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7年从EMS诱导谷子(Setaria italica)豫谷1号后代中发现1株全株病斑突变体,经过多代连续自交稳定,2009年将其命名为09-1115类病斑突变体。该突变体从抽穗期开始出现病斑,病斑首先出现在叶片上,随着穗的成熟,病斑变大并遍布整个植株(包括叶、叶鞘、茎和穗轴),最终全株枯黄,但是可以正常结实。与野生型相比,其株高、穗长和旗叶长无显著性差异,但穗重和穗粒重差异显著,表现为结实性差异。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化转绿基因gra75的精细定位和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gra75(green-revertible albino 75)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EMS处理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的迟熟突变体10079,从后代中获得一个白化转绿突变体gra75。对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应用(gra75/浙辐802)的F2群体精细定位目标基因,遴选候选基因。【结果】gra75突变体叶片从第4叶开始表现出白化性状,从第8叶开始恢复到正常绿色,之前白化的叶片也会逐渐转为淡绿色,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没有明显的差异。突变体苗期白化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目减少,并且叶绿体形态发育不饱满,类囊体片层、基粒和淀粉粒数目减少。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InDel标记HC1和HC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6 cM和0.6 cM,物理距离为120 kb。对该区域候选基因分析和测序,发现LOC_Os06g07210基因(编码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大亚基RNRL1)在编码区第716位碱基C突变成T,导致其编码蛋白第239位的丙氨酸(Ala)突变成缬氨酸(Val)。【结论】gra75突变体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淡绿叶基因V3(Virescent3)为等位基因,但gra75突变体苗期的白化转绿性状能稳定表达,且白化表型对后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故该突变基因作为叶色标记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窄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为其基因定位和水稻株型育种提供参考。经甲基磺酸乙酯诱导泸恢17获得的窄叶突变体(nal 11),分别与绵恢727、R30和辐恢838等3个亲本正反交,构建F2群体,考察抽穗期nal 11和绵恢727功能叶的叶宽和叶长,并进行nal 11遗传分析。结果表明:nal 11剑叶长度比杂交亲本绵恢727略短,差异显著,其倒二叶和倒三叶长度则与亲本无差异;该突变体3片功能叶宽度分别仅为绵恢727的63%、61%和79%,明显窄;该突变体与3个杂交亲本正反交,F_1叶片均表现正常宽度,6个F2群体均发生性状分离,正常和窄叶植株比例均符合3:1,说明nal 11是细胞核单基因隐性突变,研究结果为其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524进行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建立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1份苗期为斑马叶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被命名为zebra524。对突变体的表型进行系统观察,并调查其主要的农艺性状。然后,分别测量突变体苗期和孕穗期的叶片及灌浆期籽粒颖壳的光合色素含量。将突变体分别与正常绿色品种进行杂交,并调查杂交F1叶色表型和F2群体叶色分离情况。利用zebra524×冈46B的F2作为定位群体,对zebra524突变体进行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遴选,并进行DNA测序验证及编码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zebra524突变体表现为苗期叶片白色和淡绿色横向相间的斑马叶,孕穗期叶片上白色的区域完全转变为淡绿叶并且新长出的叶子表现为淡绿色,抽穗至灌浆结实期籽粒的颖壳苍白色,成熟期节呈褐色、节间基部呈粉红色、胚和颖果基部呈橙红色以及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萌发的胚芽呈橙红色。该突变体苗期及孕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82.8%和20.9%,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64.7%和32.6%;灌浆结实期籽粒颖壳的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38.1%和42.8%。成熟期,zebra524突变体的株高、每穗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比野生型分别减少12.3%、9.5%、13.0%和5.4%。