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新疆石河子和吐鲁番2个地区酿酒葡萄园可培养酵母菌的种类鉴定及分布进行研究,旨在明确酿酒葡萄园主要酵母种类及分布规律,为酵母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对酿酒葡萄园果实表面和土壤进行稀释后平板划线分离纯化,挑取单菌落,并对菌落和细胞显微特征进行形态观察。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株进行WL培养基培养观察,区分聚类,选取其代表菌株进行糖发酵及碳源利用试验,且对其26S rDNA D1/D2区序列测序鉴定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从酿酒葡萄园土壤及果实表面中共分离获得41株酵母菌株,其中在石河子地区分离获得28株,经鉴定属于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毕赤酵母属(Pichia)、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um)、红酵母属(Rhodotorula)、假丝酵母属(Candida)、Rhodosporidiobolus和Kazachstania等10属13种,在吐鲁番地区共分离获得13株,经鉴定属于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假丝酵母属(Candida)、红酵母属(Rhodotorula)、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Kazachstania和Rhodosporidiobolus等6属6种。结果表明,新疆酿酒葡萄园的酵母菌组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烟台、威海、临沂、泰安等山东苹果主产区采集成熟健康的红富士苹果,采用稀释分离法从苹果样品果面分离纯化得到酵母菌株;依据核糖体26S D1/D2区核苷酸序列的比较结果,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得出酵母菌的分类地位,并对红富士果实表面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红富士果实表面蕴含丰富的酵母菌资源,分离得到163株酵母菌菌株,经鉴定属于13属20种;在分离得到的菌株中,子囊菌占优势,共分离到95株子囊菌酵母,属于6属10种,占酵母总数的58.3%;共分离得到53株担子菌酵母,属于6属9种,占酵母总数的32.5%;其余15株酵母为普鲁兰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等,占酵母总数的9.2%。由研究结果得出,红富士果实表面酵母菌的优势属为毕赤酵母属(Pichia)(3种)、假丝酵母属(Candida)(3种)、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3种),占总酵母种数的45%。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石河子地区月季花为试材,采用Illumina(Mi Seq)平台进行26S r DNA高通量测序分析、α多样性分析、可培养酵母菌的分离纯化技术(稀释涂布法和孢子弹射法)、26S r DNA D1/D区测序鉴定、糖发酵及碳同化等生理生化实验,研究了月季花上附生酵母菌(可培养和不可培养)菌群多样性,并对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发利用新疆酵母菌资源奠定基础,并为探索花蜜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26S r DNA高通量测序筛选后得到41 337个优化序列,划分入3 078个OTU,月季附生酵母菌群落结构丰富,鉴定为3个门、10个纲、13个目、22个科、37个属、90个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门、占18.9%,线黑粉菌属(Filobasidium)为优势属、占12.2%,酵母菌种群的丰度存在差异;可培养的酵母菌共鉴定出3个酵母菌属4个已知种群,分别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粘性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乌兹别克斯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浅白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lbidus),优势酵母属为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相似文献   

4.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西藏拉鲁湿地土壤中分离酵母菌,开展城市湿地酵母菌多样性研究。结合经典分类法及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的皿内初筛。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83株酵母菌分属于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原囊菌属Prot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及孢囊线黑粉酵母Cystofilobasidium等5个属16个种,其中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相对丰度最高,约26%,其次为维多利亚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victoriae和山杨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spenensis;多样性分析表明,LhWS6样点的酵母菌多样性最丰富,LhWS9样点则最低;产胞外酶活性菌株初筛结果表明,25℃下产脂肪酶活性菌株比例最高,为67%,而4℃下产淀粉酶活性菌株数最多,为49株。另外,低温条件下产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菌株比例均高于常温条件。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土壤酵母菌总体种类较丰富,但每个样点的种类相对单一,说明湿地生境或人为活动一定程度影响到该生态环境酵母菌的种群分布,开发青藏高原耐低温、产胞外酶等活性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云南弥勒是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的葡萄酒产区,以该产区云中舞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其果皮以及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WL培养基的菌落培养形态,酵母细胞微观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分类鉴定方法对弥勒云中舞葡萄果皮以及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云中舞葡萄分离得到的80株酵母菌共分为5个培养类型,采用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对选出的具有典型特征的15株酵母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序列比对分析和WL培养基聚类表明80株被测菌株鉴定为5属5种,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和桔假丝酵母(Candida quercitrusa),显示了酵母菌种类多样性;其中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占了所分离酵母总数的43.18%,为弥勒云中舞葡萄相关酵母菌的优势种。通过构建15株被测菌株与相关模式菌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各供试菌株均与各自相关模式菌株聚为一枝,和序列比对鉴定结果相一致。另外,鉴定为同种酵母的不同菌株间以及和模式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差异,显示了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云南弥勒云中舞葡萄相关酵母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本研究为进一步选育优良的本土葡萄酒酵母提供了材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神索葡萄自然发酵酵母菌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宁夏御马葡萄酒厂的神索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得到的105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和聚类,进而对代表性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经分类鉴定应归入4属5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i、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氏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8%、1%、1%和87%;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在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数量分别占各发酵阶段菌株总数的24.7%、3.9%和0%,呈动态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7.
