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揭示北京山区紫椴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状况.[方法]在北京火焰山设置有代表性的紫椴样方(20mX20m)9个,采用区系分析、生活型谱分析、物种多样性等方法对其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火焰山样地维管束植物共计29科38属46种,植物属区系主要以北温带(62.2%)占优势,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54.4%),其次是地面芽植物(21.7%),反映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为乔木层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紫椴种群中树阶段个体占全部的58.4%,而幼树仅占0.4%.[结论]北京火焰山紫椴群落林下紫椴幼苗天然更新极弱,但群落内具有相对较高的珍稀野生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需加强对紫椴群落幼苗抚育和珍稀植物物种的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进行样地调查获得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妙峰山地区栓皮栎林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以及植物区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妙峰山地区栓皮栎林群落区系组成丰富,外貌结构典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总体趋势表现为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浙江天台黄润野外岩生植被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丰富该地区的植被资源,为野外岩生植物的筛选和引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带法进行统计,计算样带中草本层和灌木层的重要值及Shannon-Wiener指数,调查该地区岩生植被群落基本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黄润岩生植物的组成较为丰富,共38科44属57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8种,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坡度、坡向对植物的生长分布有一定影响,各样方草本层与灌木层的林间空隙比例曲线变化基本一致,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间空隙比例曲线变化方向大致一致,灌木层则相反.该地区的群落优势种为白茅、垂盆草及网络崖豆藤.[结论]天台黄润岩生植被群落物种丰富,结构稳定,虎耳草、垂盆草可作为薄土岩生植物应用于岩石园中,而白茅及网络崖豆藤因需土稍多,可配合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4.
北京鹫峰公园主要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鹫峰公园侧柏林、油松林、栓皮栎林、栓皮栎与槲栎混交林及刺槐林5个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人工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层次分明,乔木层的多样性与灌木、草本层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群落间各层次比较,栓皮栎与槲栎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较高的优势度;在灌木层中,油松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在草本层中,刺槐林和栓皮栎林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浙江天台黄润野外岩生植被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丰富该地区的植被资源,为野外岩生植物的筛选和引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样带法进行统计,计算样带中草本层和灌木层的重要值及Shannon-Wiener指数,调查该地区岩生植被群落基本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黄润岩生植物的组成较为丰富,共38科44属57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8种,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坡度、坡向对植物的生长分布有一定影响,各样方草本层与灌木层的林间空隙比例曲线变化基本一致,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间空隙比例曲线变化方向大致一致,灌木层则相反.该地区的群落优势种为白茅、垂盆草及网络崖豆藤.[结论]天台黄润岩生植被群落物种丰富,结构稳定,虎耳草、垂盆草可作为薄土岩生植物应用于岩石园中,而白茅及网络崖豆藤因需土稍多,可配合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南麓栓皮栎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行山南麓的23个栓皮栎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南麓栓皮栎林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89种,分属37科78属.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空间结构特征表明,该地区栓皮栎群落成层现象非常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灌木层和草本层影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趋势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落土壤呈弱碱性,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现状,为广西古村落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路线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对广西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植物资源构成特点及其文化价值。【结果】大芦村风水林共有植物33种,隶属于26科30属,植物种类丰富,以樟树、小叶榕、梐树(大叶榕)和荔枝为优势树种;古树名木历史悠久,多为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栽种布局独特,风水林树木景观具有与环境相协调性强、乡土性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性等特点。【建议】广西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可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林物种多样性的梯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不同海拔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林群落结构及物种重要值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标测定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不同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分析长苞铁杉林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效应。结果表明,长苞铁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规律明显;尤其长苞铁杉物种受梯度效应影响显著,高海拔重要值明显高于中、低海拔;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层次明显。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64科114属198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9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04属177种.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不同群落类型其物种多样性不同,4种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中以栲树林物种多样性最高,甜槠-木荷林物种多样性最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除钩栗林外,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而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蓥华山通溪河林区植物群落调查数据,对该区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并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①群落中共有植物165种,分别隶属于79科、135属.③群落的生活型高位芽植物最多,地面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③在各次生林类型中,物种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除人工恢复失败的杂灌林,其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趋势一致.其中人工次生林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为最低.在原始林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陕西黑河上游植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的定量分析,揭示该区森林群落的分布类型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为今后该区植物群落特征及结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聚类法中的TWINSPAN软件包对陕西黑河上游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不同层次及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将研究区24个样地划分为10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大小顺序为白桦+太白杨混交林>油松+锐齿槲栎混交林>华山松林>华榛+青杨混交林>油松+山杨混交林>山榆林>八角枫林>锐齿槲栎林>山杨林>油松林;24个样地内共有植物237种,分别隶属于65科、150属。【结论】人为干扰、林下环境的异质性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都可能造成植物群落内部各层次以及各群落类型间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干扰、环境异质性以及物种生物学特性均是复杂的科学问题,是较多因子综合作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西国营七坡林场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为创造适度发育的林下植被环境及完善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七坡林场第2代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对其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nner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定量计算,找出桉树林下的优势种.