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7年12月15日至2008年1月15日,地区一绒山羊养殖基地14个母羊群的4504只绒山羊中出现450只母羊流产,流产率达9.99%。我们通过仔细调研,确定了布鲁氏菌病、绒山羊的饲养管理不合理和饲料调制搭配不当是引起流产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定和实施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流产情况(除布病引起的流产)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应用波尔山羊冻配改良本地山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波尔山羊冻精改良和提高本地肉山羊生产性能 ,是加快地方肉山羊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1998年我县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波尔山羊细管冻精 ,在幸福乡开展冻配改良。 1998年冻配母羊 13只 ,准胎 10只 ,准胎率 77% ,其中情期准胎 9只 ,情期受胎率 69% ,产羔 2 1只 ,产羔率 2 10 %。 1999年冻配母羊 2 5只 ,准胎 2 1只、准胎率 84 % ,其中情期准胎 18只 ,情期受胎率 72 % ,产羔 4 3只 ,产羔率2 0 5 %。 2 0 0 0年冻配母羊 65只 ,准胎 63只 ,准胎率97% ,其中情期准胎 4 8只 ,情期受胎率 74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 ,对 3月龄羔羊活体测重 (1999~ 2 …  相似文献   

3.
胚胎移植母羊流产和死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毛石镇刘家沟羊场和新舟镇圆舟养殖场,分别进行了山羊胚胎移植,移植后部分受体母羊发生流产和死亡。两羊场共接受胚胎移植的受体母羊 236只,受孕羊 157只,流产 49只,流产率 31 2%,死亡 19只,死亡率占移植羊的 8%,有产双胎、弱胎等现象。1 发生情况(1)2003年 10月 13日我县毛石镇刘家沟羊场,第一批72只胚胎移植羊,受孕 42只,在移植后第 15 ~24日发生 6只流产,流产率占受孕羊的 14%,后有 36只母羊产羔,产羔38只,有两只产双羔,育成 37只 (其中有一胎为弱仔生后当天即死亡 )。 ( 2 ) 11月 5日进行第二批移植,移植母羊 62只,受孕 20只,…  相似文献   

4.
母羊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区农场户养羊群 14 0只母羊中进行。分别于 2 0 0 1年 8月和 2 0 0 2年 3月埋植CIDR ,同时肌注PMSG 5 0 0u ,48~ 5 6小时后首次输精 ,同时静注LRH -A3 5 μg。试验结果 ,第一产 14 0只处理母羊产羔 2 3 1只 ,繁育率 165 % ,其中 :单羔5 8胎 ,占 41 4% ,羔羊初生重平均为 5 5kg ,双羔 74胎 ,占 5 2 8% ,初生重平均为 4 5kg ,三羔 7胎 ,占 7 4% ,平均初生为2 9kg ,四羔 1胎 ,占 2 9% ,平均初生重为 2 6kg。羔羊生长结果表明 :羔羊成活率为 10 0 % ,生长期内平均日增重 2 99 7g(P >0 0 5 ) ,4月龄平均体重达到 3 0 80kg。第二产结果表明 ,选择的母羊经过诱导发情处理后 ,99只母羊第二产的繁殖率达到 3 7 7%。本试验 14 0只母羊一年两产的繁育率达到 2 0 2 3 7%。本试验结果证实 :采用母羊高频高效繁殖配套技术是提高母羊繁殖效率确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对母羊进行一年两产和当年母羔配种以大幅度提高母羊繁殖率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双胎素(TIT)免疫陇东绒山羊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00只陇东绒山羊适龄母羊注射双胎素,双羔率达到24.25%,而对照组双羔率仅2.75%,每只注射双胎素的母羊可净增加收入35.37元。同时发现双胎素对陇东绒山羊有保胎防流产作用,使流产率下降了一半。结果表明,3~5岁的经产母羊的双羔率接近28%,双羔成活率接近9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西绒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在甘肃肃北县连续3年定点调查12户牧民山羊流产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妊娠期河西绒山羊流产现象十分普遍,调查区绒山羊平均流产率48.3%,最低32.7%,最高73.2%;流产率最高阶段为怀孕3.5~4.5月,占总流产羊数的79.3%;流产在山羊不同的生育年龄段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初产羊(占51.6%).流产临床表现为流产、木乃伊胎和弱羔,最多的木乃伊胎占39.9%.山羊血清学检验结果为:布鲁氏菌、衣原体、弓形虫全部为阴性,表明布鲁氏菌、衣原体、弓形虫等疫病不是引起该地区山羊流产的主要原因.进行的保暖、补饲试验研究表明:保暖可降低流产率13.35个百分点,补饲可降低流产率8.175个百分点,保暖+补饲可降低流产率13.85个百分点.结果表明,低温寒冷和营养不良是引起该地区山羊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卫山羊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的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卫山羊和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体重体尺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中阿杂种母羊周岁时的体重明显高于亲本 (P <0 0 5 ) ,杂种优势率为 12 2 6 % ,体尺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中阿杂种成年母羊的体高明显高于亲本 (P <0 0 1) ,杂种优势率为 4 4 2 % ,胸围显著高于亲本 (P <0 0 5 ) ,杂种优势率为 2 2 6 % ,体长、管围和体重明显低于亲本 (P <0 0 5 )。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绒毛产量明显高于中卫山羊 (P <0 0 1) ;杂种母羊绒产量界于双亲之间 ,周岁时显著低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 (P <0 0 5 ) ,与中卫山羊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无杂种优势 ;成年时明显低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 (P <0 0 1) ,显著高于中卫山羊 (P <0 0 5 ) ,杂种优势率为 1 5 %。中卫山羊母羊粗毛产量明显高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和阿杂种母羊 (P <0 0 1) ,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和中阿杂种母羊粗毛产量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绒毛自然长度间无差异 (P >0 0 5 ) ,粗毛长度在周岁时无差异性 ,成年时中卫山羊明显高于内蒙阿拉善绒山羊母羊和中阿杂种母羊 (P <0 0 1)。  相似文献   

