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检测不同耐药水平大肠杆菌的acrA和marA基因转录水平,阐明t耐药大肠杆菌株药物敏感性变化与acrA和marA的mRNA水平之间的关系。用定量RT—PCR的方法比较多重耐药菌株SEMR、单药耐药菌株SEICI和SEICH以及质控株ATCC25922的acrA和marA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acrAmRNA水平,SEMR均是SEICI、SEICH和ATcC25922的16倍;marA mRNA水平,SEMR是SEICH的4倍、SEICl和ATCC25922的8倍;SEICI和SEICH的acrA mRNA和marA mRNA水平与ATCC25922无明显差异;同一菌株acrA mRNA和marA mRNA水平的变化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一致性。因此认为,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SEMR的acrA mRNA和marA mRNA水平与其耐药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药物敏感性变化与acrA和marA的mRNA水平之间的关系。用定量RT—PCR方法比较了多重耐药菌株、单药耐药菌株以及质控株ATCC25922的actA和marA的mRNA水平。结果。actA mRNA水平。多重耐药菌株SEMR是单药耐药菌株SEICI、SEICH和质控株ATCC25922的16倍;/natA mRNA水平。SEMR是SEICH的4倍、SEICI和ATCC25922的8倍;SEICI和SEICH的actA mRNA、marA mRNA水平与ATCC25922的无明显差异;同一菌株actA mRNA和marA mRNA水平的变化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一致性。结论: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actA mRNA和marA mRNA水平与其耐药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体外单一药物诱导标准大肠杆菌ATCC25922,获得了耐氯霉素(CHL,MIC≥256 mg/L)、耐环丙沙星(CIP,MIC≥256 mg/L)、耐水杨酸钠(SAL,MIC≥275 mg/L)、耐四环素(T,MIC≥512 mg/L)的菌株。选取ATCC25922株,4株中度耐药菌SAL(175)、CHL(64)、T(64)、CIP(128),4株高度耐药菌SAL(275)、CHL(256)、T(512)、CIP(256),和临床分离的3株耐药大肠杆菌H1、H9、H1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输泵Acr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系统自动分析软件显示,Ct值与标准质粒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2。检测结果表明:H10、CHL(256)、CIP(256)拷贝数最高,达1015拷贝/μL;T(512)、H9、T(128)、SAL(275)、H1为1014拷贝/μL;CHL(128)、T(64)、CHL(64)为1013拷贝/μL;ATCC25922为1012拷贝/μL。不同程度耐药株AcrA基因的表达量不同,临床分离株和诱导的各高耐药菌株均比ATCC25922株表达量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不同耐药程度的11株菌cDNA的量存在差异,AcrA基因转录水平与耐药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输泵抑制基因AcrR和MarR突变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的调节机制。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阿莫西林等10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3株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菌株ATCC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中筛选出7株多重耐药菌和2株相对敏感菌,并对这9株菌及标准菌ATCC25922的AcrR和MarR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克隆后测序,分析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突变情况。耐药菌和敏感菌均发现有部分菌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点突变。AcrR和MarR同时突变将更大限度的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节基因AcrR和MarR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输泵抑制基因AcrR和MarR突变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的调节机制。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阿莫西林等10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3株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菌株ATCC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中筛选出7株多重耐药菌和2株相对敏感菌,并对这9株菌及标准菌ATCC25922的AcrR和MarR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克隆后测序,分析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突变情况。耐药菌和敏感菌均发现有部分菌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点突变。AcrR和MarR同时突变将更大限度的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从临床分离的20株鹿源耐氨基糖苷类药物大肠杆菌中选取2株高度耐药菌,4株中度耐药菌和1株低度耐药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编码磷酸转移酶aph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2株高度耐药株Ct值(Cycle threshold,即反应管内荧光信号到达设定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最小,平均为23.40,但这2株之间Ct值也存在着差异;4株中度耐药株之间差异不大,Ct值平均为27.20;而1株低度耐药株Ct值最大,为31.53。这说明不同耐药程度的7株菌在mRNA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且aphA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与耐药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临床分离的10株鹿源大肠杆菌耐药株的blaAmpC基因进行了mRNA水平的定量测定,分析其mRNA转录水平与耐药强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水平高的菌株,其mRNA的表达水平亦高,表明大肠杆菌耐药株blaAmpC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其耐药性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高渗对多重耐药菌外排泵和外膜孔道蛋白基因表达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应用生长曲线和相对适应性测定,对比考察不同盐胁迫条件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QL15和敏感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生长差异,采用RT-PCR方法考察2种盐胁迫条件下外排泵与外膜孔道蛋白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大肠杆菌QL15为高水平多重耐药菌,其中对大观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最为严重,可达耐药标准MIC的32倍;独立培养时大肠杆菌QL15对NaCl胁迫的敏感性大于大肠杆菌ATCC 25922,并且在6.0% NaCl胁迫下,大肠杆菌QL15在10 h内生长缓慢,但是在24 h细菌峰值浓度更高;混合培养时大肠杆菌QL15在6.0% NaCl胁迫时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在体外培养中更具竞争优势。大肠杆菌QL15共携带5大类、15种耐药相关基因,其中含8种外排泵基因和3种外膜孔道蛋白基因;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6.0% NaCl浓度下的5种基因表达量较3.5% NaCl均出现约50%的显著下调(P<0.05),大肠杆菌QL15在6.0% NaCl浓度下除acrB、ompF基因下调外,其余3种外排泵与外膜孔道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5)。