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50-1453
为明确起垄高度对设施蔬菜根区环境及蔬菜产量的影响,以20 cm垄高(H20)和40 cm垄高(H40)为试验处理,以平地(H0)为对照,研究了起垄高度对设施土壤温度、黄瓜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20 cm还是40 cm垄高均可提高15,20,25 cm土层地温,且随着栽培垄高度的增加地温提高效果明显,而5,10 cm土层地温低于对照H0;20 cm垄高(H20)促进了直径介于0.5~1.0 mm根系生长,40 cm垄高(H40)促进了直径≤0.5 mm根系生长,而平地(H0)栽培促进了直径1 mm根系生长;收获后,20 cm垄高可明显增加15~25 cm剖面土壤硬度,而40 cm垄高仅在25 cm处高于对照H0,其余层次土壤硬度均较小;与对照相比,20 cm垄高(H20)和40 cm垄高(H40)黄瓜产量分别提高了15.2%和14.7%。  相似文献   

2.
为对比不同类型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垄的温热性能,设置处理1为梯形土垄(T1),底宽40cm,高15cm;处理2为栽培槽(基质)宽度减小一半SSC垄(T2),底宽为35cm;处理3为槽体全嵌入(15cm)地平表面的SSC垄(T3),高度为0cm;处理4为半嵌入(5cm)地平表面的SSC垄(T4),高度为10cm;处理5为外侧无土包被的单一裸槽垄(T5),宽度为10cm;处理6为标准SSC垄(T6),规格与土垄一致。分别探究了宽度差异(T1、T2、T5和T6)和嵌入深度差异(T3、T4、T5和T6)栽培垄的根区温热变化特征及其甜椒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宽度差异的栽培垄中,T6根区抵御环境低温的能力最强,最低温度分别比T1、T2和T5高0.55、1.27和1.33℃。T6的侧面和垂直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较为缓慢和持久,能够蓄积更多的热量。嵌入深度和土壤包被差异的栽培垄中,T5抗低温能力最弱,T6抗低温能力最强,最低温度分别比T3、T4和T5高0.44、0.84和1.55℃。T3根区温度的稳定性较强。相对的,T3侧面和垂直方向上的根区热量传递缓慢,T5热量传导最为剧烈,T6在2个方向上的吸热时间较长。此外,宽度差异栽培垄中,T2、T5和T6甜椒幼苗生长优于T1,且T6最优;嵌入深度和土壤包被差异栽培垄中,T5甜椒幼苗的生长比其他处理差,T3和T6甜椒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但T6更有优势。总之,T6抗低温的能力比其他处理强,能够有效蓄积热量并且减缓热量散失,为冬季日光温室甜椒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根区温度条件,促进甜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6万茎/hm2、761.4万茎/hm2,分别比CK(683.9万茎/hm2)显著增加46.7万茎/hm2、77.5万茎/hm2。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均为31.2粒,比CK(26.8粒)极显著增加4.4粒。FL1、FL2处理能增强旗叶的光合性能,小麦旗叶的SPAD值分别为51.3、46.7,均极显著高于CK(20.2)。FL1(8 137.6 kg/hm2)、FL2(8 481.2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CK(6 518.5 kg/hm2),分别比CK增产24.8%、30.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垄距对温室番茄生理生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最佳的垄距提供参考。【方法】以"普罗旺斯"番茄为材料,设置4个垄距处理,分别为1.1 (对照CK),1.3,1.5和2.0 m,对应垄宽+沟宽分别为80 cm+30 cm,80 cm+50 cm,80 cm+70 cm,80 cm+120 cm。测定并比较不同栽培垄距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生理、产量、品质及温室主要生态因子指标,筛选温室番茄的最佳栽培垄距。【结果】随栽培垄距的增大,番茄地上部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光合效率、产量和品质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番茄冠层气温、温室地温和CO_2浓度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垄距1.5 m(即垄宽+沟宽为80 cm+70 cm)处理番茄生长势和产量、品质均最佳,产量为90 119.92 kg/hm~2,较对照(CK)提高16.87%;糖酸比为7.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6.47 g/kg,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365.97和3.39 mg/kg,较对照(CK)分别提高54.91%,25.18%,28.12%和7.10%。【结论】适当加宽栽培垄距可提高番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1.5 m(垄宽+沟宽80 cm+70 cm)为温室番茄最适宜的栽培垄距。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起垄内嵌基质栽培(soil-ridge substrate-embedded cultivation,SSC)对夏季蔬菜栽培根区温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土壤栽培垄+银色反光地膜为对照(SR处理),分别设置SSC(垄高15 cm,宽度20 cm)+银色反光地膜(SSC处理),SSC(垄高10 cm、宽度20 cm)...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设计地上5cm、10cm、15cm、20cm、地表0cm、地下5cm、10cm、15cm、20cm9个不同种床高度处理。结果表明:种薯播垄上(地上)可提高地温,有利于促早苗,保全苗。