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兴起了抢购荒山热,随着沟沟岔岔接连不断的拍卖锤声,片片荒山有了主。 今年春天,笔者在万合永镇柳林村看到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荒山竞价拍卖会。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悬挂着“柳林村荒山竞价会”的醒目横幅,那天一大早儿,500多名村民冒着春寒或蹲或站或就地找块石头挤着坐下,急切地等待着竞价会的开始。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书、村主任以及土地所、工商所、林  相似文献   

2.
提前两年消灭荒山的灵川县,为了强化护林管理,从1992年开始,在13个乡镇建立起一支200多人的护林联防队。这是一支以复退军人为骨干,以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为主要任务的专业队伍。护林联防队组建以来,深人林区群众,开展“森林法”和护林防火等有关方针、政策、法令的宣传教育,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向荒山要效益,坚持护林巡逻,制止破坏  相似文献   

3.
诗一首     
荟队、一妇叫一一1 11…l广怂二厂,一比劝丫古松树,水不枯,松山美水木屋,保护开发壁联珠。风景如画图。花不枯,苍翠葱笼鸟相呼。地球肾脏舒。护林人产州脚︸厅附︸盯松树林,杨树林,得益生态保护人。常年付辛勤山也临,谷也临,沟沟岔岔留足痕。廿年默无闻长相思(二首)@王静才~~  相似文献   

4.
澄城县城郊乡西河村散落在山沟里,这里曾流传着一首悲酸的民谣:“芦苇根、扎的深,有女不嫁西河村;山圪塔、沟岔岔,缺吃少穿愁钱花”。全村人均一亩四分沟壑地,140户人家就有百十座荒山。乡、村两级扶贫政策规定:包山绿化,不取分文,数量不限,30年不变! 村民们听了持怀疑态度,荒山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5.
我在国营义县老爷岭林场做护林防火工作现在已经五年了。五年中,我做了三年多护林员,一年多的护林防火巡察员。工作范围是锦、北、义三县五社交界的二十多个大队,闾山南半部的沟沟岔岔,差不多我都到过。几年来,我坚持学习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著作,以阶级斗争为纲,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导护林工作,收到一些效果。就在我四百天的巡察工作中,在各级党委的支持和广大贫下中农的帮助下,破获积案四十九起,收回脏物、脏款三千多元。落实了党的政策,打击了不法分子的犯罪活动,教育了群众,保卫了国家森林资源,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这里把我是怎样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进行护林工作的情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锡盟农林水利处林业科科长、工程师黄侃同志去年八月,到多伦县西干沟乡大宫场村检查林业工作时,看到党支部书记宋有义承包了五百亩荒山,一春就植树一百亩,还漫山遍野挖了鱼鳞坑和二千米的护林沟。可  相似文献   

7.
绿色的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我赞美创造绿色的人.赤峰郊区大六份乡乌兰硕村农民岳凤元,就是一个绿色的开拓者.他年轻的时候就迷上了植树,奋斗了几十年,如今已年过花甲,仍然迷恋着绿色的事业。1952年,岳凤元从部队转业回乡务农.他年年抽空栽树,到1964年,在沟湾和房前屋后栽树一千多棵.这个祖祖辈辈在穷山沟苦熬的农民,从自己植树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个道理,乌兰硕村穷就穷在光山秃岭干河川上。若把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都修上坝,栽上树,洪水下不了山,乌兰硕就有富裕的希望.他白天到队里去劳动,早晚和雨天到山上治山治沟,植树造林.两年,他治理了两条大沟,一个湾子,植树一千八百多棵。  相似文献   

8.
咬定荒山不放松孟林通太沟村位于喀喇沁旗西北山区,全村1240口人,耕地面积只有3100亩,可宜林荒山面积却高达35200亩。几十年来,通太沟人艰苦创业,重整山河,大搞“绿色企业”建设,成为全旗有名的治山治水典型。到1993年末,工农业总产值达89.7...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方城县袁店回族乡汉山村,背依美丽的罗汉山。1987年,汉山村一个27岁的年轻人走进了这座大山。27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罗汉山的沟沟岔岔,种林护林。他的痴情染绿了罗汉山,带动了汉山村群众种植林果致富。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顽强的意志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华彩篇章。他,就是马桂甫。爱山护山,倾情林业圆绿色梦20世纪80年代初期,汉山村林场管理一盘散沙。1987年,林场决定  相似文献   

10.
新化县圳上镇党委、政府自1992年消灭荒山以来,始终坚持“巩固灭荒成果促绿化”这一方针,采取各种措施,使该镇的林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圳上镇是新化县面积最大的边远山区镇。全镇有山地约22万亩,由撤区并镇前该县原圳上区所辖的株梓、海龙、山溪、圳上、半山、松山6个乡镇合并而成,是新化县的重点林区之一。灭荒后,他们狠抓了“管、补、封、开”四个关键。在“管”字上,全镇建立健全了护林组织72个,选配专职护林87人,兼职护林24人(包括各乡、村林场的护林员),并分别不同情况解决了护林人员的工资报酬。此外,每年都按计划…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黑沟村三组农民杨虎生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农民。他25年如一日,以山为家,以林为业,植树不止,护林不休,把自己的命运和荒山绿化连在一起,让20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相似文献   