酸马奶中酵母菌的分离提纯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实验从4个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得到的39株酵母菌,并对其进行属的鉴定:包括形态学和生化鉴定.依据《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将其归入 6 个属,分别是: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克勒克酵母属、酒香酵母属、德克酵母属和有孢圆酵母属.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馕面团优质酵母菌.[方法]从新疆乌鲁木齐、阿尔泰,喀什3个样品点采集样品,采用PDA和YEPD培养基分离纯化了馕面团发酵酵母菌,并进行了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试验得出,29株菌相互之间的26S rDNAD1/D2基因序列同源性比例为99%.在这29株菌26S rDNA D1/D2区序列的基础上采用邻近法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从中选出了11株代表菌,它们被认为是该地区特殊而独特的酵母品系,完成了初筛.进一步测定11株菌的发酵活力、发酵前后的pH与面团醒发时间,完成了复筛并获得了6株菌.接着对6株酵母菌进行了感官测试,最后获得了一株优质酵母菌K24(KM454437),馕感官评分为97.1分.[结论]研究筛选出来的一株馕面团酵母菌发酵效率高,为新疆馕加工产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rDNA ITS-1序列酿酒酵母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快速地为酵母生产提供优良菌株,采用核糖体DNA 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序列分析法,对27株酵母菌(其中24株为酿酒酵母属中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其他3株分别为汉逊酵母属中的多形酵母(H.polymorph)、克鲁维酵母属中的乳清酵母(K.marxianus)和红酵母属中的粘质酵母(R.mucilaginosa))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提取这27株酵母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采用琼脂糖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能将酵母菌株鉴定到属的水平;对PCR扩增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大多数酿酒酵母菌株之间的ITS-1序列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序列中的一段Ploy-T上,最少的有7个T,最多的有13个T。研究还用Phylip 3.6等DNA序列分析软件对不同ITS-1序列的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出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纠正了长期认为是酿酒酵母的两株酵母菌。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洲际迁飞性农业害虫,食谱广泛. 2019年5月已迁飞至重庆地区,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肠道真菌菌群的组成,本研究以采集自重庆巫山玉米田及重庆江津高粱田中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为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其粪便中的肠道优势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通过分离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食物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及rDNA ITS测序完成了属水平的鉴定,共分离得到了5个属10个真菌分离株,其中分离自重庆巫山玉米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归为3个属,分别为念珠菌属(Candida)、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分离自重庆江津高粱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归为3个属,分别为念珠菌属(Candida)、莫氏黑粉菌属(Moesziomyces)和毛霉属(Mucor).初步分离获得入侵重庆地区的草地贪夜蛾肠道真菌,丰富了对入侵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疆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酵母菌的种类和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的408株酵母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被归人8个属的9个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季也蒙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pulcherrima、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mucilaginos和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分别占到了分离总菌株的44.12%、19.36%、8.09%、13.73%、4.66%、3.43%、4.17%、2.21%和0.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张裕摩塞尔15世酒庄酿酒葡萄酵母菌的多样性,更好开发利用酒庄酵母菌资源。[方法]从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的葡萄园土壤、葡萄浆果表皮以及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进行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对得到的32株酵母菌株运用 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初步分类,同时结合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结果]共鉴定出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kluyveri)、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大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magnus)共4种酵母菌。[结论]初步确定张裕摩塞尔15世酒庄酿酒葡萄酵母菌的主要种类,为酿造具有酒庄特色葡萄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整理出庐山野生藤本植物29科72属167种。结果表明:在全部含藤本植物的科属中,含5个种以下的科、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4.83%和86.11%;该区藤本植物区系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热带性地理成分为主,有43属,占59.72%;温带性属有25属,占总属数的34.72%,其中以乏热带性地理分布居首位(30.55%),其次为东亚分布(18.06%)。