费乌瑞它各处理以种床高度为垄上5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 285.86kg/667m2,商品薯率为90.51%,与垄上10cm、垄下(地下)10cm(ck)、地表0cm、垄下5cm处理之间小区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下15cm处理,极显著高于垄上15cm、垄下20cm和垄上20cm处理。垄上10cm、垄下10cm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下20cm处理,极显著高于垄上20cm处理。地表0cm处理小区产量极显著高于垄上20cm,垄下5cm处理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垄上20cm。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覆膜对日光温室中垄嵌与沟嵌基质栽培根区温度和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土垄栽培(SR)为对照,设置4个垄嵌及沟嵌基质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其中处理1为起垄内嵌基质栽培(SSC),其下底宽40 cm,高度10 cm,内嵌槽深10 cm;处理2为不覆膜起垄内嵌基质栽培(SSC-WF);处理3为内嵌槽全嵌入(10 cm)地表面的土壤沟嵌基质栽培(SE),高度为0 cm;处理4为不覆膜土壤沟嵌基质栽培(SE-WF)。结果表明:与SR相比,SSC、SE处理能够提高夜间根区温度均值0.5℃左右;不同月份的最高温与最低温差值的平均值表现结果有所不同,但以SE处理的根区稳定性较强。垄嵌与沟嵌对根区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垄嵌基质栽培抗低温能力要优于沟嵌基质栽培,但根区温度稳定性较弱;覆膜处理能够提高根区温度。SSC、SSC-WF和SE处理甜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和SPAD值显著高于SR,且SSC处理促进幼苗生长的效果最显著;SSC和SE处理的茎粗和SPAD值有显著差异,株高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覆膜条件下,垄嵌与沟嵌基质栽培能够提高根区温热效应,尤以垄嵌基质栽培更优,同时更利于促进甜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当归全膜双垄沟栽、全膜单垄垄栽和全膜平栽3种栽培方式与施0(CK)、600、750、900 kg/hm2复合肥4种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生育期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当归产量.结果 表明:除当归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0~20 cm土层土壤外,同时期同层土壤中全膜双垄沟栽+施肥750 ...  相似文献   

9.
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进行了旱地胡麻全膜微垄栽培条件下最佳种植垄宽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10 cm,每带起2个底宽20 cm、高10 cm和1个底宽40 cm、高10 cm的集雨垄面,在3个集雨垄面之间形成3个底宽10 cm的种植带,用宽120 cm的地膜覆盖,种植带两侧穴播胡麻时胡麻主要性状表现最好,折合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达2 863.6 kg/hm~2,较露地穴播增产1 886.3 kg/hm~2,增产率193.01%。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在渭北旱塬区,以沟不覆盖为对照(CK),研究垄上覆地膜沟内分别覆普通地膜(PP)、生物降解膜(PB)、玉米秸秆(PS)和液体地膜(PL)4种沟垄全覆盖种植模式对土壤水温、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PP、PB和PS处理可明显提高0-200 cm土壤蓄水量;生育中期,PS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为显著;生育后期,各沟垄全覆盖处理与对照的土壤蓄水量无显著差异;整个生育期PL处理与CK的土壤蓄水量差异不显著.PP和PB处理3a玉米生育期5-25 cm平均土壤温度分别较CK增高1.6℃和1.3℃,PS处理降低1.9℃,而PL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PP和PB的增温保水效应使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均高于CK;PS处理的降温效应促进玉米中后期生长,其株高、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均高于CK;PL处理对玉米各生长指标影响不显著.与CK相比,PP、PB和PS处理3a平均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3.0%、13.8%和15.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8%、10.2%和11.6%.可见,垄覆地膜沟覆地膜、生物降解膜或秸秆的沟垄全覆盖种植可明显改善土壤的水温状况,促进玉米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渭北旱塬区春玉米丰产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垄距和垄高对甘薯龙薯14号产量和机械收获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高可增加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重比例,降低明薯率、伤薯率,单株薯重和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产量、明薯率、伤薯率随垄距的减小而提高。[结论]垄距80 cm、垄高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2.91 t/hm~2,其结薯数和大中薯比例也较高,明薯率为96.40%,较适合小型收获机收获。  相似文献   

12.
