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前言随着1968~1973年的干旱,撤哈拉沙漠向着非洲南部的萨赫勒地区推进,造成牧草枯死,大批牲畜死亡,不少人口被饿死的悲惨状况。从此,沙漠化现象引起了世界人们的关注。不过,关于沙漠化的研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9年开始,特别是热带非洲的沙漠化被提出(Aubr(?)ville,1949),以后又报道了突尼斯的沙漠化(Le Hou(?)rou,1962)。  相似文献   

2.
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沙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估值是土地沙漠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映土地沙漠化及其危害程度的主要手段。采用灾害经济评价方法,分析和探讨了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经济损失的估算步骤、估算内容、估算参数、估算过程等问题,并对晋北地区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08年晋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约为31.56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51.28%,间接经济损失预估在142.02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沙漠化地区造林种草的生态效益及其防治沙漠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中国沙漠化的现状,分析了沙漠化的原因。引用资料论证了造林种草的生态效益及其防止沙漠化的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在沙漠化地区大力贯彻造林种草绿化的方针,解决沙漠化问题并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变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论文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结论。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风沙活动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下,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绿洲和沙漠化土地交替发展。气候温暖期也正是沙漠化土地减弱时期,寒冷期则是沙漠化发生强烈阶段。研究表明90年代与80年代中期相比,额济纳旗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9.1%,中游地区沙漠化发展速率相对较慢,中游地区1990年比1949年增加约9.4%,年增长速率0.27%。1990年以来,沙漠化呈稳定态势。2000年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共有13508.4km2,占监测区域的11.8%。其中,临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占监测区域沙漠化土地面积的1.7%,高台占1.707%,肃南(部分)占1.427%,酒泉占0.851%,嘉峪关占0.276%,金塔占9.391%,额济纳旗沙漠化土地的面积为11434.64km2,占84.648%。由此看出,黑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同时分析了造成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沙漠化过程的综合分析认为,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呈逐渐加速的趋势;唐朝之前本区沙漠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控制,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冷湿还是暖湿气候,良好的水分条件总是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而农业活动总是会造成沙漠化的扩展。今后本区的沙漠化是扩展还是逆转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变暖对毛乌素地区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农业和牧业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自从萨赫勒出现最近一次大旱以来(1969—1973),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塞内加尔到尼罗河上游,在炎热的萨赫勒地带受影响的国家,扩大了类荒漠条件的分布区,改变了多刺灌丛热带草原和部分北部干热草原自然生态的前提。畜牧业和耕作业都受到了不利影响,使得广大地区无法供养居民,引起了大规模迁移,特别是向热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论述山西土地沙漠化的概况,并以右玉县为例,通过对该县与沙漠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右玉县过去是山西省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治理,基本上控制了土地沙漠化的蔓延,改善了农业生态条件,并取得了明显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沙漠化防治措施及其效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引起的沙漠化,仅占现代沙漠化面积的15.13%,说明沙漠化土地是可以治理的,本文概述了农田林网,林网内农林复合经营,防沙林带,灌草带,造林固沙等沙漠化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漠化演变及其逆转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地区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特点、利用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对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漠化成因、演变趋势作了较客观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沙漠化逆转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以1995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利用GIS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景观要素图斑,得出图斑的数量、周长、面积等特征,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计算研究地区的景观指数,通过对景观指数的分析,揭示该地区沙漠化现状及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总面积37.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39.1%;植被盖度小于30%的较严重沙漠化土地从1995年到2000年以61.0hm2/年的速度扩展;景观破碎度变大,反映出入类活动对景观的干预作用不断增强;沙漠化景观要素的形状指数变化表现出内、缘比变大,不利于沙漠化土地的自然恢复。研究地区沙漠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盐池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耐盐池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在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Long-term monitor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s helpful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ahel region in Africa,we established a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model for this region by combining dryness,moisture,greenness,and desertification indicators.Using th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data in Google Earth Engine(GEE)platform,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Sahel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20.We used liner regression and fluctuation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the trend and fluctuation of RSEI,and utilized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indicator to the RSEI.Further,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SEI and precipitation,and Hurst index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trend of RSEI in the fu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RSEI of the Sahel region exhibited spatial heterogeneity.Specifically,it exhibited a decrease in gradient from south to north of the Sahel region.Moreover,RSEI in parts of the Sahel region presented non-zonal features.Different land-cover type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RSEI values and changing trends.We found that RSEI and precipita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suggesting that precipitation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RSEI.The areas where RSEI values presented an increasing trend were slightly less than the areas where RSEI values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In the Sahel region,the areas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44.02%and 28.29%of the total study area,respectively,and the areas in whic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changing from improvement to deterioration and from deterioration to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12.42%and 15.26%of the whole area,respectively.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uture change trends of RSEI in the Sahel reg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Green Great Wall"(GGW)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ject in Africa.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干旱区形成的古地理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的论述了自第三纪以来我国干旱区形成的原因及古地理过程,并将全过程分为森林化(过程)时期、草原化(过程)时期以及荒漠化(过程)时期,以及每一时期的特征及对现代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下游土地荒漠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范围相当广阔,计有200多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0%以上。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自然资源正在不断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随之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益繁荣,出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但由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认识自然规律不够,未能注意到流域生态系统特点 因之,出现了较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给国计民生带来一些不利后果,需要引起重视和采取有力对策,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一部分,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以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首先要防治土地沙漠化。在实地考察及沙漠化图件编制工作基础上,本文对沙漠化土地指征确立、类型划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根据对本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量测的结果,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860.9km ̄2,按沙漠化发展程度,本区可划分轻度、中度、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30.5km ̄2,752.8km ̄2,578.6km ̄2。根据地表物质组成的不同,本区可划分为砂质和砂砾质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916.4km ̄2和944.5km ̄2。从分布规律看,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尤以雅鲁藏布江宽谷段的面积分布最大,并从河谷的江心洲延续至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等不同地貌单元上。同时,文章对本区非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分析了宁夏中、北部草场退化原因、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现状、形势、防治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因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而导致的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是影响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土地沙质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野外实际调查和实验,运用遥感制图和统计量测,本文系统地研究神府—东胜矿区的土地沙漠化的环境背景,形成演变及危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矿区现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95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年风沙入河沙量3483.46万吨。预计矿区开发将新增沙漠化土地232.78平方公里,其中一、二期工程新增沙漠化土地面积193.1平方公里。新增入河沙量479.47万吨/年。指出防治沙漠化的原则和措施,可供矿区开发和治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建立沙漠化环境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专题图形库为出发点,对建立沙漠化环境信息系统的图形自动扫描矢量化、图形快速编辑、图形网络通讯及图形库定量研究等问题作了较详细的研究探讨;提出了一套可用于快速建立沙漠化环境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科尔沁典型沙区土地类型三个时期两级专题图形库,对该区进行了示例性分析,获得了该区三十多年来的动态演变信息。该研究方法对我国沙漠化的定量研究及决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