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采用在病毒培养液中加5~10μg/ml胰酶的培养方法,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_(777)适应于Vero细胞,并传45代.细胞病变规律.经免疫荧光检查阳性,电镜观察可见典型冠状病毒粒子,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免疾荧光检查阴性,猪流行性腹泻(PED)血清可抑制细胞病变(CPE).PEDVCV_(777)毒株11、25、28、40及44代传代毒的毒价分别为10 ̄(3.5)、10 ̄(5.5)、10 ̄(6.5)、10 ̄(7.0)和10 ̄(7.0)TCID_(50)/0.3ml。以11、21及22代的毒10ml头口服接种未吃初乳仔猪,可使之典型发病,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均呈阳性.分别以25、28及31代毒0.5ml/头、1ml/头、2ml/头口服接种3日龄仔猪18头.除0.5ml组有1头反应外,均未发病,攻毒试验的总保护率为87.5%,对照组100%发病.以28代毒制备氢氧化铝灭活苗,后海穴位接种,主动免疫组85.19%保护,被动免疫组85%保护,对照组100%及92.3%发病.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弱毒株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PEDVCV777株强毒适应Vero细胞系并传至147代。以PEDV沪株做效检用强毒,传代毒83代之后适应仔猪肾原代细胞,自90年代起进行了5次克隆纯化,克隆是2次群斑(由5~7个单斑组成)的基础上,再进行3次单斑挑选(均是1mm以内小空斑)以83-7斑5株继续传代并做系列试验,传代毒的毒价为10^7.0~10^7.5TCID50/0.3ml。免疫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克隆后5代(总代次104代)  相似文献   

3.
用PEDVCV777株强毒适应Vero细胞系并传至147代。以PEDV沪株做效检用强毒。传代毒83代之后适应了仔猪肾原代细胞。自90代起进行了5次克隆纯化,克隆是在2次群斑(由5~7个单斑组成)的基础上,再进行3次单斑挑选(均是1mm以内小空斑)。以837斑5株继续传代并做系列试验。传代毒的毒价为107.0~107.5TCID50/03ml。免疫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克隆后5代(总代次104代)~25代的5批次主动免疫试验的总保护率为9592%(47/49),对照组888%(16/18)发病。克隆后17代~40代的8批次被动免疫试验的总保护率为962%(76/79),对照组100%(10/10)发病。以克隆后25代(总代次125代)进行稳定性试验,经6代次返祖传代毒力未返强,仍是稳定的,已符合弱毒株的标准。在与TGE弱毒株组合制备的二联弱毒苗的初步田间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牦牛、半血野牦牛生长发育期若干激素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对1~24月龄家牦牛、半血野牦牛血液中INS,GH,LH,T,P,17β-E_2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家牦牛、半血野牦牛INS均值分别为3.0827±1.9551μU/ml,3.1424±1.4668μU/ml;GH分别为3.5549±0.4624ng/ml,3.9048±0.6047ng/ml;LH分别为0.3822±0.0021ng/ml,0.4086±0.0649ng/ml;T分别为5.5621±2.5927ng/ml,11.0437±10.9508ng/ml;P_4分别为0.5729±0.5036ng/ml,0.3539±0.2033ng/ml;17β-E_2分别为26.3538±15.6464pg/ml,22.7021±6.9472pg/ml。经二因子无重复观察值的方差分析表明,家牦牛和半血野牦牛之间,各月龄之间INS,GH,LH,T,P_4,17β-E_2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4头装置长久性胃肠道瘘管和临时性颈静脉血管插管公绵羊研究表明,经十二指肠瘘管灌注半胱胺(80mg/kg体重)后5d内外周血液的血浆SS浓度降低33.68%(233.1±4.4pg/ml对154.6±+5.2pg/ml,P<0.01);胃泌素水平升高23.9%(P<0.05),GH、胰岛素分别升高124.2%(P<0.01)和144.08%(P<0.01);T3、T4水平分别增加71.8%(p<0.01)和17.55%(P<0.05);β-END水平第3天升高58.11%(57.29±1.69pg/ml对32.44±2.50pg/ml,P<0.01),第5天回落(P<0.m)。本实验证明半胱胺可抑制反刍动物SS水平,使外周血液GH、胃泌素、胰岛素、T_3、T_4和β-END水平均相应升高,提示促进了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6.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疫苗具有减少抗原用量、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免疫后猪血清抗体滴度增加,呈暂时的细胞免疫抑制现象。后海穴注射疫苗猪群保护率达100%,增加一倍抗原量经腹腔注射的猪群保护率为75.26%。  相似文献   

7.
仔猪后海穴注苗对经穴阻抗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仔猪后海穴注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疫苗,观察了三窝仔猪督胺经百会穴,任脉经中脘穴,膀胱经肾俞穴及非穴点低阻抗的变化。结果,督脉百会穴在注苗后0-3小时间与注苗前生理值比较呈显著下降变化,而中脘,肾俞,非穴点却无显著变化,三窝猪所测各穴低阻抗在注苗后24小时又已基本恢复到注苗前的生理水平。证明后海穴注苗能增强所在经穴阻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陈磊  王忠山 《养猪》1998,(4):15-15
仔猪出生12小时内经口灌服仔猪保命油4ml/头,24小时重复喂一次4ml/头,经35日龄称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增加1.31千克(P<0.01),提高19.29%,仔猪腹泻明显减轻,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弱毒疫苗病毒滴度为10^7.3-10^8.3TCID50/0.05ml。疫苗经皮下,肌肉,点眼-滴鼻和口服途径免疫接种雏鸡,均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皮下接种14日龄雏鸡,免疫后8,14和21天攻毒,保护数分别为2/6,6/6和5/6,如在35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于二免后70天和115天攻毒,其保护数分别为6/6和5/6。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5TCID50/只,用1  相似文献   

