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真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连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流行的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是把某种外源基因或DNA序列,通过离体的DNA重组分子转导技术,重组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使其独立地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并通过无性或有性生殖过程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后代,以达到操纵生物体经济性状的目的。这种DNA重组技术(Recombiant DNA Techniques),即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或称遗传工程(Genetie Engineering),也有人称之为基因克隆(Gene Clong)或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e)。上述基因工程与遗传工程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的概念更广泛。基因工程特指在分子水平上对遗传结构进行修饰或重组的生物工程技术。当其用于遗传育种时,可称之为遗传工程。但遗传工程既可以是分子水平的基因工程,也可以是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技术,为原生质体融合或组织培养等。近年来,国内生物工程研究在食用真菌领域中,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报导较多,但构建食用菌基因文库(Genome Library)等DNA重组技术尚未见报导。本文是笔者1988—1991年从(一)制备原生质体;(二)提取高分子量平菇总DNA;(三)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DNA分子量;(四)选择载体;(五)总DNA的部分酶切;(六)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七)包装抽提物效价的测定;(八)连接包装转导,构建平菇基因文库等八个方面实验的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2.
实验(八) 连接包装转导,构建平菇基因文库有了足够的外源DNA片段、载体DNA和包装抽提物,应进行一系列连接包装测试,以确定产生最大量可包装分子(Recombinant DNA)的载体与外源片段的比例,为大量连接和包装提供依据。然后,进行正式连接、包装和平板转导试验,获得构成基因文库的重组克隆,即构建基因文  相似文献   

3.
<正>新西兰园艺与食品研究所(The Horticultureand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w Zealand Ltd)布兰兹试验站(Blands Research Orchard)利用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 Mill.)与日本板栗(C.crenataSieb.et Zucc.)杂交培育出了几个非常丰产的板栗新品种,其名称为1002、1005和1015.据报道这些新品种的9—11年生的树每年单株产量都在100kg以上.这些品种近两三年来在新西兰发展迅速,估计至本世纪末新西兰板栗的出口量将达2000t.1992年该国出口的板栗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为每kg3.6—4.5美元.这些新品种在生产上均采用嫁接繁殖.  相似文献   

4.
在果树施肥管理上,既省工又见效快的新型肥料会有效地补充传统栽培管理技术的不足.笔者在苹果上进行了新型水溶肥果友氨基酸(西安三鑫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应用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鲁引1号,是泰安市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利用茎尖培养、温室炼苗、网室加代等生物技术,从原"鲁引1号"分离、提纯培育的新品种.具有生育期短、株型紧凑、结薯集中、薯块光滑均匀、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已在鲁中地区大面积种植.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葡萄基因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简述了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的关系,从基因转导途径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综述了葡萄近年来基因转导的研究进展。葡萄基因转导途径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并通过前者以砧木110R的体胚为材料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用后者轰击无核白试管叶片的体胚,提高了转化率。影响转导的因素主要从受体与再生系统、转化细胞的筛选与检测、培养方法与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对葡萄基因工程进展及展望进行了讨论,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再生途径仍然是目前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华叶牌PBO是由江苏省江阴市果树研究所研制和生产的一种多功能的新型果树叶面肥,它的主要成份有细胞分裂素(BA)、生长衍生物(ORE)、延缓剂等.我们于2006年在新西兰红梨上进行应用试验,对梨果的脱萼,果实的增糖着色等都有较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 品种资源 该品种由新西兰用嘎拉与华丽杂交培育而成。新西兰目前已将其作为嘎拉系换代品种加以推广栽培。陕西省果树研究所1995年引入,1996年秋季在该所洛川果树试验示范中心果园高接2年生金冠树50株(基砧为新疆野苹果,中间砧为M_(26)),春季栽植矮化苗木95株进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研究人员利用猕猴桃加工废料成功制作出塑料器皿。新西兰罗托鲁阿市的一家研究所采用新技术成功地将有机材料和废料制成了塑料制品。这种有机合成塑料采用猕猴桃废料作为原材料,通过一种神秘的化学合成工艺,使猕猴桃废料像塑料一样熔化。该研究所研制的最终产品名为“spife”,即塑料调羹和刀的组合产品。  相似文献   