[结果]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Shannon-Winner和Pieloa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样地1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2和11,样地2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4和8.[结论]桉树萌芽林林下植被稀少,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干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其群落保护、物种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设置6个典型群落样地,统计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生物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析两种干扰强度下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研究区岩生红豆各个群落皆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以热带成分略占优势;黔灵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29种,隶属25科26属,笔架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74种,隶属40科59属,两地群落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亦有较大差异。【结论】强干扰型对黔灵山岩生红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致使其更新层不发达,不利于岩生红豆的繁育更新;而弱干扰型对笔架山岩生红豆群落的影响较小,其更新层发达,有利于群落岩生红豆的更新演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旨在揭示自然火干扰作用下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动态特征,为其森林景观的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运用重要值和多样性测度指数,对自然火干扰作用下喀纳斯旅游区3种典型森林群落类型--阔叶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阔叶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在森林群落恢复的前期(25~60 a)和后期(90~110 a以上)相对较稳定,中期(60~90 a)出现较大的波动,其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最后达到稳定的趋势;针叶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在森林群落恢复的前期(50 a以前)有较大的变化,之后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其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则呈现出前期增加,中、后期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变化与其受到的自然火干扰历史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采伐对天山云杉更新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高强度采伐后群落物种组成与不同采伐等级和采伐时期下,天山云杉更新群落主要植物种重要值变化特征,研究物种组成角度解释更新群落的变化规律,为天山云杉更新群落物种组成与天保工程实施和伐后森林恢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重要值定量分析法,分析天山云杉更新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在不同高强度采伐等级和采伐时期下的动态变化。【结果】高强度采伐后更新群落中共有植物33科61属67种,双子叶植物占决定性优势。乔木层发达,灌木植物发育不良,草本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其中菊科种类最多,伴随出现一定数量特征鲜明的单科单属、单属单种植物种类。干扰强度增加,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重要值小程度降低,天山桦(Betula tianschanica)相对优势度和重要值呈先上升后小幅度下降趋势。采伐发生时间越远,更新天山云杉重要值和相对优势度减小,天山桦相反。物种丰富度在小灌木和草本层随采伐强度变化不明显,优势种是林下植物高山羊角芹(Aegopodium alpestre)。在采伐>40年时物种丰富度最小,森林更新修复后物种丰富度增大,近20 a来天保工程禁伐措施的实施使得植物群落竞争加剧,弱势种减少,林下物种丰富度小程度减少。【结论】人为干扰强度增加和采伐发生时间离现在越远,乔木层天山云杉重要值小程度降低,天山桦的重要值和相对优势度增加;灌木、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随采伐强度变化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种林型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为新疆天山云杉林土壤质量的管理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以中生草类-天山云杉林和藓类-天山云杉林2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数据计算α多样性指数,分析幼龄期(0~60 a)、中龄期(60~100 a)、近熟期(100~120 a)...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青步甲属(Chlaenius)昆虫为研究对象,对甘肃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生境类型中青步甲属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物种对环境的依赖性和指示作用。【方法】采用巴氏诱罐法诱捕昆虫,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干扰程度不同的7种代表性植被类型,对青步甲属的物种多样性与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不同生境类型共采集青步甲标本776头,隶属于10个种,其中毛青步甲(Chlaenius pallipes Gebler)、黄缘青步甲(Ch.spoliatus Rossi)、后黄斑青步甲(Ch.posticalis Motschulsky)和黄边青步甲(Ch.circumdatus Brulle)是该地区的常见种,个体数量之和占该属个体总数的77.4%。生境类型影响青步甲属物种的丰富度和数量分布,其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杂木林、灌丛和草地,其中丰富度(S)指数依次为8.63,8.39,8.29,6.33,5.27,4.39,4.21;物种多样性指数(H′)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1.867)、人工油松林(1.829)、阔叶混交林(1.701)、天然油松林(1.637)、杂木林(1.591)、灌丛(1.533)和草地(1.099);均匀度指数(ED)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H′)基本一致。人为或自然干扰程度影响青步甲属物种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分布,严重干扰减少物种种类和数量;在轻度干扰的情况下,物种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几乎没有人为干扰的生境中,个体数量有下降趋势。【结论】青步甲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量和分布受生境类型及生境受干扰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川西亚高山6种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类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林>云杉冷杉混交林、云杉白桦混交林、冷杉糙皮桦林>冷杉纯林;②在海拔800~3150m范围内,各类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③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高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④从群落起源看,人工林群落上层结构比天然林群落简单,且人工林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层次;⑤人工林群落高位芽植物明显少于天然林群落,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则高于天然林群落;在天然林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在生活型谱中占绝对优势;⑥在森林经营中,应根据生境特点调控亚高山森林群落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促进群落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对天然林群落的人为扰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计划烧除对思茅松天然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天然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揭示计划烧除对云思茅松天然林的影响,以期对其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计划烧除显著影响到思茅松天然林各群落层次的物种组成,计划烧除后乔木层物种丰富度由42种减少为24种,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变化,但物种组成发生显著变化,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由23种增加到35种,计划烧除后紫茎泽兰重要值降低,蕨菜重要值明显增加。计划烧除显著降低了思茅松天然林的物种丰富度,物种随面积增长受到显著影响,物种累积率下降,思茅松天然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Pielou指数增加。计划烧除显著提高了小径级乔木物种多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森林恢复方式,改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林分结构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对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恢复活动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方法  2017年10月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昔口村二代萌芽杉木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实地调查。  结果  昔口村杉木萌芽幼龄林植物种类共104种,其中乔木层植物14种,灌木层植物58种,草本层植物41种,优势植被构成杉木-蓬蘽Rubus hirsutus-蕨Pteridium aquilinum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下植被除部分优势种长势较好,多数植物种类数量较少且分布较稀疏。  结论  在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结构、资源利用方面的异质性时,要考虑当地农户和社区的需求,选择当地乡土阔叶树种、适生阔叶树种进行补植,形成混交林,并辅以科学的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