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比较江西不同植烟土壤条件下烟草叶片细胞结构的差异,选取旱地紫色土和水田砂壤土为典型代表,以主栽品种K326(Nicotiana tabacumc L.cv.K326)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叶片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淀粉粒、叶绿体、细胞核等细胞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叶片发育成熟,细胞核解体、淀粉粒积累、嗜锇颗粒增多、叶绿体降解、类囊体片层减少。2种土壤条件相比,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中内含物积累更为丰富,淀粉粒和嗜锇颗粒数目较多,体积较大;在叶片成熟后期,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降解更为彻底,细胞核解体,叶绿体膜消失,类囊体片层变薄。由此推测,江西水田沙壤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内含物的积累及成熟后期的降解;旱地紫色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中叶绿体的发育,发达的类囊体片层可能与旱地紫色土烟叶的特色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江西不同植烟土壤条件下烟草叶片细胞结构的差异,选取旱地紫色土和水田砂壤土为典型代表,以主栽品种K326(Nicotiana tabacumc L.cv.K326)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叶片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淀粉粒、叶绿体、细胞核等细胞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土壤条件下,叶片细胞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着叶片发育成熟,细胞核解体、淀粉粒积累、嗜锇颗粒增多、叶绿体降解、类囊体片层减少。2种土壤条件相比,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中内含物积累更为丰富,淀粉粒和嗜锇颗粒数目较多,体积较大;在叶片成熟后期,水田沙壤土条件下烟叶细胞降解更为彻底,细胞核解体,叶绿体膜消失,类囊体片层变薄。由此推测,江西水田沙壤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内含物的积累及成熟后期的降解;旱地紫色土条件有利于烟叶细胞中叶绿体的发育,发达的类囊体片层可能与旱地紫色土烟叶的特色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黏土和沙壤土对烟叶发育过程中栅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黏土和沙壤土烟叶发育过程中栅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叶长5 cm之前,黏土和沙壤土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差异不大.2) 5 cm之后沙壤土烟叶细胞发育较为迅速,叶长10~15 cm时叶绿体开始贴壁排列,功能开始全面发挥,叶长20 cm时基粒垛叠明显增厚,叶长30 cm时液泡发育成熟,叶绿体进入旺盛功能期;而黏土烟叶细胞发育相对迟缓,叶长20 cm时叶绿体功能才开始全面发挥,叶长40~50 cm时进入旺盛功能期.3)定长时黏土烟叶细胞内叶绿体积累的淀粉粒和嗜锇颗粒不及沙壤土烟叶充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云南大理红花大金元烤烟上部叶发育,提高烟叶品质,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对成熟期烟叶超微结构和烤后烟叶增质效果试验研究,并对第19生理叶位叶片取样、制片、观察,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中性致香物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苗移栽处理成熟期烟叶的栅栏组织细胞液泡内及液泡膜上含有的颗粒状高电子密度脂蛋白类物质、嗜锇颗粒、淀粉粒较多,叶绿体、细胞核表现出较成熟状态,且小苗移栽产量和产值较高,化学成分更协调,中性致香成分含量较高,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静  朱为民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2):108-110,114
为研究低温下番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耐寒性较弱的番茄品种010为试材,观察其幼苗经6、10、25℃处理后10d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5℃处理下,叶绿体结构致密有序,体内类囊体片层有规则的整齐排列,细胞的超微结构中无嗜锇颗粒的积累;6、10℃低温处理下,叶绿体超微结构损伤,叶绿体部分膜解体破裂,类囊体片层结构排列紊乱,变形或扭曲,细胞内有较大的淀粉粒和大量嗜锇颗粒的积累。低温逆境导致番茄细胞膜系统和细胞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烤烟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未熟和适熟的上、中、下部位烟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未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基粒数和高基粒片层占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适...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以3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针对未熟、适熟和过熟的中部叶叶片,进行了活体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测定,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中部叶的叶绿素含量、活体叶绿素SPAD值及叶绿素酶活性均随着烟叶成熟过程呈现出下降趋势。随着成熟度的提升,叶绿体结构由完整到破裂,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体积增大,基粒片层由紧凑变为疏松,结构紊乱扭曲,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间的界限明显度也下降,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向着细胞中部游离,叶绿体被膜逐步破损。基粒片层数和片层垛叠数也随着成熟度的加深不断减少。相关分析表明,烤烟成熟期中部叶的色素含量与叶绿体超微结构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使得从色素、SPAD值判定成熟度有了内在依据,因而能够更好地判定成熟度并在最佳采收期采收。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品种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其R4~R6期的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表明,叶片的叶肉细胞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而豆荚作为叶片的同源器官其同化组织则无此明显区分。豆荚同化细胞的细胞壁厚,细胞排列呈梭形交错,细胞间隙小,有较多的胞间连丝,豆荚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较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R4的初期,淀粉粒较少,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但主要以基质片层纵向贯穿于叶绿体中;R5~R6期,豆荚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较明显,且淀粉粒逐渐增多;R6期,豆荚和叶片的叶绿体内都有数量不等的嗜锇小球积累。