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首次证明刺猬红细胞具有凝集鸡新城疫(ND)病毒的特征,并能被抗ND特异血清抑制。用1%醛化刺猬红细胞进行ND的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与用0.5%新鲜鸡红细胞检测的结果相差一个滴度,图象清晰、稳定。易于判断,可代替鸡红细胞进行ND的HA和HI试验。此外,醛化刺猬红细胞具有保存期长,使用方便,反应均一,无自凝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冻干(醛化)红细胞和新鲜红细胞与同一份鸡血清分别做鸡新城疫(ND)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二者血凝抑制价基本符合率达98.72%,相关系数为0.9288,冻干红细胞完全可以代替新鲜红细胞做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3.
用马动脉炎病毒(EAV)免疫SPF豚鼠,4周后采血做血凝抑制试验(HI),其抗血清可以抑制血凝抗原对小鼠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抗原和抗血清在4℃感作24h后可以检测到最高的HI抗体效价,同时结果显示HI抗体与中和抗体产物呈正相关。对561份来自新西兰、吉尔吉斯、沙特阿拉伯及内蒙古、新疆的马血清用HI试验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NT)进行EAV抗体检测,HI和NT阳性符合率为94.7%,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猪细小病毒病抗体的测定有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补体试验等,比较简便的方法是血凝抑制试验。在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中,猪细小病毒病抗体的测定也是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当病毒与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现象叫做红细胞凝集现象,而病毒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即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猪细小病毒病抗体含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测定的。  相似文献   

5.
田召芳  孙海港  张璇 《中国家禽》2004,26(23):20-20
很多研究者认为,红细胞的浓度对血凝抑制试验的结果有很大影响,一般红细胞浓度增加(从0.5%-1%)HA滴度下降,HI滴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快速检测日本乙型脑炎(乙脑)抗体的被动血凝方法。用PEG提纯乙脑BHK抗原致敏醛化绵羊红细胞可用于人、猪血清中乙脑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具有同等的敏感性,两者符合率为85.12%,与ELISA符合率为91.70%。  相似文献   

7.
用微量HA,HI试验及平板HA,HI试验检测病鸡肝,脾,脑组织中的新城疫病毒。肝脏的检出率为73.2%,3脾脏为88.2%,脑的检出率为0。平板HA试验与微量HA试验的结果呈平行关系。血凝作用可被ND阳性血清所抑制。结果表明,直接用HA及HI试验检测组织中的病毒,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望成为一种快速,简便,准确诊断ND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分别利用鸽红细胞悬液和鸡红细胞悬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鸽血清中的禽流感H5抗体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比较两者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血凝试验中,对于无论是禽流感抗原还是新城疫抗原,鸽红细胞检测的血凝价均小于鸡红细胞检测的结果。在血凝抑制试验中,鸽红细胞检测鸽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大于鸡红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9.
用微量及平板HA、HI试验诊断鸡新城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量HA、HI试验及平板HA、HI试验检测病鸡肝、脾、脑组织中的新城疫(ND)病毒。肝脏的检出率为732%,脾脏为882%,脑的检出率为0。平板HA试验与微量HA试验的结果呈平行关系。血凝作用可被ND阳性血清所抑制。结果表明,直接用HA及HI试验检测组织中的病毒,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望成为一种快速、简便、准确诊断N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血凝试验用鸡红细胞保存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血凝试验所用的鸡红细胞的保存条件进行了比较。在新鲜红细胞液中加入甘油或尿素可以延缓细胞破裂溶血。鸡红细胞经戊二醛处理后,于4℃保存9个月,其凝集特性未发生变化,同时在醛化红细胞中加入甘油更能稳定血凝活性。在4℃、室温和37℃条件下将制备的新鲜红细胞和醛化红细胞用作血凝试验的指示剂,不影响新城疫病毒抗原血凝滴度。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醛化鸡红细胞的甘油悬液可以替代新鲜红细胞用于临床实践中新城疫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从某一已免疫禽流感的种鹅场采取30份血样,分别以健康鸡红细胞悬液和健康皖西白鹅红细胞悬液为指示剂,对30份血样进行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用鸡红细胞悬液作指示剂进行血凝试验,测出抗原4HAU为1:32;用鹅红细胞悬液作指示剂进行血凝试验,测出抗原4HAU为1:8以1:32倍数稀释抗原,分别用鸡红细胞和鹅红细胞悬液作指示剂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测出30份鹅血清禽流感H5免疫抗体效价的平均值分别为2^5.8和2^3.9;以1:8倍数稀释抗原,用鹅红细胞悬液作指示剂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测出30份鹅血清禽流感免疫抗体的平均效价为2^5.1。