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铝对小麦根细胞质膜ATP酶活性和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铝胁迫下 ,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 ( Altas66,耐铝 ;Scout66,铝敏感 )根细胞质膜 H+ - ATP酶或 Ca2 + -ATP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 2 0 μmol/ L 和 10 0 μmol/ L 铝处理 5 d,质膜 Ca2 + -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 ;H+ - ATP酶活性在 2 0 μmol/ L 铝处理时上升 ,10 0 μmol/ L 铝时下降。质膜磷脂含量下降 ,糖脂含量上升 ,但铝敏感的 Scout66磷脂 /糖脂比值下降较耐铝的 Altas66显著。 2 0和 10 0 μm ol/ L 铝处理后 ,Scout66的亚麻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明显下降 ,Altas66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则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2.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适于高附加值植物尤其是珍贵药用植物的大规模/低成本化生产,其环境调控对珍贵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笔者研究探索在控制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周期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找到铁皮石斛组培阶段在人工光可控环境下的适宜光照环境。鲜重约300mg的铁皮石斛单腋芽作为外植体在温度24±1℃、湿度65±5%、光周期12h/d、及光期CO2浓度800±50μmol/mol的环境条件下,设置光照强度为37、68、92、120μmol/(m2·s)的4组试验区,并使用容积为380mL的方型聚碳酸酯组培容器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中培育92d。组培容器的顶部留2个直径为10mm的圆孔覆盖高分子透气膜用来与容器外进行气体交换。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性在光照强度为68μmol/(m2·s)时最佳,超过92μmol/(m2·s)时呈现明显的光抑制;多糖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超过92μmol/(m2·s)时呈下降趋势,但是68和92μmol/(m2·s)光照强度试验区的多糖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内培育的适宜光照强度为60 ̄70μmol/(m2·s)。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光通量和昼夜温差对自养培养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通量为 200μmol/(m2·s)时,自养培养苗的生长、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优于光通量50,100μmol/(m2·s)处理,且总气 孔数和张开的气孔数量也最多,分别为318.0和277.7个。7℃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自养培养马铃薯试管苗的光 合作用,从而促进幼苗生长,获得健壮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大白菜生殖生长时期的随体染色体的单体、双体(二倍体)、三体种株为试材,测其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气孔密度等几个有关光合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体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对大白菜种株的光合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光合速率表现为双体>三体≈单体,分别为23 2μmol/(m2·s)、21 1μmol/(m2·s)、19.4μmol/(m2·s)。通过测定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应用计算机模拟求得双体、随体染色体的单体和三体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是43~46μmol/(m2·s)、900~1000μmol/(m2·s);42~44μmol/(m2·s)、1100~1200μmol/(m2·s);50~52μmol/(m2·s)、1200~1300μmol/(m2·s)。双体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单体和三体。叶绿素含量则为三体>单体>双体,但是叶绿素a/b比值则为双体最大。气孔密度为单体>双体>三体。气孔大小为三体>双体>单体。  相似文献   

5.
光强对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光强下的玉米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1~5叶位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检测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光强下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荧光参数变化趋势不同:各个叶位叶片Fo在光强为200μmol/(m2.s)时均较高,在光强为600μmol/(m2.s)时均较低;200μmol/(m2.s)光强下第1叶位叶片Fv/Fm最高,600μmol/(m2.s)和1 000μmol/(m2.s)时第4和5叶Fv/Fm均高于前3叶;2、3叶在1 000μmol/(m2.s)时吸收和捕获的能量用于热耗散的比例增加,4、5叶则在1 300μmol/(m2.s)时热耗散比例增加。即600μmol/(m2.s)和1 000μmol/(m2.s)光强下玉米幼苗4、5叶光化学活性高于前3叶。  相似文献   

