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籽粒形成的规律和提高粒重的途径,我们于1982~1984年系统观察、测定了海75—12元麦灌浆期的功能器官面积、籽粒形成过程和灌浆速率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元麦开花受精后,子房开始膨大,体积的增长是先长度,后宽、厚。一般开花后11天左右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17天左右达最大值,此时宽、厚度迅速增大,在正常条件下开花后20天左右宽、厚度达最大值。 开始时干物质增长的速度较缓慢,开花后11天仅占籽粒最高干物质重的20.73%,千粒重日增0.69克;开花后15~19天,茎叶中大量的营养物质运输  相似文献   

2.
<正>夏玉米在衡水市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一般玉米播种期在6月15日左右,农民习惯开始收获的时间多在9月15日左右,9月20日达高峰,此时玉米正处于蜡熟期,还没达到完熟,整个玉米籽粒灌浆期不足45d。本文通过实地测验,试图找出玉米产量最高的时期是蜡熟期还是完熟期,还是在完熟期产量高;蜡熟期后,玉米的千粒重是否增加,增加多少的问题,为夏玉米晚收是否增产找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花粒期的生育特点 花粒期玉米的营养生长日趋停止,转人以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形成及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是玉米一生中代谢的旺盛时期,需肥需水仍然较多,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玉米开花后经传粉、受精,便开始了籽粒发育。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玉米晚熟种(Sc704)、中晚熟种(烟单14号)和中熟种(烟单15号)籽粒形成过程的观测表明,Sc704籽粒于授粉后16—18天形成,授粉后16—24天灌浆,24—34天进入乳熟期,31—45天进入蜡熟期,50—65天后完熟。烟单14号和烟单15号的籽粒分别于授粉后16天和14天形成,此二品种授粉后12—18天均开始灌浆,20—30天进入乳熟期,30—40天进入蜡熟期,烟单14号于授粉后45—55天完熟,烟单15号则于40—55天完熟。  相似文献   

5.
玉米花粒期(即抽雄至成熟),茎叶停止生长,进入以籽粒发育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此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1.及时浇水。玉米花粒期植株需水量较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尤以开花后20天内影响最大。故玉米在花粒期遇旱,应及时浇大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左右;乳熟至蜡熟期保  相似文献   

6.
小麦的成熟期,一般可分为乳熟、蜡熟和完熟(也称黄熟)三个时期。这个阶段是从小麦开花授粉开始到灌浆基本结束,籽粒中储存的物质大多数是在这个时期内积累的、到乳熟1、乳熟期  相似文献   

7.
高产玉米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高产玉米的物质积累和分配,选用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常规玉米种植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玉米各器官粗蛋白、籽粒粗淀粉等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分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玉米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积累较快,之后逐渐向籽粒中转移,直到完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长季,高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从生物产量分配比例来看,高产玉米根、茎、叶、穗轴产量占整株生物产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整体看来,高产玉米最适的收获时期是9月下旬的玉米蜡熟末期。  相似文献   

8.
啤酒大麦的收获期是否适宜,对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提高其籽粒的酿造品质、啤酒质量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据观测,啤酒大麦的籽粒干重在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到完熟期。如10月20日适期播种的盐辐矮早三,约在抽穗后26天左右进入蜡熟期,再经8~10天进入完熟期。在整个蜡熟期间,千粒重的变化较小。蜡熟初期的千粒重为39.71克,其平均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花粒期是指从抽雄穗到成熟这一时期,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在花粒期,玉米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停止生长发育,转向开花、授粉、受精和籽粒灌浆为重心的生殖生长,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玉米籽粒开始灌浆,直至成熟,根系逐渐衰亡。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良好的授粉,维持群体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防止后期早衰和倒伏,促进籽粒灌浆,提高成熟度,争取粒饱、粒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2019-2020年调查52个玉米品种,按生理成熟时间顺序分为9月初(PD1)、9月中旬(PD2)、9月末(PD3)和10月初(PD4)4个生理成熟段,分析不同阶段成熟的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差异和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以此分析不同成熟阶段玉米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结果表明:春玉米籽粒脱水分为快速脱水期和缓慢脱水期,其中快速脱水期日均脱水速率达0.388%~0.850%、缓慢脱水期脱水速率达0.051%~0.501%,且不同生理成熟段籽粒含水率差异不显著。PD1、PD2、PD3、PD4成熟段玉米籽粒含水率由28%降至20%历时时间分别为14~15 d、 32~35 d、31~34 d、 46~50 d ,所有玉米成熟所需时间约 14~50 d。研究建立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适宜机械粒收时间的预测方法,为南疆地区合理配置玉米粒收品种及确定适宜机械粒收时间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花粒期是指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包括开花、散粉、吐丝、受精及籽粒形成,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时期。这期间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开花、授粉、结实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光合效率延长根和叶的生理活性,要防早衰,保持秆青叶绿,保证受粉受精良好,促进籽粒灌浆成熟,又要防贪青晚熟,达到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玉米从抽穗开花至灌浆成熟为花粒期。春玉米历时40~50天,夏玉米历时40~45天。本文重点从巧施攻粒肥、防旱排涝适时浇水、去雄穗、中耕培土防倒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完熟期收获比一般的收获增产10%左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判断玉米是否完全成熟:一是玉米苞叶变白,籽粒变硬,苞叶上口松散。二是通过乳线消失判断成熟。把果穗剥开,从中间掰断,可以看到籽粒中间有一条黄白色的交界线,这就是乳线。如果看到乳线表明玉米处于蜡熟期,看不到乳线时,才是完熟期。三是通过籽粒黑色层出现判断成熟。把玉米粒脱下后,再将籽粒底部的花梗去掉,如  相似文献   

