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毒素氧化呈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都是检验病害猪肉的常规检验方法。采集病害猪肉和健康猪肉各30份,通过对健康猪肉和病死猪肉同时用过氧化物酶法和细菌内毒素呈色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精确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细菌毒素氧化呈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检验病害猪肉都有很高的检出率,达到了100%。检验市场上购买的健康猪肉时,过氧化物酶法优于细菌毒素氧化呈色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屠宰场生产线的改造与运输工具的改进,采集排酸处理前后、不同运输工具的猪肉样品进行实验室细菌检测,结果显示:排酸处理后,无论采用何种工具运输,猪肉污染状况显著低于排酸处理前;同时对不同运输方式猪肉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3项指标检测,冷藏运输的猪肉比敞篷运输的猪肉细菌污染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城市大、中型屠宰场(点)的宰后检验工作一般都是在夜间进行,由于在短时间内宰杀量较大,尤其是检疫操作在灯光下进行,部分寄生虫,黄疸等疾病难以检出,造成虽经检疫人员查验,仍有少量须经无害化处理的猪肉直接流入市场。我市动物检疫站驻场检疫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在猪肉出场时进行复检,基本杜绝了宰场内的病害肉上市,仅复查出黄疸肉一项就占无害化处理率的30%,两个多月来的检疫结果证明,猪肉出场时进行复检是搞好屠宰检疫的重要环节。其具体做法是:①组织检疫员在猪肉出场办理有关检疫手续时,逐头直观复察一次,…  相似文献   

4.
为了尽快满足猪肉批发市场的供销及消费者的需求,生猪屠宰必须提前在夜间进行.这样就给我们在夜间利用普通灯光照明的条件下,进行卫生检疫检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浅谈夜间检疫检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信息驿站     
<正>"发光猪肉"再露苗头近日,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北京建欣苑菜市场、八里桥市场等处购买到夜晚会发出荧光的猪肉,而这些肉均从正规屠宰场批发,且身上盖有检验检疫章。此事一经曝光,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此,北京工商部门组织了抽检,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送检样本进行荧光增白物  相似文献   

