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本地区饲养的不同杂交组合的二元、三元商品猪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进行初步分析,为本地区生猪的杂交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猪品种改良步伐的加快,浦江农村养猪户饲养的母猪品种已由原来的金华两头乌,逐渐更新为长金、大金、长大、大长二元母猪或长大金、大长金三元母猪.由于这些二元或三元母猪的耐粗性比本地母猪差,发情不明显,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故不受一般母猪饲养户的欢迎.据调查,目前全县不能正常配种繁殖的母猪比例约为23.2%,严重影响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和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养猪业处在低潮期,也是调整猪群结构、引进良种猪的绝好时机。因为此期通常商品猪、种猪等价格都比较低,引种时不但种猪质量好、供种及时,而且成本可能最低。因此,在追求规模效益、确定杂交模式的前提下,宜适时引进使用优良种猪。选择好的品种及杂交组合可使生猪生长速度加快、饲料消耗少、瘦肉率高,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相对提高。1适度规模化是出路。  相似文献   

4.
二元杂母猪是利用两个不同优良品种公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交一代作繁殖用种母猪.在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再与第三种不同品种的优良种公猪杂交,所生产的三元杂仔猪全部出售可获得极佳的经济效益.二元杂母猪在瘦肉率、增重速度、产仔数量、饲料利用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很大提高,因此,科学养殖二元杂母猪生产三元杂仔猪作为生猪生产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养殖业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玉环县地处浙东沿海,属海岛小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养猪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2004年底,全县生猪存栏9.85万头,50头以上规模猪场512个,散养户607户,生产方式逐步由家家户户散养型转变为规模化养殖.猪的品种已从单一梅山猪转变为内外三元猪、本地梅山猪共存.  相似文献   

6.
2009年至2010年安徽省五河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家畜改良站建立供精网络、五河县保球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供精单位、在全县建立供精点22个。2009年、2010年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每头能繁母猪人工授精2份精液补助20元,全年共为全县及周边县养猪户进行母猪人工受精10万胎次,产出仔猪杂交优势明显,为养猪户新增经济效益2000万元,大大提高我县良种率的普及,猪人工授精的推广减少种公猪的饲养量,节约了饲养成本。现就我县一规模养猪场采用人工受精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是衢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据统计,2000年末全县生猪存栏40.99万头,母猪4.27万头,全年出栏商品猪84.12万头.为控制生猪主要传染病的发生,提高衢县三元猪的商品质量,加快三元猪名牌实施步伐,自1997年7月份开始,该县探索免疫管理新机制,开始实施免疫挂牌.经5年实践,证明该办法极大地推进了免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桂蕴 《北方牧业》2014,(7):17-18
正石家庄市是传统的畜禽养殖大市,生猪产业在河北省也是名列前茅,生猪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石家庄市生猪产业现状1.养殖品种和规模饲养的品种主要有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和斯格等配套系,母猪以二元、三元杂  相似文献   

9.
在武定县畜牧业生产中,生猪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全县生猪存栏27.2万头、出栏42.7万头,实现猪肉产量35769t,占全县肉类总产量55456t的64%,是县肉类消费量的主要产品。2013年生猪产值达6.3亿元,占全县牧业产值12.6亿元的50%。近年来,全县生猪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多,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2013年生猪规模户发展到1396户、年饲养量达3000头以上的规模户有6  相似文献   

