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菌根菌与益生菌组合对桉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和造林成活率,以提高树林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与维持资源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方法]把马勃菌根真菌与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组合接种到桉树组培幼苗上,育苗3个月后,检查苗木菌根感染率,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方法抽样测定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结果]供试的11个益生菌组合接种育苗3个月后,桉树幼苗的菌根感染率在70%~90%;在接种3个月之后,苗木高比对照增加22.95%~64.40%,地径比空白对照增加23.53%~61.18%,生物量(干重)比对照增加7.72%~98.15%;各组处理的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与空白对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益生菌组合对桉树苗木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Z-3、Z-5、Z-8、Z-4、Z-2、Z-11等6个菌株组合在促进桉树生长方面效果尤为明显,可作为对桉树生长效应有良好影响的优良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勃类真菌菌株对桉树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于桉树纯林下采集纯化获得10个马勃类真菌菌株,将菌株培养、粉碎并接种于桉树幼苗,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鉴定。每个菌种为1个处理,不接种为对照。[结果]10个菌株对桉树苗木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桉树苗高增加14.5%~68.1%,其中接种1-4菌株的苗木最高,增加68.1%;苗木地径增加8.1%~49.7%,接种5-6菌株的苗木地径生长最好,增加了49.7%;苗木生物量(干重)增加5.3%~58.8%,接种1-6菌株的苗木生物量最大,增加58.8%,表明其效果最明显。[结论]利用马勃类真菌对桉树幼苗进行接种可有效促进桉树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檀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Tanqiao’)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板栗菌根化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檀桥’板栗家系苗为材料,采用经课题组前期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所获得的中华豆马勃(Pisolithus orientalis LY-8)、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 LY-9)、硬皮马勃属未知种1(Scleroderma sp. 1,LY-17-2)和未知种2(Scleroderma sp. 2,MB)进行接种,比较了接种和未接种‘檀桥’板栗幼苗的菌根侵染率、生长指标(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光合指标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1)接种4个月后,4种外生菌根真菌均能成功侵染‘檀桥’板栗,接种LY-17-2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真菌,达86.40%。(2)接种4种菌根真菌均能显著提高‘檀桥’板栗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系构型指标和苗木质量指数(SQI)。其中,接种LY-17-2的总生物量显著高于LY-9,达12.61 g/株;接种LY-8的幼苗总根长、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显著高于接种...  相似文献   

4.
巨尾桉接种根瘤菌试验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接种根瘤茵对非豆科植物巨尾桉苗木生长的影响,以5个根瘤菌菌株接种巨尾桉树苗,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能显著提高桉树苗木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的生物量和叶片含氮量,土壤含氮量增加.综合分析表明:接种HJ06对桉树各个生长指标效果最好;接种HJ06后,桉树苗高、总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0.2%、155.9%和57.1%;接种ZG03对促进桉树地径生长的作用最为显著,比对照高43.3%;接种HM8可显著增加土壤含氮量(80.9%).根瘤菌接种非豆科植物桉树的促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用于菌根苗接种的高质量红汁乳菇菌株,为提高红汁乳菇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10个红汁乳菇菌株(JH1、JH2、JH4、JH5、JH7、JH8、JH10、JH11、JH12、JH13)为研究对象,将菌株分别在PDA和BAF培养基上培养后,测定菌株生长势指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将红汁乳菇液体菌种接种于马尾松幼苗根部合成菌根苗,以不接种为对照(CK),培养210 d后对菌根合成能力(菌根数量、菌根侵染率、菌根化率)和宿主植物生长量(苗高、主根长、地径、干质量)进行测定。对上述9个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隶属函数法对菌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在PDA固体培养基上,以菌株JH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17 mm/d;在BAF液体培养基上,以菌株JH5的菌丝生物量最大,为3.28 g/L。②所有菌株均能与马尾松根系形成外生菌根,但菌根形态并不相同。接种红汁乳菇菌株JH5的马尾松苗的菌根数量为45.65个/株,菌根化率为90.67%,菌根侵染率为79.60%,显著高于其他9个菌株,表现出较强的合成菌根苗能力。③接种不同红汁乳菇菌株的马尾松苗,在苗高、主根长、地径和干质量等指标上表现各异。接种菌株JH4的马尾松苗高、主根长和干质量表现最优,较对照分别提高24.45%,16.72%和53.33%;接种菌株JH5的马尾松苗地径生长量表现最优,较对照提高5.19%。④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丝生物量与菌根化率和菌根苗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菌根数量与菌根化率和菌根苗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⑤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汁乳菇JH5为适合培育菌根苗的最佳菌株,JH4和JH7为次优菌株。【结论】筛选出1个优良红汁乳菇菌株JH5,该菌株的生长势和菌根苗品质整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分布于大青山前山半阴坡天然虎榛子灌丛根际土壤作为接种体,在实验室内开放条件下进行油松菌根人工合成试验.幼苗在光照室内经过6个月培养,接种幼苗全部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为2.4%~67.4%.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幼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67%、68%和101.72%.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和3个接种处理,测定菌根苗木的根系形态、苗高、生物量、根冠比等指标,分析在干旱胁迫下不同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接种ERM菌株显著提高了幼苗的苗高、叶面积,增加了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积累,促进了桃叶杜鹃幼苗的生长。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桃叶杜鹃各处理苗的根系总根长、表面积及苗高均较其他处理高。但随着胁迫加剧,对照处理的苗高、叶面积逐渐降低,菌根苗的苗高在轻度胁迫时有所升高,而后随之下降,菌根苗叶面积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接种不同的菌株促生效果也不同,接种TY35比接种TY29对桃叶杜鹃幼苗在受到干旱胁迫时的缓解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接种AM菌剂对樟树幼苗生长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在野外环境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进行AM菌剂接种试验,5个月后对樟树幼苗苗高、地径,根、茎、叶生物量,光合特征以及感病情况进行测定,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组樟树幼苗的苗高、地径均有明显提高;根、茎、叶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02、3.48和3.40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7.02%、43.61%和46.27%;净光合速率也较对照提高。对照组感病率约为接种组的6倍,对照组感病指数为接种组的13倍。  相似文献   

9.
