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山水景观命名是饱含了文人雅士感情色彩和人文精神符号.然而,以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对景观命名现状的研究表明:与现代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相称的是,景观命名或夸大其辞,与实景不吻合;或枯燥乏味,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引导性等.为此,总结先人有关景观命名的方法和原则,并提出风景区景观命名建议,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书法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庭院景观营造具有指导意义。以黔阳县长坡村王继贤故居庭院为例,在对当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庭院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书法文化在文化、艺术、空间环境3个方面对景观营造的指导意义,并对书法文化在植物、墙绘、道路、小品、铺装、楹联匾额等具体景观元素的应用上进行探讨,将书法文化更好地融入传统庭院景观,从而为庭院景观注入文化内涵,激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书院园林景观以园林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楹联等作为景观元素,以"情景交融"为造景思想,在景观营造中赋予景观文化内涵,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意境,对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江苏古代书院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自然环境为基础,借鉴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从园林建筑、山水景观、植物景观、园林意境4个方面,对江苏古代书院的景观营造展开分析,总结和归纳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中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延边大学绿色校园景观文化内涵应注重深入挖掘朝鲜族景观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具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通过绿色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探讨,确立了延边州景观文化的独有性、构成要素、艺术形式、地带性植物群落等研究内容,并探讨了延边大学的绿色校园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道路是联系城镇各个区域的"纽带",道路景观是小城镇空间规划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则是小城镇景观风貌的立足根本,在研究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塑造策略时,就必定要以地域文脉为基础,深入挖掘小城镇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道路景观的规划方式。本文从小城镇道路景观的现存问题、研究意义以及塑造策略3部分进行综合阐述,为塑造小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道路不仅是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需求的简单反应,还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绿色生态走廊。通过道路绿带绿化景观相关概念对榆林市城区道路绿带景观进行实例分析,阐明道路绿带中行道树树种选择、文化内涵表达、乡土树种、短期效益、长期效益的应用方面,在营造道路绿带景观建设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潘特丹 《现代园艺》2014,(12):74-75
雕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活动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景观雕塑是雕塑艺术的最常见的存在方式,景观雕塑不仅要表现艺术家的思维和创意,更要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厦门的城市雕塑独具一格,雕塑设计注重历史、地域文化的挖掘,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浅析厦门城市景观雕塑中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创造优美的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天津市为了打造现代化、国际性的宜居城市,新建提升改造绿地1.44亿m2,新建改造公园149个。目前整体景观效果已经凸现出来,但纵观天津市道路绿化建设,在行道树种类、特色、配置、养护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初探——以乌鲁木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3):79-80,86
摘要: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严峻自然环境,致使干旱区域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步履艰难。以典型的干旱区域城市乌鲁木齐为例,探讨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严重以及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下,城市道路绿化与道路功能,生态、多样性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理念之间的关系,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地景观的景观功能、生态恢复功能和文化内涵,营造出体现城市特色的道路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0.
校园景观内涵设计包含历史文化的传承、主题、场所精神以及空间的感受性和体验性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国内外理论研究和项目案例实践的研究,提出地域文化的介入方式和设计理念的思考方式,在设计中基于地域文化,结合功能、艺术、思想以及植物等多方面元素对校园景观进行深度研究,渗透于校园景观的相关场所的设计思考,从而建设具有内涵的场地。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文化和植物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植物本身的文化内涵、植物景观中的人文内涵和运用艺术形式来表达植物文化,对植物的文化在植物配置中的体现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探讨了植物文化在园林配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于英丽  陈强  谢芳  姚辉 《现代园艺》2023,(12):64-66
冀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长城文化带村落景观几千年来受到长城潜移默化的军事功能影响,加之自身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景观。但多数沿线村落景观仍属于缓慢发展的原始山地自然村落。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整合开发长城文化带村落“三生”景观特色,探索乡村景观兴盛和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蒋秀苗 《现代园艺》2014,(4):122-123
在国际教育园区的规划中,校区景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景观地貌的利用贯彻全园,力求使新校园与周边城市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合理化布局形成了较好的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景观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下沉式污水厂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实现地下地上空间统筹综合利用,通过景观附着的形式实现地上空间的充分利用,既创造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又为公众提供了全龄友好场景。根据当地上位规划要求,在景观设计中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实现园区雨水零排放。为增加园区特色,在植物选配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并植入当地文化元素,打造集环保、科普、景观、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之园。  相似文献   

15.
王昕 《现代园艺》2019,(12):142-143
园艺技术是现代城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艺技术已经突破传统园艺在园区范围内栽培植物的局限性,应用到道路规划和建筑工程中,不仅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还能打造出更绿化、更和谐的城市景观。根据当前道路景观设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分析园林技术应用其中的合理性以及将园林技术应用于道路景观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洛阳历史文化为背景,确定滨河南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案,选取洛阳市滨河南路文仲大道至西苑立交地段作为研究对象,将滨河南路道路景观设计为“河洛文化带”“休闲景观带”“绿色休闲带”等3带6个景观节点,提出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将诗词融入设计,赋予道路文化内涵,挖掘地域资源,增强文化历史认同感,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融入自然景观,优化道路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搜集素材、整理素材、转换元素三步方法,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的城市景观新内涵.在描述分析朝阳现有景观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能作为地域文化符号的新理念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各地园区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规范园区园林景观设计已十分必要。针对园区建筑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园区景观、园区道路景观设计、园区企业及行政服务单位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规划要点及相关内容,为园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相应地企业园区景观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地成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节点,对园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的展示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还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园区的景观设计缺乏与地域性特色及企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框架,道路绿化则体现文化和艺术。本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多年园林施工经验,阐述了道路绿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想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