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典型调查是我国多年行之有效而又经济的一种调查方法,是主观选择性与客观随机性统一结合的一种抽样方法。它所调查的单位数仅及所知抽样调查单位最少的1/10,而结果却比任何抽样调查更能接近总体的特征数。本文作者提出了几个公设和假设,通过概率演算,证明在样本数目相等的条件下,典型调查样本平均数接近总体平均数的概率大于其它抽样样本平均数接近总体平均数的概率,并且可以求出典型调查的误差,因此其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5点式、双对角线、平行跳跃和Z字形等4种田间抽样调查方式与样地全查相比较的方法,对白术斑枯病(Septoria atractylodis Yu et Chen)的最佳抽样调查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抽样方式所取得的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无显著差异,均为可靠的田问抽样调查方式,其中5点式抽样的误差率最小.  相似文献   

3.
生物统计教学中用SAS程序讲解抽样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分布是统计推断理论的基础。介绍了利用SAS程序从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中模拟抽样的方法,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掌握总体参数和抽样分布特征数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炳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14-14717,14719
以"3S"技术为基础,利用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方法,根据土地资源调查特点,建立成数抽样、双重抽样、不等概率抽样3种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这3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调查工作效率,可以对全国的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抽样样本布局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迪  陈仲新  周清波  刘佳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8):3545-3556
【目的】样本布局是空间抽样调查方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优化设计样本布局对于提高抽样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降低抽样调查成本、改善抽样外推总体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调查技术体系中存在样本布局设计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样本布局设计时,无法保证各样本单元间相互独立、彼此间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而以往系统等距布样方式又存在样本间隔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现行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调查效率。【方法】选取安徽省蒙城县和冬小麦种植面积2009年和2010年的冬小麦空间分布数据(分别源自ALOS AVNIR-2 和Landsat5 TM影像提取结果),通过地统计学理论与“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及传统抽样方法相结合,首先,设计8种抽样单元尺寸水平,利用不同种尺寸水平的抽样单元离散抽样区、构建抽样框;其次,选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初选样本单元,利用初选样本构建抽样单元内冬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抽样单元间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定量确定抽样单元空间关联阈值;然后,遵循传统抽样理论要求样本间相互独立原则,以抽样单元空间关联阈值为抽样间隔,采用空间系统等距的布局方式对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抽样样本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为对照,选取抽样外推总体相对误差、总体总值估计量的变异系数(CV)及样本容量为评价指标,对布局优化设计后的抽样样本外推总体精度、稳定性(通过变异系数反映)及抽样成本(通过样本容量反映)进行定量评价试验研究。【结果】抽样单元内冬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的变异性随单元尺度的增大而增大,8种单元尺度下的抽样单元内冬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2.75%—43.46%,属中等变异;抽样单元内冬小麦种植面积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该空间相关性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决定。抽样单元内冬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的空间关联阈值随抽样单元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当抽样单元尺寸较小时(500 m×500 m—2 000 m×2 000 m),在样本容量相同条件下,经布局优化设计后的抽样样本外推总体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明显低于简单随机抽样;当抽样单元尺寸较大时(2 500 m×2 500 m—4 000 m×4 000 m),布局优化设计后的抽样样本外推总体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虽未明显降低,但样本容量却显著减小。【结论】该文可为改善农作物种植面积空间抽样调查效率提供试验依据。为研究区和研究对象,以正方形网格作为抽样基础单元,基于蒙城县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畜牧养殖业中,牲畜发生流行病的概率一直都是农业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内容。而调查基层畜牧业流行病爆发概率基本都用抽样方法调查。目前我国农业部门调查畜牧业流行病爆发率使用随机抽样或非随机抽样进行调查。在抽样过程中基本按照规模大小比例成概率的抽样,或是基于风险进行抽样调查。本文主要阐述每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抽样调查工作面临着野外调查工作量大、资料时效性较低且难以满足人们对数据现势性的高要求等一系列缺点,以新疆棉花种植主棉区沙湾县、玛纳斯县、呼图壁县为研究区,结合遥感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PS分层抽样的空间抽样设计方案,并将该方案用于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的估算。结果显示,PPS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后极大地提高了PPS抽样反推总体的方法优势。分配样本时分别采用按每层辅助变量之和的期望的算术平方根与该层待抽样单位总数之积、每层辅助变量之和进行比例分配的2种分配方法,其对应的反推总体的估计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008、0.009,相对误差分别为0.016、0.017,分层后的样本变异程度极低,为反推结果的高精度打下了基础。2种样本分配方式的棉花种植面积提取精度均高于94%。该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稻纵卷叶螟卵、蛹田间分布型及其适宜的抽样调查方法。分布型的测定主要采用了 Iwao(1968)提出的测定方法和频数分布检验。测定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卵属核心分布;蛹属负二项分布。抽样方法,着重讨论了随机抽样的四种方式,即:五点式、棋盘式、单对角线式和平行跳跃式。通过样本平均数的比较,认为,调查卵量以对角线式抽样,样数以50蔸为宜,共查10点,每点5蔸;蛹的发生量调查,以平行跳跃式抽样,样数以150蔸为宜,查两列,每列等距离查5行,两列共10行,每行连续查15蔸。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稻纵卷叶螟卵、蛹田间分布型及其适宜的抽样调查方法。分布型的测定主要采用了Iwao(1968)提出的测定方法和频数分布检验。测定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卵属核心分布;蛹属负二项分布。抽样方法,着重讨论了随机抽样的四种方式,即:五点式、棋盘式、单对角线式和平行跳跃式。通过样本平均数的比较,认为,调查卵量以对角线式抽样,样数以50蔸为宜,共查10点,每点5蔸,蛹的发生量调查,以平行跳跃式抽样,样数以,50蔸为宜,查两列,每列等距离查5行,两列共10行,每行连续查15蔸。  相似文献   