zebra524突变体F1的植株叶片表现为正常的绿色,杂交F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突变植株分离明显,正常叶色植株数目与突变植株数目的比值接近3﹕1,表明zebra524的突变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突变基因被定位于第2染色体短臂上的SSR标记RM7082和InDel标记Y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5 cM 和1.7 cM,这2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235 kb。序列分析发现,zebra524突变体在LOC_Os02g09750编码区第235碱基处碱基G突变为碱基T,使得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第79位甘氨酸(Gly)突变成半胱氨酸(Cys)。【结论】zebra524的突变基因与已报道的β-OsLCY等位,该突变体表型可能是由于β-OsLCY发生单碱基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两个新的水稻叶色突变体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2个新的水稻叶色突变体进行形态结构与遗传分析,并且初步定位这2个突变基因。【方法】在水稻育种材料中分别发现了一株白色条纹叶突变体和一株黄叶突变体,经多代自交已形成稳定的突变系。对突变体的主要形态特征与叶绿素组分等进行分析,观察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并以这2个突变系杂交产生的F2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应用SSR标记对突变基因进行初定位。【结果】与其野生型相比,白色条纹叶突变体的单株穗数减少12.86%,生育期延长11.27%,黄色叶突变体的株高降低31.08%,千粒重减少14.55%,生育期延长17.86%,并且2种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低于其野生型。电镜观察结果表明:2种突变体的类囊体结构异常,与野生型水稻相比,黄色叶突变体的类囊体片层数变少,白色条纹叶中条纹部分的类囊体片层结构几乎消失,正常绿色部分的类囊体结构没有变化。遗传分析表明:这2种突变性状均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将突变基因暂时命名为st9(t)(stripe)、chl12(t) (Chlorophyll-deficit)。将st9(t)定位到第一染色体短臂最末端,与分子标记RM1331相距9.6 cM,且与标记RM3252等共分离;将chl12(t)定位到第三染色体短臂,与分子标记RM411、RM8208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1.2、5.1 cM。【结论】发现了2个叶色突变新基因,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水稻穗退化突变体spd11进行遗传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以便了解水稻穗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粳稻品种中花11的直立密穗突变体dep2,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份穗退化突变体spd11。观察该突变体表型,并调查其主要农艺性状。由于突变体不能结实,将可分离出spd11突变植株的株系分单株收种、种植,并对后代株系的分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该突变性状的遗传行为。将spd11杂合植株与冈46B杂交的F2后代作为定位群体,对spd11突变体进行基因定位,遴选候选基因并进行DNA测序验证;同时,对不同物种中spd11候选基因的同源基因所编码蛋白进行进化树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与其对照亲本相比,spd11植株剑叶长度增加23%;穗部一次枝梗明显缩短,且一次枝梗数量减少58%。小穗几乎完全退化为白色絮状物,偶尔可见个别退化不完全的颖花着生,且该颖花仅由一个完全闭合的颖壳组成,不能正常结实。除此以外,spd11的分蘖数及剑叶宽等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在可分离出spd11突变株的后代中,一部分株系无分离,全部植株均为正常株,而另一部分株系有突变株分离,并且正常植株与突变植株分离明显,分离比例经卡方(χ2)测验符合3﹕1,表明spd11的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子标记将该突变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长臂2个In/Del标记ch1-2295和ch1-2299之间约43.2 kb的区域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23 cM和0.46 cM,该区间内共有8个预测基因。测序分析发现,spd11突变体中OsLOG编码区第116位碱基G突变为碱基A,造成编码蛋白的第39位半胱氨酸(C)突变为酪氨酸(Y)。同源蛋白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OG蛋白在不同物种中都是高度保守的,并且spd11的突变发生在非常保守的氨基酸上。对已报道的多个log等位突变体的突变位点和突变表型严重程度的比对分析表明,spd11突变位点可能处于OsLOG蛋白功能的关键位点。【结论】SPD11可能是细胞分裂素激活酶基因OsLOG的等位基因,spd11在OsLOG外显子上一个关键位点发生了突变,导致OSLOG蛋白功能受损,使细胞分裂素的活化进程受阻,从而产生了穗退化的突变表型。  相似文献   

7.
