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省感染水稻白叶枯病的病株和健康植株上共分离得到475株植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出167株对水稻白叶枯病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病株体内拮抗内生细菌的菌株数量多于健康植株,病株和健康植株根、茎、叶中的内生细菌菌株数量略有不同,从病株根、茎、叶中分离出的拮抗内生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而从健康植株的茎部和叶部分离出的拮抗菌对水稻白叶枯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根部拮抗菌(P0.05)。采用对峙培养方法测定并比较分离菌株的抑菌能力,得到30株对白叶枯病菌抑菌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5种病菌的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30株菌株对5种水稻病害的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水稻内生拮抗细菌分别与GenBank序列数据库中17个属的细菌相似性较高,其中,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为发病植株特有的拮抗细菌属,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考克斯菌属(Kocuria)仅存在于对照植株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种类差异入手,筛选具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菌株,构建植物有益细菌菌库,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从园林植物、果树、蔬菜、中草药等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株,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和透明圈法进行抑菌活性和生防相关物质的检测。【结果】从中国不同省市地区采集的44份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531个细菌菌株,其中蔬菜根际来源的菌株最多,占61.21%,果树根际来源的菌株占20.15%、园林植物根际来源的菌株占17.33%、中药材根际来源的菌株占1.32%。分离出的细菌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占41.62%;其次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分别占14.50%和6.21%;泛菌属(Pantoea)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较少,分别占2.64%和2.45%;其他属占33.15%。对其中的292个细菌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和生防相关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具有抑制真菌活性的菌株占17.50%,抑制细菌活性的菌株占18.84%;...  相似文献   

4.
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菌群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烟区烟草黑胫病重发田块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共900份,经富集培养后筛选出195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效果的细菌菌群。菌群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拮抗细菌菌群共有的优势属。挑选5个抑菌效果较好菌群施入烟田土壤,B44R菌群对烟草黑胫病防效达51.56%。将这5个细菌菌群进行拮抗菌株分离筛选,获得的拮抗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施入菌群后的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这些拮抗细菌菌群可在土壤中定殖,其中不动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农用抗生素产生菌A2C菌株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18种植物病原真菌、3种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桃腐烂病菌和柳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病原菌占供试病原菌总数的77.8%.A2C菌株发酵液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发酵液对光和热稳定,在灯光和日光处理24 h或在60℃和80℃水浴里处理60 min,其抑菌活性几乎不变,但对酸碱稳定性差.菌株传代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株连续传代10次(2 d/代),其发酵液的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褐斑病的抑菌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硫酸新霉素、硫酸链霉素、多粘菌B、硫酸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和黄斑消、细菌病杀、疣克星等消毒剂对杏鲍菇褐斑病的病原菌细菌Pseudomonas tolaasii药剂筛选,采用纸碟法,以抑菌圈的大小.测定杀菌效果表明,消毒剂的防治效果黄斑消>疣克星>细菌病杀.生产上防治细菌性褐斑病首选黄斑消.四种抗生素抑菌效果表明,硫酸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硫酸链霉素>多粘菌B.4种抗生素有效成分Ec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多粘菌B>硫酸链霉素>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且其差异显著,其中多粘菌最高为7,67 μg/mL,硫酸庆大霉素最低0,73μg/mL.  相似文献   

7.
