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DREB1/CBF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外界胁迫上起重要作用,利用这些基因改良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白菜中分离到一个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BpDREB1 (EF219470)。该基因序列全长647 bp,推测编码蛋白含21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23 kD,理论等电点为5.11,与白菜中该类转录因子序列同源性为94%。进化树表明,BpDREB1属于DREB亚家族中A1亚族。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分析显示,BpDREB1被低温强烈、迅速诱导表达,并对干旱胁迫也有一定程度的响应,但对高盐处理几乎没有响应。过表达BpDREB1的转基因拟南芥经低温诱导后,其体内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大幅度提高。以上结果显示BpDREB1转录因子基因具有家族成员基因结构的特征,在低温、干旱应答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从婴儿粪便中提取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为下一步的研究开发做乳酸菌种库做积累。选取河南省洛阳市5位志愿者进行样品采集,得到5份完全由母乳喂养的婴儿(2月龄)自然排出的粪便样,并分离纯化出5株乳酸菌(RS1, RS2,RS3,RS4,RS5)和5株双歧杆菌(SQ1,SQ2,SQ3,SQ4,SQ5),经鉴定,确定RS3和SQ1具有益生作用的。结果表明,此2株菌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胆盐耐受力,对温度敏感,对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95%以上的抑菌率,可作为优良的益生菌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桑树叶片生物活性物质1-DNJ的杀虫作用机理,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树叶片提取物1-DNJ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研究1-DNJ对小菜蛾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等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DNJ处理后,小菜蛾48 h和72 h的拒食率分别是93.33%和89.25%,拒食中浓度为0.34 g/L和0.58 g/L。同时,1-DNJ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小菜蛾化蛹率随着1-DNJ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但对小菜蛾的蛹重作用不大。1-DNJ对小菜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效果没有拒食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明显。结果说明,桑树叶片中的1-DNJ主要通过拒食作用影响小菜蛾生长,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LMI1基因是叶片锯齿状结构发育调控的关键基因。为了研究棉花鸡脚叶发育的机理,通过PCR扩增技术从A基因组棉花亚洲棉石溪亚1号中克隆出GaLMI1-like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大小分别为681,1 439 bp。结构域分析发现,GaLMI1-like蛋白含有与陆地棉中同源基因一样的homeobox结构域,进一步构建了GaLMI1-like基因过表达载体p6MYC-GaLMI1-like,转化拟南芥后验证了GaLMI1-like基因具有调控叶片缺刻表型发育的功能。对启动子序列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其除了具有CACA-box和TATA-box等基本作用元件外,还具有光响应及根、茎和叶肉特异性表达相关元件。构建了GaLMI1-like启动子的GUS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GUS染色结果显示,该启动子能够驱动GUS基因在根中柱、茎和叶片中表达,其中在叶片中染色较深。上述结果表明,GaLMI1-like基因具有调控缺刻叶形成的功能,且此调控棉花叶形发育的功能是通过GaLMI1-like启动子调控其在叶片中强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1-MCP对苹果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1-MCP(1-Methylcye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具有抑制剂作用,明显抑制果实采后乙烯生成并降低呼吸延迟其高峰出现,保持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并调查了1-MCP对苹果采后生理的影响,而且对1-MCP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哥斯达黎加链霉菌菌株A-m1对植物的潜在促生作用及机制,首先利用番茄苗生长分析菌株A-m1具有的促生作用,然后对菌株A-m1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解析促生作用相关的遗传基础,最后使用沙尔科夫斯基反应法(Salkowski)测定菌株A-m1产吲哚乙酸(IAA)能力,铬天青(CAS)法验证产铁载体活性。结果表明,菌株A-m1对番茄幼苗表现出显著促生作用,促生作用与菌体添加量呈正相关,菌株固体发酵产物在基质中添加量为40 g/kg时,番茄植株的叶长、株高、整株鲜质量、整株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茎秆直径分别增加了107.1%,70.7%,439.9%,427.4%,473.4%和78.7%。菌株A-m1基因组包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相关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铁载体、ACC脱氨酶、植酸酶、磷酸酶、固氮酶基因;后续的生化分析进一步证明,菌株A-m1具有合成IAA和铁载体的能力。番茄幼苗的生长证实了菌株A-m1的促生作用,基因组分析和生化验证解析了促生的机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 EC 6.2.1.12)位于苯丙烷途径分支点的上游,是苯丙烷代谢途径的核心酶,可产生木质素、黄酮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双子叶植物中,有关4CL的研究较多,而在单子叶植物尤其是作物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一个4CL基因Ta4CL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4CL1与水稻、玉米和高粱等植物中在木质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4CLs聚成一类;利用Ta4CL1过表达、拟南芥4CLs突变体at4cl1、at4cl3和at4cl14cl3及其功能回复株系进行的分析表明,Ta4CL1与At4CL1功能相似,在植物木质素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未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过程;Ta4CL1是转基因拟南芥中4CL酶活性的主要贡献者。过表达Ta4CL1的转基因拟南芥叶片增大、茎更粗; Ta4CL1的表达还受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ic acid, MeJA)、赤霉素(Gibberellin, GA)和生长素(Indoleacetic acid, IAA)等激素处理的影响。本研究为利用...  相似文献   

