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青虾无公害繁殖技术 (一)青虾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1.雌雄区分青虾为雌雄异体,区分雌雄青虾的简便方法为:①第二步足(即“大钳子”):体长3厘米以下的青虾,雌雄青虾第二步足无明显区别;体长3厘米以上,雄虾的第二步足开始比雌虾长,个体越大,雌雄青虾第二步足的差距越大;②第四、五对步足间距:雌虾腹面第四、五步足基部之间的距离较宽阔,成“八”字形排列;而雄虾则较狭窄,第五步足基部靠在一起(雌雄青虾鉴别图见彩中插2)。  相似文献   

2.
克氏螯虾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亲虾的选择 一般3~4月份选择亲虾,具体要求是:9~12月龄,体重30~50 g,附肢齐全,健康无病,活动力强,雌雄比为2:1。雌雄鉴别:雄虾个体较大,螯足粗壮,螯足2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腹部狭小,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雌虾螯足较小,无软疣或软疣颜色较浅,腹部膨大,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虾雌雄鉴别与比例雄虾个体较大,螯足粗壮,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腹部狭小,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雌虾螯足较小,无软疣或软疣颜色较浅,腹部膨大,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雌雄比例为(2~3)∶1或5∶2。  相似文献   

4.
青虾亲虾的收集与运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青虾养殖业的发展,苗种需要量越来越大,掌握亲虾的收集和运输技术,是搞好苗种繁育、发展生产的前提,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亲虾的收集 繁殖用的青虾一般是在春季繁殖季节从湖泊中捕来,最好是用抄虾网、虾笼或虾罾捕获的,这样捕获的虾不易受伤,活力强。 在靠近湖泊的地方可以直接收集抱卵雌虾,在虾源不方便的地方则应预先收集末抱卵的雌雄青虾,尽量选择体长5厘米以上,体重2克以上的大虾。雌虾卵巢要成熟或接近成熟,可根据雌虾头胞胸部背面的卵巢大小判断,成熟或接近成熟  相似文献   

5.
一、亲虾雌雄鉴别与比例 雄虾个体较大,螯足粗壮,螫足附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腹部狭小,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基部;雌虾螫足较小,无软疣或软疵颜色较战,腹部膨大,生殖孔开口于第3对步足基部。雌雄比例为(2~3):1或5:2。  相似文献   

6.
<正>三、三茬繁育青虾虾苗第三茬6月10日至7月10日繁育青虾虾苗。1.青虾亲本选育时间自1-2月份选择异地湖泊水流入湖口区域生长的遗转基因好、抗逆性强青虾亲本,雌虾个体长5.5~6厘米、雄虾个体规格要更大一些。2月至5月份培育亲本抱卵虾;亲本放养量:亩放养量为30~40千克,雌雄比例为3∶1;5月初期即可看到  相似文献   

7.
亲虾选择,(1)健康无病。即虾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无病无伤,附肢完整。(2)个体较大.雌虾体长9-10厘米,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应比雌虾大.(3)年龄适中.以1—2冬龄的亲虾为宜.(4)性比合理.在繁殖季节,雌雄之比以4-5:1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水产养殖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经常涉及动物的雌雄鉴别问题。性别不同,其生长速度、大小、形态、风味等均有不尽相同之处。有的雄性生长快,有的雌性生长快。出于某种需要,有时要进行单性养殖,以便提高产量和效益.于是需要正确鉴别雌雄。人工繁殖过程中更需要准确识别雌雄,便于亲本选留购进及配组。因此雌雄鉴别意义重大,现就目前养殖较热的几种特种水产动物的雌雄鉴别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雄性个体明显地比同龄雌性大。雄虾第二步足强大,呈蔚蓝色,其长度超过体长。头胸部较大,腹部较短;生殖孔开口于第5对步足的基部并形成小突起,第二腹足内肢的内缘有一棒状的雄性附肢,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距离较窄。  相似文献   

9.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1,26(1):13-13
掌握罗氏沼虾亲虾选择和运输技术,是发展罗氏沼虾养殖生产的基础,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亲虾的选择选择亲虾要综合个体大小、虾体健康状况、亲虾年龄以及性腺成熟等因素。通常按照以下条件进行严格挑选。1.1个体规格作为人工繁殖用亲虾,通常要求个体规格大一些好。雌体体长要求在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雄虾体长要求比雌虾更大一些,并要求规格整齐,体形标准。1.2健康无病凡作为亲虾用的,必须挑选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敏捷、健康无病的虾。1.3附肢完整亲虾还必须具备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1.4年龄适中…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类群间的性状差异,本研究对人工养殖的罗氏沼虾雌、雄及“老头虾”3个类群共490个个体的体重、体长、全长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等。结果表明, 3个类群除上、下额刺数2个可数性状外,其他9个可量形态性状与体重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影响体重的关键形态性状在3个类群中各不相同,但体长、头胸甲长、第二步足长在3个类群中均是影响体重的关键指标;分别建立了各类群体重与关键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雌、雄2个类群表型上更为相似,“老头虾”与雌性个体的差异最大。腹部轮廓特征(包括腹长、腹宽、腹高)、全长、体长及第二步足长对3个类群的差异贡献较大。雌性个体腹部发达,“老头虾”则第二步足尤为发达。本研究结果可为罗氏沼虾的选择育种、基础生物学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最近6年全国及7个刺参主要养殖省份(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刺参养殖产量及养殖面积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6年中,全国刺参绝对产量呈递增趋势,由2006年的75 725 t增加到2011年的137 754 t,其中2010年产量增加较大,比2009年增加28 144 t。全国刺参产量在全国海水养殖产量的比重逐年增大,由2006年的0.52%增大到2011年的0.89%。全国刺参绝对养殖面积2007年最小为64 386 hm2(公顷),2009年最大为153 626 hm2。全国刺参养殖面积占全国海水养殖面积百分比先升高后降低,2006年最低为4.75%,2009年最高达到8.35%。全国刺参单位面积产量2007年最高,2009年最低。辽宁省、山东省是刺参养殖两大省份,其刺参产量之和占全国刺参产量的91.4%~98.1%,并且逐年下降;其刺参养殖面积之和占全国刺参养殖面积的92.6%~99.0%,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南方各省刺参产量占全国刺参产量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大,尤其是福建省2011年已成为继山东、辽宁之后的第三大刺参养殖大省。  相似文献   