6.
以西农薏苡二号为材料,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拔节期薏苡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薏苡净光合速率为10.4 ̄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中午11:00 ̄15: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上午9:00 ̄11:00时和下午15:00 ̄17: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7.8μmol/(m2·s)和6.6μmol/(m2·s)。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5:00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温度。薏苡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1 ̄37℃,相对湿度33% ̄44%,光合有效辐射在470 ̄710μmol/(m2·s)。  相似文献   

7.
国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普通国槐、金叶国槐的一些光合特性及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国槐与金叶国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8:30左右时,次峰在15:30左右,中午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金叶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55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20μL/L和9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普通国槐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61μmol/(m2·s)和1500μmol/(m2·s),CO2补偿点和饱和点为136μL/L和1000μL/L,光合作用的最适合的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硅和根茬腐解液对豇豆耐连作障碍品种"ZN016"和不耐连作障碍品种"之豇282"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根系质膜及液泡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茬腐解液明显抑制两个品种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这表明豇豆也存在明显的自毒作用。根茬腐解液胁迫下豇豆叶片的初始荧光(Fo)和胞间CO2浓度明显提高,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降低。加硅可以明显改善上述指标。但在无根茬腐解液胁迫时,硅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添加根茬腐解液后,豇豆根系质膜和液泡膜的H -ATPase活性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加硅处理可以缓解根茬腐解液的自毒作用。不论是否添加根茬腐解液,加硅处理均可明显提高豇豆根系质膜和液泡膜的H -ATPase活性。  相似文献   

9.
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金花茶盆栽幼苗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遮阴的条件下,幼苗夏季光合作用有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08:00,其净光合速率为3.38μmol/(m2·s);2)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分别为476.46和6.13μmol/(m2·s),是一种典型的阴生植物;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光合能力为12.58~13.50μmol/(m2·s),CO2浓度在25~1000μmol/mol的范围内,其净光合速率随浓度升高而显著上升,CO2饱和点约为1500.00μmol/mol,CO2补偿点为99.48μmol/mol,最大羧化效率为0.0118;4)幼苗喜热,在35℃下净光合速率最高,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适应40℃的高温条件。5)幼苗不耐干旱,即使轻度水分亏缺也会抑制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玉金香”甜瓜(Cucumis meloL.)为材料,研究了经过10昼夜15/10、10/5℃低温锻炼与25/15℃对照处理后再经过4昼夜2℃冷胁迫处理后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与质膜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经低温锻炼的甜瓜幼苗膜系统、叶绿素和MDA含量均发生了一定变化,SOD、POD含量显著增加;在之后的冷胁迫处理过程中,经低温锻炼的甜瓜幼苗真叶中SOD、POD活性显著高于CK,而MDA含量显著低于CK。说明经较长时间的低温锻炼能使甜瓜幼苗增强对更低温度的适应性,明显提高抗寒能力,但锻炼温度的量值不同,甜瓜幼苗抗寒能力的提高程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镉对水稻幼苗根系细胞膜电位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对膜透性、跨膜电势差等膜性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造成Cd胁迫下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异常的重要原因。以对Cd2+敏感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淮稻11号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原位考察了水稻幼苗根细胞膜电位对Cd2+胁迫的响应,同时分析了Cd2+对水稻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可使根表皮细胞膜电位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去极化,去极化程度随Cd2+浓度提高而增加;相同浓度Cd2+所诱导的膜电位去极化程度与水稻品种有关,扬稻6号幼苗根系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明显高于淮稻11号;在迅速的去极化之后,随后的30min内是否发生复极化与水稻品种和Cd2+浓度有关;就更长时间(0~12h)来看,膜电位在经过了去极化阶段后仍有缓慢的恢复,淮稻11号在1.0mmo1·L-1Cd2+处理6h后已接近初始的膜电位值,而扬稻6号在处理12h后仍不能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Cd2+处理增大了水稻根细胞膜透性,且扬稻6号比淮稻11号膜透性增加的程度要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0.05μm 陶瓷膜对洗浴污水进行分离效果试验,对比过滤前后洗浴污水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膜通量的变化规律.探究膜污染后膜通量恢复的最佳条件,运用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联合方法进行清洗,得出最佳的清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0.05μm 的陶瓷膜对洗浴污水的浊度、悬浮物、COD、BOD、微生物去除效果较好,洗浴污水循环过滤后可就地直接回用于池水;膜通量恢复方法中,利用单步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正交试验得出物理-化学复合清洗的最佳条件,即先超声5 min,再用2%的柠檬酸反冲洗30 min,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外压管式的PE微滤膜装置处理餐饮废水,研究了操作压差、料液流量、操作时间等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操作压差为0.12MPa,料液流量为100L.h-1)。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模拟餐饮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PE微滤膜对模拟餐饮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水质达到了CJ3082—1999标准。同时,对膜污染的防治与清洗也进行了一定探讨,结果发现采用短时脉冲反冲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is a newbioche- mical reaction system. The study on its applications in treatingvarious types ofwaste streams, such as domestic wastewater,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human excrement has therefor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1-3…  相似文献   

