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对4种早稻栽植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插栽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和增效等优点,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水稻栽培地区、种粮大户及劳动力相对紧张的农户应用。  相似文献   

2.
早稻机插育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种粮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早稻机械化插秧发展迅速。2008年,温州市早稻机插面积达4.91万亩,平均单产438.2kg,比常规栽培增产39.23kg,增幅为9.8%,应用面积是2006年的3.6倍。机械栽插为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效率和促进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早稻机插,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早稻机械栽插效果,更好地为早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对早稻机械栽插不同密度规格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机插密度以株行距12cm×30cm为佳。  相似文献   

4.
早稻机械化育插秧,由于秧龄短、播种密度大、易散盘成为早稻机械化育插秧的瓶颈问题,直接影响了水稻的产量。现针对早稻麻地膜垫盘育秧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示范,对比早稻机插育秧用麻地膜垫盘与不垫盘秧苗素质、机插漏蔸率、机插密度、成熟率及产量,并通过数据分析对垫膜与不垫膜育秧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该试验方法和结论在指导实践生产中,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通过中早39与中嘉早17不同播期对机插早稻的秧苗素质、苗蘖动态及产量的研究可知,早稻提早播种及早插能降低移栽对秧苗的损伤,加快栽后缓苗生长,促进低节位分蘖,增加分蘖能力,延长稻苗大田营养生长期。试验表明,适宜平阳县早稻机插播种期为3月下旬。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根据早稻和晚稻的育苗移栽方式设置双季稻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插处理,对3种栽插方式下双季稻的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抛栽和手插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各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大小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小表现为分别手插>抛栽>机插和机插>手插>抛栽。各处理间水稻千粒重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抛栽处理最高,分别较机插处理增加1 506.7和1 444.5 kg·hm-2。因此,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机插对早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株两优30为材料,采用传统手栽、机插秧苗手栽(机手)和机插秧苗机插(机插)3种种植方式,研究机插对早稻生育期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传统手栽秧苗素质极显著优于秧盘育秧;机插对秧苗的损伤程度大于手栽;机手和机插生育期分别较传统手栽延迟1 d和3 d,机手生育期延迟由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期(N-n,N表示主茎叶片数,n表示水稻节间数,下同)延长引起,机插是移栽至抽穗期延长引起的;秧苗素质差,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少,植伤重是早稻机插生育期推迟主要原因。生产上可通过培育壮秧,提高机插质量等措施来缓解机插生育期延迟。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根据早稻和晚稻的育苗移栽方式设置双季稻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插处理,对3种栽插方式下双季稻的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晚稻各主要生育时期,抛栽和手插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各处理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大小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大小表现为分别手插>抛栽>机插和机插>手插>抛栽。各处理间水稻千粒重均无显著性差异;早稻和晚稻产量均以抛栽处理最高,分别较机插处理增加1 506.7和1 444.5 kg·hm-2。因此,抛栽处理有利于提高双季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改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通过考察秧苗素质、生育期、苗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对比直播、毯苗机插模式,应通过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对比试验表明:对比直播、毯苗机插模式,应用钵苗机插技术的早稻秧苗素质最高、抗逆性好、早栽早发、低节位分蘖多容易成大穗、产量最高,早稻播期可提前至3月初、全生育期延长、成熟期提前5-6天至7月21日,产量差异的形成主要在于穗大、粒重、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早稻种植技术若干研究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开展早稻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仍有积极意义。根据早稻生产提高单产、省工节本和提早成熟的技术目标,提出了开展直播早稻适期早播和乳苗抛播、移栽早稻短龄早栽、保温育苗无纺布覆盖、机插栽培标准壮秧培育等早稻技术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与示范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5)分蘖期和齐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成熟期,则表现为手插机插抛栽。6)水稻各个生育期,叶片蒸腾速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7)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早稻分别比机插增产1 203.3~1 346.7和776.7~1 045.4kg/hm2,晚稻分别比机插增产2 128.7~2 212.2和1 574.2~1 603.9kg/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处理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早稻最适宜种植模式,开展了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3种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并考察秧苗素质、生育期、苗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等。结果表明,与直播、毯苗机插模式相比,应用钵苗机插技术的早稻秧苗素质最高、抗逆性好、早栽早发、低节位分蘖多,容易成大穗、产量最高,早稻播期可提前至3月初,全生育期延长,成熟期提前5~6 d(7月21日),产量差异的形成主要在于穗大、粒重、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水稻双季机插高产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宁波市近10年水稻机插技术经验,针对双季稻机插存在的早稻育秧难、易烂秧、栽后起发慢,连作晚稻短秧龄与品种的安全齐穗期矛盾,迟插田块穗数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品种搭配与布局、早稻早播连晚适当迟播、增盘减种与化学调控培育壮秧、改进插种和大田管理技术等对策措施,为双季稻机插高产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4.
淮北沿海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效应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效应 淮北沿海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试搞机械化旱直播水稻,但由于传统稻作栽培观念的束缚,以及水稻品种、除草剂、配套机械等一系列问题没能解决,故一直处在试验阶段。到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夏收夏插期间,农活高度集中,劳动力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5.
黎宁 《乡村科技》2021,(4):81-82
本文以广丰香8号为供试水稻品种,采用机械播种、机械插秧的方式,设计4种不同播种量进行小区试验,探究不同播种量对机播机插早稻的产量影响,以便为机播机插水稻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播种量为100~125 g/盘,水稻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最高,是比较适宜的早稻机械插秧播种量。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中稻将进入全面栽插期,旱育抛秧栽插等早稻田已进入分蘖期。两熟制手插早稻本月上旬移栽结束,农事操作要注意适时早栽、少本密植、早施分蘖肥。早稻生产的重点:一是抓好早稻苗期管理,做到深水护苗,薄水发棵,早施追肥,促进早发。  相似文献   

17.
为夺取早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的高产,总结了早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其中,选好品种是基础,适期播插是关键,增加种植密度是根本,培育壮秧是重点,加强管理是核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日益迫切,但水稻机插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水稻育秧、机插机械及配套技术在农民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种植效益,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完善机插技术宣传及培训体系,引进适宜安徽省实际现状的水稻机插机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及配套技术本土化适应性改进,是目前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技术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早、晚稻双季水稻上进行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钵盘育秧摆栽机插与普通毯状育秧机插相比,具有基本苗足、丛苗数多且均匀、漏秧率低、插秧深度浅、秧蔸整齐度高、伤秧率低、插后新增白根多、2(3)段秧根发生率低等特点,对早稻的生育进程没有明显影响,对二晚的生育进程影响较为明显,能使二晚提早3~4 d返青分蘖,并增加产量7.04%。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福建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多采用单行或双行垄栽,每667 m^2一般插植3000-3500株,永泰县甘薯产量在2000 kg左右。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工紧缺,甘薯种植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堆栽技术是省工省本、高效的栽培技术,可提高甘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甘薯堆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