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算2002~2009年海南农垦天然橡胶单位产品、面积碳排放量,探讨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对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方法】利用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Kaya恒等式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化肥、燃料、农药、电力是最重要的投入品;橡胶林地单位面积碳排放量高于农地,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产值效率的提高是碳减排的主要因素,规模效应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则是影响碳排放的关键性因素。【建议】应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优化天然橡胶初级产品加工工艺、减少用电量、提高橡胶林的抗风能力,以减少橡胶生产碳排放。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福建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福建省农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福建统计年鉴》(1990-2016年)的农业生产数据对全省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其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利用LMDI模型(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1990-2016年间福建省的农业碳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由598.32万t下降到546.49万t,年均下降0.35%。9个地级市农业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其中南平市农业碳排放量最大,达到103.64万t;厦门市农业碳排放量最小,仅有5.29万t。从福建省农业碳排放的内部结构看,农用物资与农地利用所带来的碳排放为主要碳源,占农业碳排放总量的43.85%;其次是稻田甲烷所带来的碳排放,占比43.04%。在驱动因素方面,碳排放强度效应、就业结构效应和人口总数效应是全省农业碳排放下降的正向驱动因素,农业碳排放分别减少35.00万t、8.86万t和75.72万t;而农业收入效应是农业碳排放下降的负向驱动因素,农业碳排放增加了40.45万t。【结论】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减少,未来还可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促进农业碳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中国农垦》2004,(5):47-52
海南农垦2003年干胶总产创历史新高2003年,海南农垦共生产干胶22.8万吨,比上年增产6000吨,创海南农垦52年来千胶产量历史新高。海南农垦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橡胶种植面积370万亩。去年该垦区橡胶开割后,虽然遭受3次台风和热带风暴等不利因素影  相似文献   

4.
林涛 《中国农垦》2005,(8):19-22
海南农垦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拥有370万亩橡胶,年产23万吨干胶。今年3月,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橡胶集团公司)挂牌,标志着海南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毋庸讳言,海南农垦橡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产品单一,不适应当今世界橡胶制品的发展需求;市场开发力度较弱,产品销售价格常常受到期货和人为的影响,市场占有率低。为了扭转农垦橡胶产品销售中不利的局面,本文试对橡胶产品市场营销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橡胶林套种竹荪的土壤肥力效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橡胶是海南农垦主要的经济产业支柱,2007年种植面积达396.55万亩。橡胶为大水大肥的经济林,每年需要固定投入大量的化肥和有机肥。目前农场多在春季施用有机肥,生长季节施用化肥与压青。因此,如何获得便利、廉价的肥料来源,一直是橡胶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天然橡胶以林地单作为主,林下的空间资源多为空闲状态。目前,在农场的扶持下,出现了零星的胶农在林下放养家畜、家禽,以获得有机肥料为主,额外增加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海南胶农加入天然橡胶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基于海南省5个地区306户天然橡胶胶农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胶农加入天然橡胶专业合作社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胶农的文化程度、对合作社的认知度、种植规模、生产资料供应问题及对其他合作组织的满意度对胶农加入天然橡胶专业合作社行为的影响最显著,前四者对胶农选择行为的影响呈正方向变动关系,后者呈负方向变动关系。【建议】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胶农认识,树立典型、先进带动,提高合作社工作效率、为胶农创造经济效益,以提高胶农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促进海南橡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荔枝生产中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降低荔枝种植户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荔枝种植户的收入,促进荔枝产业的发展。【方法】采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团队于2016年8—9月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荔枝种植户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荔枝生产中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分析影响荔枝生产中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因素。【结果】调研地荔枝种植户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419,相对于最优的100%,荔枝生产中化肥施用技术效率较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以海南海口综合试验站最高、为0.551,广西玉林综合试验站最低、为0.332;荔枝施肥技术效率最高的示范县是海南昌江县、为0.690,最低的示范县是广东信宜、为0.104。家庭人均收入对荔枝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固定资产、化肥折纯量、家庭劳动力比例和种植面积对荔枝施肥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建议制定合理的指导方案,引导荔枝种植户正确认识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深入推广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贵州省碳排放、碳吸收与碳足迹现状,可以为贵州省农田生态系统减源增汇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2007—2016年贵州省和贵阳、遵义、六盘水三市农业投入、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等数据,对贵州省不同尺度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分析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①2007—2016年贵州省及贵阳、遵义、六盘水三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化肥施用产生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68%、73%、81%、72%;2016年贵州省化肥单位面积碳排放达到298.23 kg/hm~2。②碳吸收量表现为"上升下降式"波动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水稻碳吸收量所占比例最高,平均为50.9%,但呈减少趋势,蔬菜增幅较大,达到47%。③贵州省农田生态系统存在较大碳生态盈余,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结论】尽管农业碳吸收量远大于碳排放量,但化肥与农膜所占碳排放比例较大,应是未来农业减源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海南民营橡胶单产超农垦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南橡胶发展趋势分析出发,比较农垦与地方的橡胶单位面积产量,发现地方的橡胶单产于2004年超过农垦。从民营橡胶生产管理技术角度分析,认为海南民营橡胶单产超农垦并不是民营橡胶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是大量农垦橡胶流失地方所致,并初步估计流失量占海南农垦总产量9.8%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有效测度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长江经济带各省、直辖市的农业生产效率,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选择Super-S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并分解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2008—202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结合莫兰指数(Moran’s I)探究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碳排放约束条件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呈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生产效率提升是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双重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碳排放约束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水平空间演变趋势显著,但11省、直辖市间农业的空间相关性不强、缺乏区域联动性;耕地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农村用电量是碳排放约束下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因素。【结论】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低碳发展,提出以下4条建议:1)加强区域有效合作,制定区域整体农业降碳减排发展规划;2)依托双轮驱动减少碳排放约束的同时,重视提升技术效率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影响海南国营橡胶干胶产量的主要因素,得出科学防范台风、增加胶树茎粗、提高种植面积、科学的化肥施用量是保障海南国营胶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海南农垦橡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饱经磨难。特别是近年来,接连遭受旱灾、台风、寒害和虫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海南农垦天然橡胶损失惨重。面对自然灾害的磨难。海南农垦橡胶产业的发展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不断改革创新,在逆境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3.
