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外伤膏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药外伤膏的镇痛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实验、大鼠蛋清性足趾致炎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并与抗炎镇痛外用药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药外伤药膏能显著延长小鼠镇痛潜伏期与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由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兰香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及止血、抗炎、镇痛作用,本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观察兰香草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反应;通过小鼠玻片法和断尾法,观察其止血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致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显示,兰香草水煎液的LD50为126.73 g生药/(kg·bw);与空白组比较,兰香草水煎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和减轻热板及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P<0.05或P<0.01)。结果表明兰香草水煎液毒性较小,具有明显的止血、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观察抗感败毒口服液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采用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观察抗感败毒口服液解热作用;通过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肿胀及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抗感败毒口服液能减轻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明显提高热板痛阈和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综上,抗感败毒口服液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自制外用中药膏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外用中药组方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膏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及蛋清致小鼠足的肿胀(P<0.01);能提高小鼠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中的痛阈值(P<0.01)。研究证明,外用中药膏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驴乳和牛乳抗炎镇痛作用效果,试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足肿胀方法比较驴乳和牛乳抗炎作用效果,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方法比较驴乳和牛乳的镇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足肿胀试验中,试验组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均小于空白对照组,试验组抑肿率明显;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试验中,试验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说明驴乳和牛乳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中驴乳的抗炎作用优于牛乳,镇痛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采用70%乙醇浸提并浓缩至1g/L,加等体积水,冷却、过滤后将滤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浓缩干燥后得到总黄酮;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试验复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莱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镇痛作用和炎症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小鼠断尾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研究马蹄黄总黄酮止血和凝血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的马蹄黄总黄酮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中、高剂量的总黄酮有明显的镇痛、止血作用。表明马蹄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总黄酮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将SD大鼠和KM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穿心莲注射液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探究其解热作用;通过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探究其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及λ-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法探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肛温上升;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减少扭体次数;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少肿胀度;显著抑制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减少肿胀度。由此可知,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制外伤药乳膏由蜂蜜、大黄、延胡索、青木香、红花、旋覆花、乳香、没药等十几味中药组方制备而成,系我院中兽医教研室刘万平教授自制制剂,经多年的临床使用证实,具有活血化瘀、瘀去生新、复通血脉、行气止痛之功效。本试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大鼠足肿胀模型及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乳腺康注射液体内外药效。体外药效采用牛津杯法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体内药效采用热板法及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模型、二甲苯及鸡蛋清致炎模型、2,4-二硝基酚及干酵母致大鼠发热6种经典药理模型,对乳腺康注射液进行镇痛、抗炎、解热的药效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康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中、高剂量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极显著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P<0.01),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及鸡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组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在1.5~2.0及3.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对干酵母所引起的大鼠发热在1.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结果表明,乳腺康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且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金归煎剂的抗炎作用,采用急性和慢性炎症模型来观察金归煎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及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结果显示,金归煎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小鼠肉芽组织的增生,表明金归煎剂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银翘药对提取液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银翘药对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白鼠耳廓肿胀非特异性炎症模型,分别研究了金银花提取液、连翘提取液、二者合并液及混煎提取液的抗炎作用。结果:4种提取液在高剂量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4种提取液组间比较,混煎液在高剂量和中剂量时与金银花提取液比较呈现差异极显著和显著作用,在高剂量与连翘提取液呈现差异显著,合并液在高剂量时与金银花提取液呈现差异极显著。结论:混煎提取液的抗炎作用最强,合并液抗炎作用较强,金银花提取液抗炎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和探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药物花艽-6的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理。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甲醛和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法,以及棉球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分别研究了该药物的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作用。通过复制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模型研究花艽-6对其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花艽-6对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甲醛和蛋清所致的足跖肿胀和棉花所致的肉芽组织增生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花艽-6具有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AA大鼠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对RA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棉球致肉芽肿4个急性炎症模型来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耳廓肿胀率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的生长和足趾肿胀率(P<0.05);其中以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且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抗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清宫药的抗炎药理学作用,观察清宫药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小鼠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和纸片肉芽肿模型。结果表明,清宫药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鸡蛋清引起的足跖肿胀及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的渗出和纸片引起的肉芽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用。提示清宫药具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效应作用,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中药清宫药的抗炎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清宫药的抗炎药理学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小鼠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和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清官药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清官药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鸡蛋清引起的足跖肿胀及炎症介质前列腺素E2(PGE2)的渗出和棉球引起的肉芽增生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清官药具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效应,其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三黄连散(SHLP)体内和体外抗炎效果,体外试验采用CCK-8法筛选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安全浓度,同时建立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体外炎症模型,以评价药物效果;体内试验用二甲苯诱发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耳郭肿胀度、脏器指数及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COX-2含量。结果显示,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50 μg/mL;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能不同程度降低细胞IL-8、TNF-α、IL-β、COX-2的分泌水平(P<0.05,P<0.01);高剂量的三黄连散能极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的分泌水平(P<0.01);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均可极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耳郭肿胀和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COX-2分泌水平(P<0.01);不同浓度三黄连散对小鼠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表明,三黄连散体内外抗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蒙药雄银散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目的是探讨蒙药雄银散的抗炎作用,通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对蛋清与甲醛所致小鼠足趾致肿实验、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实验、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实验和方法做评价雄银散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雄银散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显著抑制小鼠蛋清与甲醛所致足趾肿胀;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棉球所致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蒙药雄银散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病毒力克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兽用中药复方病毒力克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纸片肉芽肿模型观察病毒力克的抗炎作用,同时测定小鼠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MDA、HA、5-TH及血清中NO含量,研究病毒力克的抗炎机制。结果显示,病毒力克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度,并有抑制小鼠纸片肉芽肿的作用;病毒力克能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足炎性渗出物中的MDA、HA、5-TH及血清中NO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力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与其抑制炎性介质MDA、histamin、5-TH及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芩不同炮制品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致痛用化学刺激法,抗炎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结果: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强弱顺序:酒黄芩生黄芩黄芩碳。  相似文献   

20.
犬耳痒螨病是由犬耳痒螨(Otodecees cymotis)寄生于耳道内引起的皮肤寄生虫病。犬耳血肿是在外力作用下致使犬耳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在耳软骨与耳廓内侧皮肤之间形成的肿胀。耳痒螨病是引发耳血肿的重要病因,一旦发病需要及时治疗,严重者采用手术疗法。对一例犬耳痒螨病引发耳血肿进行了诊治,特将诊治过程和相关分析做具体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