生活型以木质藤本属为主,占属总数的50.00%;攀援类型分为4大类,以缠绕类最多,占50.90%,其他依次是卷曲类(28.14%),搭靠类(11.38%),吸固类(9.58%)。表5参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和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内生细菌分布特点,筛选有较强定殖能力的活性菌株,为促进野生铁皮石斛驯化、提高药材品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铁皮石斛根、茎、叶各部位的内生细菌,利用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鉴定,体外筛选具有解磷、解钾、固氮、产铁载体、产IAA、拮抗病原菌的促生活性菌株,回接后再分离,观察内生细菌在组培苗中的定殖动态。结果 从铁皮石斛中分离到285株内生细菌,其中,217株分离自野生铁皮石斛,归类于3门9属,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群存在于根、茎、叶中,其菌株数分别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9.26%和8.76%;68株内生细菌分离自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归类于1门3属,以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和埃希菌属Escherichia为优势菌群存在于根、茎中,其菌株数分别占总分离菌株数的54.41%和30.88%。泛菌属Pantoea在野生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中均有分布。野生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物种数(9)和多样性指数(0.85)明显高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物种数为3,多样性指数为0.61)。活性筛选共获得38株菌株,占筛选菌株的45%,4株野生铁皮石斛的活性内生细菌中有3株在人工组培苗具有较好的定殖性。结论 野生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内生细菌的类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铁皮石斛内生细菌蕴含丰富的促生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酵母菌分子分类方法和药物敏感性特征.方法临床收集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93株酵母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酵母菌药敏试剂盒ATBTMFUNGUS3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核糖体基因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为依据研究其菌种的分子分类方法.结果 93株酵母菌分为光滑假丝酵母菌(38/93)、白色假丝酵母菌(23/9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93)、似平滑假丝酵母菌(9/93)等9个种11个基因型.其中有18株为敏感株,3株完全耐药.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是5FC 83.87%,AMB 93.55%,FCA 27.96%,ITR 21.51%,VRC 43.01%.结论基于核糖体基因的分子分类法可以准确鉴定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菌种呈现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5.27%的分布特征.93株酵母菌对AMB,5FC的敏感性高于三唑类药物,三唑类药物中ITR耐药率高于VRC,FCA.药物敏感性与菌种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山区的13个自然保护区针对防护林优势群落进行植被调查,确认有维管植物86科261属454种(含栽培种),外来种有2科4属4种,野生维管植物有85科257属450种。野生维管植物以世界广布科最多,温带性质明显,中国特有属最少。野生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占总种数的48.45%,地面芽植物种占野生植物种的30.67%,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数量较少,分别占野生植物种的12.00%、6.00%和2.89%。基于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群落的植物区系分析可为今后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天然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岳麓山风景区野生藤本植物共计45种,隶属于23科34属。其基本特点是: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3科3属5种:双子叶植物19科30属39种。在其科属纽成中,单种科和单种属最多,大种科和大种属缺乏。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居首位(21.21%),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15%)、东亚及北美间断成分(15.15%)和热带亚洲成分(12.12%),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性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生活型以高位芽藤本29种(64.4%)占优势,其后依次为地上芽藤本7种(15.6%)、地面芽藤本4种(8.9%)、一年生藤本3种(6.7%)和地下芽藤本2种(4.4%),这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活型谱相接近。藤本植物中以大中型的较多.大多攀附在群落的先锋树种之上。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野生彩叶植物资源丰富,对其观赏特性、地理分布和资源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有野生彩叶植物54科106属165种,分别占本区系高等植物科属种总数的21.86%、6.64%、3.50%.其中乔木类32科54属86种,灌木类24科29属39种,小乔木类19科25属29种,藤本5科5属5种,草本4科5属6种...  相似文献   

19.
选取9艘停泊于洋山深水港、在太平洋公海海域进行压载水交换的到港船舶,分析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共检测出浮游植物4门18属29种(包括变种或变型),其中硅藻门占主要优势地位,共计13属21种,占总种类数72.4%,包括未定种8种;甲藻门3属6种,占总种类数20.7%,其中未定种1种;绿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3.5%,其中未定种1种;蓝藻门1属1种,占总种类数3.5%。所有船舶压载水样品中均发现有赤潮藻,存在潜在外来种入侵风险。在公海海域进行压载水交换后浮游植物丰度远小于在国内沿岸海域交换压载水的丰度,显示公海换水可有效降低压载水内浮游植物的密度,但仍有适应港口环境的种类存在,未能完全消除外来藻类入侵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