12.
石门县太平街乡木托海林场护林员孙昌恒,今年58岁,从1976年进场至今,度过了20个护林春秋。寒来暑往,春去冬来.林场的荒山变成青山,幼林长成了大树.临时借居的场部变成了楼房,林场成了乡里的支柱企业.孙昌恒也由年富力强的壮年小伙子变成了鬓发斑白的老人。木托湾林场总面积160多公顷,是乡办老林场。由于维护不力,长期经济不能自给。1976年乡政府挑选年轻力壮的孙昌恒去当护林员。当他踏遍大小山头,家看全部林木后暗下决心:如果再过几年,林场还有荒山,我将自动辞职。这年冬天,他回家动员妻子将家中准备维制寒衣的钱借给他买…  相似文献   

13.
龙凤沟升起绿太阳文/田海生张巧萍这是一条奇异的沟!沟底杨柳树木参天,沟旁山峰绿装披挂,四道梁17条沟岭岭岔岔郁郁葱葱。这条沟,就是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之一———山西省寿阳县长岭乡红咀村的龙凤沟。沟里那引人注目的绿装,是村党支部书记赵拴维带领全村群众含辛...  相似文献   

14.
当脚触摸到那一寸土地的时候,心就宁静了,大脑随即出现短暂的空白.此时,已忘却了一切的烦恼、琐事,只是用一种最平静、最纯洁的情感去体验这里的一切,这就是我一踏入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感觉.七年多来,我和同志们一道跑遍了这里的沟沟岔岔,虽然过去采伐林木的痕迹尚存,但是全面保护后的生机已经焕发,切身体会到了林木苍郁,幽静散淡的悠然感觉.当融入吐鲁沟等景区的神秘风景中,漫步山间,放松的是身体,净化的是心灵.  相似文献   

15.
荒山造了林,沙地林长成,大地披绿装,一堵防风墙,造成万苗林,造林即造福,田里林成网,家有百棵树,家有百棵松,林权划到户,沙里多栽杨,杨树下河滩,齐心把林造,光栽不管护,要想护好树,造林又护林,常年抓护林,要想绿化好,种树又管树,现在人养树,无灾人养树,单丝不成线,人人都造林,拔  相似文献   

16.
树与泉     
故乡的西北面,有一条老深的山谷,因两边山坡上尽是柞树和松树,乡亲们习惯称树林为岚子,就管这山谷叫岚子沟。沟内向西伸出一岔,由一道高高的石堰子横锁,拦住一方泥土,成为一块肥沃的“沟汀地”。  相似文献   

17.
植树好     
祖国绿化,河山如画,到处栽树,旱涝不怕.多树多林,风调雨顺,无树无林,旱涝欺人.光栽不护,白费功夫,光栽不保,越种越少.要叫田增产,山山打绿伞,造林又护林,荒山变宝山.要想风沙住,山川多栽树,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荒山造了林,能治灾害根.  相似文献   

18.
唤醒沉睡的荒山刘浪1.今年入秋以来,徽县泥阳镇有8个行政村8000多名社员群众会战在该镇杜家沟荒山上。他们要把沉睡的荒山改造成千亩林果园。图为已修建好的山地平台。2.10月30日,省长孙英(左一)亲临杜家沟山顶,看完现场后说:“泥阳镇党委、政府依靠群...  相似文献   

19.
张云峰 《中国林业》2008,(18):14-15
春季里来好时光,植树栽绿人倍忙。 阳春的金城大地春潮涌动。沟沟岔岔,荒坡荒滩,男女老少挥汗劳作。一棵棵小树在春风中舞动,一点绿、一片绿,绿染金城。  相似文献   

20.
荒山的期待     
张永军,思茅市澜沧县猛朗镇富本村党支部书记,一位淳朴又不乏干练的基层村官。在“绿色中国·亲近云南”的大巴车离开澜沧前往景洪的山路上,我们一行人见到了这位三十几岁的山村带头人。富本村是一个有着17个自然村,2100人口的普通云南山村。该村共有山地面积4万多亩,其中就有3千多亩荒山。2004年时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600元。后来,将荒山以一亩每年一元的租价承包给了金光集团,开始种植人工林。村里一次性拿到50年的租金,同时也解决了几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一年多后,人均增收200余元,目前已经达到人均年收入860元,并有236户用上了沼气。如同这漫漫山路所串起的众多山村一样,富本村的山民们,也在为摘掉这个有形的“荒山”和无形的“荒“帽子,而一辈辈辛勤地劳作在这片广袤而连绵的群山之中。外面的繁华世界,似乎离他们很近,却又是如此遥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