推测大肠杆菌QL15对盐胁迫具有更高的适应性的原因可能与细胞膜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江苏某肉鸡屠宰场弯曲菌分离株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的分布特点,本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法对肉鸡屠宰场117株弯曲菌分离株进行9大类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117株菌对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的菌株占93.2%(109/117),对头孢氨苄耐药菌株占96.6%(113/117),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占比均大于89.7%(105/117),对碳青霉烯类及氯霉素类药物较为敏感,且94%(110/117)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有90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17、结肠弯曲菌73)检出了aadE-sat4-aphA-3耐药基因簇。进一步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其中20株aadEsat4-aphA-3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5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20株aadE-sat4-aphA-3基因簇阳性弯曲菌中共有12株对庆大霉素耐药,MIC值最高为256μg/mL,共有11株对受试的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耐药,且大部分菌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MIC值≥256μg/mL。表明aadE-sat4-aphA-3基因簇阳性弯曲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综上所述,江苏某肉鸡屠宰场弯曲菌对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部分药物耐药性较高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空肠弯曲菌与结肠弯曲菌中均有aadE-sat4-aphA-3耐药基因簇分布,且部分该耐药基因簇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畜禽养殖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弯曲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动物源大肠杆菌整合子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540株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22种药物的耐药性;利用多重PCR方法检测菌株携带3型整合子的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1型整合子阳性菌及阴性菌的耐药性;采用PCR—DNA测序法对整合子阳性菌株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40株菌对链霉素等20种药物耐药率超过37%,全部菌株均呈多重耐药;1型整合子检出率为86.48%,未检出2及3型整合子;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头孢唑啉等13种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随机选择的67株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92.54%菌株携带有编码氨基糖苷核苷转移酶和乙酰转移酶基因(aadA2、aadA5、aadA22、aacA4),共有5种类型基因盒,其中以介导对甲氧苄啶、链霉素和大观霉素耐药的dfrA17+aadA5组合最为常见;在2株茵中分别发现介导对阿米卡星、氯霉素及甲氧嘧啶耐药的aacA4+catB3+dfrA1组合,和介导链霉素、大观霉素耐药的aadA22基因盒,是在四川分离菌中首次发现这2种基因盒。结果表明,1型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中,大肠杆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相关,菌株中广泛携带氨基糖苷类及甲氧苄胺嘧啶耐药基因盒。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控基因rob与不同动物源性及多重耐药水平之间的关系,选取临床分离的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5株及大肠杆菌药敏质控株ATCC25922,在对其进行主要治疗药物耐药性检测的基础上,分别以其染色体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控基因rob,将该基因分别与克隆载体pMD18-T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对经酶切与PCR反应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质粒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rob基因与Gen-Bank中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不同源性大肠杆菌的ro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其动物源性有关,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个别突变位点可能影响AcrAB外输泵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其多重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耐药株的体外诱导及其acrA和marA基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检测大肠杆菌在某抗菌素的环境压力下耐药性的变化及其与acrA和marA基因突变的关系.分别用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对大肠杆菌质控株ATCC25922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测定诱导前后多种抗菌药的MIC的变化;对各菌株的acrA和marA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定.四环素诱导株产生重耐药,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诱导引起单药耐药;四环素诱导株、氯霉素诱导株和环丙沙星诱导株的acrA和marA基因序列均与ATCC25922的一致.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诱导培养并未引起ATCC25922的acrA和marA基因突变,诱导引起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变化是由于其acrA和marA基因突变以外的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竞争关系,为寻找降低耐药细菌危害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改良影印培养法,考察耐氨苄西林大肠杆菌菌株(G414)起始比例、益生菌种类和营养水平对人造微生物群落中G414菌落比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群落中耐药菌株生存竞争能力大于敏感菌株(ATCC 25922),其比例在1~7 d均逐渐上升;高初始比例组的耐药菌株比例从33%上升至64%,绝对值增加31%,超过敏感菌株成为群落中的优势菌,低初始比例组从10%上升至43%;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在1~7 d能够显著放缓耐药株在群落中比例的升高趋势(P0.05),蜡样芽孢杆菌除开始两天外,可极显著地降低耐药菌株的比例(P0.01);在高(100%)、中(10%)、低(1%)营养条件下,耐药菌株比例均逐步升高,中营养水平组的比例上升最快。耐氨苄西林大肠杆菌菌株并没有因携带耐药基因而升高其在无药环境中的竞争适应度代价,反而获得了在正常营养和低营养以及多物种竞争条件下的某种竞争优势,逐步成为人造群落中的优势菌群,传播出去,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只能降低耐药菌株比例上升的趋势,而蜡样芽孢杆菌可极显著地抑制耐药菌株的生长,促使其消亡,加以开发利用,或许能降低养殖环境中某些耐药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4.
检测不同耐药水平大肠杆菌AcrA表达水平,探讨耐药水平与AcrA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对acr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制备抗AcrA抗体,Western blot方法比较同耐药水平大肠杆菌Acr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多重耐药株SEMR的AcrA表达明显高于单药耐药株SEICI和SEICH以及质控株ATCC25922。因此SEMR多重耐药性的产生与AcrA的高效表达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