15.
罗以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3-1265,1280
综述了植物质膜和液泡膜H+-ATPase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和活性变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植物膜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但由于膜蛋白具有低丰度、疏水性等特点,因此膜蛋白的富集提取、分离鉴定存在很大的难度.从膜蛋白的富集提取、分离鉴定入手,阐述其研究进程,对质膜蛋白、叶绿体膜蛋白、线粒体膜蛋白和液泡膜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膜蛋白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廉价的无纺布为基膜,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了Ag/TiO2-PVA复合膜,研究Ag/TiO2-PVA复合膜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组件的抗污染性能和处理性能。结果表明,Ag/TiO2-PVA复合膜能明显降低跨膜压力和膜污染阻力,提高膜通量,特别是对滤饼层表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但是也导致出水浊度增加。Ag/TiO2-PVA复合膜还显示出一定的光催化性能,其出水CODcr值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姜黄素(CUR)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膜通透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CUR抑制BGC-823细胞生长的机制,在体外培养的BC,C-823细胞加CUR后光照或避光处理24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结果表明:BGC-823细胞避光组(O、5、20μmol/L)、光照组(D、5μmol/L)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4.71±1.81)、(4.824±1.86)、(0.47±1.42)、(4.264±1.67)、(O.55±1.36),光照5μmol/LCUR组、避光20μmol/LCUR组与相应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各处理组细胞膜通透性亦发生改变,光照5μmol/LCUR组、避光5μmol/LCUR组膜通透性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光照5μmol/LCUR组较避光5μmol/LCUR组质膜通透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淀粉膜成膜载体的筛选组合,是解决限制淀粉膜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分别采用玻璃板、塑料板、铝板、不锈钢板、有机玻璃、特氟龙树脂板和特氟龙涂层板,糊化液质量浓度50 g/L,测定增强型、平衡型和抗湿型玉米淀粉膜制备的揭膜拉力、揭膜完整率、涂胶量、烘干时间、膜厚、膜含水率、膜抗拉强度和膜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特氟龙材质载体材料制膜效果显著(P0.05)优于其他材料,成膜性能相对均衡。不同载体材料按揭膜拉力指标优劣排序:特氟龙涂层板=特氟龙树脂板有机玻璃玻璃板=塑料板不锈钢板铝板。对于抗湿型淀粉膜,按揭膜完整率指标优劣排序:特氟龙涂层板=特氟龙树脂板塑料板不锈钢板=有机玻璃=铝板=玻璃板,采用特氟龙涂层板载体,烘干6 h,涂胶量50 m L/100cm~2,揭膜拉力1 N,膜完整率100%,可获得淀粉膜厚0.23 mm,膜抗拉强度16.97 MPa,膜断裂伸长率13.40%。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简史、特点、原理及其装置、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膜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