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乳杆菌发酵法制取香菇柄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香菇柄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以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料液比和初始p H对水溶性膳食纤维(SDF)产率的影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法制取香菇柄膳食纤维的工艺,分析发酵前后香菇柄中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差异。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取香菇柄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1.5%,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7℃,初始p H 6.5,料液比1∶12(g/m L)。在此条件下得到香菇柄SDF产率为(3.64±0.08)%,所制取的香菇柄膳食纤维的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和阳离子交换力分别为(15.55±0.07)m L·g~(-1)、(14.16±0.12)g·g~(-1)、(6.22±0.19)g·g~(-1)和(0.16±0.01)mmol·g~(-1),与原料相比,膳食纤维的纯度和理化性质均得到一定提高。利用乳酸菌发酵法提取香菇柄中的膳食纤维,能有效提高膳食纤维的品质指标,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将榆黄蘑可溶性膳食纤维以不同比例加入酸奶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膳食纤维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榆黄蘑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榆黄蘑可溶性膳食纤维添加量2%,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h,制得的膳食纤维酸奶香味浓郁、酸甜适度。  相似文献   

3.
以鹅肉为原料制成鹅肉香肠,确定了以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为复合菌种的最佳条件,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菌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作鹅肉香肠的最佳的条件为:发酵时间为24h,接种量1.5%,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4.
葵花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葵花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瓜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7.83%、提取时间为69.46 min、提取温度为42.10℃、液料比为40 mL/g;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31.1112%,同时经测定得知葵花子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溶胀性:持水性为7.293 g/g,溶胀性为3.997 mL/g。因此瓜子皮可以作为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5.
制备高品质的沙果渣膳食纤维,以沙果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纤维素酶酶解法制备高活性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后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等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50 U/g,酶解时间80 min,酶解温度45℃,pH值4.6,此时测得SDF/TDF为18.86%。该条件下所得的膳食纤维呈淡黄色,其持水力为6.87 g/g,持油力为7.36 g/g,膨胀力为6.54 mL/g。  相似文献   

6.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酸豆乳冰淇淋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对灭酶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冰淇淋的复合乳化稳定剂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酸豆乳冰淇淋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灭酶时间15min,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4℃,接种量5%,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7.
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的生产工艺及配方,以梨渣为原料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原料乳、全脂奶粉和白砂糖等复配后经发酵制成酸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同时研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梨渣膳食纤维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6%可溶性膳食纤维、6%白砂糖、接种量为3%时,梨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色泽及组织状态较好,口感最佳;酸奶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3 h,此时酸奶凝固状态、口感及风味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加热法提取柑橘皮中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柑橘皮中膳食纤维的加热法提取工艺和所提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水料比为40:1、加热温度为110℃、提取时间为30min、所提膳食纤维中SDF:IDF为0.37、持水性为731%、溶胀性为4.5mL/g,而且生理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用木聚糖酶对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的DRBDF水解使其改性,增加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以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在木聚糖酶添加量30 FXU/g,酶解p H值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粒径范围100~150μm时,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7.13%。经过改性后的米糠膳食纤维,其持水力、持油力分别为改性前的1.18倍和2.04倍,溶胀力降低为原来的79%。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以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综合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混合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h,接种量3%;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蔗糖10%,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纤维素乙醇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竹质纤维物料的酶水解效率,进行酶解工艺参数优化实验。以预处理丛生竹蒸汽爆破渣为原料,对影响纤维素酶解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酶解温度、pH、酶的用量、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比)进行实验,掌握各因素对竹子酶解的最适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优化实验,得出酶解竹纤维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初始pH 5.2,底物浓度为10%,吐温-20为0.3%,加入的酶量为35 IU/g,β葡萄糖苷酶酶活/滤纸酶比为1.0,酶解时间为48 h。优化条件确定后,利用2.5 L发酵罐进行放大验证实验,可产生30.37 g/L的还原糖,糖化率为57.49%。本实验所建立的优化条件有利于促进酶与纤维素的催化水解,为后续竹子糖化发酵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软包装笋热杀菌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料液比(m笋∶V臭氧水)、臭氧水浓度、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8,臭氧水质量分数为4 mg/kg,处理时间为5 min时,减菌化效果最佳;以菌落总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杀菌温度、升温时间、恒温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杀菌温度为110℃,升温时间为4 min,恒温时间为15 min时,常压热水喷淋杀菌效果最佳。通过比较该工艺与传统工艺在杀菌后产品的色泽、组织形态和风味,表明采用该工艺灭菌的软包装笋在品质方面均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3.