为分离药用珍稀植物金毛狗脊内生细菌,筛选出对滇黄精上分离到的胶孢炭疽菌和腐皮镰刀菌病菌抑制效果明显的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结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鉴定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结果表明:从金毛狗脊中分离获得31株内生细菌,菌株JMGJ01对胶孢炭疽菌和腐皮镰刀菌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鉴定出JMGJ01菌株属于类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是产抗生素和生防菌的重要来源,为发现有价值的拮抗放线菌并评估其拮抗活性,采用连续稀释法,从辣椒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放线菌WKFF34。使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双层平板法分别对该菌株的抑菌活性以及溶藻活性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估,通过纸片法测定了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基于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发现,菌株WKFF34对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细菌、真菌和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抗菌谱及抑菌活性复筛发现该菌株的发酵液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其中对油菜菌核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0.4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WKFF34对12种抗生素如四环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氯霉素、米诺环素、麦迪霉素、强力霉素、多粘菌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敏感。研究发现,菌株WKFF34属于链霉菌属中有效发表种蓝微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cyaneofuscatus)的一个菌株,鉴定为Streptomyces cyaneofuscatus WKFF34,因其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溶藻活性,在作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魔芋软腐病严重影响着魔芋的生产,利用内生细菌来抑制魔芋软腐病菌有很多优点。选择23株从药用植物一把伞南星、异叶天南星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用牛津杯法皿内测试内生细菌对魔芋软腐病菌的拮抗作用,以筛选拮抗软腐病菌能力强的菌株。研究结果表明,23株供试内生细菌对魔芋软腐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活性,8株抑菌效果非常显著,YC06和YC09两株内生细菌抑菌能力极强,其发酵产物对魔芋软腐菌也有极强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药用植物怀地黄的根中分离出32株内生细菌,并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地黄斑枯病和地黄根腐病5种菌作为供试菌株,采用点菌法、平板对峙法和菌饼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怀地黄中分离的32株内生菌对5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的抑制能力,其中有8株细菌对供试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都有抑制作用,显示出广谱的抗菌性;有2株细菌DH-10和DH-11对选取的5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且抗菌活性较强,具有生防菌开发潜力。所分离的活性内生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主要分布在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大肠埃希氏菌属,其中对地黄斑枯病和根腐病都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中。  相似文献   

11.
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症状复杂多样,症状类型是研究其病原多样性的基础。对采自陕西省苹果产区洛川、黄陵、乾县、永寿、彬县、礼泉、眉县、武功、杨凌等地果园中的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在体视镜和显微镜下病原菌菌体形态进行了观察、分类。结果表明,陕西主要苹果产区的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的症状类型复杂,煤污病有4类(分枝类、煤烟类、刻点类和开裂类)9亚类(雪花状、树枝状、平滑煤烟状、粗糙煤烟状、亮刻点状、暗刻点状、底纹蜂巢刻点状、蜂巢状和条块状);蝇粪病有3类(棕点类、微点类和黑点类)。其中的雪花状、条块状、微点类和棕点类为新的类型。以上结果显示,我国苹果煤污病和蝇粪病病原菌菌体类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可能包括一些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木麻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枝条和果实中的内生真菌,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的内生真菌,通过菌落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测定木麻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多孔板-DPPH显色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得到12株内生真菌,枝条和果实内生真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同的菌株只有2株,分别为Cef-1(Pseudofusicoccum sp.)和Cef-7(Pestalotiopsis sp.);1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9个不同的属中,分别为Pseudofusicoccum、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裂菌属Rhytidhysteron、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其中,葡萄座腔菌属种类最多,为木麻黄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其次是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抗细菌活性的结果表明,Cef-2(Botryosphaeria sp.)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对所有供试细菌的抑菌斑直径均大于10 mm,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Cef-1和Cef-9(Fusarium sp.)对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内生真菌Cef-2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0.80mg/mL。【结论】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均存在内生真菌且均以葡萄座腔菌属为优势种群,2个部位真菌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内生真菌Cef-2表现出最强的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候选菌株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玉米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及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的玉米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8个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内生真菌检出率为25%,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内所含的内生真菌种类和数目都不同,最高的检出率为40%,最低的检出率为10%。从玉米种子中分离得到的92个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14个属,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木霉属,为34.78%。从不同地区的玉米组织中一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68株,其中10株未产孢的没有鉴定,其他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26个属,以青霉属、曲霉属、头孢霉属为主,占内生真菌分离物总数的41.07%。对形态学鉴定为白僵菌属的10个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均确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此外,球孢白僵菌作为玉米的内生真菌,在国内还是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田小曼  许蒙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1):183-187
