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活体解剖澳洲银鲈49尾,记述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澳洲银鲈鱼体呈纺缍型,体被栉鳞;体侧银灰且有光泽,侧线上方颜色较深,腹部白色;侧线明显并延伸至尾柄中央;前鳃盖骨具细刺,沿其后缘排列,主鳃盖骨后缘具2个由细刺组成的突起;背鳍硬棘10-13支,腹鳍和臀鳍均具硬棘,尾鳍微凹形。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10-14个,肠管长,内脏多被脂肪包裹。雌、雄异体,生殖腺紧贴于鳔的腹面。  相似文献   

2.
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见第24页图1),又名翘白子、大白鱼、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是我国珍贵的淡水鱼种,因其肉质鲜嫩深受人们喜爱,养殖前景广阔. 1.形态特征体型较大,体细长,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坚厚急剧上翘;眼大而圆;鳞小,侧线明显;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鳍硬而光滑,胸鳍末端几达腹鳍基部,臀鳍大而长,尾鳍深叉形;体背浅棕色,体侧银灰色,腹面银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  相似文献   

3.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研究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4.7~45.1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形态发育特征。结果显示:4.7 mm个体脊索为无分节的长圆柱形;5.3 mm个体随着髓弓、脉弓和尾下骨的出现,脊柱开始发育;7.1 mm个体髓弓与脉弓延伸形成髓棘与脉棘,脊柱出现分节的硬骨环,并从前往后硬骨化;22.9 mm个体脊柱形成40~43枚椎骨(躯椎15枚,尾椎25~28枚)。矛尾虾虎鱼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第二背鳍与臀鳍、第一背鳍与腹鳍。4.8 mm个体可见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和乌喙骨-肩胛软骨,以及部分骨化的匙骨;16.8 mm个体肩带开始骨化。腹鳍支鳍骨最早在8.9 mm个体出现,在17.0 mm个体开始骨化。6.6 mm个体脊索上方中部与肛门后端分别出现13和11枚软骨质的支鳍骨;第二背鳍先于第一背鳍出现,背鳍支鳍骨与臀鳍支鳍骨分别在13.0 mm和12.1 mm个体中开始由前向后骨化,第二背鳍与臀鳍第1枚鳍条分别在22.7 mm和20.6 mm个体中锐化成背棘与臀棘。5.8 mm个体最早出现2枚尾下骨,随着脊索末端向上弯曲,10.9 mm个体尾鳍基本成型,共有2枚尾上骨、1枚尾杆骨、1枚尾椎髓体、1枚侧尾下骨和3枚尾下骨,且第2枚与第3枚尾下骨已愈合完全,24.3 mm个体尾鳍骨化基本完成。矛尾虾虎鱼仔稚鱼骨骼发育研究结果对其分类鉴定和早期发育功能趋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瓯江彩鲤,俗称田鱼,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鳞片柔软可食,可谓淡水鱼中一绝。田鱼色彩丰富,可与日本锦鲤相媲美,是一个兼养殖和观赏于一体的优良品种。1.形态特性体长而侧扁,中部稍高,腹部圆,吻圆钝,口前位,口裂呈马蹄形。有二对短须,鳃孔中等大,体披大而柔软的圆鳞,胸部鳞片较小。侧线完全,中前部弯曲度较大,背鳍及臀鳍前部的第三条硬棘强大,尾鳍分叉。体色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彭泽鲫、钱塘江鲫鱼、新疆鲫鱼4个群体鲫鱼进行了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形态框架数据进行了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鲫鱼在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框架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异育银鲫中科3号与彭泽鲫的背鳍、臀鳍各具2根硬棘,而钱塘江鲫鱼与新疆鲫鱼背鳍、臀鳍各具3根硬棘;钱塘江鲫鱼侧线鳞数为28,其余3个群体侧线鳞数均不少于29;钱塘江鲫鱼侧线上、下鳞数均为5,而其余3个群体侧线上、下鳞数均为6;异育银鲫中科3号、新疆鲫鱼与彭泽鲫、钱塘江鲫鱼体高/体长差异显著,彭泽鲫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钱塘江鲫鱼和新疆鲫鱼之间头长/体长差异显著;形态框架分析结果表明,钱塘江鲫鱼与彭泽鲫形态遗传距离最近,其次为新疆鲫鱼,与异育银鲫中科3号形态遗传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6.
<正>黑鱼体呈圆筒形,体长可达60厘米,头长、前端扁平,体黑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不规则的斑点。背鳍和臀鳍很长、无硬刺,腹鳍很小,尾鳍圆形。黑鱼经常栖息在河湖水草区里,尤其喜居在洪水泛滥的淤泥地带。  相似文献   