10.
BN—2苹果增高剂试验及应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西北植物研究所(电话:0910—7013448),在国内首次合成出一种苯基脲类新型植物细胞分裂素,其活性比一般细胞分裂素(膘呤类化合物)高出几百至几千倍,并通过了陕西省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已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96118798.0)。1996和1997年,西北植物研究所在省果树研究所栽培室协作下,将其与其它物质混合后在苹果花期进行喷布,发现该产品具有美国普洛马林类似功能,是一种新型苹果增高剂,暂定名BN—2苹果增高  相似文献   

11.
5月21—24日,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一行5人到河南、陕西考察。来访专家包括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副所长David Hughes、果树病虫害防控首席专家Jimwalker博士、隶属于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的亚洲果树研究所所长Allanwhite、果树害虫防控专家DaveRogers和果树品种推广专家LewisDagger。主要目的是考察苹果园综合管理情况,初步了解苹果病虫害防控现状,并探讨和相关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降低苹果农药残留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红梨又称美佳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与新西兰皇家园艺与食品研究所进行国际合作,在新西兰用日本‘幸水梨‘作母本,中国云南‘火把梨‘作父本培育出的红皮梨新品种.1997年引入国内,陆续在河南、河北、云南、甘肃、安徽等省试栽.……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作物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细胞核雄性不育中存在着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和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两种类型.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居多,占88%左右,而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仅占10%(刘定富1993).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虽不及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普遍,但迄今为止至少在20个属22个种中发现了由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学工程等五个方面,其中,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生物工程的核心内容。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下简称柑桔所)1970年组建了柑桔组织培养课题组,主要从事柑桔组织与细胞培养等相关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展了柑桔基因工程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猕猴桃是新西兰每年大量出口换汇的水果,换汇额占新西兰全部园艺产品换汇值的50%.1990年猕猴桃出口换汇值约达3亿美元,因此新西兰的科学工作者和猕猴桃栽培者一向十分重视在国际上保持其所占的优势。目前世界上栽培的绝大部分都是新西兰的海沃德(Hayward)品种,该品种的最大优点是果实耐藏力强,但树势旺,成熟晚,果实品质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新西兰一直在想选育出一些较海沃德成熟早、风味好的品种。据该国《Orchardist》杂志报导  相似文献   

16.
金魁(鄂猕猴桃1号)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从野生猕猴桃竹溪2号中经实生选育而成的晚熟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曾于1988年和1992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评比第一名及"希望之光"奖,199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用菌》2014,(6):39-39
据外媒报道,日前,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的专家们最近正在研究松乳菇、松露的栽培和商品化,这很有可能给新西兰的出口市场带来新的商机。在新西兰,松乳菇的售价为每公斤50美元,而罕见的Biancetto松露可以卖到每公斤3 000美元。这2种食用菌非常有益人体健康,价格在海外也是不菲,其中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专门支持松露的旅游业。负责该研究项目的亚历克西斯博士表示,他已经接手该项目有5年时间了。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有关基金的最近一轮商讨,林肯中心的5个合作单位(农业研究所、新西兰畜牧研究所、土地保护研究所、林肯大学和植物性食物研究所)确保了对21项新研究项目的1.33亿美元的投资,以支持畜牧业、园艺业、种植业和农产品的产品创新与环境保护。通过这项基金将会改善灌溉设施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茄科植物WRKY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笑  成玉富  杨旭 《园艺学报》2017,44(1):170-173
WRKY蛋白是植物中最大的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通过特异性结合启动子区域的W-Box来调控基因的表达,其成员参与了茄科(Solanaceae)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和激素信号的转导等进程。综述茄科植物WRKY转录因子表达模式和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东江本地早高接树安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江本地早"是浙江省柑橘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林业特产局于1993年在黄岩新前街道东江村的本地早蜜橘园中发现的珠心系实生变异.该品种是一个丰产、优质、少核、早熟的本地早新品种,2007年"东江本地早"通过由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浙认果2007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