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齐鲁渔业》2010,(5):56-56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自2007年开展金乌贼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技术研究,经4年攻关,于2010年3月23日在研究所新基地利用人工培育的金乌贼亲体经越冬后成功孵化出幼乌,在我国首次育成金乌贼全人工苗种。  相似文献   

2.
2008~2010年,对日照近海金乌贼产卵场的水文状况、生态环境、生殖群体组成、半人工采卵、人工育苗技术及育苗过程中环境条件、适宜附着基的投放、饵料和病害防治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海捕金乌贼作为亲体,育成幼乌贼37.85万只;在金乌贼种质资源保护区放流人工培育苗种30余万只,投放人工附卵基150余万具,实施金乌贼资源增殖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利用工厂化养殖设施,人工调控水温在8~22℃范围内,通过冬季153天的人工养殖,金乌贼越冬养殖成活率达到86.8%。越冬期间,金乌贼仍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胴长总增长率达到151.5%,体重总增重率达到1137.3%。研究认为金乌贼偏爱摄食虾类,养殖饵料系数为2.91。在人工调控下,金乌贼生长不足10个月即达到性成熟,3月份即开始交配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4.
金乌贼隶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属,俗称乌鱼、墨鱼、乌子、针墨鱼,是软体动物中生态生理习性很特殊的类群,具有适应快速游泳特点的一系列生理构造,并具有复杂的交配行为和直接发育等特点,是进行繁殖生物学、幼体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及遗传学研究的合适对象.金乌贼的育苗技术已比较成熟,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均已实现全人工育苗,本文简单介绍其技术要点,供生产及科研单位参考,为实现金乌贼的规模化、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现代渔业信息》2010,(10):30-30,35
受天津市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委托,天津市水产局于2010年8月12日组织专家组,对天津水产研究所主持的"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项目进行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6.
周维武 《河北渔业》2007,(10):35-37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是我国海洋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类,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与保健价值均很高.开展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和现实意义(金乌贼成体见图1).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2013,(12):53-54
乌贼,俗称“墨鱼”,通常生活在几十米深的深海。在我国,此前只有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工厂化育苗成功的报道,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的人工养殖案例仍是空白。如今,人工养殖的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却现身在徐闻县一个靠海村庄的虾塘里。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春季育苗亲体需求,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养殖,并进行了越冬养殖技术研究。经过几年的越冬实践证明,用太阳能作为热源进行曼氏无针乌贼越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俗称乌鱼、墨鱼、乌子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年来已经成为重要的增殖放流物种之一。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有着丰富的金乌贼人工繁育经验,连续多年超额完成金乌贼苗种放流任务,对维持日照近海海域的自然资源量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7月18日青岛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青岛龙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作承担的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进行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1.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是我国海洋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类,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与保健价值均很高。开展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和现实意义。(见图1)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中旬,受天津市农委项目办委托,天津市水产局组织专家组对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和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天津市水产局钱品席局长、刘金全副局长、王永生副处长、市农委项目办韩志慧、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孙志景所长、傅志茹副所长、天津市渔政处马维林处长等参加了验收。  相似文献   

13.
金乌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乌贼系我国海洋生物中珍贵的高档经济贝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鲜重的17%以上,且肉质具低脂肪,并寓含人体所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味道鲜美、可口,营养成份极为丰富,食用价值与保健价值颇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金乌贼具有适应盐度范围狭窄、饵料难以选择、受刺激立即喷墨等显著特点,其养殖管理技术要求较高。2006年,我们在1亩小池塘中进行了金乌贼人工养殖试验,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4.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具有食用价值高、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和生长期短等特点,是海洋和海水养殖种类中颇具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金乌贼在我国北方海域中广泛分布,但随着海洋捕捞强度的增加,自然资源量锐减。近几年,我们进行了金乌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育苗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具有食用价值高、药用价值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期短等特点,是海洋和海水养殖种类中最大、最具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历史上,金乌贼在我国北方海域中广泛分布,但随着海洋捕捞强度的增加,自然资源量锐减,逐渐成为稀有的水生动物。近几年,我们进行了金乌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育苗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乌贼是我国黄渤海海域经济价值较大的头足类品种,年捕获量在乌贼科中排名第二,曾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一起并称我国传统四大渔业。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产卵场被破坏等原因,其资源量锐减,目前在很多海域已经消失,因而开展金乌贼人工增养殖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对金乌贼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渔业概况、苗种繁育、池塘养殖和越冬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金乌贼的人工养殖和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是我国海洋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类,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与保健价值均很高.开展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具有广阔前景和现实意义.(见图1)  相似文献   

18.
《河北渔业》2011,(7):F0002-F0002
<正> 2006-2007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应用海洋动物生理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学、水产增殖学等多学科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育和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采用系列技术措施使乌贼亲体越冬培育成活率达到60%;人工繁育出体长1.5cm苗种5.9万  相似文献   

19.
在金乌贼室内人工育苗过程中,采用聚乙烯线束、网片、海参附苗框、高粱杆、柽柳(新、旧)、黄花蒿(新鲜、隔年)和全人工产卵基等多种材质作为金乌贼附卵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附卵效果最理想的是本研究过程中发明制作的全人工产卵基,其次是隔年的黄花蒿和柽柳枝,网片、聚乙烯线、海参附苗框、高粱杆、新鲜的黄花蒿束和柽柳作为金乌贼的附卵基质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20.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具有食用价值高,药用价值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期短等特点,随着海洋捕捞强度的增加,自然资源量锐减,逐渐成为稀有的水生动物。近几年,我们进行了金乌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育苗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