以水稻品种明恢86和明恢86转基因水稻正常叶植株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叶片横截面组织结构的观察发现,单位面积突变体外卷叶片的上表皮泡状细胞数量增加,推测外卷是由于泡状细胞数量增加引起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卷叶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外源基因在卷叶突变体中为单拷贝,并且外源基因与卷叶性状共分离,说明卷叶性状是T-DNA插入引起的.T-DNA插入位点分析结果显示插入位点位于水稻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非基因区,是一个新的与水稻卷叶相关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稻卷叶突变体叶形变化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新的水稻卷叶基因。【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浙农34,获得一个窄卷叶突变体,命名为nrl4(narrow and rolling leaf 4)。在抽穗期随机选取野生型浙农34和nrl4各10株,对其进行表型观察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等,并测定叶绿素含量;同时用Zeiss荧光显微镜观察剑叶中部叶片横切面维管束的数目并统计泡状细胞数量。以多代自交稳定的突变体nrl4为母本与野生型浙农34杂交,观察植物F_1和F_2叶片表型,统计F_2中性状分离比并作卡方测验,分析突变表型的遗传行为。利用nrl4与粳稻品种浙农大104杂交,采用F_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精细定位。利用定量表达对定位区间内5个预测的基因进行相对表达量的分析。【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窄卷叶突变体nrl4抽穗期时全部叶片卷曲且变窄、叶绿素含量升高;株高稍有增加,结实率增大,籽粒明显变长、变窄。窄卷叶突变体nrl4功能叶夹角不同程度减小,叶形更为直立。突变体叶近轴表面特有的泡状细胞数目降低、体积变小,导致叶片向内卷曲。突变体nrl4的叶脉数减少,叶片变窄,中脉一侧2个大维管束之间的小维管束平均为4.5个,而野生型为6.0个。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nrl4和浙农34杂交的F_1表型正常,F_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窄卷叶突变植株的分离比符合3﹕1,表明突变体nrl4的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和In Del分子标记将nrl4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长臂3M11103和3M1115之间、物理距离约为53 kb的区间。在这一区间内,有5个预测注释基因,序列比对和表达分析表明在野生型浙农34和突变体nrl4之间,这些基因序列及启动子序列均未发生变化,但是LOC_Os03g19770在突变体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nrl4叶片变窄与维管束数目减少有关,叶片发生内卷与泡状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有关。水稻窄卷叶突变体nrl4的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3染色体In Del标记3M11103和3M1115物理距离约为53 kb的区间内,预测区间内基因序列及5′UTR区未发现碱基变异,但LOC_Os03g19770在突变体叶片中的表达量达到了野生型植株叶片的17.5倍,推测LOC_Os03g19770为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高秆突变体的质量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主发现了陆地棉纯高秆突变系L046,其平均株高为132.5 cm,第一果枝节位平均高度为25.4 cm。以L046、正常株高棉花品种"新陆早16"为试验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了该突变体的质量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L046的高秆性状是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文章最后讨论了高秆突变体在机采棉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优质、高抗作物新品种的主要手段,而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直接决定着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成功。利用~(60)Co-γ射线诱变首次创制出糜子(Panicum miliaceum,2n=4x=36)雄性不育突变体M207A,并对其进行了育性鉴定和初步的遗传分析,目的是利用该突变体进行糜子杂交种的选育、在糜子中实现杂种优势的利用。首先采用室内花粉镜检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突变体进行了育性鉴定;将突变体与育性正常的糜子品种配组杂交获得的F_1和F_2群体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种植,对不育突变体的遗传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褐化,无外露,花药干瘪,不育度在95%以上,不育性状稳定;利用育性正常的品种给稳定的突变体进行授粉,其结实率可达到正常水平;自交F_2群体中育性分离比例为35∶1,符合单基因座位上同源四倍体基因的理论分离比,说明该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可遗传的"无花粉型"细胞核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突变材料M207A的创制,为糜子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棉区高密度垄作对棉花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垄作栽培与合理密植作为单项技术措施用于棉花生产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两者配合运用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明确种植方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使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棉花增产增效。