7.
银鱼:银鱼科,银鱼属。体细长,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10cm。头平扁。眼大。口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颌与下颌等长。无鳞无侧线。体柔软。背鳍位置靠后,在身体后四分之三处。臀鳍与背鳍相对,尾鳍叉形。全身白色透明。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业》2005,(1):14-14
一、生物学特性 巴西鲷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的湖泊、河湾、水库中,也是巴西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巴西鲷属热带鱼类.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它体侧扁,体型与鲤、鲫鱼相似,体色银白,尾叉型,体长为体高的3倍左右,成鱼一般长30cm,侧线鳞45,胸、腹、臀鳍为红色,背鳍和尾鳍末端发红,背鳍和尾鳍之间有一脂鳍。  相似文献   

9.
<正>草鱼地方名混子、鲩鱼、草青等。草鱼体型延长、躯干部略呈亚圆筒形,尾部侧扁,无腹棱、头中等大,吻宽而平扁,口端位弧形,上颌稍有突出。鳃耙短小呈棒形,排列稀疏。下咽齿为梳状栉齿,鳞片颇大,圆形。侧线微弯,向后延至尾柄正中,背鳍无硬棘,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稍远。臀鳍无硬刺,起点距腹部基部较距尾鳍基为近。鱼体呈茶黄式,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鳍和尾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较淡。草鱼外观很象青鱼,但两者体色有别。草鱼体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见的4类金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草金、鎏金、兰寿、龙睛为代表,选取鳍条良好的鱼体,采用透明鱼制作法及X-ray透视法,比较各鳍之间的异同点,并对脊椎骨、腹肋骨数量和形态进行比较,了解金鱼在变异过程中骨骼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草金骨骼与鲫鱼较为相似,体呈纺锤形,背鳍较短,胸鳍呈三角形,尾鳍不分叉,为单尾鳍、单臀鳍;鎏金背部隆起,尾柄缩短,尾鳍叉多在4叶以上;兰寿各鳍较短,背鳍退化,为双臀鳍、双尾鳍;龙睛体形较短,眼突出,背鳍高耸,胸鳍较长,尾鳍为4叶。此外,草金脊椎骨数量最多,为30枚,而鎏金相对较少;草金、鎏金、龙睛腹肋骨第1根最长,兰寿腹肋骨第3~6根最长。  相似文献   