8.
花烟草的花中特异地存在一种植物防御素Nicotiala alata defensin 1 (NaD1),对多种致病性真菌具有防御活性,在天然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该蛋白还对哺乳动物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NaD1,将其转化到Rosetta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并优化了诱导表达条件,发现在25℃下,0.5 mmol/L IPTG诱导表达过夜后,目的蛋白积累量达到最高,并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利用Ni柱对NaD1重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发现在16.8 kD处有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NaD1重组蛋白大小一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NaD1蛋白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1)营养价值草莓主要的营养价值体现在其VC含量非常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C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此外,草莓中的胡萝卜素是合成V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治疗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功效。中医认为,草莓有祛火、解暑、清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BES1转录因子家族对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基础上,对芸薹属作物BES1转录因子家族的进化及表达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本研究在甘蓝型油菜、白菜、甘蓝和拟南芥全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到29条、15条、14条和8条BES1转录因子。通过系统发育、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的分析,这些转录因子被分为三组,即Group A、Group B和Group C。在甘蓝型油菜与白菜、甘蓝和拟南芥间分别鉴定出30对、32对和23对直系同源基因。甘蓝型油菜中含有15对旁系同源BES1基因,显著的高于其它3个物种。大多数BES1基因在根和叶中都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表明这些基因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进一步探索该家族调控植物的生长及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它基因家族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产复合酶益生菌黑曲霉ANO1为出发菌株,经多次N+注入诱变处理,结合平板透明圈法定向选育,得到高产变异菌株ANO2。结果显示,出发菌株ANO1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活显著提高,分别由71.6 IU/g、141.7 IU/g和264.8 IU/g提高到996.5 IU/g、940.4 IU/g和906.5 IU/g。变异菌株ANO2经传5代培养,产酶特性稳定。同时对原菌株和变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变异菌株的生物量和产酶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来源黑曲霉WP1的两种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产植酸酶菌株,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WP1中克隆出2种植酸酶基因phyA和phyB,分别命名为ehrA1、phyB1.phyA1,长1 346 bp,成熟肽序列不含内含子,共编码448个氨基酸;phyB1基因长1 560 bp,基因序列含有3段内含子,共编码460个氨基酸.phyA1,和phyB1序列同源性很低,只有21.12%.二者都含有1个植酸酶基因保守序列RHGXRXP;但phyA1含2个HD保守序列,phyB1只含有1个.将黑曲霉WP1植酸酶phyA1和phyB1的基因序列在国际基因库中注册,注册号分别为:DQ650711;DQ8363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舞毒蛾有致病性的虫生真菌。【方法】野外采集被感染舞毒蛾蛹,进行菌种分离、纯化,结合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同时利用喷雾法研究其对舞毒蛾幼虫致病性。【结果】从采集的舞毒蛾蛹中分离得到一株虫生真菌,将其命名为HEB2016,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菌落特征有所不同,显微观察其与曲霉属特征相符合。 rDNA ITS序列测序获得片段长度为595bp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Aspergillus ochraceus和A.westerdijkiae等序列相似性达98%~100%,结合系统进化树鉴定分离菌种为A.westerdijkiae。该菌株对舞毒蛾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浓度为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 7d后,校正死亡率为80.69%,10天后肉眼可见菌株的产孢结构。