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玉凤朝的致富路牟永国阳春三月,从克什克腾旗沙化的那罕沟门西山步人四义号村时,你会感到浓浓的春意扑面而来。面对满山争奇斗艳的花草和犹如“万里任城”的护坝,你不由得会对承包果园和治理荒山的残疾人,失去右手的王凤朝肃然起敬。木希嘎乡四义号村有18亩果园,集...  相似文献   

2.
王树林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人,自1982年承包村里的果园开始,近20个春秋一直以山为家,与树为伴。追寻着他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的执著与韧性,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80年代初,扁担沟村在五苔沟栽了一片果树,但由于受病虫危害,已枯死一半。眼看整个果园没有希望了,村干部找到了当过生产队长的王树林:你挺有事业心的,包果园吧!就这样,王树林上了山。看着一棵棵被浮尘子危害的果树,王树林着实心痛。他到旗果树站去请教,果树站站长孙炳坤热情地接待了他,告诉他春秋各打一次药,就可以杀死浮尘子…  相似文献   

3.
王树林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扁担沟村人。自1982年承包村里的果园开始,近20个春秋一直以山为家,与树为伴。 80年代初,扁担沟村在五苔沟栽了一片果树,由于病虫为害,已枯死一半,眼看整个果园就没有希望了。村干部找到当过生产队长的王树林:你挺有事业心的,包果园吧!就这样,王树林上了山。 看着一棵棵枯死的果树,王树林着实心痛。情急之下,他到旗果树站去请教。果树站站长孙炳坤热情地接待了他,并送给他一本防治病虫的书。王树林按照书上  相似文献   

4.
在距湖北省郧西县城关2公里的石梯子村五组,有一位农民,他倾注6年心血,以山为家,以林为业,辛勤耕耘,终于使500亩弃耕地和废弃果园重新披上绿装。如今已初见成效,每年可提供经济收入1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兴起了承包山场,大兴林果的热潮。他就是被称为“农庄庄主”的朱承弟。  相似文献   

5.
常想那个小果园我常想小时待过的姥娘家的小果园。姥娘家住沂蒙山区北部一个名叫武家河北的小村,果园就在村东红石崖的西坡上。从村里到果园隔着一条暖阳河。过河上坡,只几里路的光景便到了看果园的小屋。小屋后面,是一条自东而西的山溪,溪水潺潺,清浅鲜洁,长流不断...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四号村,有一位与树木为伴,以荒漠为家,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家乡造林绿化事业的人,他就是鞠鹏。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荒滩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相似文献   

7.
阿强     
回乡下老家,母亲试探性地对我说:“阿强说借了你200元钱,上次回家时执意还给我了。”我一听愣住了,过了会儿回忆起来确有那么回事。我与阿强是同一个村子的,两家的屋场相距不过百米,他家里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但他比我小七八岁,我12岁时就上县城念书,此后在村里呆的时间少,我对他的成长过程也就不甚了解。听村里人说他的一些事和后来我接触到的他,给我的印象却又非常深刻。阿强的父母都念过高中,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可算是文化人。父亲当过兵,后来复员回到了村里。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慢性子,当年出集体工走在后面的十有八九是他…  相似文献   

8.
立春虽已过多时了,但春天的脚步尚远。每天朝起风晚下雨的,一如他阴蕤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镇双兴村,人们都习惯地称马玉臣为“老马”,也有人叫他“马瘸子”,因为他是一位残疾人。就是这位残疾人,从2002年开始,坚持常年造林栽果,将丫头沟450亩废弃多年的旧果园,建设成井、管、泵、带设施配套,梨、桃、枣、杏品种齐全的无公害股份制果园。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道的瑶乡农家妇女一头扎进果园,手把手教村里的个体妇女民兵、群众如何剪枝、打芽、保果,成为了瑶乡当地带头种果致富的典型。何凤葱的名字与她的事迹一起传遍了瑶乡的山山寨寨。  相似文献   

11.
老周去旅游     
老周和老伴旅游去了。这,很多人不相信,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家住洪江市林区的老周,一向勤俭。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说开荒吧,前几年他见村里的荒山闲着,他急!主动承包了,种些玉米小米什么的,收入虽然不怎么样,但总比没事干没收入要强吧!又说用钱吧,老周是“吝啬”的,虽然他家的收入在村里算中等的,但那是纯粹的“汗水”钱。2001年下半年,退耕还林的消息传到了老周村子里,乡亲们都说老周是不会退耕还林的,因为他是“老顽固”,一般不首先相信上级的政策。然而这回“老顽固”变成了“老积极”———坚决退耕还林,他还和乡…  相似文献   

