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垄栽 为防止夏季雨水浸秧,应改平畦为垄栽。若已在平畦栽植,可结合培土,分次使畦心变成垄背,使垄背变成畦心。一般应分2~3次完成培土,防止1次培土过厚,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 2 摘心换头整枝技术 应改传统的单干式或双干式整枝法为新的摘心换头整枝技术。方法是:当第1花序或第2花序坐果时,第2花序或  相似文献   

2.
<正> 1 改栽培方式。为防止夏季雨水浸秧,应改平畦为垅栽,若已在平畦栽植,可结合培土,分次使畦心变成垅背,使垅背变成畦心。一般应分2~3次培土完成,防止一次培土过厚,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培土后根量增加,吸收养分能力加快,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由于根系上下层分布均匀,可减少地表温度变化时对根系的影响,有利壮秧抗逆。 2 改整枝技术。为防止番茄越夏败秧,应改传统的单干式或双干式整枝法  相似文献   

3.
一、改变栽培方式为防止夏季雨水浸秧,应改平畦为垄栽.若已在平畦栽植,可结合培土,分次使畦心变成垄背,使垄背变成畦心.培土一般应分2~3次完成,防止一次培土过厚,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培土后根量增加,吸收养分能力加快,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由于根上下层分布均匀,可减少地表温度变化对根系的影响,有利壮秧抗逆.  相似文献   

4.
一、整地、施基肥早春黄瓜生长栽培期正处于低温阴雨天气,为了使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健壮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应进行深沟高畦覆盖地膜栽培。一般采用畦宽80—100厘米,畦高23—26厘米的短畦深沟高垄的栽培形式。结合整地每亩  相似文献   

5.
一、早排积水因土壤积水.蔬菜根系长时间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会造成有毒物质的积累.从而使作物萎蔫.甚至死亡。因此,对已定植未实行垄栽的蔬菜要加高畦背.并要完善田间的灌排系统,雨后及时排水;秋冬菜的育苗要采用高畦.并在苗畦四周培土起垄.防止四周雨水灌人苗畦。  相似文献   

6.
1.清沟排水。雨季过后,菜园地要及时进行清沟排水,把畦沟、腰沟以及四周环形沟全部清理一遍,将田中多余的积水排干净,达到雨过畦沟不见明水的要求,防止浸渍造成伤根死苗。2.泼水洗苗。对蔬菜植株进行人工泼水或用喷雾器喷水,把粘附茎叶的泥沙洗掉,使蔬菜能正常进行呼吸、光合作用;3.培土护苗。被风雨冲倒的菜苗或植株,要及时地进行扶植培土,植株  相似文献   

7.
西瓜嫁接栽培可有效地预防枯萎病的发生 ,但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适当稀植西瓜嫁接苗生长势强 ,为防止田间郁闭 ,在保证一定叶面积的情况下 ,应适当稀植。试验证明 ,合理稀植不仅不会造成减产 ,而且会使产量有所增加。一般每公顷株数在 75 0 0株左右为宜。2 高畦栽培 ,防止接穗生根所谓高畦栽培是指在深施基肥的基础上起宽垄栽培 ,一般垄高 15cm左右 ,垄宽 1~ 1.2m。高畦栽培不仅便于排灌 ,利于根系发育 ,更重要的是在定植时不至于掩埋嫁接部位而使接穗生根失去嫁接的意义。3 减少施肥 ,防止徒长 ,提早坐果由于嫁接根系发达 ,…  相似文献   

8.
<正>7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的番茄换头7.1连续摘心多次换头整枝方法。①主蔓留3穗果摘心,然后选留一个最壮的侧枝,再留3穗果摘心,每株番茄共结6穗果。两次摘心都要在第三花序上留两片叶。摘心在第三花序开花时进行。②留9穗果,即进行两次换头,当主干结3穗果时摘心,留下一个强壮的侧枝使其结果,结3穗果后再留一个比较壮的侧枝,三个枝共结9穗果。③连续摘心换头,当主干第二花序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草莓根系较浅,基本都是起垄栽培,一但受淹超过两天以上,就容易造成根系的生长,四天以上不排水,基本无法全部挽救,所以,一但水淹,第一时间内要排除积水。排除积水,清理沟畦。大水退后,要迅速开沟抽水,排除田间积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处理,防止受淹之后病害的侵染。同时要及时松土松垄,或者划垄被,促进根系生长。水淹之后最重要的是促进根系的呼吸和环节,所以松土很关键,同时清烂根、死棵和发黄的叶片、果梗等。对于无法挽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花序开花,在定植后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缓苗期和缓苗后要控制浇水,直到第一穗花开花之前不要轻易浇水,以防止旺长、落花,干旱时也要少浇水,以促进开花、坐果,防止落花。从第一花序开花到第三花序开花之间,严格控制浇水,以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这段时间若水分过多,植株易徒长、旺长,造成落花,不易坐果。当第三花序开花后,第一穗果进入膨大期,这时开始浇水,水量要足,但也不要大水漫灌,要膜下浇水。严寒季节:植株生长和果实  相似文献   