以兔血为原料,依次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选取ABTS+·清除率和多肽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和酶解工艺,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和最优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接菌量5.5 CFU/mL,底物浓度10 g/m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5 d,此条件下,兔血低聚肽ABTS+·清除率为84.42%,多肽含量为2.84 mg/mL;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比200 U/g,酶解时间2.5 h,pH 10.4,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兔血低聚肽的ABTS+·清除率为87.22%,与单一发酵工艺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多肽含量为3.81 mg/mL,较单一发酵提高了1.34倍。综上,菌酶联合反应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法优于传统单一发酵法。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毛竹笋为原料,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毛竹笋发酵过程中总酸、亚硝酸盐、pH、乳酸菌总数以及NaCl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笋在发酵过程中总酸和NaCl含量逐渐增加,亚硝酸盐出现峰值,pH逐渐降低,乳酸菌总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有所增加。此外,竹笋经漂烫后采用乳酸菌发酵对毛竹笋品质的保持效果最好,发酵63 d后毛笋中总酸含量为5.39 g/kg;亚硝酸含量最低(0.45 mg/kg);pH较快趋于稳定;乳酸菌数总数最多,为0.89×106 CFU;NaCl含量最高,为7.46%;鉴定出65种挥发性化合物。从而说明,人工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可以有效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食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蛋黄果为原料,研究了蛋黄果果醋的生产工艺。酒精发酵L9(34)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初始糖度14%,接种量8%,发酵温度30℃,发酵5d。醋酸发酵L9(34)正交试验证明,较好工艺为: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6d。酿制出的蛋黄果果醋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醋味浓郁,同时具有蛋黄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莴苣皮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分析了莴苣皮中的常规营养成分,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值及浸提水量对SD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皮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在温度100℃、pH值5.0、用水量25mL/g原料、浸提时间20min条件下,SDF产率高达6.96%;在料液比1∶17,碱液浓度0.50mol/L,温度65℃,浸提时间2.0h条件下,IDF产率高达47.62%。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技术应用于火棘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磊 《保鲜与加工》2012,12(5):35-38
以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固定化醋酸菌发酵具有较高的产酸速率,比游离醋酸菌发酵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酒精度7%。所制得的火棘果醋醋香浓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香气自然、协调,是一种市场开发潜力良好的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18.
绿豆皮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绿豆皮为原料,采用加碱蒸煮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验证试验等,对绿豆皮膳食纤维提取率影响较大的浸泡温度、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碱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泡温度50℃,液固比为5,浸泡时间9h,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条件下,绿豆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率为64.2%。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鲜雷竹笋进行试验,探索出一个能显著提高雷竹笋的保鲜期限的方法。雷竹笋采后,现场进行冰水混合物冷却,而后使用壳聚糖覆膜并真空包装冷藏保存。贮藏期间测定雷竹笋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还原糖、失重率、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冷却可有效保持试材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能够降低试材的失重率以及抑制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现场冷却配合壳聚糖覆膜,可以实现雷竹笋的中长期保鲜,其保鲜期可达8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0.
苜蓿营养丰富,富含叶蛋白、叶黄素及膳食纤维。以"肇东"紫花苜蓿弃用粗茎为原料,采用酸热法提取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水浴时间、水浴温度、酸液浓度和酸液用量对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时间100 min,加热温度80℃,酸液体积分数3%,酸液用量60 mL。在该最佳条件下,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6.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