豆荚的叶绿体繁殖是独立于细胞分裂的现有叶绿体二分裂产生(哑铃状分裂)。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豆荚叶绿素含量较叶片叶绿素含量低,这主要是与豆荚的叶绿体数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云烟87在贵州毕节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发育时期叶片的超微结构、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后35-50 d(移栽前期)高海拔地区烟叶淀粉含量稍高,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和淀粉分支酶基因(SBE)的表达较强,但叶绿体淀粉粒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移栽后65-95 d,淀粉含量急剧增加,叶绿体淀粉粒体积和数量均增加,GBSSI和SBE的表达也较强;移栽后95 d,高海拔地区烟叶叶绿体已充分降解,中海拔地区的开始降解,低海拔地区叶绿体仍保持完整;一定海拔范围内,在烟叶发育前期,海拔高度越高,淀粉积累越多,发育后期高海拔地区烟叶叶绿体降解充分,且GBSSI和SBE的表达减弱,说明高海拔导致淀粉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某些生理指标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烟叶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鲜样、38℃、42℃、48℃、54℃、干样)细胞超微结构、生理指标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烟叶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叶色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秋季变色前后色素质量分数、碳水化合物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乌桕秋叶转色后,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黄叶中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大幅升高,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与绿叶的差异不显著;红叶在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的同时,花色素苷质量分数极显著升高。乌桕秋叶在变色后氮元素、葡萄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黄色秋叶中果糖和蔗糖质量分数降低,而在红色秋叶中果糖和蔗糖质量分数则有所升高。转色后,叶绿体结构松散,甚至解体;叶绿体内淀粉粒减少,嗜锇颗粒增多。  相似文献   

13.
柑桔叶片被桔始叶螨危害后,叶绿体摸不完整,淀粉粒异常膨大,基粒片层排列松散、不规则,有的甚至消失,嗜锇颗粒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黑土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不切根贴膜为对照,研究距树干0.5、1、2 m切根贴膜处理对杨树光合生理特性、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下降幅度随着断根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切根贴膜3个月后,杨树净光合速率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切根贴膜处理后的杨树净光合速率下降时伴随着气孔阻力的升高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表明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子引起的。切根贴膜1个月后的杨树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对照相比均明显降低,之后不断增加,下表皮气孔密度在切根贴膜2个月后已明显高于对照。切根贴膜1个月后杨树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影响,随着断根强度的加大,叶绿体发生膨胀,有明显质壁分离现象,叶绿体片层模糊,淀粉粒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嗜锇颗粒数量大量增加;切根贴膜3个月后的杨树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距树干1、2 m切根贴膜处理的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有明显增加现象。杨树因切根贴膜而导致的叶片结构与功能的损伤是可逆的,杨树通过改变自身的光合生理特性来适应切根贴膜所导致的水分胁迫,叶片气孔形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断根强度相关。综合分析,距树干0.5、1、2 m处切根贴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成熟度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为材料,探讨不同成熟度处理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为红大品种合理成熟采收和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密集烤房内进行烟叶烘烤,在电镜下观察不同成熟度处理烟叶在鲜叶采摘及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8℃、42℃、48℃)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绿体等细胞器与细胞壁的紧贴程度以及细胞间隙的大小不同,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体、细胞核以及相关膜结构变化最为显著,变黄期是烟叶中淀粉和色素类物质降解的主要阶段。在烘烤过程中,与尚熟、过熟相比较,烟叶适熟采收更有利于烟叶中部分糖类物质的转化,使淀粉及色素类物质进一步降解,从而提高烟叶品质。【结论】适熟采收对改善烟叶组织结构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烟草局科技项目(08A08)资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在河南平顶山和云南玉溪,研究2生态区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变化规律和色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前期,河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含量接近甚至高于云南烤烟的水平,在发育后期,河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远远低于云南烤烟水平;云南烟叶色素降解多于河南烟叶的降解。质体色素合成关键酶基因随叶片发育表达量呈现总体降低趋势,云南烤烟中诸基因的表达强度均高于河南烤烟的相应时期,尤其是在发育后期,河南烤烟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呈陡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低温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耐寒性不同的黄瓜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低温胁迫对耐低温品系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较小,发生轻微质壁分离,叶绿体内淀粉粒减少,少部分线粒体形状发生改变,其他无明显差异,而低温胁迫对冷敏感品系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较大,发生严重质壁分离,叶绿体被膜解体,基粒片层解体,线粒体膜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