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徐麦31系徐州市农科院用烟辐188/徐州26号有性杂交,经后代连续单株选择及品质筛选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4。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5901E。  相似文献   

2.
徐棉18号原名徐9856,由徐州农科院育成。2000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2004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徐棉18号。  相似文献   

3.
苏徐2号(原代号烟95-9)系江苏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优质小麦课题组利用山东省平度市小麦研究所辐射材料“烟1061-4”(烟C204/雅安745507),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徐州市于1999年引进,经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在徐州地区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良好,籽粒营养、加工品质优良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徐麦29是江苏省徐州市农科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是1994年用郑州8329作母本,周麦9号作父本常规杂交,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系谱号为94203-7-1-1,原代号徐麦954。2005年8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5016。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1778E。  相似文献   

5.
刘超 《作物研究》2004,18(4):230
69优8号   69优8号系江苏徐州农科所以自育的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以早中熟恢复系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1996~1997年参加本所鉴定,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预试,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2000年提前一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生产试验.1999~2000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区试,2003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生产试验,并在有关地区示范试种,2001,2004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鄂麦24号是由小麦品种苏9356的分离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苏9356是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1982年以中间材料6698(白)为母本、以鉴2为父本作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的小麦品种(后被定名为苏麦6号)。苏9356一方面具有高产、多抗、优质等优点,另一方面具有亲本组成复杂的特点(多年没能完全稳定),因而使进一步选育具备了较好的遗传基础。鄂麦24号原代号为323,2004年8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在湖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中品质最好,品质的稳定性也最好。  相似文献   

7.
苏棉14的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棉14,原名徐州203,组合为苏棉5号/徐州141∥中棉所19,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通过南繁加代,单株选择,多点鉴定,于1994年育成。并经1995~1997年的市、省逐级区试,1998年生产试验,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2~3年,苏棉14在安徽、河南、山东等试种,普遍认为苏棉14是一个抗病性强、产量稳、霜前花率高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1.优势和特点1.1 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苏棉14是江苏省内唯一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该品种经江苏省两年…  相似文献   

8.
多用途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新春2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春26号(原代号12-3)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1996年以优质强筋小麦新春9号为母本、超高产品种新春6号为父本,杂交当代用60Co γ射线辐照后,经多代单株选择,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多用途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中梁26号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于1991年以兰天1号、8619-52、山农8057、Ci-emenp等6个亲本材料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抗条锈、丰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兰天1号×8619-52)×[(山农8057×临汾82-5015)×((Ciemenp×82w5015)].2007年1月该品种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中梁26号.  相似文献   

10.
徐麦9158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以周麦16作母本、徐州24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连续多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4;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CNA011683E.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秦麦3号[系谱号为88(36)6-9-1-3-1-6],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由昌农921/东方红3号的杂种后代选育而成,1995年出圃,2000年9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品种编号为冀审麦200003号。  相似文献   

12.
苏棉2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群斌  蔡立旺 《中国棉花》2002,29(11):30-31
棉花新品种苏棉22号(原名盐2006),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以(中棉所12×泗棉2号)为母本,徐州5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圃进行抗性筛选鉴定,选择抗性较好的单株种入杂种圃、选种圃、株行圃,又通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于1994年得到株行2006,后经所级品种比较试验、省联合鉴定于1997年育成,199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试验,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域试验,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3.
绵农6号是西南科技大学小麦研究所以85—42为母本、巴麦1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代号为9309—3)。该品种1997-1999年参加国家小麦预试、区试及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定名为绵农6号(审定编号:国审麦2001002)。  相似文献   

14.
中梁26号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于1991年以兰天1号、8619—52、山农8057、Ciemeflp等6个亲本材料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抗条锈、丰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兰天1号×8619—52)×[(山农8057×临汾82—5015)X(Ciemenp×82W5015)]。2007年1月该品种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中梁26号。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粳新组合8优68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优682是徐州农科所以自育早中熟中粳不育系8908A为母本,以中粳恢复系 37682为父枰配组育成 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栽培物中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先后育成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2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新麦208、新麦19号、新麦9817、新麦21号、新麦26号等省级以上审定小麦新品种11个.其中10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麦2号(区试代号:连9791)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鉴94(73)为父本、鲁麦21为母本组配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9月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麦2005004和苏审麦200504;同时进行了该品种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工作,申请号为20040372.9,公告号为CNA001777E。  相似文献   

18.
苏棉17号(原名宁杂307)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杂种棉新组合。1996~1997年江苏省杂种棉区和1998~1999年江苏省棉花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结铃性强,丰产性好,高抗枯萎病,纤维品质符合纺工要求,于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连麦7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陕229为母本,以灌81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选择采取系谱法,经过连续9年选育与鉴定,于2008年育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11月2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定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4年第20号公告公布,审定编号:苏审麦201405,审定名:连麦7号.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衡4041是我所以抗旱节水、抗倒、抗病、适应性强为育种主攻目标,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经多年选择培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199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97002。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1998年获国家“九五”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1999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到2000年累计推广面积1760万亩,成为河北省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