6.
猪肉是我国广大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其消费量占所有肉类消费比例达60%以上。由于在生猪屠宰、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常常受到细菌,特别是一些致病菌的污染,对鲜猪肉消费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因此,笔者对贵州省各地市售鲜猪肉进行了细菌数量和种类调查,以期掌握猪肉细菌污染状况及其种类,以便为鲜猪肉的食用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参考。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导言 地球上,对禽肉和猪肉的消费趋势日益增长。在一些国家里,诸如家兔一类的小动物正成为重要的肉食来源。 紧随着猪肉之后,禽肉是世界上最大众化的动物性食品。禽肉营养丰富,有益健康,老少皆宜;可制作的产品种类繁多,食用方便,再加上禽肉价廉物美,这一切都赋予禽肉以独特地位,使它超乎牛肉和猪肉之上。除此之外,禽肉还幸免于来自宗教团体的责难和反对。 表1~表4显示了世界各大洲以及部分国家家禽生产数量和禽肉消费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来源。据调查统计,城乡居民猪肉消费人均占有量达38.4 kg/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产品已从单纯对数量的需求上升到品质和安全的要求。然而,近几年来食源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对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中国猪业》2010,(12):60-60
本刊辑:据中国猪业网报道,今年以来,湖南长沙市个别市场销售的猪肉在夜间居然能发出幽幽的蓝光.这一现象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恐慌。近日,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的研究人员成功破解了这一神秘现象。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殖技术》2009,(19):38-38
广州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认为,造成前期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今年6月国家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影响;二是猪肉供应减少、养殖运输成本上涨及消费需求增加。目前,这轮猪肉价格上涨已持续3个多月,生猪价格从今年上半年的最低点到目前已上涨了40%多,前期生猪的过度下跌得到了较大修复。随着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的恢复,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形势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猪肉进口对国内市场影响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云  尹景羽 《中国猪业》2008,3(9):12-17
猪肉是我国老百姓主要的肉食品种,目前猪肉占国内肉类消费量的比重超过60%。猪肉又是极敏感的商品,因为它在CPI指数里占的比重很大,折算下来大概占到10%。因此,2007年以来,我国猪肉进口持续增长,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猪肉?有什么背景?会对猪肉市场供应等产生多大影响?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作出分析。尽管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各方观点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大量进口猪肉不必要、不合适、不可行。2011年开始,我国猪肉进口量增幅很大,但绝对量不大,去年冻猪肉进口不到80万吨,加上猪杂碎80多万吨,加起来160万吨左右。我国猪肉产量5487万吨,进口比例较低。马有祥表示,关于猪肉进口的问题,农业部有三个判断,一是大量进口不必要,中国人吃肉没必要靠外国,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从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喜吃猪肉的习惯,根据1982年统计,猪肉销售量占总肉量的94.2%。猪肉消费比例过高的现象是由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即使今后大力发展其他畜禽生产,也难以迅速改变猪肉产品在总肉食量中的比例。因此增产高质量的猪肉就成为发展我国养猪业中的主要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不仅对肉、蛋、乳的需要量有明显的增加,也对这些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猪肉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需要多供应脂肪少,蛋白质多的瘦肉。据北京、南京等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猪肉生产概况以及我国在行业中的地位 养猪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多年保持世界产量第一。为配合世界贸易的最新统计数据,我们完全采用2002年数据。世界猪肉产量是9418.6万吨,占肉总产量的38.4%。我国是4459.9万吨,占世界猪肉的47.4%。全球有接近一半的猪肉来自中国。我国猪肉产量比欧洲总产量2498.7万吨,还多44%。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猪肉产量的迅速增加,中美两国在整个猪肉产业上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尤其猪肉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文章首先介绍了中美猪肉加工产业的现状;接着对中美猪肉加工产业的合作进行探究,发现中美猪肉加工产业合作具体方式有企业合资、收购并购,两国在猪肉加工产业的合作已经较为多样化;最后提出中美两国在猪肉加工产业合作上仍存在猪肉加工产品单一、屠宰加工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较少等问题。对于不足之处,笔者提出通过降低市场准入壁垒、提高绿箱支持的力度等方式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正> 痘猪肉又叫米星肉,即寄生有猪囊尾蚴的猪肉,是人的有钩绦虫病的感染源,故禁止食用。 为了开辟饲料来源,我所动物饲养场利用痘猪肉作为水貂和艾虎的动物性饲料,经二年多的生产实践观察,效果良好,成本低廉。现将加工饲喂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猪业》2006,(6):21-21
本刊辑:美国肉类协会一年一度的年会上,国家猪肉委员会代表称,美国将逐步提高猪肉的出口数量。目前美国猪肉市场上。15%的猪肉产品用于出口.并且越来越多的猪肉生产商意识到,出口市场在猪肉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猪肉委员会主席WaynePeugh,作为一名畜加工商表示。美国从本月起将格外关注猪肉产品的出口市场,此前在墨西哥召开的肉类贸易年会上,已经就此问题进行过了商讨。美国猪肉产品出口15年来.每年都有很好的业绩,今年同样会创下一个新的记录。美国猪肉产品的出口定价,对世羿猪肉市场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各大猪肉出口商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握好出口市场,尤其是日本、墨西哥等猪肉产品的进口大国。在许多国家美国猪肉产品声誉一直不错.但也有媒体指出.美国猪肉产品的一些不足之处。总之,美国猪肉产品要想站稳海外市场,一定要保证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张家界社会民众和一些公众微信号以及朋友圈,疯传市场所销售猪肉有寄生虫的帖子,张家界市永定区畜牧水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也多次接到消费者举报疑似猪肉生长的寄生虫的案例多起。我们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及时处理,对疑似生长寄生虫的猪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发现消费者举报的这几起所谓的"猪肉寄生虫",全部都是游离于猪肉脂肪和肌肉之间的动静脉血管、弹  相似文献   

19.
对贵阳市部分市场销售的鲜猪肉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被检肉样中分离获得3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率为6.25%(3/48),表明贵阳市部分市场销售的鲜猪肉存在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北京猪肉供应量稳定9月17日,北京新发地肉类交易大厅的滚动屏显示,9家猪肉供应厂当天共上市1428头生猪供应,交易价格每千克在29.8-34.4元之间。北京新发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地区的猪肉供给有保障,目前不存在短缺的情况。摊主表示,新发地猪肉交易大厅一层大约有170个摊位,每个摊位的供应量是1000多斤。之前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上市的生猪供应在1800-1900头。有前来买肉的市民表示:“多少钱都得吃,贵了少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