正天然橡胶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海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产区之一,目前海南橡胶种植面积814.3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天然橡胶是海南省农村特别是省内中西部市、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随着海南橡胶林更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橡胶高产新品种在海南得到了大面积示范与推广,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台风、寒害及旱害等气候灾害的频繁影响,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橡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海南民营橡胶生产发展现状,剖析了海南民营橡胶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农垦帮扶民营橡胶提高产量和技术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和谐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宜宾市农业生产实际,对近15年来(2001-2015年)农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格局和驱动力,为该市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PCC清单估算法选取相应的碳源因子、碳转化系数进行农业碳排放估算和强度等级划分,结合ArcGIS方法探讨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寻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结果】①近15年来宜宾市农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均呈上升趋势。碳排放量由485.10×10~(4 ) t增长到566.82×10~(4 ) t,增长率为16.85%;碳排放强度由9.96 t/hm~2增加到11.23 t/hm~2,增长率为12.75%。②该市农业碳排放量的构成以水稻种植(29.65%)、猪养殖(25.74%)和化肥施用(19.63%)为主。③该市10区县中除江安县外,其余区县碳排放量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江安县翠屏区长宁县宜宾县兴文县南溪区高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④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用物资(农膜、农药、化肥)和农用能源(农用柴油、农用电)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农业类型(猪、牛养殖、水稻种植)是次要因子。【结论】近15年来宜宾市农业碳排放量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区上等级变化不大,农用物资和农用能源因素是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根据IPCC给出的碳排放清单对湖南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其碳排放结构、时序特征,以了解湖南省的碳排放总体效应。随后,借助LMDI分解模型对湖南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探求影响湖南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为后续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着重探讨了湖南省在研究时序内的碳排放效应及影响因素构成,对引导湖南省减碳增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海南省农垦88个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1)开割面积的产出弹性为0.719 3,大于橡胶工人的产出弹性0.3936;(2)海南农垦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服从于正态分布;(3)技术效率水平在考察期间保持不变,平均技术效率水平为0.573,最大值为0.958,最小值为0.313;(4)从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技术效率〈0.5、〈0.6、〈0.7和〈0.8的农场数分别有24个、58个、72个和83个,分别占总农场数的27.27%、65.91%、81.82%和94.32%,且技术效率低于平均技术效率的有50个农场,占总农场数的56.82%;(5)天然橡胶生产的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不存在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上而下"法测算出2006—2018年的福建省交通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基于广义分类指数分解法将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成8个,并进行阶段性和积累性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产值、能源消耗量和客货运周转量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周转碳强度是导致碳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单位周转量产值和单位产值能耗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天然橡胶市场是1994年开放的。至今已历经15年。总的看来,市场开放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民营胶面积2007年已达620万亩.与农垦橡胶基地处于二分天下的地位,使全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300多万亩。市场开放给橡胶生产业主带来了丰厚的实惠,据统计,1994-2008年,海南农垦在统一市场共销售橡胶264.6万t,总收入328.47亿元,平均每吨1.24万元;同放开前国家牌价6080元相比,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基本情况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土地面积1041.29万亩,约占全省;总人口92.95万人,约占全省,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是海南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群体,一直承担着生产供应天然橡胶国家战略物资的职能。63年艰苦砥砺,风雨兼程。海南农垦现拥有橡胶面积373.86万亩,热带作物茶叶、胡椒、槟榔、荔枝、龙眼、菠萝蜜、椰子、瓜菜等面积150万亩,建成22个国家级热带标准化示范园、10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最5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