10.
如东县是江苏省生猪养殖第一大县,母猪存栏量高达全省总存栏量的1/10。母猪饲养以养殖规模小、粗放散养、饲养总量大为特点。当地的培育品种皮梅二元母猪,因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好和肉质鲜美而深受养殖户喜爱。根据2017年生猪养殖数据统计,全县母猪存栏16.6万头,其中皮梅二元母猪存栏11.7万头,占母猪养殖总量的70.4%,可见皮梅二元母猪已成为如东县的优势猪种。但随着近年来生猪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的推广,小型养殖场(户)将会因资金少、设备差、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逐步退出养殖行业,而追求极致生产指标的中大规模猪场将逐步淘汰土二元母猪,饲养瘦肉率较高的洋二元品种。如东特色培育品种皮梅二元母猪曾经为如东生猪产业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它是否有继续推广的必要以及如何继续挖掘其市场潜力,已经成为如东畜牧推广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从一名畜牧推广工作者的角度,对皮梅二元母猪的推广现状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萧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2年年底,全县存栏生猪44.92万头,年出栏72.98万头,猪肉产量6.24万吨。全县有种猪场1家,年出栏仔猪2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213家。育肥猪品种多为外三元杂交猪,占比94%;其余还有二元猪、黑猪、土杂猪等。通过对萧县24个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及周边20个养殖户开展实地调查,主要从饲料转化效率、饲养技术管理、常见病防治、设施设备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萧县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养猪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散户养猪不断减少,规模饲养迅速发展. 为了适应规模养猪的发展,我县采取了一系列生猪疫病综合防制措施,在欧北镇率先开展防疫承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县规模养猪起步晚,条件不一,地区分散,饲养户免疫意识淡薄,免疫程序混乱,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制约规模养猪业的发展.1992年,我们调查了本县20个规模养猪场的11 516头生猪,发现从出生至出栏疫病发生数达1.59次/头,死亡率6.82%.规模养猪形势严峻,寻求科学的免疫方法,提高免疫效果,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已成当务之急.于是我们立即着手不同免疫方法、不同免疫日龄的免疫效果观察;猪气喘病的综合防制措施研究;K88双价基因工程苗的应用效果观察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并初步建立起一套免疫程序.为了进一步研究更加完善、更符合本县实际的生猪免疫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1995年我们专门立题研究规模养猪科学免疫程序.经过二年时间的组织实施,1996年底完成了本县生猪免疫方法的研究,制订出比较完善的免疫程序(见表1),并在全县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应用此免疫程序后生猪疫病发生数控制在0.20次/头,死亡率降低到1.06%,比习惯免疫法分别降低1.39次/头和5.7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为本县生猪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对城固县24个乡镇兽医站2000年-2002年家畜病历资料记载及2003年-2004年全县生猪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县域内发生过生猪疫病32种,根据其对养猪业的危害程度共查出15种重点疫病,针对重点疫病制定了综合防制措施,在全县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生猪产业是互助县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60%,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状况,积极探索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县畜牧局组织人员对生猪生产重点乡镇和全县规模养殖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并从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快发展全县生猪产业的对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平昌县将山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生猪产业.2009年,全县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1%,生猪产业占畜牧产业的比重达70%左右,适度规模养殖生猪的出栏量占全县出栏总量的52%,牧业生产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平昌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生猪为重点,肉牛为特色,家禽为基础"的畜牧产业发展战略,并在探索和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山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通城县是著名地方良种“通城猪”之乡。为更好开发利用本品种 ,1 985年以来引进外国良种大约克夏公猪开展人工授精 ,在全县普及了“大通”二元杂交猪生产。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先进县”、“全国生猪品种改良先进县”。近几年 ,我们响应中央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 ,强化品种改良技术措施 ,实施“优质三元猪”项目工程建设 ,引进外国良种长白公猪开展“长×大通”三元杂交改良。2 0 0 0年 ,全县出栏优质三元瘦肉猪 3 0万头 ,占出栏总数的 70 % ,二元母猪存栏达 2万多头 ,养猪大户全部实现优质猪生产。全县生猪品种…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以来,新宁县全面推广牛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短角牛为主要品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冻配黄牛8.83万头,繁殖杂交改良牛6.96万头.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存栏黄牛近20万头,年出栏率均在30%左右,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近20年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推广牛冻精配种技术,我们已探索出一套提高冻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使受胎率逐年提高,由开始试点的22.5%提高到目前的86%,全县平均达83%.但近年来,由于项目投入资金的不断减少,液氮、冻精、运输费用成本提高,牛品种改良社会经济效益增大,冻配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永嘉县地处浙南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 ,畜牧生产结构稳步调整 ,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调查 ,2 0 0 2年全县畜牧业产值 2 .6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 35 .0 % ,肉类总产量 196 5 4 t,禽蛋产量 336 0 t,生猪存栏15 .2 2万头 ,出栏 19.10万头 ,家禽存栏132 .34万羽 ,出栏 30 8.6 4万羽 ,牛存栏 1.4 5万头 ,出栏 310 7头 ,羊存栏 2 .88万只 ,出栏1.6 2万只。1 畜牧业现状1.1 区域化生产格局日趋明显 已初步形成三大生产区 :一是南部和东南部沿江和低丘平原地区的生猪、肉禽及禽蛋生产基地 ,占全县肉产量的 5 4 .2 3%。主要有以瓯北…  相似文献   

19.
1动物防疫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 1.1基本情况 2000年至2003年,灌阳县作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县,在区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县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经过三年艰苦努力的工作,完成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工作.全县生猪防疫工作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从2004年开始动物免疫密度逐年下降,据县畜牧水产局和县防检站的防疫报告,生猪的免疫密度从2003年的100%下降到2006年的82.4%.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雄蚕品种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杂交原种进行杂交,形成新的三元雄蚕杂交组合。以"芙蓉·932×7532·湘晖"(即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试养,发现利用杂交原种芙蓉·932为母本与含伴性平衡致死基因的平30、平32品种为父本杂交形成新的雄蚕杂交组合,茧层率比对照高2.88%~3.63%,但虫蛹生命力比对照低8.42%~15.82%,特别是伴性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在广西高温季节饲养,虫蛹生命力只有26.60%~50.72%,比常规二元杂交原种"芙·9"低46.66%~70.78%,需进一步改良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