12.
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利用鱼虾间养模式 ,即虾池和鱼池相邻 ,虾池之间隔离 ,虾池由鱼池供水。试验初始盐度 3‰~ 5‰。 6口养虾池塘 ,单产最低为 4 0 0kg/亩 ,最高为 15 0 0kg/亩。  相似文献   

13.
深海网箱养殖与传统网箱养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发岐 《河北渔业》2010,(3):58-59,61
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它充分结合了当代的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防腐蚀技术、防污损技术及抗紫外线技术等高新技术。本文通过对深海网箱养殖和传统网箱养殖在箱体、框架、浮力装置和固定装置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找出深海网箱养殖的一些优势所在,希望能为以后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虾作为水产业中的支柱品种,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是水产品中出口量较多的品种之一.针对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施用禁用药物、可用药物用量过多、成虾体内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问题,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于2003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SPF南美白对虾苗种,养殖过程中不投放抗生素等禁用渔药,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与优化水质以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在虾体内的残留,再结合温性中草药的合理利用来防治虾病,结果表明,养殖对虾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无公害对虾标准,达到国内出口与国外进口食品标准,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恢复和增殖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资源,江苏省海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实施了缢蛏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近3年的推广,2002年全市5500亩适宜缢蛏养殖的淤泥质滩涂基本开发利用。在推广平涂缢蛏养殖技术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苗种运输技术、养殖场地的选择、蛏苗的播放和密度控制、养殖期的管理、敌害防治等五个关键技术的推广。一、苗种运输技术近三年来,缢蛏养殖发展迅猛,使本地苗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要从浙江玉环、乐清地区组织大批蛏苗,长途运输,因而对苗种的运输技术要求很高。运输蛏苗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鲍的生活习性 鲍为狭温狭盐性贝类,对生活海域的环境要求水质清澈,潮流通畅,海水的盐度常年保持在3‰以上,海底为岩礁底质,并且有较丰富的大型饵料藻类生长,如褐藻、绿藻和红藻等,鲍有定居的习性,在饵料丰富的岩礁带,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移动。鲍是雌雄异体,性成熟时,雄鲍性腺为奶黄色,雌鲍为浓绿色。皱纹盘鲍的繁殖适温为20℃左右,杂色鲍开始繁殖的水温为25℃。繁殖时,雌雄鲍将卵与精子排入水中,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在海水比重1.022,水温为22.5℃的条件下,从受精开始到出现第一呼吸孔形成稚鲍、一般为4…  相似文献   

17.
匙吻鲟(Polyodon spsthula)隶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又名鸭嘴鲟。分布在美国中部和北部的大型河流及相关湖泊、水库和海湾沿岸地带。匙吻鲟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性情温顺,食物链短,是所有鲟中唯一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饵料来源广泛,易养易捕。1鱼种的培育和  相似文献   

18.
沙蚕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和河口附近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可以作为钓饵,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是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它作为对虾亲虾饵料不仅亲虾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日本每年大量出口沙蚕作为钓饵,出口销售非常看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沙蚕本身就是一种海洋药物,已被用于提取沙蚕毒素;利用沙蚕进行生态养殖,已取得很好效果。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均十分明显,本文将其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点作一详细介绍。一、沙蚕主要养殖方式1.滩涂粗放型增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成本非…  相似文献   

19.
水库生态网箱养鱼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一种网箱养鱼模式,它完全依靠水体内的天然饵料提供鱼类的生长需求,不但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能够提高水库水体生态自净功能,调节水库自然生态平衡,减少水质污染,改善人民饮水质量,是一种环保型的网箱养鱼模式。据统计鲁山县昭平台水库每年放网箱2800只,经过720~750天养殖,平均每箱产量500公  相似文献   

20.
河蟹健康养殖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 养殖池塘在交通方便、电力设施齐全 ,有良好水源且相对安静的地方。塘外有石棉瓦围栏高达 1米与外界隔离 ,池埂高出水面 6 0厘米以上 ,且较为宽实 ,每池塘四周用铝皮围栏 ,深入土中2 0~ 30厘米 ,高出埂面 5 0厘米 ,每 1米用木桩固定 ,同时做好进、排水口的防逃。池塘清整消毒 在放养前 ,用泥浆泵清除过多淤泥 ,留下 2 0厘米淤泥 ,曝晒过冬 ,蟹种放养前1个月 ,每亩用 15 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以杀死病原微生物及野杂鱼等。清塘以后的进水用 80目网袋过滤 ,以防野杂鱼类及其卵进入池塘。水草种植 为营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