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万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万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沙化已经成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999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 2 6 7.3万km2 ,沙化土地面积达 174 .3万km2 ,荒漠化面积正以每年1.0 4万km2 的速度扩展。为此 ,国家在荒漠化防治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继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 ,累计完成造林 2 6 90万hm2 ,10 %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 5 .0 5 %提高到了 10 % ,…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沙化治理现状及治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共有沙化土地82.19万hm2,2007~2010年共计投入资金7 000万元,建设沙化治理示范区8 040 hm2.文章以最新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川西北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了封育、种草、植灌、沙障等模式.结合川西北沙区分布的流域、地形地貌、沙化成因、气候等因素,遵循地域连贯性原则进行了治理区划,划分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以及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长江水系岷江流域、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一般沙化治理区,并提出了各治理区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工程期长达70年、地跨13个省(区、市),大型林业重大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行至今日,以"增绿增质增效"作为三北工程构建"生态美、百姓富"的新方向,5年来动能不断释放,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新贡献。不凡业绩年均造林育林千万亩据统计,2012年-2016年,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育林502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805万亩、封山育林2007万亩、飞播造林55.5万亩,工程建设以年均造林育林千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防沙治沙取得重大进展,沙化面积持续减少。5年来,工程区治理沙化土地近6万平方公里。据第五次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区土地沙  相似文献   

5.
走出荒漠化治理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80万平方公里,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和1200多万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每年6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800万公顷草场严重沙化。近年来,新疆防治荒漠化做了大量工作,在沙漠建立了固定沙丘活化治理、流沙治理、绿色走廊等实验示范区,并先后启动“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沙化土地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省第三次沙化土地监测,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46 275.3hm2,分布在郑州、开封等10个省辖市44个县(市、区)。分析了沙化土地的类型、沙化程度、利用现状、林地现状、动态变化等情况。总结了沙化土地治理的经验,指出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经验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是跨世纪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区由南向北跨 2个气候带 ,有关中平原区、渭北高原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等四大地貌类型区。涉及榆林、延安、铜川、宝鸡、咸阳、西安、渭南 7个地 (市 ) 6 0个县 (市、区 ) ,占全省总面积 2 0 5 6万 hm2的5 6 .6 %。由于历史的原因 ,解放初我省“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有 4% ,水土流失面积约 90 0多万 hm2 ,沙化土地面积达173万 hm2 ,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超过 8亿 t/ a。解放后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和植被建设 ,到 1977年 ,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8.
正三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也是载入世界生态建设史册的绿色长城。记者8月15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即将完成。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特色林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范。40多年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验证了"两山"理念。三北工程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工程、黄河中游、珠江、沿海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这些工程建设减缓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已累计造林 2200多万公顷,“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62%;治沙造林保存面积 520万公顷,使 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有 4万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得到绿化…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初兴建的一项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在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林业建设史上都可称为一大创举。三北防护林建设20年来,已取得了巨大阶段性成果,完成造林面积2000多万hm2,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9%。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hm2。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造林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