【结论】HEB-2016对舞毒蛾具有致病性,菌株可为防治舞毒蛾、开发生物农药提供候选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amplified the phytase gene of Aspergillus niger F246 by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which is selected and identified by ourselves.Then the product of PCR was inserted respectively into the lactobacillus expression vector pMG36e to construct the new type of expression vector pMG36e-phyA. The genomine DNA of the Aspergillus niger F246 strain is used as the template for PCR,and the PCR product was subcloned into pMD18T. After sequncing the coding region and analying the sequnce of amino acids, the product of PCR was cutted from pMD18T and subcloned into pMG36e for the engineering strain of Lactobacillus MG1363-pMG36e-phy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MG36e-phyA for the phyA gene lays the base of the study on obtaining large and high active phytase and developing the new microbial ecologicalagent.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基因PhyB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种植酸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WP1中克隆出植酸酶PhyB基因,该基因长1 560 bp,含有3段内含子,共编码460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ALKO243的植酸酶Aph基因(GeneBank Acces-sion:L02420)相比较,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3%,因此将其命名为PhyB1。该基因含有植酸酶保守序列“RHGXRXP”和“HD”。黑曲霉WP1植酸酶PhyB1基因序列已在国际基因库中注册,注册号为:DQ836360。  相似文献   

16.
植酸酶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物质水解成肌醇和磷酸的一类酶的总称,用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既可以达到提高磷利用率的目的,又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磷污染。真正具有开发价值的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植酸酶。直接以宇佐美曲霉菌株2418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植酸酶基因phyA的成熟肽(分子长度为1 347 bp)进行了PCR扩增,再将PCR产物克隆入pBS-T载体,经DNA测序鉴定,与已发表的植酸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9%以上,这为进一步获得大量、高活性植酸酶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态制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花生黄曲霉抗性与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RR类受体激酶RH4基因在花生黄曲霉敏感品种发育种子的种皮中上调表达.基于这类受体激酶多由于序列的变异导致抗性的变异,笔者将数据库中花生抗黄曲霉和敏感品种相似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抗性品种与敏感品种的类似蛋白序列有很大差别.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抗性品种KB153与敏感品种JH1012发育中不同时期的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口蹄疫病毒(FMDV)AF72株的3D聚合酶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测序分析结果表明,AF72 3D聚合酶基因与GenBank中公布的其他4个参考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D,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3D聚合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正确表达,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为46ku。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可以与抗A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上B细胞表位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结构蛋白VP1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对经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获得AF72 VP1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VP1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其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表位肽段,利用间接ELISA对潜在表位肽段进行筛选鉴定,结果显示,表位VP1a和VP1d为病毒株AF72结构蛋白VP1的优势B细胞表位,该结果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标准细胞毒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口蹄疫A型病毒AF/72株的第3代乳鼠组织毒,通过乳鼠继续适应3代后,转适BHK-21细胞,获得该毒株的细胞毒AF/72/MF6/BF12,经测定其TCID50为10-8.0/mL;经RT-PCR获得其VPI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其他6株口蹄疫A型病毒株比对,同源性均大于85%;经无菌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纯净性达到兽用生物制品标准要求;经间接夹心ELISA测定,OD值均大于0.2,且该毒仅能被口蹄疫A型标准血清中和,具有型特异性;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146S含量,均值为189 ng/mL,远大于22 ng/mL的国际标准.综合纯净性检验结果、特异性检验结果和146S含量,确定AF/72/MF6/BF12为口蹄疫A型病毒株AF/72的标准细胞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