8.
滩羊频密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羊群年龄结构大致接近 ,放牧草场及自然条件相同 ,年产羔率相近 ,养羊 5 0~ 98只的规模养羊户 5户 ,随机以其中 3户羊群 (186只 )为试验羊群 ,2户 (10 6只 )为对照羊群。试验羊群在放牧的基础上于配种期、怀孕后期、哺乳前期加强母羊补饲。经过两年时间对比试验 ,结果试验羊群两年产羔 4 97只 ,年均产羔率为 15 4 .7% ,对照羊群产羔173只 ,年均产羔率 10 4 .2 % ,试验羊群比对照羊群显著高出 5 0 .5个百分点 (P <0 .0 1)。试验组羊群中一年两胎和两年三胎的母羊比例分别为 34.9%、39.6 % ,比对照组分别高出 33.7个百分点 (P <0 .0 1)、35 .4个百分点 (P <0 .0 1)。羔羊的初生重、二毛期活重高出对照组 0 .36kg(P <0 .0 1)、4 .74kg(P <0 .0 1)。研究表明 ,滩羊在较高营养供给条件下 ,配合早期断奶等措施 ,一年两胎、两年三胎的母羊比例大幅提高 ,具有常年发情 ,四季产羔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9.
多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毛被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永年  王薇 《中国养羊》1996,16(1):38-39
随机取多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各 1 53只 ,经一年的跟踪测定统计发现 ,辽宁绒山羊为双层组织结构毛被 ,绒和毛分层清晰 ,成年公母羊平均毛长分别为 1 5.50厘米和 1 4.95厘米 ,平均绒长 8.6 4厘米和 6 .32厘米 ;多绒山羊为单层组织结构毛被 ,除背线、颈、腹部稍见到粗毛外 ,全身长着厚密长绒 ,毛稀短 ,酷似绵羊 ,成年公母羊平均毛长分别为 1 1 .85厘米和 1 0 .85厘米 ,平均绒长为 9.50厘米和 8.51厘米。在绒毛比、绒自然长度和产绒量上 ,多绒山羊均高于辽宁绒山羊 ( P<0 .0 1 ) ;净绒率略高于辽宁绒山羊 ,绒细度略粗于辽宁绒山羊。  相似文献   

10.
适度规模养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启东市养羊者达1724户,共养山羊44281头,户均25.69头。但规模不等,效益也颇不一致。为了探讨规模对群养山羊效益的影响,最近我们以山羊繁殖、生长发育、发病死亡、劳均收入等方面,对规模养羊户进行了专题典型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不同饲养规模羊群繁殖性能表1    母羊配种繁殖情况比较    (头、%)户均饲养数统计户数配种受胎流产母羊产羔配种母羊受胎数受胎率头数流产率产羔数产活羔胎均产活羔179213111890.081714.412011731.711063726691.67812.121151071.85833595593.20610.91102921.88613464291.3049.52767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