11.
芹菜采用软化技术栽培,可使芹菜色泽鲜绿、叶柄脆嫩、纤维含量低、食用香脆可口等,有利提高芹菜的食用价值。一、自然软化法:这种方法属密植半遮阳软化栽培。秋播芹菜按7厘米×7厘米的株行距丛植,每丛3 ̄4株。如果田块低凹,可在畦地四周培土20 ̄28厘米,用芦苇、稻草或茅草等做成草苫并贴围四周。在植株封行前,中耕2 ̄3次,并施速效氮肥3 ̄4次,促使植株分蘖,促进叶片生长繁茂和尽早让植株封行,使叶柄在阴暗环境中生长,进而使叶柄自然软化。二、堆土软化法:芹菜行距33 ̄40厘米,当苗高35 ̄50厘米时追施1次重肥,连浇3次足水。1周左右后,用稻草将…  相似文献   

12.
春番茄定植后,气温低,浇过缓苗水,在合墒时及时深中耕一次,然后控水蹲苗.在第一层果进入迅速膨大之前,提高土温,使番茄根系向纵深发展,扩大根系面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保证营养积累和加速植株开花坐果.  相似文献   

13.
<正> 番茄长期栽培或周年栽培时,如用传统的整枝方式,当单枝果穗数超过4~5穗时,花穗离根部越远,坐果率越低,果实发育越差,且易产生空洞果、腐烂果等,严重影响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出以下3种整枝方法: 1 连续摘心换头整枝 以两穗摘心换头整枝为例介绍具体做法:当主干第二花序开花后,在其上留2~3个叶片摘心,主干就叫第一结果枝。保留第一结果枝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做第二结果枝。第二结果枝第  相似文献   

14.
<正>1中耕培土7月下旬大豆陆续进入开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达到旺盛生长期,同时也进入多雨季节,为防止倒伏,在大豆开花封垄前要中耕培土1~2次,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根系侧根数量的增加,提高抗倒伏能力。2防止植株早衰大豆开花期,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如果土壤肥力差,植株长势弱,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荚数量,降低产量,在开花前可结合中耕培土增施氮肥5~7 kg或复合肥4~5 kg,也可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喷  相似文献   

15.
小经验集萃     
番茄深栽还是浅栽好    就番茄一生来看,番茄下胚轴和第1花序以下茎节以入土稍深些为好,这样能萌发较多的不定根,对培育健壮植株有利,特别对长季节高产更有利,但也不可栽得过深。栽植的深浅与栽培季节有关。春季栽培不宜栽得过深,栽植过深,土温低,不利于早春根系生长。因此,春季栽培,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时,常采用浅栽,一般以营养钵钵土栽平或埋土达营养钵高的4/5,然后通过中耕培土,促发不定根。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浅栽。深栽常易发生死棵现象,是由于下胚轴和基部茎节呼吸不畅,无氧呼吸过度,也可能与病原菌感染有关。为使植株健壮,定植…  相似文献   

16.
一、施肥起垄 定植前15天施肥起垄,以利提高地温。施肥时应根据种植蔬菜种类的不同确定施肥的深浅。浅根系蔬菜如黄瓜,辣椒等施肥不宜深施,宜撒施,全田施用,使土肥混匀。防止因深施造成后期脱肥,植株生长不良。深根系蔬菜如番茄、茄子等施肥应深施,沟施。  相似文献   

17.
番茄越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嫁接及遮阳网覆盖3个方面,研究了番茄越夏栽培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硬果型番茄品种满田2180高温胁迫下生长势强,坐果数多,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于越夏栽培;SL-89和黄洋梨2种砧木嫁接番茄,可以使番茄生长势增强,坐果率提高,收获期提早4~6 d,产量增加,能缓解高温胁迫对番茄的伤害;密度为70%的遮阳网于11:30~15:00覆盖,可降低棚内温度1~2℃,且光照强度在4万~7万lx,可作为越夏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1.起垄栽培。垄上栽樱桃,垄沟排水,可防涝、防旱。一般垄宽150~200厘米,垄高20~25厘米,与园外缘的排水支沟和排水干沟相通,以利及时排除积水。2.树干培土。樱桃根系浅,定植后,在树干基部培约30厘米的土堆,可增强树体固定性,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同时还有抗旱保墒作用;培土一般  相似文献   

19.
平畦暗沟栽培是先把地整成平畦进行播种,植株生长期进行培土,在平畦中间形成1道浅沟,这样就将原来的1个平畦一分为二,这道浅沟是在原来平畦的基础上形成的,且处于形成的两个小平畦中间,故称“平畦暗沟”。该种栽培畦式适于蔬菜春夏茬栽培使用。平畦暗沟畦的形成一般要经过2次培土。第1次培土均在齐苗后进行;第2次培土因栽培作物而定,需插架栽培的蔬菜一般在插架前,矮生蔬菜则安排在浇第2次水后进行。进行培土时,以不埋没第1片真叶为原则,最后畦间浅沟深度一般为7~10厘米,上宽20~25厘米,底宽5~10厘米。平畦暗沟栽培的优点是。1.便于灌溉,…  相似文献   

20.
一、及时排水一旦发现玉米田间积水,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二、中耕培土当能下田时,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以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系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