以云杉外生菌根菌种为试材,比较了各外生菌根菌与云杉形成菌根的能力以及不同菌根感染率,并探讨了外生菌根菌对云杉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粘盖牛杆菌的最佳培养温度是20~25℃,最适pH值是6.0;播种时接种外生菌根菌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使出苗时间提前.菌根菌能显著提高云杉幼苗的苗高、地径和侧根数,经褐粘盖牛肝菌、微甜乳菇和土生空团菌液体菌剂处理的种子出苗率比对照提高了26.8%、23.9%、22.0%;就各种菌根菌而言,以微甜乳菇菌株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褐粘盖牛肝菌和土生空团;黑紫红菇和白乳菇对云杉苗促生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鸡油菌菌根菌对造林过程中马尾松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灭菌接种法研究鸡油菌菌根菌对马尾松幼苗根际菌根的形成,以及对马尾松幼苗树高生长、地径生长和冠幅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种组具有较高的菌根感染率(P〈0.05),树高平均值比对照组树高生长提高29.0%,接种组幼苗地径比非接种组幼苗地径生长提高51.7%,接种组冠幅比非接种组冠幅提高46.6%。[结论]人工接种的鸡油菌在马尾松新造林地的环境里能够与马尾松幼苗维持良好的共生关系,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印度块菌菌根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印度块菌接种云南松、华山松和板栗3种宿主植物幼苗,研究幼苗形成菌根后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印度块菌形成菌根后对3种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对苗高生长促进效果不明显,对地径生长促进效果较明显,对生物量增加的促进效果也较明显.不同宿主植物促生效果不同,对块菌菌根的依赖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用分布于大青山前山半阴坡天然虎榛子灌丛根际土壤作为接种体,在实验室内开放条件下进行油松菌根人工合成试验。幼苗在光照室内经过6个月培养,接种幼苗全部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为2.4%~67.4%。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幼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67%、68%和101.72%。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35%,33%,155%和96%。在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与正常水分条件下该菌根化苗木相比增幅最大,分别为47.9%,46.1%,130.7%和49.0%。综上所述,中度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能增加苗木干物质的积累,促进苗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抗旱性。图1表3参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夏蜡梅1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节律,为夏蜡梅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夏蜡梅蒴果播种后获得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其种子萌发动态,建立幼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模型,划分苗高、地径的生长阶段,并对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积累、苗高、地径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夏蜡梅春播发芽率约为63.0%,属于易萌发种子,但发芽持续时间较长。建立了夏蜡梅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Logistic模型。夏蜡梅1年生实生苗的苗高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03-15-05-14)、生长初期(05-15-06-01)、速生期(06-02-07-09)和生长后期(07-10-11-25);地径生长划分为3个阶段:出苗期(03-15-05-13)、速生期(05-14-10-08)和生长后期(10-09-11-25)。夏蜡梅1年生实生苗前期(速生期)生物量积累较快;苗期生长性状与生物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夏蜡梅1年生实生苗的年生长过程遵循Logistic曲线规律,可在苗高、地径速生期适当施肥,以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菌根生物制剂对樟子松苗木生长和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的赤峰赛罕乌拉综合防护林示范基地,以樟子松苗木和菌根生物制剂为研究材料,对比测定施用和未施用菌根生物制剂的樟子松苗木的(高、径、冠幅)生长量、生物量及根冠比、根际土壤养分(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并测定了樟子松苗木的菌根化率。结果表明:菌根生物制剂处理的菌根苗比普通苗的平均苗高增长24.80%,平均地径增长33.30%,平均冠幅增长26.40%;菌根苗的平均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分别比普通苗高149.9%和164.3%,平均地下生物量的鲜重和干重分别比普通苗高94.8%和75.4%;菌根苗的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普通苗高1.88%,全N含量比普通苗高86.59%,全P含量比普通苗高54.64%,全K含量比普通苗高59.40%;菌根生物制剂处理苗木的菌根化率与苗高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松乳菇的分离鉴定及松乳菇与马尾松的共培养研究,以期通过与马尾松共培养实现松乳菇的规模栽培。【方法】试材松乳菇子实体采自湖北恩施天然马尾松次生林,使用组织分离法获得松乳菇菌株,采用rDNAITS分子鉴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One-way ANOVA分析松乳菇接种对马尾松菌根侵染率、苗木生长及氮(N)、磷(P)、钾(K)含量的影响,并利用Duncan法分析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与松乳菇子实体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DNAITS分子鉴定3株真菌均为松乳菇,其在松木屑、棉籽壳等基质上能实现菌丝体的良好生长,属于兼性腐生菌根真菌。