郎云雯  段美英  鲁绍坤  杨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34-17135,17138
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最小二乘法和岭估计,分析了使用VisualBasic编程工具设计及实现岭回归分析程序的过程,阐述了岭回归分析程序的农业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遥感和GIS因子间可能存在多重相关性的影响,采用岭估计建立森林蓄积估测方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岭估计的条件、各种岭参数计算方法的比较、最优岭参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及软件实现。通过实例计算,比较了当在影响蓄积估测的遥感和GIS因子间存在多重相关性时,岭参数的选择及岭估计和最小二乘估计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不同垄体覆盖方式对文山地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在大田条件设计4种不同垄体覆盖方式,研究对其烤烟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烟草生长前期采用地膜覆盖,团棵期揭膜后覆盖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上、中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改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并且揭膜后覆盖秸秆(T_2处理)的烤后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的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揭膜后覆盖秸秆为文山烤烟生产中较优的垄体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5.
垄作栽培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26-11427
[目的]为更好地推广垄作栽培技术。[方法]以京9428、京冬8号为供试小麦品种,于2004、2005年研究了垄作与传统平作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两个品种垄作栽培单位面积有效成穗低于传统平作,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明显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干、湿面筋的含量及沉降值明显高于传统平作栽培,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吸水率和面团形成时间差异不大。京9428产量水平达6150kg/hm2,比传统平作增产9.0%,京冬8号产量水平达5985kg/hm2,比传统平作增产14.6%。垄作栽培提高了小麦籽粒品质和面粉的加工品质,改善了小麦籽粒出粉率和磨粉品质。[结论]垄作栽培对晋中市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都是有益的,可以在山西省小麦产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The vadety "Aifeng"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dal,and the stem diameter,plant height,the number of leaves and yield of P.vulgaris under three ways of ridge culture (bedding,high ridge and M ridge) were observed and dete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idge culture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em diameter,plant height,the number of leaves and yield under M ridge cultur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bedding and high ridg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适宜的棉花与小麦配置方式,实现麦棉套作产值最大化。[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6个不同配置方式,调查了小麦产量、棉花生育性状与产量,计算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总产值。[结果]"三一式"对棉花前期生长影响较大,棉行光照、温度均显著降低,小麦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四二式"起垄植棉促进棉花早发,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总产值达到了41 646元/hm~2,较其他配置方式增加4.7%~14.5%。[结论]"四二式"配合棉行起垄是促进棉花早发,提高麦棉套作模式产值的最佳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宁扬  王允白  黄瑾  高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4-14686
[目的]为全面提高广西百色地区烟叶产量和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①、②、③、④(CK),每小区1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测定各处理组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指标、质量指标。[结果]以处理①、②、③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处理②的经济性状较好,均优于其他各组;各处理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不大;处理②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总体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处理③;处理②各部位烟叶评吸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①和③,CK最差。[结论]处理②可提高烤烟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金沙江干热河谷烟区适宜的起垄高度。[方法]开展不同起垄高度对比试验,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烟株根系干重、烟株生育期、烟株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指标。[结果]平地移栽技术利于土壤水分保持,促进烟株根系健壮生长,烟苗移栽后恢复性生长快,能按时进入旺长期,旺长时间长,大田烟株长势良好,打顶后烟叶能正常成熟采烤,烤后烟叶经济指标高。[结论]该研究为干热河谷烟区烤烟进行科学移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起垄防杂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58-4559
研究起垄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起垄技术在玉米营养生长的前期和中期,能够起到防除杂草的效果;在后期效果不太明显,但结合中耕技术不仅可以将杂草覆盖,而且还能够起到抗倒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