11.
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石鲷仔稚鱼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培育,培育水温24-28℃,盐度28-32,pH7.6-8.4,对条石鲷早期发育阶段鳍的发育、分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奇鳍鳍褶起始于头部,绕过尾部,终止于肛门;3日龄仔鱼出现胸鳍;8日龄仔鱼脊椎末端下侧出现放射丝;12日龄仔鱼脊椎末端开始上翘,腹鳍基形成;15日龄仔鱼胸鳍出现软条,背鳍、臀鳍在支鳍骨上方的相应位置分化出软条,尾鳍由圆形转变为截形,腹鳍形成2枚软条;20日龄仔鱼背、臀、尾鳍软条出现分节,腹鳍形成4枚软条,透明,无色素,尾鳍呈长截形,鳍中部略有内凹;30日龄稚鱼各鳍鳍条数目已发育完全,尾鳍鳍条出现分支,胸鳍和尾鳍还未有色素分布,背、臀鳍的鳍棘部已全部出现色素,软条部分还未完全着色素,腹鳍已全部着色素;40日龄进入幼鱼期,外部形态和成鱼相似,各鳍鳍条发育完全.条石鲷仔稚鱼胸鳍长与全长呈直线回归关系,且胸鳍长随日龄的增加而增长,呈指数关系.条石鲷各鳍的发育时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腹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齐氏田中鳑鲏(Tanakia chii)人工授精和培育(22℃恒温环境)阶段早期发育的观察,描述了其仔稚鱼发育形态特征。初孵仔鱼卵黄囊饱满,呈淡黄色,表皮布满微突;3日龄仔鱼卵黄囊两侧向上突起,尾部鳍褶延展变大;6日龄仔鱼眼囊发育;8日龄仔鱼眼囊有黑色素,晶状体形成;11日龄仔鱼口形成,脑开始发育,体上有黑色素出现;15日龄仔鱼鳃沟和肛门形成,背鳍和臀鳍的鳍基出现,尾鳍下叶鳍条形成;21日龄仔鱼头与躯干分界明显,鳔分化为前鳔和后鳔,背部和臀部鳍条数目分别为8和10枚,身体黑色素连接成条带状,虽然残存有卵黄囊,但已经开口并摄食。31-36日龄仔鱼胸鳍呈膜状鳍褶,腹鳍出现鳍条,尾鳍呈深叉形。61-66日龄稚鱼,鳞片出现,体中线后半部具一条黑色素带,稚鱼出现集群游动现象。仔鱼体长的生长呈阶段性:1-26日龄仔鱼生长较为平缓;26-81日龄生长较快。综合21日龄仔鱼卵黄囊残留很少并开口摄食的特征,我们推测在孵化后21日为自然条件下齐氏田中鳑鲏的出蚌时间。同时,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和游泳器官在早期阶段快速发育。这些器官在仔鱼的早期快速发育,使出蚌后的仔鱼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与早期生存相关的各种能力,提高了出蚌后仔鱼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测量分析了鄱阳湖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的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鄱阳湖鳡鱼的背鳍为D.Ⅱ.11Ⅰ-9,臀鳍A.0.13,腹鳍V.Ⅰ.9,胸鳍P.Ⅰ.17,尾鳍C.Ⅵ.25。其体长为体高的6.7~6.9倍、为头长的4.3~4.5倍、为尾柄长的6.29~6.31倍、为肠长的2.04~2.08倍。其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孵化后第4天至第37天黄鲷仔鱼的观察,研究了各个发育时期的外部形态变化和鳍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尾部腹面的色素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明显。尾柄部背缘出现色素是黄鲷仔鱼的重要特征之一。尾鳍、胸鳍的鳍褶孵化后即出现,分别在26、33日龄出现鳍条;背鳍、臀鳍鳍条在28日龄开始发育,33日龄出现鳍棘;腹鳍在33日龄时出现鳍褶,35日龄出现鳍条。前鳃盖骨后缘下角出现2个扩大且尖锐的棘,是鉴别黄鲷仔鱼的标志之一。人工培育下的黄鲷仔鱼发育较天然水域的个体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孵化后第4天至第37天黄鲷仔鱼的观察,研究了各个发育时期的外部形态变化和鳍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尾部腹面的色素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明显。尾柄部背缘出现色素是黄鲷仔鱼的重要特征之一。尾鳍、胸鳍的鳍褶孵化后即出现,分别在26、33日龄出现鳍条;背鳍、臀鳍鳍条在28日龄开始发育,33日龄出现鳍棘;腹鳍在33日龄时出现鳍褶,35日龄出现鳍条。前鳃盖骨后缘下角出现2个扩大且尖锐的棘,是鉴别黄鲷仔鱼的标志之一。人工培育下的黄鲷仔鱼发育较天然水域的个体慢。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取广东和台湾两个不同地理群体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两地理群体间形态性状差异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和台湾两地理群体间的大口黑鲈形态差异主要集中于躯干中部和尾部.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5.8%.前2主成分因子得分散点图中两地理群体重叠区域较小,可以完全区分.广东群体和台湾群体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具有相似的影响效果,其中体高、胸鳍基点至背鳍基点长度、臀鳍基点至背鳍基点长度、臀鳍基点至背鳍末端长度和背鳍末端至尾鳍基点长度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是影响两地理群体大口黑鲈体质量的关键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体质量选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群体是否存在形态差异,为辨别中华乌塘鳢产品来源提供快速便捷的形态学判别方法,也为创建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生态养殖品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量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6个可量性状和20个外形框架结构数据,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多元分析.[结果]除头长/体长外,其他各项可量性状比值在各中华乌塘鳢群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9(第二背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3(第二背鳍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14(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L17(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尾柄长/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尾端特征值,对第二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体高/体长、L2(第一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L5(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6(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7(第一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和L8(第二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等躯干特征值,对第三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11(臀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2(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L16(臀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和L18(臀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等体后端特征值.野生、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群体可通过判别函数进行有效区分,其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群体与生态养殖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池塘养殖群体相聚,即中华乌塘鳢生态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形态较相近.[结论]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形态学多元分析可有效辨别.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的形态与野生群体更相近,食物保障和食物组成、环境理化条件等可能是引起中华乌塘鳢各群体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测量了兴凯刺鳑鲏成体的体长、体高、头高、头长、头宽、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和体重等17个形态学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结果显示,兴凯刺鳑鲏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眼后头长、眼径、尾鳍长和背鳍基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和体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兴凯刺鳑鲏的怀卵数量与体重和体高呈显著的正相关。雌性主要通过个体体重的增长以及腹腔体积(体高)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性选择、生育力选择、生态环境和食物营养状况影响兴凯刺鳑鲏两性异形的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