12.
由满归开往齐齐哈尔的客车,顶着寒风,在冰雪世界里吃力地爬行着,车厢内的乘客或用大衣或找一些能御寒的东西盖在身上,昏昏入睡。在中间车厢靠近门口的座位上,歪睡着一个神情非常疲倦的男青年,他面色黝黑,左眼眉上有一道疤痕,放在胸前的左手小拇指缺一节,右手搭在座下一灰色旅行袋上。突然,车厢门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领着4个人,走到熟睡的男子面前说:“这就是我王叔,他强奸了我,并把我劫到这里。”这个男子在惊醒的同时,右手迅速伸向旅行袋内,但一切都为时已晚,这4个人非常麻利地将他架了起来。抓他的是列车上的乘警,…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两会",扶贫脱贫仍是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山区的果农张国英说,咱村里老百姓就靠种果树精准脱贫。他是村里头一个种果树的。开头种的时候,村里人嘲笑,认为他种不出水果。后来种出来了,赚钱了。村民一个个跟着种,第一批就有34户。现在,村里家家都有果树,他们乡也成了果树之乡。  相似文献   

14.
三爷爷     
三爷爷○阎光锋三爷爷无儿无女,是个五保户,并且是村里唯一的五保户,所以那年月受到的照顾也就多一些。他爱喝酒、抽烟,村里给他的钱都用来买这些东西了。三爷爷是个老共产党员,当年跟着陈毅司令员从山东老家一直打到福建,一调屁股又去了朝鲜,抗美援朝刚开始时,他...  相似文献   

15.
黄土地上的见证──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中共吉县县委书记陈保堂抓造林的事迹艾文平,赵洪文巍巍山岭上的绿装为他作证!绵亘起伏的林带为他作证!一座座充满生机的果园为他作证!吉县的干部群众为他作证……陈保堂,这位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县委书记,在吉县任职四...  相似文献   

16.
奋飞的头雁     
说起陈开贯,永定区的大多数干部都不陌生,村上的群众也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对林业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现象尤以他在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得到充分的印证。1990年初,他接过村支部书记的重担。那时村里在绿色企业方面是个空白。陈开资由此联想到对于一个“六山一水一分田,一份道路和庄园”的鸡公挪村来说,集体经济要想壮大,村民要想实现小康,必须借助山地优势,大力创办绿色产业。他决心把一块涉及13个村民小组312户分散经营的黄土包收归村里,联合创办股份合作制林场,并作为主任后要干的第一件实事,摘掉企业空白村的帽子。他把…  相似文献   

17.
一位来自辽宁金州的知识分子,以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辛勤耕耘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他平易近人,憨态可掬,衣着也十分朴素。若是生人,准会认为他是一位老实巴脚的老农。其实他是准格尔旗纳林果园的副主任,具有农艺师职称的傅天金。傅天金自幼热爱果树。1945年,他抱着青春的希冀就读于旅大市金县金州农业学校,学习林业和果树专业。后来,几经辗转,1962年组织派他到准格尔旗纳林果园任技术员。从此,他走上了自己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天峨县向阳镇的西北面的山岗上,有两片翠绿欲滴、长势浓密的果园,那就是向阳村农民陆贻讨家庭办的两个果园.两个果园各有200多亩,而且都修通机耕路.那伸进果园里的路从山脚蜿蜒而上.犹如一条长龙盘缠在果园之中.他今年还在果园中办起了养鸡场,一开始便饲养3000只“三黄鸡”.看到这些规模,人们不禁惊叹:“好个陆贻讨,真不得了.”  相似文献   

19.
高德强高考落榜了。他没有叹息,没有掉泪,而是昂首挺胸踏上回乡的路。他说:我要在家乡这块希望的田野上,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为繁荣农村经济贡献力量,为实现四化添砖加瓦!他根据家乡的自然优势,认为发展林业特別是发展果树生产潜力很大。他了解到当地市场新鲜水果供不应求的状况,一个栽培果树的计划脱颖而出。1984年,他把村里三十亩果树买下,成了一名果树专业户。这件事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全村炸开了。有人为他捏着一把汗,有人等着看他的好戏,说:“就那破果园,树头枯萎叶子黄,树干病虫闹得欢,发家致富梦一场。胡闹胡闹。”冷嘲热讽没有吓倒小高,  相似文献   

20.
凉城县六劳木乡刘家夭行政村(原刘家夭乡)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多少年来农民就有看天吃饭的习惯,农民辛苦劳动一年,收入甚微,生活一直很贫困。 前几年,自从村里有四户农民靠种果树致了富,全村的农民就坐不住了,自发的从县林业局苗圃买回果苗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我10亩,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