10.
饲养在冬夏两个季节的两群血源相同三元杂交猪分别随机抽样9头共18头猪,于清晨空腹采血测定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素(T4)、促甲状腺素(TSH)、生长素(GH)、胰岛素(INS),检测结果分别为:0.3 ̄1.5ng/ml、0.42 ̄8.5ml/dl、01 ̄0.9IU/ml、5.8 ̄24IU/ml、1 ̄4.8ng/ml,与人医对应内源激素说明正常生殖范围值很接近。冬夏两组测定结果平均数,除生长素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根据近年来湖南农村猪瘟疫苗使用头剂量的变化,在室内、室外分别对猪接种不同剂量猪瘟弱毒乳兔苗和牛睾细胞苗,免疫期106 ̄130天攻击石门系猪瘟强毒,其室内接种组攻毒结果:猪瘟乳兔苗头剂量0.5ml15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5/5);头剂量1.0ml15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5/5);头剂量1.0ml300个免疫量保护率100%(4/4)。牛睾国胞苗头剂量0.5ml300个免疫量保护率  相似文献   

12.
仔猪白痢防治产前3天内,用1:200稀释的菌毒敌消毒猪舍及用具,2-6日龄仔猪一次性注射5%右旋糖酐铁2ml,发生白痢仔猪按0.1g/kg体重每日口服调痢生1次,连服3天。仔猪白痢防治...  相似文献   

13.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  相似文献   

14.
“内外净”一是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型驱虫剂,对畜禽体内多种寄生虫幼虫、成虫均有杀灭或驱除作用,从1993年3月 ̄1994年5月,1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选取了310头自然感染蛔虫、结节点、鞭虫等体内寄生虫严重的猪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0.1ml/kg体和一对猪蛔虫具有良好的驱除作用,E.P.G(粪便虫卵数/g)减少率100%,结节点E.P.G.减少率40%,鞭虫E.P.G.减少率33.3%.  相似文献   

15.
抗℃型肉毒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村培养法制备的C型肉毒毒素的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HAT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其细胞融合率平均为74.5%。用间按ELISA法筛选后,共获得94孔产生抗C型肉毒毒素抗体的杂交瘤阳性孔。选其中1C2、1D12、1E8、1G6、1G11、2B12、2C11、2E12、2G11、2H3、3A4、3C5、3D3、3F7、3H6共15孔用有限稀释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国产低硫甙菜籽饼对生长猪甲状腺和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杂交生长猪18头,随机分三组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组日肿分别用低硫甙菜籽饼10%和17%取代日粮中的豆饼蛋白,并与等能量、等蛋白的豆饼日粮作对照。试验所用菜籽饼CP34.7%,总甙0.17%。饲养2个月后,测定血清转氨酶含量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血清COT分别为54.0、76.0和68.6u/L、GPT分别为35.0、46.0和45.0u/L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T3分别为1.06、1.0和1.7u  相似文献   

17.
猪毛霉菌病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1千万个/ml足样根霉孢囊孢子县液前腔静脉接种2月龄仔猪,每头5ml,每日1次,连续3日,经70d观察,可导致猪体形成毛霉菌病的特征病变,并有2头仔猪死亡。病猪临床表现精神沉郁,消瘦,体温升高,腹泻及末稍血管充血、出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成倍增加,S-GOT和S-GPT、AKP活性升高,血清胆固醇值上升,全血GSH-Px活性降低。病理学变化为胃憩室形成干酪样变,结肠和直肠壁遍布溃疡和圆形小  相似文献   

1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针刺仔猪后海穴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变化。结果:针刺后海穴后仔猪血浆中NE、E立即上升(P≤0.05);非经穴针刺后也能引起血浆NE、E的水平变化,但引起变化的时间较针刺穴位组迟。初步证明了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过程是神经兴奋作用下完成的,提示穴位针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SP2/0骨髓瘤细胞与以羊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免疫的Ball/c鼠脾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后获得8株分泌抗SPA的杂交瘤细胞株,即3A4,1IC2,2B3,2C2,2E3,3E6,3F10和2C2。亚类鉴定为IgG1(3A4,3E6,1C2,3F10和3C2),IgG2b(2C2),IgG3(2E3),IgG总(2B3)。免疫双扩散法显示2C2腹水及2B3,2C2,2E3培养上清粗提物与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建立了用反相HPLC同时进行猪血浆中隐丹参酮(CT)及其活性代谢物丹参酮ⅡA(Ts-ⅡA)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采用YWGC18键合相柱作为分析柱,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二苄基为内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CT:88.09%,Ts-ⅡA:88.51%;原药及代谢物的检测限为10ng,血浆中最低检出浓度为16ng/ml。日内、日间的变异系数为1.54%~6.28%,血浆浓度0.04~2.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14(CT)及0.9988(Ts-ⅡA)。用此法对5头猪进行了ivCT后的CT及Ts-ⅡA的血浆浓度测定,得出了药时曲线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