【方法】2010—2011年以K63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山东临清市研究了种植方式(平作和垄作)和密度(3、6和9株/m2)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变化动态、蕾铃脱落、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平作情况下以中密度(6株/m2)的产量最高;垄作条件下以高密度(9株/m2)的产量最高,中、低密度(3—6株/m2)的产量较低,高密度垄作较传统的中等密度平作平均增产皮棉13.6%。与平作比较,垄作可增加铃数,提高早熟性,铃重随密度升高有降低趋势;垄作栽培提高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盛铃期和始絮期高密度垄作较中密度平作的叶面积指数分别高24.2%和22.1%,烂铃率和脱落率显著降低。【结论】种植方式和密度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从而影响经济产量。高密度垄作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增产的重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直播稀植高产杂交棉农艺及冠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杂交棉增产潜力,采用大田创建高产试验示范田的方法,以杂交棉稀植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棉密植棉为对照,分析棉花产量形成过程中农艺性状、冠层结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棉密植相比,杂交棉稀植条件下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分别增加了7.9%~24.1%、34.8%~40.2%和14.3%~19.2%,果枝台数和倒四叶宽分别增加了18.9%、9.6%;且叶面积指数(LAI)和叶倾角(MTA)增幅分别为53.3%、23.9%~26.4%,冠层开度(DIFN)则降低了45.5%~81.1%。杂交棉稀植条件下,与皮棉产量2 500 kg·hm~(-2)棉田相比,3 000 kg·hm~(-2)棉田的单位面积株数、株高、果枝始节高度以及LAI、MTA分别增加了5.1%~15.1%、1~2 cm、2.2%、11.6%、4.8%,DIFN降低了56.7%。籽棉产量与LAI和果枝台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总铃数呈显著正相关、MTA与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DIFN与单位面积株数显著正相关。综上,适度稀植条件下杂交棉充分发挥了杂种优势,棉株个体生长旺盛从而弥补群体的不足,单株铃数和单铃质量的同步提高是其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杂交棉稀植实现皮棉产量3 000kg·hm~(-2)的总铃数大于120×10~4 hm~(-2)、单铃质量大于5.31 g;果枝台数维持在10台,倒四叶宽大于18 cm;在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为4.3~4.9、MTA为52.7~53.1°、DIFN为0.011~0.015。  相似文献   

13.
早熟棉区行距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及密度互作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棉花合理密植和株行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新疆南疆阿克苏市温宿县早熟棉区进行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设3个处理,分别为66 cm(A1)、76 cm(A2)、86 cm(A3);副区为密度,设3个处理,分别为12×104株/hm2(B1)、15×104株/hm2(B2)、18×104株/hm2(B3)。【结果】在相同行距条件下,提高种植密度,棉花株高及节间长度增加,茎秆变细,单株结铃数减少。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增大行距株距变小,纵向竞争大于横向竞争,行距越大棉花向行间倾斜的角度越大。不同行距的棉花产量都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A2B3处理籽棉产量最高。【结论】同密度下,窄行距棉花封行早,营养枝多,叶面积指数高,下部通风透光性差,蕾铃脱落多;宽行距棉花株距小,在同等栽培措施下封行时间晚,叶面积指数低。提高种植密度,单位面积的铃数增加,单铃重减少。行距及密度对籽棉产量影响显著,中行距高密度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棉花叶枝结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种植密度为 375 0 0株 /h 左右的棉花群体 :(a)保留植株下部的叶枝 ,具有增加单株现蕾数量的作用 ,单株保留叶枝数与单株现蕾总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970 6 ) ;(b)单株留叶枝数与单株蕾铃脱落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 (r=0 96 0 4)。可见 ,保留棉花叶枝带来促进现蕾数量增加的作用能被脱落率的增加抵消。不同留叶枝数的研究结果证明 ,棉花单株留叶枝数在 1~ 2条时 ,适当控制水肥措施 ,有利于抓住叶枝上的早期花蕾 ,促进单株现蕾数增加 ,也可避免过多叶枝引起的蕾铃脱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新陆早53 号棉花各器官发生规律及蕾铃空间分布情况,探明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为该 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及科学制定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设两个试验点,每点各选10 株棉花,调查整个生育 期。