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实验室检测血清样本数量的增加,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时间已成为当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困扰已久的问题。该试验以新配制的缓冲液稀释保存长达6个月的鸡红细胞不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这极大方便了实验室及现场血凝、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马病毒性动脉炎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K-13细胞上培的马动脉炎病毒在4℃、室温和37℃条件下,用各种动物的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证实病毒在不同温度下均可凝集小鼠和鸡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牛、绵羊、山羊、马、猪、豚鼠、仓鼠、兔及鹅红细胞,病毒用吐温-80和乙醚处理后,血凝活力会显著增强,其血凝滴度比未经处理的病毒高4-8倍,且血凝像更加清晰,最适处理条件是病毒在冰、浴状态下用终浓度0.06%-0.125%(V/V)二温-80振荡处理15min-60min,再加50%(V/V)乙醚振荡作用5min-15min。用EAV免疫SPF豚鼠,4周后采血做HI和NT试验,显示HI抗体和NT抗体产物成正相关,对550份来自新西兰、吉尔吉斯、内蒙古、新疆的马血清做EAV的抗体检测,比较两个试验,二者符合率为97.8%,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显著的正相关,但抗体效价略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冻干(醛化)红细胞和新鲜红细胞与同一份鸡血清分别做鸡新城疫(ND)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二者血凝抑制价基本符合率达98.72%,相关系数为0.9288.冻干红细胞完全可以代替新鲜红细胞做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5.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程序制定及免疫效果监测等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涉及红细胞凝集及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操作过程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偏差。文章针对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常见问题,从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缓冲体系、血凝板或微量振荡器、1%鸡红细胞悬液配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1%鸽红细胞和1%鸡红细胞,对经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过的鹅、鸽、鸡的血清,按照不同血清处理方法,进行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鸽红细胞作指示细胞,检测鸽免疫血清HI抗体效价效果优于鸡红细胞,但不适于检测鹅、鸡的免疫血清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能够与鸡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这种红细胞凝集现象可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即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HI)。由于血凝反应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血凝素不能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因此血凝抑制试验可以用于:①检涮血清中的抗体水平;②鉴定病毒;③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④作为适时免疫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红细胞悬液保存时间对新城疫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影响,同时比较用卵黄和血清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的结果差异,笔者在不同地区随机选取72份鸡蛋(其中16份鸡蛋对应16份血清),用保存1周的红细胞悬液和现配红细胞悬液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新城疫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中,保存1周的红细胞悬液HA试验的结果比现配红细胞悬液低2个滴度;用4单位工作量进行HA试验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用卵黄测得的新城疫抗体水平稍低于用血清测得的结果,但差异不明显。表明用保存1周的红细胞悬液测定卵黄中新城疫的抗体水平比用现配红细胞悬液所测得的抗体水平低接近1个滴度,并且可以用卵黄代替血清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醛化鸡红细胞作新城疫HA和HI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新城疫(ND)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广泛用于ND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监测。目前,常用的是鸡新鲜红细胞(FrRBC),由于FrRBC质脆易碎,保存期短,宜使用前临时采血洗涤配制,这样费时又麻烦,且不同个体红细胞有差异,有时尚有自凝现象,影响检...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HA-HI试验中可用豚鼠醛化红细胞代替鸡新鲜红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鸡新城疫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中,将豚鼠红细胞用戊二醛醛化处理后配制成2%细胞悬液,与2%新鲜豚鼠红细胞、1%新鲜鸡红细胞获得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经醛化的豚鼠红细胞在4℃或室温条件下也能长时间保存而不溶血.结果表明,在新城疫HA-HI试验中可以用豚鼠醛化红细胞代替鸡新鲜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