A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统计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通过卡方(χ2)独立性检验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水貂毛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38A位点存在2个等位基因T和A,形成TT、TA和AA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在吉林白水貂群体中为优势基因型(0.9069),而TT基因型为金州黑水貂、珍珠水貂、咖啡水貂和银蓝水貂群体的优势基因型,其中在金州黑水貂群体中基因型频率最高(1.0000)。关联分析表明,TYR基因T138A位点的多态性与毛色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001)。表明TYR基因T138A位点可能是影响水貂毛色的主控位点或与调控白色被毛表型主控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detect the polymorphism of T138A locus in tyrosinase (TYR) gene in mink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phenotypes of mink hair color, the blood samples of 430 minks with five kinds of different hair color were taken and their genomic DNA were extracted. The T138A locus of TYR gene in mink was detected using PCR-RFLP method. Allele frequency and genotype frequency were calculated.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T138A locus and hair color trait were analyzed by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Chi-square independence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138A locus polymorphism was found with two alleles T and A,and three genotypes of TT, TA and AA. AA genotype was dominant genotype in Jilin White mink (0.9069), TT genotype was dominant genotype in Jinzhou Black mink,Pearl mink,Coffee mink and Silverblue mink, and existed mainly in Jizhou Black mink (1.0000). 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T138A locus polymorphism with hair color trai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YR gene polymorphism and hair color of mink (P < 0.0001). Th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138A locus might affect hair color phenotype, or molecular marker linked with the major gene regulating the white hair phenotype of mink.  相似文献   

14.
设计1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10(Toll-like receptor 10,TLR10)基因在210头荷斯坦母牛中的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对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TLR10基因在检测的荷斯坦母牛中都不存在多态性,该基因区域可能不存在影响乳房炎抗性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设计1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10(Toll-like receptor 10,TLR10)基因在210头荷斯坦母牛中的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对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TLR10基因在检测的荷斯坦母牛中都不存在多态性,该基因区域可能不存在影响乳房炎抗性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牛GnRH基N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GnRH基因的多态性,同时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其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体质量的关系。所研究的西农莎能奶山羊和布尔山羊群体在P4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分别定义为CC、CT和TT3种基因型;P1、P2和P3扩增片段均不存在多态性,只表现一种带型。通过测序发现CC型与GG型相比扩增片段的第185、336bp处同时有C—T的单碱基突变。在西农莎能奶山羊和布尔山羊群体中,CC和CT基因型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GnRH基因对西农莎能奶山羊和布尔山羊的产羔数均有显著影响,因此认为GnRH基因P4扩增位点的突变可作为西农莎能奶山羊和布尔山羊多胎性状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发表的牛AHCY基因序列设计13对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在210头荷斯坦母牛中检测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homocysteine hydrolase,AHCY)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分析该基因对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HCY基因的10个外显子在检测的荷斯坦母牛中都不存在多态性,AHCY基因外显子区域可能不存在影响乳房炎抗性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分析新疆褐牛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在新疆褐牛乳房炎抗性性状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试验采用DAVID 6.8软件对课题组前期研究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共20个基因)进行功能GO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采用String 10.0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挑选出JAK2和STAT5A基因,通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JAK2、STAT5A基因在不同乳房健康程度的新疆褐牛血液中的相对表达量。GO富集分析得到,20个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膜、免疫应答和调节防御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JAK-STA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PPI分析发现,20个基因中有8个基因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实时荧光定量试验发现,JAK2、STAT5A基因在健康新疆褐牛血液的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患乳房炎新疆褐牛(P<0.01;P<0.05)。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试验,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了不同乳房健康程度的新疆褐牛与JAK2、STAT5A基因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测荷斯坦牛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外显子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预测分析碱基突变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物种间DGAT1的进化关系。本研究利用PCR-SSCP综合测序方法检测DGAT1基因外显子8的SNPs位点,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GAT1蛋白的基本性质和结构功能,并分析不同物种间DGAT1氨基酸同源性及构建其进化树。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DGAT1基因外显子8存在1个双突变位点,即M694和M69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双突变不影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但能引起蛋白质功能域组成发生改变;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荷斯坦牛DGAT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同源性最高(99.1%),与黑猩猩同源性最低(6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