新陆早53 号第1 果节蕾与同位主茎叶的同伸关系为n-2.6耀n+2(n 为主茎叶龄),第1 果节花与同位主茎叶的同 伸关系为n-8.9耀n-5.7(n 为主茎叶龄);该品种总体结铃表现为中、下部成铃率高,上、中、下部结铃分别占整株收获 铃数的17.50%、31.35%、43.12%;棉株第1 果节成铃率78.86%,结铃稳定,第2 果节结铃率为21.14%。因此,新陆早 53 号中下部内围铃是棉铃主体,中下部外围铃和上部内围铃是实现超高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砂姜黑土区棉花不同叶枝留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8年研究了砂姜黑土区不同叶枝留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常规整枝相比单株成铃增多,铃重大,成铃时空分布合理,烂铃减少,优质铃增加,但不同叶枝留量效果不同,T4效果最好,皮棉增产31.5%,霜前花率提高16.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主要栽培因子对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巨型变异株系的影响。[方法]选择影响烤烟产质量的施氮量、留叶数和种植密度3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采用L16(45)正交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红花大金元巨型变异株系产量与产值栽培因子的影响权重是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以种植密度16 500株/hm2、施氮量90.0 kg/hm2、单株留叶数30片为最优组合,比对照增产37.2%以上,增值24.8%以上。栽后70 d,红花大金元巨型变异株系多数"巨型"特征已初步显现,此时株高91.1 cm,单株叶数27.5片,茎围13.3 cm,最大腰叶长宽72.6 cm×30.7 cm,主要农艺性状稳定,具有实现"高产、稳产"的生物学基础。[结论]该研究可为红花大金元巨型变异株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Cotton yield per unit ground area has stagnated for a dozen year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although a series of new high-yielding varieties have been commercialized. A multi-locatio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2008 and 2009 in 13 counties to determine if increased planting population density (PPD) would break the stagnant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ields existed in theoretical yield, PPD, and bolls per square meter (BPM). The lowest yield of 1 641.1 kg ha-1 was resulted from the lowest PPD of 1.7 plants m-2 and the lowest BPM of 71.8 bolls m-2, while the highest yield of 2 779.7 kg ha-1 was resulted from the highest PPD of 2.5 plants m-2, and the highest BPM of 129.4 bolls m-2. Plant mapping revealed that boll retention rate (BRR) was maintained over 30 or 40% for the first 17-18 fruiting branches (FBs) and decreased dramatically thereafter, rotten boll rate (RBR) decreased, but open boll rate (OBR) rose first and dropped later with rising FB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But BRR, RBR, and OBR were all dropped with the fruiting positions (FPs) extending outwards. The optimum range of plant density would be 2-3 plants m-2 and the proper individual plant structure would be 16-19 FBs with 5-7 FPs for cotton production in Hube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20.
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的适宜密度。[方法]以豫杂35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移栽密度:10 500、15 000、19 500、24 000、28 500和31 500株/hm2,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株高、絮铃、成铃、幼铃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移栽密度与絮铃数呈正相关(R=0.908),与成铃数、幼铃数和株高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909和-0.895。密度为10 500~31 500株/hm2时,絮铃占总铃数的比重由14.7%增加到23.4%,而成铃比重在61.2%~68.6%、幼铃比重在15.5%~17.0%。6个密度间株高存在显著、棉花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24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当密度低于15 000株/hm2时,产量会明显降低。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较低(R=-0.696)。[结论]为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