采用常规方法从南蛇藤的叶与果实中分离得到21株内生真菌,以PDB培养基对其进行液体培养,用高压蒸汽灭菌过的发酵处理液和丙酮粗提物对小麦赤霉菌、棉花枯萎菌、番茄叶霉菌等8种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丙酮粗提物中.筛选出1株抗菌谱较广的内生真菌Y9,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西瓜枯萎病菌、苹果褐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 6种病原菌有较好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引起肉牛关节炎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法、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2例病牛关节液中分离鉴定出2株大肠杆菌;用18 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先锋必素5种药物敏感,对复达欣、卡那霉素、头孢呋肟3种药物中介,对羧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IV、氧哌嗪青霉素10 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和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内生细菌分布特点,筛选有较强定殖能力的活性菌株,为促进野生铁皮石斛驯化、提高药材品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铁皮石斛根、茎、叶各部位的内生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鉴定,体外筛选具有解磷、解钾、固氮、产铁载体、产IAA、拮抗病原菌的促生活性菌株,回接后再分离,观察内生细菌在组培苗中的定殖动态。结果 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到285株内生细菌,其中,217株分离自野生铁皮石斛,归类于3门9属,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群存在于根、茎、叶中,其菌株数分别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9.26%和8.76%;68株内生细菌分离自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归类于1门3属,以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和埃希菌属Escherichia为优势菌群存在于根、茎中,其菌株数分别占总分离菌株数的54.41%和30.88%。泛菌属Pantoea在野生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中均有分布。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物种数(9)和多样性指数(0.85)明显高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物种数为3,多样性指数为0.61)。活性筛选共获得38株菌株,占筛选菌株的45%,4株野生铁皮石斛的活性内生细菌中有3株在人工组培苗具有较好的定殖性。结论 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类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铁皮石斛内生细菌蕴含丰富的促生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弄清安徽省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昆虫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分别于2007年7月、2008年8月和2017年6月对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罹病昆虫标本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标本312份,分离得到昆虫病原真菌248个菌株,经鉴定隶属于6科10属23种。其中棒束孢属Isaria为优势属,共分离出6种170株,菌株相对多度为68.55%,优势种群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斜链棒束孢I. cateniobliquus。由此表明,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年份夏季昆虫病原真菌物种丰富,多样性指数较高,7月份和8月份采集的昆虫病原真菌菌株多于6月份,但6月份采集的昆虫病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海洋动物中微生物的分离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海洋环境中寻找新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分离并筛选了广西北海70个海洋动物表皮或肠道中的微生物.样品处理后,分别用M1、马丁和高氏培养基分离细菌、真菌及放线菌,以卡那霉素作标准曲线对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测活.分离出250株细菌,64株真菌,6株放线菌.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细菌为28株,占细菌总数的11.2 %;能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真菌为12株,占真菌总数的18.8%;能产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物质的放线菌为2株.实验证明海洋动物表皮及肠道存在丰富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且部分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索枸杞根腐病发生地根际土壤生防细菌资源,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枸杞根腐致病菌,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再利用平板对峙法,以分离出的病原菌为靶标,筛选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要栽培枸杞林中分离鉴定出4种致病菌,分别为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经筛选,有8株生防细菌对4种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效果,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QH-588菌株,其抑制率在36.09%~51.79%;经形态学和16S rDNA/Gyr B基因分析鉴定,其中1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5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三线镰刀菌为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筛选出的生防细菌在室内对枸杞根腐病的4种病原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可作为防治青海省枸杞根腐病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0.
为从蜂巢珊瑚中寻找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共生真菌,采用组织研磨法分离蜂巢珊瑚共生真菌,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及对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的测定筛选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18S rDNA序列分析对高抗氧化活性菌株进行鉴定。从蜂巢珊瑚中共分离9株共生真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株真菌发酵液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S-1-5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0.60%和67.18%,对高价铁离子还原能力强。依据S-1-5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S-1-5鉴定为球孢枝孢(Cladosporium sphaerospermum)。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