10.
变异系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变异系数是衡量不同单位或平均数差异较大的样本变异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量。为实现以样本推断总体的目的,本文探讨了总体变异系数间差异的统计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单式抽样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单式抽样的驗收方法,是依据所规定的接收标准和概率保証以及拒收标准和概率保证的前题下,由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根据所抽样本情况,就可以决定总体是否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合者接收,不合者則拒收。过去对某一項工作进行检验时,在一定的概率保証下,有时根据一个样本的情况,而不能对总体作出接收和拒收的結論,这样需要加大样本再作检查,有时还需要全面检查才能作出决定,这样就浪費很多人力和物力,并且有些問题,还不能全面检查,那就  相似文献   

12.
调查农业昆虫的数量与危害程度,检验昆虫在田间的分布型,一般都不可能逐田逐株地一一去数、去量度,而常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由局部推知全局,由样本对总体作出估计。在农业昆虫调查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清查成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关键要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抽样方案设计、调查技术方法和实施操作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抽样方案设计是影响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优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防止系统抽样周期性变动和人为特殊对待等问题对清查成果质量的影响,从1994年开始,浙江省采用固定样地加部分替换样地(临时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防偏技术试验和研究。采用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自1989年以来的3期调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3期调查数据的3组样本两两之间均通过了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总体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物量是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基础依据。在满足精度与可靠性的条件下,通过改进样本抽取方法及辅助历史资料,减少抽取样本单元和使样本单元集中是生物量调查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是影响调查精度的重要因素,抽样技术是影响调查效率的关键因素,传统等概率抽样在满足规定的精度与可靠性前提下确定的样本单元数仍较多且分散,运用于生物量调查存在局限性。研究适应性抽样技术能基于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不等概率抽样,能有效提高调查效率,满足不同区域尺度和空间分布特点的生物量估测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典型调查是我国行之有效而历史悠久的一种调查方法,也是调查方法中调查单元极少,既经济又快速的一种调查方法。虽然群众应用甚为普遍而效果亦好,然而这一方法在科学的调查方法上并没占有它应有的地位。原因是这种调查不能计算精度、不能估计总体分布、也  相似文献   

16.
由于森林抽样调查的样本量比较大,同时总体一般又都很大而抽样比很小,所以本文讨论在重复抽样方式下大样本的样本量估计,并以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为例,提出了总体均值抽样估计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对于样本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分别记为:  相似文献   

17.
(7)抽样调查法。要分析产品在目前或近期内可能的最大需求量,可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根据调查结果来推算全体。为使所抽样本有代表性,一般采取“任意抽样”的原则。市场预测中常用的抽样调查法主要有“等距抽样法”和“判断抽样法”两种。等距抽样法,又称“系统抽样法”,即对调查范围内各地区的用户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任意抽样,对抽到的样本户进行直接调查讯问,再将其结果(一般为百分比)乘以全地区的总户数,即得全地区的需求总数。对需求的规格、品种也可用此法作进一步分析。例7、某地区共有居民20万户,某农机厂对该区省柴灶的需求量用等距抽样法进行调查,作法如下:①按1∶4000的比例在全区平均抽取样本户共50户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已购有省柴灶户数24户(占调查样本户数的48%)  相似文献   

18.
许书光 《甘肃农业》2006,16(11):258-25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抽样技术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方法技术。本文结合理论,论述在对全国未成年犯进行抽样调查中,应用抽样技术使抽取的未成年犯样本具有更高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在昆虫学研究中正确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日本学者 Iwao 于1968年提出了通过计算样本平均数 m 和平均拥挤度(?)之间的回归关系(?)=α+βm 来确定昆虫空间分布型的方法,并可用回归所得的α和β值进行理论抽样数的计算。由于此种方法的简单有效,它很快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笔者在阅读一些文献时,发现 Iwao 的理论抽样数公式有时并未被正确地使用。用 n 代表理论抽样数,Iwao 的公式是: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抽样调查中统计理论和抽样方法选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概率抽样和空间抽样理论和方法,用农业抽样调查实例证明了对于存在空间相关的空间抽样问题,采用空间统计理论和方法确定的抽样策略才是适宜和高效的。同时从理论的角度验证了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是抽样调查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