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楚雄州各级党委、政府从林区、山区的不同情况出发,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一部份社队建立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比较妥当地解决了造林、护林中权、责、利的问题,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一九八○年全州森林火灾次数比上年度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三,受灾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今年一季度的次数又比一九八○年同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产业》2009,(8):45-45
黑龙江省伊春,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素有“红松故乡”、“祖国林都”之称。伊春在开展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过程中,有15个林场拿出8万公顷的林地进行林木流转、林地承包,为解决国有林区体制性矛盾迈出了突破的一步。“林改”触及了产权,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国有森林资源向统分结合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
马关县南捞公社那往大队扣哈生产队,在总结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承包合同的同时,通过学习有关发展林业的文件,总结以往护林造林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固定了林权,实行责任到户、专业承包,做到权、责、利分明,群众看到实惠,调动了护林和造林的积极性。扣哈生产队座落在老君山脚,山场宽广,气候湿  相似文献   

4.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解放林区生产力、搞活林区经济、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人们认识并不统一,有人则忧心忡忡,似乎林区出现滥砍、超伐是承包的产物。其实不然。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以“责”为中心,把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制度。随着改革的深  相似文献   

5.
林业企业内部实行经济承包是推行经济责任制的有效形式。通过承包,能使责、权、利与生产经营者直接挂钩,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促进林业生产发展。但是,实践证明,承包不是万能的钥匙。因为不论采取哪种承包办法,最终都要通过生产单位直至劳  相似文献   

6.
自治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九八一年十二月自治区护林防火工作会议,对建立护林防火责任制的问题,认真的进行了讨论,此后部分林场组织了力量进行了试点,自治区护林办也进行了调查研究,摸了一些情况,做了大量工作.经验证明,护林防火责任制和农业及其它责任制一样,深受农牧民的欢迎.因为它贯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把责任制和经济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权、责、利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林区及林区附近的农牧民从护林防火中确实得到了好处,真正体现了靠山吃  相似文献   

7.
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改善经营管理,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林业木材生产经济责任制它必须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在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责、权、利紧密相结合。这是用经济办法管理木材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政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林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家庭林场这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在国有林区确立了,并迅速发展起来。实行家庭林场经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如何认识家庭林场在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户承包的家庭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如何,森工采集生产是否适宜家庭承包,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是实践向林业经济理论界提出的新任务,本文拟结合林业企业实际谈些拙见。一、国有林区改革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林区借鉴农业家庭承包的经验,以定包为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七坡林场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大胆改革旧的护林模式,依靠当地乡镇政府承包护林,探索了一条场群携手、权责利结合的新路子。至今,已承包的林区森林火灾受害率由1986的2.4%下降到0.7%,哄抢盗伐国有林的现象基本制止。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国营林业单位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林区社队参加各项林业生产建设活动,付给合理报酬,使社队和群众从发展林业中得到好处,以激发林区群众爱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玛纳斯南山林场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已收到了明显效果。林场和社队的关系密切了,林牧矛盾缓和了,育林护林工作加强了。方法对头,经验可取,其它各林场和所在县、社、队也应当把这项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1.
去年,是尼勒克林场全面实行经济责任制的第一年。他们本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把“责”放在首位,实行了包任务保质量的办法,扭转了往年生产任务搞外包的不正确做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去年,伊克昭盟机械化造林总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了一整套生产和分配的经济责任制。这套责任制以责、权、利结合为原则,以包和保的形式,纵横连锁、上下咬合,互相制约,使林场的经营管理面貌为之一新。 (一)在管理体制上,他们改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带着农业实行“双包”以后,林业生产责任制如何建立这个问题,走访了巴彦淖尔盟的一些社队.通过典型调查和座谈讨论,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应当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对集体造林、育林、护林,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带着农业实行“双包”以后,林业生产责任制如何建立这个问题,走访了巴彦淖尔盟的一些社队。通过典型调查和座谈讨论,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应当本着因地制宜原则,对集体造林、育林、护林,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5.
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地处农、林、牧交界地区,林场经营范围内人口稠密、社会情况复杂,人工幼林管护困难。林场根据部分林地靠近村屯的实际情况,对护林工作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委托承包管护。他们的做法是林场人员和承包者到实地划分承包地界,然后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山权、林权仍归国有;承包者在承包期间林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重点国有林区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劳动力就业行业、部门以及区域的变化,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考察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的影响。【结果】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林区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林区内劳动力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就业区域也不断向外扩展。其中,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通过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了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和国有部门就业比重的上升;市场化手段组织林业生产,对劳动力在林业行业就业有促进作用;加工企业转制,明显推动劳动力从国有部门流向非国有部门;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促使劳动力逐渐流向非林业行业,就业区域也不断向林业局外扩展。【结论】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使林区就业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活跃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初步建立,发挥市场在林区就业中的作用是未来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乌苏县在实行农业“双包”责任制的同时,在林业生产方面,各种形式的专业承包责任制也相继出现。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林业专业承包户761户,重点林业户41户,共计802户,占全县总户数的2.7%,其中有承包护林的,有承包育苗的,也有承包护林兼搞育苗的。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改革中,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如何管护好森林,提出了新的要求。1981年以来,我区护林防火,建立了以“三无”为目标,万亩林乡为重点,国营林场为依托,专业承包户为骨干的“五定一奖”森林管护责任制。用一条龙的办法,把国家、集体的山林管起来,森林防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林业责任制的几种作法实行《五定一奖责任制》,就是将国有林、集体林,根据不同条件,在不改变所有制的前提下,采取定地段、定面积、定任务、定人员、定报酬的“五定”办法,由县护林指挥部和国营林场,分别与乡政府和承包组、户  相似文献   

19.
奇台林场经营的30余万亩林地,每年每亩按5分钱与乡(场)村签订了护林合同。承包护林责任制的办法是,在林权和森林资源利用权不变的情况下,林场与乡(场)村签订“五定”(定沟系、定面积、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五无”(无森林火灾无乱砍盗伐,无毁林开荒、无破坏植被、无乱捕滥猎)的护林防火责任制合同、乡(场)村再根据林场制定的护林员条件,从群众中评选出责任护林员,报林场护林办,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森林资源90%以上属农民集体所有,80%以上的森工生产任务和90%以上营林生产任务由社队集体完成,是一个典型的集体林区。近几年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生产不断发展。但是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林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生产规模相应变小,过去那种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