松乳菇与马尾松共培养结果显示,3株松乳菇均与马尾松形成外生菌根,在共培养11个月后,马尾松的菌根侵染率均在95%以上,外源接种松乳菇显著增加马尾松的干重、株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P<0.05,下同),与CK相比,接种处理马尾松干重增加5.41%~19.25%,株高增加11.15%~20.59%,主根长增加12.58%~28.90%,侧根数增加34.88%~46.42%,地径增加幅度最大,比CK增加52.63%~68.42%;外源接种松乳菇显著提高马尾松根系和叶片的N和P含量,有利于马尾松苗木的培育。L-1无论对马尾松苗木的菌根侵染率、生长及N、P养分吸收影响效果均优于L-3和L-2处理。在共培养13个月后,获得24个松乳菇子实体,平均出菇数为2.67个/m2,产量为80.67 g/m2,其平均出菇数、总鲜重与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之间不显著相关(P>0.05)。【结论】 rDNA ITS方法可准确鉴定野生松乳菇,外源接种松乳菇能促进马尾松苗木的生长及对N、P等元素的利用,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有利于松乳菇子实体形成,湖北省恩施市境内的松乳菇资源可作为驯化栽培松乳菇的潜在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菌落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11个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土生空团菌菌株筛选及其与油松幼苗合成试验,探讨土生空团菌菌根形态及其对宿主的作用.结果表明:(1)从菌落颜色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的Blast比对结果来看,本文所选的11个菌株均为土生空团菌的菌种.(2)优良土生空团菌与油松幼苗的根系共生,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菌根感染率达20.1%,而对照苗无菌根感染现象.(3)土生空团菌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菌根苗总生物量比对照提高186.7%;叶干重增加152%;根干重增加294.3%;根茎比提高189.4%;苗高增加56.5%;侧根数增多166.7%,对促进油松幼苗生长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处理组合及试验因素的水平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马尾松苗木培育提供最佳基质配方。【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不同基质采用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GGR)对马尾松移栽幼苗进行蘸根处理。【结果】120d时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0.99~1.40mm、5.0~8.2cm,150d时平均地径、苗高、一级侧根数、根直径、地下和地上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16~1.65mm、5.2~9.3cm、4.1~6.9条/株、1.22~1.89mm、0.327~0.809g条/株和0.343~1.467g条/株。处理组合间测定的所有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结论】基质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导因子,60%黄泥加30%有机肥和10%椰糠的基质极显著地促进马尾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缓释肥及氮和磷肥配施对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野生移栽苗木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提供其壮苗培育施肥的科学依据。【方法】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村国有林场尖山林区,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苗龄约3 a生的滇油杉野生移栽苗,开展缓释肥、氮和磷肥(每个因素3水平)配施的试验研究,于2019年2月开始施肥,施肥0.5和1 a后测定苗木生长量(地径和苗高)和生物量(施肥1a后,测定根、干和针叶)。【结果】施肥后处理组合间地径和苗高增长率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影响。施肥0.5 a后,处理组合的地径和苗高增长率分别为73.75%~104.38%和81.08%~129.26%(对照的41.04%和50.22%),影响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分别是缓释肥和磷肥;施肥后0.5~1 a期间,上述此2指标分别达15.60%~47.76%和14.59%~59.86%(对照的13.7%和17.19%),缓释肥与磷肥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地径和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施肥1 a后,处理组合苗木的根、干、叶和单株苗木生物量分别为1.048~2.076、0.214~0.626、0.345~0.901和1.709~3.317 g/株(对照的1.008、0.236、0.380和1.624 g/株)。【结论】施缓释肥、尿素和磷肥分别为1.00、0.10和0.25 g/株配施,促进滇油杉苗木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菌根化苗木在生长形态方面的抗旱作用。以接种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马尾松苗木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方法人工模拟自然干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促进苗木的高、地径、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且不同菌种、相对含水量以及菌种与含水量间交互项均差异极显著( P<0.01)。中度胁迫时,接种土生空团菌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最好,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7.8%和52.9%;不同胁迫条件下,均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1的苗木生物量积累最大,较对照增加了230%;干旱胁迫下,菌根菌能促进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尤其对根系作用明显,使菌根化苗木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菌种对宿主的亲和力大小有差异,且苗木对各菌根菌的依赖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