13.
(续第5期第37页)2.环境条件对玉米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①温度。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籽粒形成期的长短。据研究,平均气温在23℃以上时籽粒形成一般只需12~14天,而平均气温在18℃以下时则需17天以上。玉米适宜的灌浆温度是20~24℃。②水分。开花前至籽粒形成期缺水会引起小花和籽粒败育,进而引起每穗粒数减少;乳熟期至蜡熟期缺水则会导致千粒重下降。但水分过多会影响穗分化和籽粒灌浆。在籽粒生长发育期间,  相似文献   

14.
朱景权 《新农业》2007,(9):21-21
秋粮作物在成熟前要经过复杂的生理变化,最后成熟。在此期间,一般要经过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完熟期籽粒完全变硬,植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花粒期是指从抽雄到成熟这一阶段,是玉米开花散粉、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一般为48~60天。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地推广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如“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号”等品种有早白皮、晚成熟的“假熟”现象,过早收获会造成减产,减产率达9.25% ̄13.64%。因此,在果穗白皮后的7 ̄9天收获,为其最佳适期;试验证明,一般比对照增产10.58% ̄13.27%。据测定,“掖单12”和“掖单13号”等紧凑型玉米,进入完熟期时,籽粒仍处于半乳线期,即蜡熟期,其籽粒干重只有完熟期的90%,籽粒仍继续灌浆,约7 ̄9天后,乳线才消失,籽粒干重才达到最大值。此时收获,亩产量亦最高。各地种植的麦套夏玉米或夏直播玉米,由于后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  相似文献   

17.
三空栽培技术对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中籽粒水分高的问题,对玉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籽粒含水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乳熟期及蜡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与对照处理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43%,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1.18%。2016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64%,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3.41%。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能有效降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含水量,果穗基部含水量降低最显著,2015年降低12.54百分点,2016年降低15.21百分点。三空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倒伏率和增加玉米产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加快脱水速度。玉米三空栽培模式是适宜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密度过高会造成夏玉米单株生长受限,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最终导致减产。以先玉335为试材,分别在7.5万和10.5万株/hm~2密度下种植,于玉米吐丝期对植株顶部叶片进行剪叶处理,设不剪叶(S_0)、剪去2片叶(S_2)、剪去4片叶(S_4)和剪去6片叶(S_6)4个剪叶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剪叶强度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剪叶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减少,完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剪叶数量的增多而逐渐明显降低,进而导致严重减产。在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S_2处理显著促进了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明显提高了完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较不剪叶处理增加了9.9%;而S4和S_6处理剪叶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均显著降低,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21.1%和30.6%。在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剪叶不利于植株干物质的积累,玉米减产明显;而密度提高到10.5万株/hm~2时,剪去顶部2片叶可在玉米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促进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的转移,提高完熟期群体干物质的积累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过早或过晚地收获农作物 ,对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影响。过早收获 ,因籽粒尚未充分成熟 ,会降低籽粒品质 ,又会减少粒重 ,降低产量 ;过晚收获 ,则会造成籽粒脱落在地 ,减少收成。因此 ,要做到增产丰收 ,就必须掌握各种农作物的最佳收获期 ,以防伤镰和落镰而影响产量。1 水稻收获时期要根据成熟度来确定 ,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籽粒没有充分成熟 ,秕粒、青粒多 ,出米率低 ,米质差 ;收获过晚 ,茎秆倒折 ,稻壳厚 ,米质发暗无光泽。一般来说 ,当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 ,稻穗失去绿色 ,穗中部变成黄色 ,小部分枝梗干枯 ,稻粒饱满 ,籽粒坚硬变成黄色 ,有的品种虽然茎叶还呈绿色 ,但籽粒已成熟 ,就应收获。2 玉米玉米应尽量晚收 ,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 ,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因此 ,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其特征是 :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籽粒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色泽时为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一般在10月5日前后收获为宜。3 高粱收获的最佳期是蜡熟末期 ,此时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已达到最高峰。主要特征是 :籽粒稍有黄...  相似文献   

20.
1.生长发育特点玉米抽雄以后,开始进入开花、授粉、受精以及籽粒建成为中心的生殖生长阶段.这个时期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步下降,根系开始衰亡.吐丝期是决定粒数最关键的时期,进入粒期以后是决定粒重的重要时期.亩产500千克玉米,吐丝期叶面积系数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